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曲肽治疗乙肝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孙海英;孙书欲;龙跃辉;郭继军;金玲;于波;杜静

关键词: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止血
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奥曲肽治疗乙肝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6例乙肝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情况、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5.2%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对照组有7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发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止血迅速且疗效稳定,不良反应较垂体后叶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38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

    目的 通过对住院3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维持患者正常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对38例2012年1月——2013年9月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观察血糖值的变化.结果 通过饮食指导,除1例发生低血糖反应外,均较指导前血糖控制理想.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科学合理饮食,能有效控制血糖,延缓疾病发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柯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7例外科下腹部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外科下腹部手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 我院自2011年12月起外科手术患者432例,发生术后尿潴留患者17例,对17例发生尿潴留的患者针对原因采取对应有效的护理措施,1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针对病因,实施相应护理措施,是治疗尿潴留的关键.

    作者:孟燕;刘慧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放射性皮炎疗效观察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放射性皮炎是由各种类型射线包括α、β、γ和X线、粒子、电子、中子、质子等引起的皮肤和黏膜炎症性损伤性皮肤病.急性放射性皮炎是由于一次或多次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引起,但敏感者即使剂量不大也可发病.我院肿瘤科应用康复新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Ⅱ-Ⅲ度急性放射性皮炎4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静;赵红丹;焦园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饮食疗法对疾病症状抑制疗效分析

    本文结合当前饮食疗法对疾病抑制疗效分析,详细介绍碳水化合物的用量,并强调膳食纤维在疾病抑制中不可忽视的作用,并对过去研究的成果提出质疑,希望不管从理论上还是临床上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首发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心理状态及干预措施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首发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的首发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心理状态以及干预对策.结果 对一级亲属心理的干预,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明显改善.结论 对首发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心理状态,早分析、提出对策,及早干预.

    作者:张德华;屈靖霞;张智铭;李杰;夏德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延迟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手段延迟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方法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多形式、多方法、多途径的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均提高,能良好的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延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患沟通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与体会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室护患沟通的应用以及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对提高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的作用,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满意度.方法 2011年9月——2011年11月对笔者所在的科室护理人员进行护患沟通技巧培训,此项培训包括礼仪培训和系统健康知识培训,准确评估风险,提高防范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与补救,建立和完善护患沟通流程并规范实施.结果 患者的满意度有培训前的80%提高到培训后的93.3%,护患纠纷明显减少.结论 护理人员实施护患沟通流程科学可靠,有助于护理人员的技能提高与完善,提高了护理质量,对促进患者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满意度,扩大了医院的社会形象.

    作者:吴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胸痹治疗与脾胃的关系

    胸痹一证以胸背牵引作痛、咳唾、喘息、短气为特点.病机以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衰微,阴邪上居,胸阳痹阻不通.辨证有轻重、缓急、虚实不同.《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篇论述详细,笔者临床运用金匮理法方药辨证治疗该病疗效满意.胸痹属于西医心绞痛,《金匮要略》谓:“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灵枢》指出:“真心痛,青足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是一种由于心肌急剧缺氧与缺血而引起的短暂发作性的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的疾病.本病以胸前骤起的闷胀性的或压榨性的疼痛为主要症状.其病因多与思虑过度,饮食不当,喜静少动,年老体弱等因素有关.其病理有虚实之分,虚为心、肝、肾亏损,功能失调.实为痰阻,气滞血瘀,虚实可以相互转化.一般由实致虚者多见,由虚致实者少见.瘀的病理,由于气虚、血少,若心阳心气不足,肺气宣降失职,气血运行不畅、心失所养、脉络瘀阻、不通则痛.《素问·金匮真言论》,“心肺阳气虚衰或阴寒痰饮阻遇阳气,则胸中脉络痹闭不通,不通则痛而发胸痹.”胸痹的病位在于胸背,胸乃心肺之廓,故其病症表现主要在心肺二脏.心乃脾之母,心阳不足导致脾气虚弱,脾主运化为水谷精微化生之本.一旦脾胃虚衰,运化失职,无以滋养心阳,是子病累母之病理.即《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所说: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肺乃脾之子,脾胃虚弱,则水谷精微不能上输,发生肺气失养而郁滞之病机,心肺同主血气之运行,二脏阳虚,乃由于脾胃先衰,此类胸脾治当补脾胃建中气,清升则浊降,胸痹方愈.

    作者:武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出血倾向患者应用无肝素透析的护理

    目的 探讨存在活动性出血和高危出血倾向患者无肝素透析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透析前用肝素盐水预冲管路和透析器,使其充分肝素化;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和透析器以减少凝血.结果 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发生严重凝血例数明显降低,临床无血栓及栓塞表现,血小板值无明显变化,未加重出血倾向.结论 无肝素透析对活动性出血和高危出血者既安全又保证透析质量,减少了透析凝血次数的发生,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在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张耕瑞;杨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重症肺炎患者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4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36例重症肺炎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呼吸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期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重症肺炎患儿临床护理效果达到97.2%,护理满意率达到100%.结论 给予重症肺炎患儿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疾病临床治愈率,提升临床护理满意率.

