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艳丽;于新巧
目的 探究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科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接诊的76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38例患者,两组患者皆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泼尼松+雷公藤多甙治疗,研究组加用维甲酸+雷公藤多甙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GFR(肾小球滤过率)与生化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GFR与生化指标皆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研究组在尿蛋白、甘油二酯与治疗前相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研究组治疗后的甘油二酯与对照组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维甲酸+雷公藤多甙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而且生化指标改善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高血压病非药物治疗的健康保健方法和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择10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高血压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并推动非药物治疗的开展,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结果显示患者对自身病情有着全面的了解,肌酐、尿素氮、血糖、血脂等有明显下降,血压控制效果非常理想.结论 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能够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改善和优化其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泉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完全动脉化桥血管旁路移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冠状动脉狭窄可提高再血管化率,防止术后狭窄及闭塞远端通畅率高.方法 回顾3例非体外循环完全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配合方法.结果 3例患者中,2例三支病变,1例左主干及前降支旋支病变,均痊愈出院.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病人侵袭少,术后死亡率低,总结手术中配合体会.
作者:王林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不同术式治疗垂直分离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此次我院一共收治了86例,共140眼分离性垂直斜视患者,对患者采用上直肌超常量后徒术和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治疗.结果 在患者出院时,120眼的治疗效果满意,满意度为85.71%;20眼治疗效果为好转,占14.29%.近期治疗效果满意度为85.71%.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24个月的随访,平均(20.5±1.0)个月,远期治疗效果良好的为116眼,好转24眼,满意度为82.86%.结论 对不伴有下斜肌亢进DVD患者采用上直肌超常量后徙术,对伴有下斜肌亢进DVD患者采用下斜肌后徙转位术则能够有效地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
作者:苏宝清;李庆雨;万刚林;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讨论妊娠高血压患者在不同的妊娠时期采用不同方式终止妊娠及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妊娠高血压患者60例,观察在不同妊娠时期终止妊娠或不同分娩下,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子痫组采用剖宫产的患者比较子痫前期组多.早期终止妊娠的产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要少于晚期终止妊娠的患者.结论 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首选方法.若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在早期结束妊娠,可以明显的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承香;王婷婷;邱建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06/2012-06诊治的6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均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显著,丹红注射液组患者较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减轻明显,心电图改善.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减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改善缺血性心电图ST-T段变化,是治疗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彦君;李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老年女性尿路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老年女性尿路感染患者4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体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进行相应治疗,并在科学合理的护理下,病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为91.4%,护理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女性尿路感染患者实行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病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手段延迟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方法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多形式、多方法、多途径的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均提高,能良好的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延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治疗.方法 把80例均有心衰的患儿分为四组:a组给予常规吸氧,镇静,强心,利尿.抗感染,支持疗法.b组给予高渗碳酸氢钠5ml/kg静滴,c组给予东莨菪碱每次0.1-0.3mg/kg,轻者日一次,重者4-6小时一次,d组给予高渗碳酸氢钠+东莨菪碱联合静点.结果 以48小时统计各组有效率分别为:a组35%,b组70%,c组75%,d组95%.结论 东莨菪碱为抗胆碱能药.①有利于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以止喘.②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肺部循环及肺的通气功能.③东莨菪碱可减少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增加肺的通气能力.④降低耗氧量和能量消耗,有利于脑组织恢复.高渗碳酸氢钠有纠正代酸,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恢复酶的活性,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肺微循环,减轻呼吸困难.两药联合应用,使心衰得到迅速控制,缩短住院天数,且系高效价廉,值得推广,是目前治疗心衰的理想用药.
