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蒙医放血疗法治疗头痛30临床观察

巴拉基尼玛

关键词:蒙医放血疗法, 头痛, 临床观察
摘要:蒙医理论认为由于现今人们工作压力增加和生活节奏加快而至精神、饮食、睡眠、疾病等一系列因素引起头痛.对这些疾病蒙医放血治疗具有一定针对性,其中前额脉、金主脉和银主脉为佳的放血穴位.现在笔者在临床上采用金银脉放血疗法治疗头痛30例,疗效显著.放血疗法是蒙医临床中常用外治法之一.操作简单,治病范围广,应用得当疗效显著.放血疗法具有使血液呈稀释状态,促进新鲜血液的生成和循环等作用.以上三个穴位是主治血热性头痛、巴大干、希拉性头痛,饮酒或日晒,烤火后头痛、过劳性头痛、结膜病、睫毛脱落等症.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基础计划免疫在预防乙型肝炎中的免疫效果

    目的 探究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工作的免疫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240例新生儿,对所有的新生儿按照0、1、6个月的顺序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对新生儿进行血液采集,将新生儿的血液样本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0例来我院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儿童,年龄均在6-12岁之间,按1、2、7个月的顺序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然后进行血液采集,将采集的血液样本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液的检测结果.结果 通过对两组儿童的采集血样进行对比,观察组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2.1%,对照组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11.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进行基础计划免疫,其免疫效果具有持续性,可以有效控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对于预防乙型肝炎有很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多次手术肛瘘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了多次肛瘘手术患者心理状况,以及心理干预措施对病人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通过使用心理问卷调查以及进行临床观察的方法来评估,将多次肛瘘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临床治疗以及心理干预,而对照组则仅给予普通的临床治疗,对两组病人的治疗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计分评估.结论 实验组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高于对照组,进行心理干预的评估效果明显地优于对照组(即P <0.05).

    作者:彭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组7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治疗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依从性以及出院6月后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 B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A组高,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作者:吴秀琼;徐江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14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间收住的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16例实施祛痰平喘镇咳、抗感染、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1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和莫西沙星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5.7%明显高于对照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祛痰平喘镇咳、抗感染、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方法联合纳洛酮与莫西沙星治疗COPD合并肺心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具有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姜民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量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或坏死所致.本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恢复缓慢且病死率高,不仅对病人躯体组织器官损害严重,而且造成心理上的重大负担.因此,为了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护理人员在观察病情时,应争取及早发现,及时抢救,提高心肌梗死的治愈率.

    作者:龚建红;徐环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在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对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的病情的治疗情况.结果 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治疗显效64例,治疗有效38例,治疗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9%,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结论 对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的治疗,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羽;林峰;李冠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无创呼吸机和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无创呼吸机和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结果,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联合药物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鲁威;刘汉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产后大出血产妇全子宫切除术后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产后大出血子宫切除术后的心理护理.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产后大出血子宫切除术的患者20例进行分析讨论,术后针对性的给予情绪分析,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此组患者的经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较前提高,心理情绪有所好转,与护理前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产后大出血子宫切除对女性带来极大地心理情绪,并且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心理护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阿衣古丽·麦麦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7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2.9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燕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局部复发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目的 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局部复发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佳治疗方案.方法 回归性分析15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18例出现远处转移,复发后5年总生存率39.2%.胸壁复发灶数目及其大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ER或PR表达、HER-2表达等因素的不同亚组间局部控制率、远处转移率、5年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壁多发结节及复发灶大径>3cm者局部控制率不佳,放疗、化疗结合手术是改善局部控制率的较好模式;有腋窝淋巴结转移、ER及PR均为阴性、HER-2阳性表达的乳腺癌复发后容易远处转移.