    作者:李亚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庆永川区市民对麻醉相关知识需求的调查和干预

    目的 了解重庆永川区市民对麻醉相关知识的需求,并对该人群进行认知干预和效果评估.方法 采用麻醉相关知识认知问卷调查,分析381名被调查的重庆永川区市民对麻醉相关知识需求情况,并实施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前,该人群对麻醉相关知识有不同程度了解及需求,但是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对麻醉认知程度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手术与否等因素有关;干预后,该人群对麻醉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有所增加,对麻醉相关知识的需求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 麻醉相关知识的普及干预是提高人群对麻醉工作和麻醉医师认识的有效途径,而了解人群对相关知识的需求和收集麻醉相关意愿反馈于临床,对制定有效的宣传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诗月;陈东旭;何静;刘杰;周超;毛茂光;肖久佳;邓世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白内障患者,给予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对其临床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天、3个月患者视力高于1.0患者分别为12.9%、20.0%,视力0.6-1.0分别为38.6%、57.1%,并发症7例(10.0%)采用对症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术后视力水平的恢复.

    作者:毛学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复发性口腔溃疡36例辨证论治

    口腔溃疡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具有疗效迅速,治愈率高,毒副作用小,不易复发等优点,可为患者提供选择治疗的途径.1 一般资料36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15-20岁6例,20-30岁6例,30-40岁8例,40-50岁5例,50-60岁4例,60岁以上7例;病程长者5年,短者1年.2 诊断标准口腔黏膜反复出资按大小不等的溃疡面,此起彼伏.3 辨证论治3.1 胃火炽盛型 22例.症见口腔黏膜出现单个或多个溃疡面,伴有牙龈红肿或牙痛,或齿衄,口气热臭,口舌干燥,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治则:清胃凉血.基本方为清胃散加减.处方:黄连10g、当归10g、生地15g、丹皮10g、生石膏30g.便秘者加熟大黄6g,牙痛者加细辛5g,牙龈出血者加仙鹤草15g,口干甚者加玄参30g.

    作者:孔丽;宋剑波;慈志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B型钠尿肽与急性心肌缺血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B型钠尿肽(BNP)与急性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2009年11月至2011年4月于我院住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256例,根据选择性冠脉造影显示冠脉病变支数的不同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包括左主干病变)组,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闭塞组,比较各组间BNP的水平.结果 三支病变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BNP水平又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闭塞组BNP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狭窄组(P<0.05);中度狭窄组BNP水平又明显高于轻度狭窄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患者血BNP水平随着心肌缺血程度的加重、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升高,提示BNP浓度可作为预测急性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孙立平;赵晓峰;贾永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如何做好西药房管理

    加强西药房管理是促进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需要.西药房涉及药品流通、资讯服务等多方面内容,同时具有较好的临床优势,做好西药房管理不仅对于落实医药管理制度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做好西药房管理对于医院健康运转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简单分析了做好西药房管理的相关方法.

    作者:郭应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84例需实施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状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治疗组患者呼吸频率及心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麻醉方法在小儿短小手术临床中效果显著,对患者神经系统影响较小.

    作者:汤云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辽宁省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阶段性实施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辽宁省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MDR-TB)防治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阶段性实施结果,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耐多药肺结核诊断、治疗和管理策略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采取相应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项目”执行期间3个项目单位的月报表和季度报表,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012年4月——2013年9月,筛查MDR-TB可疑者数共1644例,培养阳性率为88.45%.进行药敏试验1311例,确诊MDR-TB 288例,MDR-TB检出率为23.78%.确诊的288例MDR-TB患者中,纳入治疗110例,纳入治疗率38.19%,等待结果100例,未纳入治疗36例.治疗满6月患者数89例,6月末痰涂片阴转率为87.64%,痰培养阴转率为76.14%.结论 通过“项目”的实施,以地(市)为中心开展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答理的模式、标准化治疗方案为主的治疗策略是可行的.耐多药结核病诊断治疗管理水平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钟威;戚巍;曹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于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1650例临床资料.结果 剖宫产组的产后出血量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P <0.05.结论 做好围术期保健工作,可有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为产妇健康做好保障.

    作者:孙桂臻;张丰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0例幼女小阴唇粘连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幼女小阴唇粘连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小阴唇粘连幼女的临床资料,通过钝性或锐性分离法治疗,术后创面涂以软膏(红霉素软膏+补佳乐片)及碘伏冲洗外阴.治愈率100%.结果 幼女外阴阴道炎症的长期刺激可致小阴唇粘连,钝锐性分离法是治疗有效的可靠的方法.结论 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王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X线诊断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X线检查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82例肺结核患者,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结果 82例患者通过X线检查,均能确定肺结核病灶,诊断结果较检查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检查快速、方便、准确,能有效诊断肺结核病变部位、病变范围和病变性质等,提高肺结核临床诊断率.

    作者:黄永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