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胡燕;梁治学;王金权;李静雅;徐婕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就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探讨,认为与胰岛素靶组织在细胞、受体、受体后和分子水平的结构与功能的缺陷以及胰岛素作用调控激素异常等环节有关.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做好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指导.方法 从心里、术前、术后和出院4个方面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和病人进行康复指导.结果 43例经系统康复训练、均痊愈出院.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康复指导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孟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校医学技术类专业顶岗实习模式的刍议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日益得到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认可,面对医学类职业院校的特殊性,2008年两部委联合出台了《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但对于高职高专的医学类院校在实施上尚存在着许多问题.本课题旨在探讨医学类职业院校如何将服务地方经济和学生顶岗实习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建立起医学技术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规范化模式.使医院和学生达到双赢的目的.

    作者:刘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风疹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风疹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90例风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参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风疹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罗有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清T3T4值对甲状腺毒症的诊断意义探讨

    目的 对血清T3T4值对甲状腺毒症的诊断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2年5-10月间的正常人群20例、甲状腺毒症患者20例,两性甲状腺病变患者30例,均进行电化学发光免疫学检测,对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了解,并且比较分析.结果 三组人员的FT4以及T3水平有一定的差异,甲状腺毒症患者的FT4以及FT3水平相对于健康人群以及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较低,P <0.05.三组人员的T4及T3水平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 对甲状腺毒症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血清T3、T4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王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佐治小儿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住院患儿中选择20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两组均按肺炎防治方案,在使用抗生素前提下,对照组加用地塞米松2mg、炎琥宁2mg、糜蛋白酶5mg微量气泵吸入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辅佐治疗.用法为盐酸氨溴索7.5mg,2次/日,每次约吸入10分钟,雾化后吸痰,共3-7天,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66.2%,两组病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P<0.05).临床症状咳嗽、咳痰、气促消失天数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29±2.04天和5.02±2.35天,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且治疗过程中均无副反应发生.结论 盐酸氨溴索雾佐治小儿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成本效果差异

    目的 探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心绞痛患者的成本效果差异.方法 本文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76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心绞痛患者在硝酸甘油、硝苯地平和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比较两组心绞痛患者的成本效果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9.5%)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6.8%)相当,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成本/效果(1251.4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成本/效果(2064.5元)(x2 =0.276,P =0.028 <0.05),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与舒血宁注射液同样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但血塞通注射液的成本低,效果好,可以作为治疗心绞痛的理想药物,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菊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2、C3型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2、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07年10月至2011年3月间,我院共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2、C3型骨折患者46例,按照AO分型,其中C2型27例,C3型1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实施复位后在内侧放置普通钢板固定,而外侧则放置髁支持钢板,手术后采用石膏外固定9-13周.结果 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9.2个月.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6.3±1.8)月,膝关节功能测定:优21例,良15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78.3%.结论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2、C3型骨折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固定性较为满意,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景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白内障患者,给予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对其临床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天、3个月患者视力高于1.0患者分别为12.9%、20.0%,视力0.6-1.0分别为38.6%、57.1%,并发症7例(10.0%)采用对症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术后视力水平的恢复.

    作者:毛学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40例其他疾病误诊急性阑尾炎的原因分析

    阑尾炎是外科临床一种常见病,常常被误诊.急性阑尾炎的误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其他疾病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另一种是急性阑尾炎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本文研究的是前一种情况.由于其临床表现变化多端,易与许多疾病混淆,在临床上误诊率较高[1].

    作者:麦托乎提·麦木塔吾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妇产科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心理状况与合适的心理护理方法

