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梅花针联合拔罐等治疗眼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鲁勃文;明春平;杨忠友;孙欣

关键词:带状疱疹, 梅花针, 拔罐疗法
摘要:目的 探讨梅花针联合拔罐等治疗眼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100例眼部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只采取西药(阿昔洛韦片以及泼尼松等)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梅花针联合拔罐等方法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梅花针联合拔罐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西药治疗,能有效减轻后遗性神经疼痛,减少角膜炎、虹膜炎等眼部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氟哇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对我院76例应用氟哇诺酮类药物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氟哇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男性发生率明显多于女性,临床表现多样化,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应用中静脉给药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口服给药.结论 临床应用氟哇诺酮类药物时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及禁忌症,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密切观察及时判断和处理不良反应的发生,坚持合理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姚惠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8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

    目的 通过对住院3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维持患者正常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对38例2012年1月——2013年9月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观察血糖值的变化.结果 通过饮食指导,除1例发生低血糖反应外,均较指导前血糖控制理想.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科学合理饮食,能有效控制血糖,延缓疾病发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柯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的相关问题

    目的 临床上由于抗生素越来越多的使用,在发挥有效治疗效果的同时,很多不良反应也随之出现,因此对临床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进行探讨性分析.方法 分析抗生素如何产生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类型,并对抗生素在临床上如何合理使用进行分析.结果 因为应用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二重感染和致癌等.所以应用抗生素时要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药物,使用合理的剂量和疗程,以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治疗的合理性.结论 只有了解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才有利于合理使用抗生素,使临床的治疗效果得以提高,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再娜·哈万;古丽沙尼·再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患者入院编号将126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脂、血糖的改善情况;对比两组用药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FBG(空腹血糖),2h PBG(餐后2h血糖),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及HbA1c(糖化血红蛋白)改善更为明显(P<0.05).此外,试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更高(P<0.01).结论 应用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临床疗效情况.

    作者:陈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76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电凝刀治疗76例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6例患者中完整分离囊肿38例,分离中囊壁破裂34例,无法剥离4例.用电凝刀分离、电凝、烧灼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手术时间40-130min,平均50±32min,术中出血量为55-160ml,平均(85±26)ml,手术中无肠管、膀胱、输尿管等损伤.结论 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区病灶处理彻底、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是治疗开腹手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苗金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微小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微小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微小型甲状腺癌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微小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近几年治疗微小型甲状腺癌的150例患者,将这15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一组有75例患者,治疗组的患者采取手术的治疗方法,而对照组的患者是采用的顺铂联合紫杉醇方法进行治疗,比较这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的临床效果和随访状况以及进行治疗效果的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明显要好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显效45例患者(60%),总的有效率88%;而对照组显效29例患者(44%),总的有效率是73.3%.显效率、无效率和总的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处理以后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 采取手术治疗微小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同时还能够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所以采取手术治疗微小型甲状腺癌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张学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白内障患者,给予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对其临床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天、3个月患者视力高于1.0患者分别为12.9%、20.0%,视力0.6-1.0分别为38.6%、57.1%,并发症7例(10.0%)采用对症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术后视力水平的恢复.

    作者:毛学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饮食疗法对疾病症状抑制疗效分析

    本文结合当前饮食疗法对疾病抑制疗效分析,详细介绍碳水化合物的用量,并强调膳食纤维在疾病抑制中不可忽视的作用,并对过去研究的成果提出质疑,希望不管从理论上还是临床上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剖宫产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剖宫产分娩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提升产科临床工作质量.方法 选取2005年5月——2013年5月就诊于我院产科,孕周≥35周分娩的13286例产妇资料,研究所采取的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2003年5月——2013年5月就诊的患者中有2657例(20.0%)采取剖宫产分娩;有9898例(74.5%)采取自然分娩;有731例(5.5%)患者采用产钳助产.共648例患者出现产后出血(4.9%).对各年份之间的分娩方式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得知,剖宫产率逐年下降(x2=18.854,P<0.05),自然分娩率逐年上升(x2 =231.153,P<0.05),产钳助产率逐年下降(x2=37.982,P<0.05),产后出血率逐年降低(x2 =21.653,P<0.05),重症剖宫产产后出血病例占全部产后出血病例的89.9%,对比自然分娩有统计学差异(x2=197.851,P<0.05).结论 剖宫产分娩方式较易引发产后出血,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剖宫产率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陈静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外科病区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

    目的 探讨外科病区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外科病区收治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90例,对照组患者9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还采用同安全隐患防护护理,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结果 通过防范性护理之后观察组安全隐患率3.3%,对照组安全隐患发生率为13.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9%,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8.9%,(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安全隐患在外科病区中存在较为广泛,数量也较多,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该引起重视,安全隐患防范护理能够降低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李云梅;李军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总结其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结果 护理工作的不断完善有助于宫颈癌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2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均无发生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手术虽然创伤小、恢复快,但是及时做好围手术期的手术配合,可以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

    作者:刘志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45例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我科住院的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洋地黄类强心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酚妥拉明加多巴胺,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总有效率7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酚妥拉明加多巴胺治疗肺炎并发心衰具有起效快、疗效好、毒副作用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瑜萍;葛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痰湿、瘀血、毒邪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

    本文就痰湿、瘀血、毒邪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认为痰湿、瘀血、毒邪及其相互交杂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期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防治提供指导.