    作者:苏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28例诊治体会

    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它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本病在形态学上呈良性表现,但在临床行为学上具有类似于恶性肿瘤的种植、侵犯及远处转移能力[1].育龄期是内异症的高发年龄,与内异症是激素依赖性疾病的特点相符合.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种植于腹壁皮下脂肪层、腹直肌前筋膜甚至侵及肌肉组织,多来源于剖宫产术后,也见于孕中期剖宫取胎者.近年来因为各种社会因素的参与,剖宫产率明显上升,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也随之上升,妇产科医生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应高度重视.现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28例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学英;关素华;吴国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护理,对照组20例采取常规护理,对比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取预见性的护理能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档案建立

    目的 通过对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调查研究,探索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档案建立的方式.方法 对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进行一些调查研究,探讨建立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档案建立具体实施的措施或者实施构想方案.结果 根据乡镇卫生院具体实际情况,设想建立乡村居民、重点人群、重点疾病以及档案电子化管理措施.结论 通过构建实施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档案的建立,必将为乡村居民生活,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将会是一个很重大的转变,为公众就医看病提供很大的帮助,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

    作者:韩晓丽;高洪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与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讨论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与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的相关性.方法 对1196例患有乙肝的患者同时进行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与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于比较常见的模式1,3,5阳性503,HBV-DNA阳性率95.8;1,4,5阳性469例,HBV-DNA阳性率23.8;1,5阳性103例,HBV-DNA阳性率35.8;1,3阳性103例,HBV-DNA阳性率3.8.结论 仅仅依靠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进行早期诊断以及判断病毒含量、病程发展情况是远远不够的,要结合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这样才能对乙型肝炎基因诊断,特别是进行抗病毒治疗和治疗监测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虎晓文;李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护理体会

    剖宫产,是产科常见手术,在麻醉情况下切开产妇的腹壁及子宫壁,从子宫中取出胎儿及胎儿附属物,然后将子宫壁及腹壁各层组织缝合,可以避免对母亲或婴儿健康及性命损伤.剖宫产的手术伤口大,创面广,术后护理不当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因此,有效的护理对剖宫产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对54例剖宫产患者的护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试析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误区及对策

    众所周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的合理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步骤,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多糖尿病的患者对饮食控制在理解和执行方面还存在着较多误区.由于合理的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控制达标的基础,是预防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误区进行分析,指出其危害,引导患者掌握正确的饮食控制方法.

    作者:魏祎;杨萍;王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76例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其中男46例,女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内固定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在治疗一年之后,进行随访,了解到76例患者骨折均愈合,48例患者的功能评价为优.结论 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赵学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辽宁省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阶段性实施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辽宁省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MDR-TB)防治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阶段性实施结果,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耐多药肺结核诊断、治疗和管理策略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采取相应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项目”执行期间3个项目单位的月报表和季度报表,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012年4月——2013年9月,筛查MDR-TB可疑者数共1644例,培养阳性率为88.45%.进行药敏试验1311例,确诊MDR-TB 288例,MDR-TB检出率为23.78%.确诊的288例MDR-TB患者中,纳入治疗110例,纳入治疗率38.19%,等待结果100例,未纳入治疗36例.治疗满6月患者数89例,6月末痰涂片阴转率为87.64%,痰培养阴转率为76.14%.结论 通过“项目”的实施,以地(市)为中心开展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答理的模式、标准化治疗方案为主的治疗策略是可行的.耐多药结核病诊断治疗管理水平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钟威;戚巍;曹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预防医学(检验科)管理模式探讨

    预防医学检验是一门与公共卫生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学、食品安全等学科既有密切联系但又不尽相同的一门独立的科学.检验科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非常重要的科室,它不仅为相关学科和部门提供准确、科学、及时的检验数据,还给CDC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检验人员的素质决定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它的准确与否又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饮用水等的安全.如何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强化质量意识和食品安全风险意识,加强检验科与相关科室和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客户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是检验科面对的主要问题.这就是我们加强科学管理,进一步深化CDC、检验科的改革,正确面对和处理今后工作遇到的挑战和机遇.

    作者:冯济尧;庞亚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孕晚期贫血对孕妇及婴儿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孕晚期贫血对孕妇及婴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60例孕晚期贫血孕妇,将其设定为研究组,并选取16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产后出血等现象,新生儿健康状况.结果 研究组孕妇产后出血者多于对照组,研究组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11.25%高于对照组3.75% (P <0.05).研究组早产率、胎儿宫内窘迫率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研究组婴儿贫血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孕妇孕晚期贫血会对孕妇及婴儿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孕妇出血率高,婴儿贫血几率高,因此需有效防治孕妇贫血疾病,增加孕妇及婴儿安全性与健康性.

    作者:魏莉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