李漫馥
目的 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5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的近期有效率、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结果,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显著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和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1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7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8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76.9%,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可有效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的20例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对照组的20例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联合组的20例患者则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然后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和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4%、78.2%、94.8%,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明显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好(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CRP水平明显比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低(P<0.05).结论 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郭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相关因素及护理管理策略,以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36例住院发生跌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的年龄、疾病因素、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因素、环境设施、陪伴质量、护理人力管理等因素影响跌倒事件的发生.结论 创新并建立完善护理管理策略是防范住院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的有力保障.
作者:高庆军;张冬岩;李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46例(46眼)外伤性泪小管断裂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46眼中43眼1次手术成功.随诊6个月至1年,43眼治愈,溢泪消失,泪道冲洗通畅;2眼偶有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例仍不通.46例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可恢复泪液引流系统正常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伤后及时处理及早吻合泪小管,预防感染,做好术前术后相应的护理工作和出院宣教是提高泪小管断裂术治愈率的关键环节.
作者:郭峻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在牙周病的维护治疗中,使用牙间刷的重要性.方法 随机选择50名牙周患者分成两组,经牙周彻底治疗后,观察只采用正确刷牙维护与兼用牙间刷维护的疗效对比.结果 20例用牙间刷者牙周维护良好,24例未使用牙间刷者多数牙龈充血有炎症.结论 对于处于牙周维护治疗过程中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使用牙间刷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牙齿邻面菌斑,预防牙周病.
作者:李翠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3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8例患者胃肠道间质瘤发生部位,胃21例,小肠14例,结直肠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和腹部肿块.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且术后均未行放、化疗,随访6-40个月.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存活3年以上者6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对预后生存率无明显影响(P>0.05).多因素COX分析发现,肝脏转移,扩大切除术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多发以胃及小肠,主要表现为以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郭金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42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差异,且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脑梗死的发生,其安全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代洪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消毒供应室主要负责向全院提供消毒灭菌的器材敷料及其他物品,将全院各个科室使用的医疗器材回收,经过清洗、消毒、灭菌后按照一定的规定储存、发放,因此,消毒供应室的工作看似简单而平凡,实则繁琐而重要,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质量、工作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全院的医疗及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我们认识到,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管理水平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也会对我院的医疗及护理质量产生影响,我院自新病房大楼投入使用以来,住院病房床位大量增加,因而我科工作量也明显加大,工作人员也增加很多,存在着年龄、岗位、学历、个人能力、家庭状况、个人性格及对职业的敬业程度的差异,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善于发现、解决问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消毒供应室成为一个协调、统一、有机的整体,团结一致、提高工作效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作者:杨毅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老年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42例,对其便秘护理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 42例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通便效果,使得所有患者均安全通过了急性期,没有出现因排便用力过度而造成的并发症.结论 采用合理科学的便秘护理方法对于老年急性期心肌梗死合并便秘患者进行护理具有显著效果,有效提高了排便的通畅性,降低了因用力排便造成的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蒋爱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一次性根充的方法对患有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08例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随机平均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5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充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多次根充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我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统计学有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出现复发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统计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一次性根充的方法对患有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复发率低等优点,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节约了患者就诊时间,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负担,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为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常见,处理棘手,预后不良.本研究通过回顾我科近年收治的6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进行可初步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6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1]:①人院时出现局灶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②在发病后72h内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2]评估,评分下降1分以上.③头颅CT检查除外脑出血.④除外TIA和脑栓塞.所有患者均符合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作者:白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降低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于本院待产的100名初孕妇均分为A、B两组,A组接受常规护理,B组执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和满意度.结果 ①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比较:A组自然分娩率为66%,剖宫产率为15%,B组自然分娩率为86%,剖宫产率为14%,B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A组,其剖宫产率明显低于A组(P<0.05);②两组满意度比较:A组满意率为92%,B组为100%,B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既能降低剖宫产率,又能提高孕妇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赵秀丽;李桂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和总结残胃癌的外科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2001 ——2011年间36例残胃癌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 首次胃切除以胃溃疡为主,占72.2%,首次手术B-Ⅱ式24例,占66.7%,确诊残胃癌距首次手术平均时间为27.5年.残胃癌发生在吻合口占52.8%,残胃小弯侧30.5%,贲门部16.7%.结论 胃良性病行手术治疗时以B-Ⅰ式为首选,定期胃镜检查残胃癌高危人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残胃癌预后的关键.
作者:王兴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急性肾衰竭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2年期间收治入院的58例急性肾衰竭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2例患者行常规治疗+连续性肾替代疗法,另外26例患者行常规治疗.结果 32例患者经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后26例患者病情好转,6例患者终死亡.26例行常规治疗的患者16例终死亡,5例转为慢性肾脏功能不全,1例好转.结论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急性肾衰竭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显著,临床上应给予积极应用.
作者:王生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学的实验教学是医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以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为目的的教学过程.以往传统的单门学科以及组合的实验教学不能达成这种教学目的.新的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为了完成学科重组,教学中心成立和新实验教学新平台的搭建,以及实验教学独立的地位,都提供了可行依据.实验教学体系的实施有两个保障:即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和管理体制构建.据科研平台的建设和开放实验室等要求,以实验教学体系为具体依据的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进行组织机构设置,是为了确定实验教学模式和管理实验室.
作者:姜海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一些企业、报社、杂志社开展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对高血压的预防与宣教的重要性,加强企业、报社、杂志社对其工作人员普及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方法 以本报社每年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病人为例,在2013年本报社医务室开展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将2013年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病人与2012年体检发现的高血压病人作对比分析、观察.结果 2013年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病人明显比2012年少,而且2013年发现的高血压病人以及未患高血压病的健康人群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普遍比2012年的要高,此外2013年体检的人群对高血压病的预防比2012年也普遍积极.结论 在一些企业、报社、杂志社开展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加强对高血压病的预防与宣教是对医务人员来说很重要.
作者:程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对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 128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和非高血压组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存在差异,且死亡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结论 高血压能加速血栓的形成,导致左心室肥厚,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心功能不全,因此患有高血压病的心肌梗死患者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导致心肌梗死,病死率较血压正常者明显增加.
作者:刘艳蓉;左丽丽;李红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临床用药的处方数1200例,对2011年和2012年不合理的临床用药记录和进行药学干预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总发生率为36.99%,2012年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总发生率为15.91%,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011年209例不合理用药中200例提出建议,建议率为95.69%,医生接受建议的机率为84%,对2011年101例不合理用药中101例提出建议,建议率为100%,医生接受建议的机率为89.11%.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药学干预,能有效地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纠正不合理的用药现象,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机率,提高医疗的安全性和质量.
作者:宋晓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44例给予一般护理,护理组44例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6个月后护士观察量表和SCL-90量表的差异.结果 护理6个月后,护理组患者护士观察量表和SCL-90量表评分明显较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璠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