    作者:梁治学;胡燕;王金权;李静雅;徐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72例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间隙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间隙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72例牙列间隙患者均采用正畸与修复联合法治疗,牙列间隙应在治疗前后用游标卡尺对其进行精确测量,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牙列间隙明显减小,纠正了牙齿畸形症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牙列间隙发生概率高的是中切牙,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效果完全满意者20例,比较满意者52例,2例患者在佩戴矫治器期间并发牙周病,停止治疗并积极治疗牙周病后再次给予正畸治疗,治疗效果比较满意;2例切牙先天缺失的患者经矫治后复发,给予重新矫治后进行义齿修复.结论 牙列间隙的发生率较高.所有患者经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后,患者的牙列间隙消失,前牙形态正常,左右基本对称美观,上下前牙中线协调一致,覆合覆盖关系趋于正常,牙齿畸形得到纠正,外形恢复自然美观,符合生理要求,经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后大部分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术式的剖宫产术对行再次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 主要对不同术式的剖宫产术再次行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1年3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192例剖宫产后再次行剖宫产生产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前次剖宫产术式的不同将这192例产妇分为A、B两组;A组(120例产妇)接受过的是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而B组(72例产妇)接受的是传统的术式;对两组产妇其再次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疤痕大小、粘连发生率、住院时间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再次进行剖宫产中,A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粘连发生率等方面与B组相比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再次剖宫产术后留下的瘢痕平均长度A组略小于B组,但其差异不显著(P>0.05);在安全性方面,两组产妇的大出血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之间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方面的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改良新式的剖宫产术对于再次剖宫产产妇的不良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在临床上需要尽量避免再行剖宫产,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的基础上,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苏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枸橼酸抗凝在床旁血液滤过中的应用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在床旁血液滤过治疗中的应用,观察枸橼酸抗凝血滤患者的临床情况,总结护理要点和干预措施,以供临床借鉴.方法 选取46例有高危出血倾向的危重透析患者,床旁透析治疗中应用枸橼酸局部抗凝,血流量200-230ml/min.分别在透析前与透析1h、2h、4h、6h及结束时监测患者透析管路动静脉端全血凝血时间(WBACT)、pH、剩余碱(BE)及血清总钙水平,并记录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体外循环凝血情况.结果 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比普通抗凝有所延长,透析后酸中毒得到纠正,无碱中毒发生,出血并发症极少,透析前后血钙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枸橼酸具有良好的局部抗凝效果,明显延长了滤器的使用时间,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出血风险,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马丽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卵巢癌组织中GRP78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卵巢癌中GRP78表达与临床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45例卵巢癌和37例正常卵巢标本中GRP78的蛋白表达,并分析GRP78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化疗耐药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卵巢癌中GRP78表达阳性率74.5%,癌旁组织中GRP78表达阳性率29.7%,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在卵巢癌组织中,GRP78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无关,而与患者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相关,低分化和Ⅲ-Ⅳ期进展患者GRP78表达水平显著明显增高;此外,GRP78表达与患者顺铂耐药和预后亦具有相关性.结论 GRP78在卵巢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转化的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检测GRP78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对卵巢癌的预防及早期诊断.

    作者:李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8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了解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点,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我院门诊诊治的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85例,对患儿家庭生活条件、生活环境、饮食结构、喂养方式、断乳时间、辅食情况,以及母孕期贫血情况、育儿健康教育状况、贫血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推测其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关系.结果 发现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主要与母孕期缺铁、早产、多胎妊娠、不当喂养有关.结论 加强孕妇孕期保健、强化育儿健康教育指导,做到科学合理添加辅食,是防治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必要措施.

    作者:林秋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肝动脉栓塞联合醋酸注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向病灶内注射50%醋酸(PA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05年——2011年期间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共126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共64例患者,单纯做经皮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治疗(TACE).另一组共62例患者,在做(TACE)2-3周后向病灶内注射醋酸.术后全部病例定期复查CT、AFP观察其疗效.结果 TACE治疗组有效率为43.9%,AFP下降幅度为66.5%,3年生存率22.0%.联合介入治疗组有效率为72.6%,AFP下降幅度为78.0%,3年生存率43%.两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介入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优于单纯(TACE)治疗.

    作者:董红建;张海峰;张培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论解剖学教师人格的隐性教育功能

    解剖学教师教育职能主要体现为隐性和显性两个方面.隐性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创设学生学习知识的良好情境和氛围,引导学生在学习上情感迁移.

    作者:程龙;潘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