作者:袁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胃肠道功能紊乱,又称胃肠神经宫能症或胃肠神经症,是一组胃肠综合症的总称,临床表现主要在胃肠道涉及进食和排泄等方面的不正常,也常伴有失眠、健忘、焦虑、注意力涣散、神经过敏、疼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多有精神因素的背景,以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为主,而在病理解剖方面无器质性病变基础,因此也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
作者:宗学银;周庆法;孙立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氏病(P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6例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6例患者均为Hoehn-YahrⅡ-Ⅲ级,并接受左旋多巴治疗30d以上,其中42例作为研究组,患者在原来的基础上加用普拉克索治疗,首次服药剂量为0.125mg/次,3次/d,1周后根据病情增加剂量,4周后至1.5mg/d,维持8周;对照组44例,不添加普拉克索.治疗前后采用PD评定量表(UPDRS)对疗效进行评估,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UPD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UPDR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UPD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 帕金森患者在应用左旋多巴治疗的基础上添加普拉克索治疗可有效的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洪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间隙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72例牙列间隙患者均采用正畸与修复联合法治疗,牙列间隙应在治疗前后用游标卡尺对其进行精确测量,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牙列间隙明显减小,纠正了牙齿畸形症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牙列间隙发生概率高的是中切牙,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效果完全满意者20例,比较满意者52例,2例患者在佩戴矫治器期间并发牙周病,停止治疗并积极治疗牙周病后再次给予正畸治疗,治疗效果比较满意;2例切牙先天缺失的患者经矫治后复发,给予重新矫治后进行义齿修复.结论 牙列间隙的发生率较高.所有患者经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后,患者的牙列间隙消失,前牙形态正常,左右基本对称美观,上下前牙中线协调一致,覆合覆盖关系趋于正常,牙齿畸形得到纠正,外形恢复自然美观,符合生理要求,经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后大部分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和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1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7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8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76.9%,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可有效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与应对措施,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供的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100例报告为回顾性分析对象,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原因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我院门诊因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100例报告中涉及抗菌药物高达28种,主要为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等,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发生的多;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涉及20类药物,发生78例,口服给药22例,涉及8类抗菌药物,口服给药的安全性高于静脉滴注给药;临床不良反应表现部位以皮肤组织为多见,共54例,其次为消化系统23,原因主要为剂量使用不当、滴速过快、联合用药不当等几方面.结论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仍存有一定的隐患,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与控制,强化医德教育,建立处方评估制度,以确保临床抗菌药物安全、有效、规范的使用,尽大限度避免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作者:龙家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微型钛板治疗手足短管状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手足短管状骨骨折的患者.应用微型钛板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年.骨折愈合率100%.无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或钛板螺钉松动.患者掌指关节正常,患足站立平卧,无疼痛不适.结论 应用微型钛板治疗手足短管状骨骨折,术后早期锻炼,效果可靠,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大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剖宫产,是产科常见手术,在麻醉情况下切开产妇的腹壁及子宫壁,从子宫中取出胎儿及胎儿附属物,然后将子宫壁及腹壁各层组织缝合,可以避免对母亲或婴儿健康及性命损伤.剖宫产的手术伤口大,创面广,术后护理不当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因此,有效的护理对剖宫产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对54例剖宫产患者的护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患者落实护理告知、知情同意制度,以达到减少护患纠纷的目的.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1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90例及对照组410例.实验组在入院后,对患者进行4个主题的护理告知、知情同意.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入院宣教.结果 实验组共发生护患纠纷38例,对照组发生65例.结论 护理告知、知情同意制度的落实,可减少护患之间冲突,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李玉兰;高艳艳;梁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二重感染等.防治方法 严格使用指征,预防为主,发现不良反应多数为对症治疗.结论 第三代头孢菌素在抗感染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但其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只有科学,合理,规范地应用此类药物,才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作者:何爱荣;李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素的测定对于慢性肾衰患者在病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170例慢性肾衰患者和305例健康人血清中的甲状旁腺素(PTH),同时测定其他血生化指标.结果 慢性肾衰患者血PTH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PTH准确,有价值.
作者:程治军;王金霞;徐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30例新生儿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导致的胆汁淤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儿中,17例临床治愈,10例临床症状及肝脏酶指标明显好转,1例死亡,2例治疗无效出院,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结论 针对新生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胆汁淤积后的病理生理确定的综合治疗措施,可更好的防治胆汁淤积,保护肝脏.
作者:孔繁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