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抗感解毒泡腾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赵秀艳;张晓燕

关键词:抗感解毒泡腾片, 黄芩苷, HPLC,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感解毒泡腾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Hypersil GoLD Dim250(mm)×4.6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2:58:0.3),流速为0.8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为276nm.结果 表明黄芩苷在0.1044-0.9396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1.0000,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8.93%,RSD=0.32%.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结果准确,适用于该药的质量控制.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传统切开复位固定与MIPPO手术治疗pilonⅢ型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传统切开复位固定与MIPPO手术治疗对pilon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到2012年12月治疗的58例pilonⅢ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恢复优良者25(83.33%)例,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后恢复优良者16(57.14%)例,且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79,p =0.03).结论 对于pilonⅢ型骨折,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优于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高向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的影响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的影响,探讨脑出血康复护理干预有效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进行治疗和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63%、38.23%,同时观察组和对照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34%、75.32%,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效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杜元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组7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治疗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依从性以及出院6月后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 B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A组高,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作者:吴秀琼;徐江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3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改善,总治疗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症状.结论 在治疗脑出血患者时采用纳洛酮药物,用药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无创呼吸机和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无创呼吸机和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结果,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联合药物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鲁威;刘汉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脊柱结核CT、MRI的影像对比分析

    本文探讨脊柱结核CT、MRI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点,就脊柱结核CT、MRI的影像表现以及CT、MRI各自优势方面进行了探讨,两者综合分析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目的在于提高对脊柱结核的综合认识以及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王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肾囊肿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接受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手术时间为55-200min,平均时间为60min,失血量为35-125ml,平均为45ml,1例患者因囊肿暴露困难中转开放手术治疗,术后患者住院时间为4-9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疗效显著.

    作者:李传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患沟通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与体会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室护患沟通的应用以及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对提高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的作用,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满意度.方法 2011年9月——2011年11月对笔者所在的科室护理人员进行护患沟通技巧培训,此项培训包括礼仪培训和系统健康知识培训,准确评估风险,提高防范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与补救,建立和完善护患沟通流程并规范实施.结果 患者的满意度有培训前的80%提高到培训后的93.3%,护患纠纷明显减少.结论 护理人员实施护患沟通流程科学可靠,有助于护理人员的技能提高与完善,提高了护理质量,对促进患者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满意度,扩大了医院的社会形象.

    作者:吴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探讨

    目的 探讨在一些企业、报社、杂志社开展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对高血压的预防与宣教的重要性,加强企业、报社、杂志社对其工作人员普及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方法 以本报社每年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病人为例,在2013年本报社医务室开展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将2013年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病人与2012年体检发现的高血压病人作对比分析、观察.结果 2013年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病人明显比2012年少,而且2013年发现的高血压病人以及未患高血压病的健康人群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普遍比2012年的要高,此外2013年体检的人群对高血压病的预防比2012年也普遍积极.结论 在一些企业、报社、杂志社开展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加强对高血压病的预防与宣教是对医务人员来说很重要.

    作者:程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超声对腹部常见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探讨超声对腹部常见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56例腹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对患者的检查结果和影像学信息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周围脏器的病变与患者的淋巴结肿大之间的关系.结果 超声图像显示,17例患者回声均匀、包膜完整,且团块较小;15例患者多表现为淋巴结聚集、瘤体巨大、回声均匀;24例患者则表现为淋巴结重叠、内部回声低且不均匀.结论 超声检查能比较准确地为腹部常见淋巴结肿大相关疾病提供有效的临床诊断信息,是一种操作简单、显示效果良好、经济实用的诊断方法.

    作者:杨国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Pd)、大P波时限(Pmax)以及房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87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缬沙坦,每日一次,必要时联合利尿剂.对照组患者给予钙通道阻滞剂或/和利尿剂联合控制血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Pd、Pmax的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和房颤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6个月后Pd、Pmax明显减小,房颤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结论 缬沙坦可有效控制血压达标,降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Pd和Pmax,并能够减少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复发.

    作者:李恺;陈国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静脉输液法是临床上常用给药方法之一,长期静脉输液、输入刺激性较强药物,反复使用一条静脉,造成严重损伤,血管变硬,红,肿,热痛,有时成条锁状,病人造成很大痛苦.静脉留置针应用于静脉输液,可避免每日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减少病人痛苦,适当减轻护理人员劳动强度,为抢救病人赢得宝贵时间.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科对200例病人使用浅静脉留置针,年龄大9岁,年龄小1岁;留管时间长7天,短1天.

    作者:侯淑文;张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蒙医药治疗心绞痛(心刺痛)12例临床观察

    心绞痛蒙医称心刺痛,是由体内基本三元素的“赫依”与“血”相浊,引起血瘀气滞,运行不畅,使心脏血脉的功能被破坏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其特点为阵发性或持续性胸前区疼痛,以胸骨后方及心前区尤为显著,可放射至左侧肩部,直至手指,发病突然,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多见于40周岁以上男性.根据心绞痛(心刺痛)的临床特点和蒙医理论的诊治原则,2010年对12例心绞痛(心刺痛)患者采用蒙药治疗与观察,曲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温都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思考

    本文主要探讨了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的改革思考和方案,并为进行食品药品体制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旨在提高监管工作效益,进行科学的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安全饮食和用药需求.现有的体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法律体系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职责划分不清晰等.以下就是通过对食品药品监管现存体制的缺陷,以及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思考.

    作者:魏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普外科应用的效果评价

    一直以来,在普外科中,循证护理都是较为正确的临床护理方式,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便是对循证护理的主要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采用的方式是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的患者是我院在2011年5月到2013年3月之间,入我院治疗的普外科患者,将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主要的分组标准是护理方式的不一样,从而分成A和B组,其中A组是观察组,B组是对照组.

    作者:罗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45例门诊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45例门诊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 将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皮肤科治疗的45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通过对护理方法的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疱疹愈合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91.3%,对照组为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疱疹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彩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骨骼系统X线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移动数字化X线摄影(DR)对骨骼系统疾病床旁诊断的重要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2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1例患者行移动DR(DR组),121例患者行移动CR(CR组).对比两组X线平片质量.结果 DR组,甲级片率为79.34%,乙级片率为20.66%,废片率为0;CR组,甲级片率为61.98%,乙级片率为34.71%,废片率为3.31%.与CR组相比,DR组甲级片率更高(P<0.01).结论 移动DR具有成像快速,操作简便,平片质量高等诸多优点,利于骨骼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

    作者:罗庆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产后出血的护理及预防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生殖道出血量超过500ml,常发生于第三产程和产后2h内,称为早期产后出血.分娩后24h后至产后42d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称晚期产后出血(delayed postpartum hemorrhage),常发生于产后1-2周内.据目前全国的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因产后出血而死亡者占31.2%,高居第一位.

    作者:王永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结合计生技术服务开展妇女生殖道感染调查

    从前的计生工作主要是围绕控制人口数量来进行的,常常忽略了计生服务的质量.然而,随着人们对生殖健康问题的越来越重视,计生技术服务的质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对结合计生技术服务开展RTI防治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述,并且分析了结合计生技术服务开展RTI防治的措施.

    作者:陈秋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患者的护理干预

    对5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行介入治疗,在手术中出现73例次冠状动脉穿孔、造影剂不良反应、低血压、出血倾向等并发症.通过对症处理、密切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病人手术都很顺利,有效控制了并发症,终痊愈出院.

    作者:窦继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