    目的 通过对妇产科患者在围手术期间的心理状况进行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常规组各50例,对观察组的妇产科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特征分析,并根据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对常规组的妇产科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然后对这两组妇产科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理状态进行比较.结果 在观察组的妇产科患者中出现恐惧的患者有2例、出现紧张的患者有3例,出现焦虑不安的患者有3例,出现抗拒的患者有4例,不良心理状况的发生率为24%;在常规组的妇产科患者中出现恐惧的患者有12例、出现紧张的患者有9例,出现焦虑不安的患者有10例,出现抗拒的患者有8例,不良心理状况的发生率为78%.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压为122.4±11.3mmHg,平均心率为93.4±8.6次/min;常规组患者的平均血压为145.3±12.4mmHg,平均心率为113.4 +8.3次/min.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手术中的生命体征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妇产科的围手术期间,妇产科的患者会出现恐惧、紧张、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这会影响到手术以及术后恢复,对妇产科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情况,提高妇产科手术的质量,具有非常大的医学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张静;毕桂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形势下护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目的 对我院护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并就此提出对应的管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1年9月到2012年6月在我院实习的160名护生,参加本次培训的指导老师一共有37位.在本次实验对护生发放的160份调查问卷中有效回收了150份,有效率为93.75%.在对指导老师发放的37份中有36份有效收回,有效率为97.28%.对这些收回的186份问卷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实验调查中护生实习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理论知识与临床脱节;实习护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临床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实习和就业存在冲突.结论 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护生之前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大多数与实际生产操作有些不符;参加培训的指导老师中,大多数都来自临床第一线,没有受到过正规的培训,不知道怎么有效、准确的传授知识,教学经验不够;绝大部分在我院参加实习的护生不仅要每天按时来参加实习,还需要为自己准备好推荐材料,到多个用人单位参加招聘等,对此需要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加强临床实践带教管理;对带教老师的选拔,优化管理带教老师队伍.

    作者:许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于脑卒中康复治疗的研究

    急性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卒中,以其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备受各方的关注.近三十年来,神经科学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影像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在脑血管病诊治中的应用,加深了对脑卒中病理机制的认识,提高了诊断水平,并拓宽了治疗的领域.然而,在临床治疗上(尤其是脑血管病的急性期)仍有许多疑难问题,至今尚未形成一种公认的、普遍适用的疗法.尽管经过多方面的努力,脑卒中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依然甚高,成为人类致残的主要原因.大量的研究和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康复治疗对减少脑卒中的致残有重要作用,是效果好又安全的方法,此点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作者:张雨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乳腺疾病的超声影像诊断研究及进展

    超声检查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影像诊断手段,较其他检查方法,其大的优点是无创性,适用于各年龄段和不同生理周期,可动态观察病情,有利于随访.本文综述了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等技术在乳腺疾病超声影像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1 概 述医学影像学对乳腺癌的检出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的广大女性对乳腺健康的关注也随之提高.

    作者:康睿;商鸿;何芳;靳莉;王文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79例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1月到2012年11月间收治的79名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静脉注射血塞通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两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张振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直肠癌术后化疗护理的心得体会

    目的 探讨直肠癌病人术后化疗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3例直肠癌术后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直肠癌病人术后化疗经精心、科学的护理,原发病灶得到有效控制,减低了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行有预见性的全程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郁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8例肺炎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体温、双肺呼吸音、血常规、胸片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改善临床效果,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杨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对比用不同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3年9月这段期间内我院收治12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身体状况都有所好转.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效果达到94.24%,对照组的患者经治疗后的效果有93.6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恢复情况良好,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时间更快,相对观察组的治疗方法,更加有效.

    作者:许志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48例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收治的4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浸润性癌共46例(95.8%),其他少见癌2例(4.2%);按乳腺癌TNM分期,Ⅰ期5例,ⅡA期3例,ⅡB期11例,ⅢA期13例,ⅢB期11例,Ⅳ期5例;淋巴结转移阳性32例(66.7%),阴性16例(33.3%).术后复发11例,复发率为22.9%;死亡8例,死亡率为16.7%.结论 浸润性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乳腺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等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杨德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弥漫性脑囊虫治疗中出现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弥漫性脑囊虫病患者病原治疗中出现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护理问题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21例弥漫性脑囊虫病患者致精神障碍采用生理、生活以及心理等整体护理总结出一套合理的护理模式.结果 通过采取整体护理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尤其是情绪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治愈11例,好转8例,无效2例(死亡1例).结论 对弥漫性脑囊虫病患者致器质性精神障碍除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外还应采用整体护理包括生理、心理等综合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素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16例头位难产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头位难产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116例头位难产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16例头位难产中剖宫产77例占66.3%,胎头吸引器12例占10.3%,其余27例经旋转胎头后自然分娩,占24.1%.77例剖宫产中,术中因宫缩乏力7例出血量超过800ml,39例阴道助产发生宫缩乏力,6例出血量超过500ml,给与卡孕栓,缩宫素,按摩子宫后出血减少,并发会阴切口延深12例,产程中出现胎儿窘迫30例,出生后Apgar评分7分以上96例,4-7分18例,1-3分2例.结论 头位难产分娩方式选择非常重要,经过恰当处理,可是难产转化为顺产,对母婴均有利,严重的胎头异常及产道异常,必须采用剖宫产结束妊娠.

    作者:王芳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