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患者的护理干预

窦继新

关键词:心肌梗死, 急性, 放射学, 介入治疗, 护理
摘要:对5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行介入治疗,在手术中出现73例次冠状动脉穿孔、造影剂不良反应、低血压、出血倾向等并发症.通过对症处理、密切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病人手术都很顺利,有效控制了并发症,终痊愈出院.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一次性根充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一次性根充的方法对患有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08例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随机平均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5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充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多次根充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我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统计学有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出现复发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统计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一次性根充的方法对患有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复发率低等优点,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节约了患者就诊时间,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负担,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为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与防范对策

    目的 针对急诊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防范对策,以期提升护理品质,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方法 以病患为中心,就各项护理隐患采取相应措施,彻底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大限度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极力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结论 作为护理质量的关键要素,护理安全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保障.

    作者:李建菊;范娟;刘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手术患者HBV、HCV、TP和HIV感染率分析

    目的 分析2011——2013我院住院手术患者HBV、HCV、TP和HIV感染率,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和职业暴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68358例手术患者血清HBsAg、HCV-Ab、rP-Ab和HIV-Ab,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高,2011年为9.39%,2012年为9.85%,2013年为11.2%;TP-Ab阳性率2011年为2.86%,2012年为3.29%,2013年为4.05%;HCV-Ab阳性率2011年为2.39%,2012年为3.18%,2013年为3.62%;HIV-Ab阳性率2011年为0.36%,2012年为0.53%,2013年0.74%.结论 近年来.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这四项传染病指标的检测,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自身保护.

    作者:梁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内科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开展内科护理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这段时间内我院内科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选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儿的护理效果并总结对患儿开展内科护理的护理体会.结果 经内科护理后,60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访12个月,60例患儿中出现心力衰竭1例,出现左心室泵血功能障碍1例.结论 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开展内科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效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作者:黄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颌下区气管插管在治疗全面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在全面部骨折手术中用颌下区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 在6例全面部骨折手术中,均采用颌下区气管插管.结果 所有病例均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且不影响恢复咬合关系,术后无口底出血、感染、窒息、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颌下区气管插管是一种适合于全面部骨折手术的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崔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TnI、Myo、CK-MB、hs-CR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检测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68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16例.检测血清中cTnI、Myo、CK-MB、hs-CRP的含量水平,并动态分析其在AMI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结果 AMI组cTnI、Myo、CK-MB、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nI、Myo、CK-MB、hs-CRP的联合检测在AMI的诊断、治疗过程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贾新勇;郭改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者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118例慢阻肺患者均分为2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护理组制定健康指导书,强化对患者的健康干预和指导,比较2组患者疾病认知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组知识掌握度优良率96.6%、护理满意度优良率100%分别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4.7%和88.1% (p <0.05).结论 对慢阻肺患者强化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慢阻肺知识的掌握度,提高患者干预疾病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重视.

    作者:蓝招添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慢性肾小球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追踪并收集某院近年来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资料,分析患者在服用霉酚酸醋、泼尼松和拉米夫定联合药物治疗前后的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 大多数患者治疗后的尿蛋白相对治疗前显著降低以及血胆固醇的浓度趋向正常.结论 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应用霉酚酸醋、泼尼松和拉米夫定的效果是目前治疗此病佳的药物,治愈率较高.

    作者:梁冰;张靖华;梁亚林;朱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0例肺结核病人免疫功能分析

    目的 初步探讨肺结核病人免疫功能的特征.方法 选择我我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因肺结核住院的30例病人,入院后半月内取静脉血分别以形态学方法和全量法测定其淋巴细胞转化率,淋转活性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同时查抗体IgA、IgG、IgM,观察30例患者淋巴细胞转化率、玫瑰花环、抗体IgA、IgG、IgM的分布情况.结果 30例中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者22例,玫瑰花环降低者26例,体液免疫中IgG升高者14例,IgA升高者4例.结论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大多数细胞免疫功能是降低的,淋转和玫瑰花试验的降低与拍菌和病变范围无关,体液免疫的改变大多为免疫球蛋白的增高.

    作者:武贵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瘤患者术前术后护理33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脑瘤患者术前术后护理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脑瘤的患者33例进行分析讨论,此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在临床中做好患者的术前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一般准备工作,并于术后实施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密切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针对性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以及护理干预,使患者治疗的显效率54.5%、有效率为24.2%以及无效率21.3%.结论 对于脑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做好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遇辉;路芳;孙志璞;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川芎茶调散合温胆汤治疗顽固性偏头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川芎茶调散合温胆汤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顽固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川芎茶调散合温胆汤每日1剂,另加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每晚1次口服.对照组30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每晚1次口服.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茶调散合温胆汤配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疗效确定.

    作者:曹秀清;牛清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自然早产与干预性早产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并分析自然早产与干预早产的一些相关性的因素和其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到2012年8月所收治的136例早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所有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出研究,分析所有早产孕妇的早产原因,对早产的婴儿体重进行分析和调查.结果 在136例早产孕妇当中,自然早产的孕妇有95例,干预性早产的有41例,造成自然早产的原因主要有胎膜早破、子宫畸形、生殖道感染、胎盘前置等;造成干预性早产的原因主要有胎盘前置、妊娠高血压和胎儿窘迫等.还发现干预性早产的剖宫产率要比自然早产的剖宫产率高,孕周在34周的早产儿的病死率要明显低于孕周在34周以下的早产儿的病死率.结论 要及早地发现影响孕妇妊娠的高危因素,并对其及时地做出处理和防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胎龄延长到产妇的妊娠,减少早产的发生率,提高胎儿的存活率,这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高健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佐治小儿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住院患儿中选择20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两组均按肺炎防治方案,在使用抗生素前提下,对照组加用地塞米松2mg、炎琥宁2mg、糜蛋白酶5mg微量气泵吸入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辅佐治疗.用法为盐酸氨溴索7.5mg,2次/日,每次约吸入10分钟,雾化后吸痰,共3-7天,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66.2%,两组病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P<0.05).临床症状咳嗽、咳痰、气促消失天数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29±2.04天和5.02±2.35天,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且治疗过程中均无副反应发生.结论 盐酸氨溴索雾佐治小儿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8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了解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点,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我院门诊诊治的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85例,对患儿家庭生活条件、生活环境、饮食结构、喂养方式、断乳时间、辅食情况,以及母孕期贫血情况、育儿健康教育状况、贫血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推测其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关系.结果 发现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主要与母孕期缺铁、早产、多胎妊娠、不当喂养有关.结论 加强孕妇孕期保健、强化育儿健康教育指导,做到科学合理添加辅食,是防治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必要措施.

    作者:林秋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论解剖学教师人格的隐性教育功能

    解剖学教师教育职能主要体现为隐性和显性两个方面.隐性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创设学生学习知识的良好情境和氛围,引导学生在学习上情感迁移.

    作者:程龙;潘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西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布林佐胺应用于青光眼治疗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34例58只高眼压症、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以及术后残余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34只眼,观察组采用1%布林佐胺滴眼液治疗,对照组采用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压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眼压平均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显现心率抑制,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5.3460,P<0.01).两组血压均正常,均无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出现.结论 布林佐胺有显著的降眼压作用,并且无心率抑制作用,适合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广学;赵忠霞;徐兴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70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静脉点滴,连续治疗14d.结果 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尿激酶治疗心源性脑梗死,能在治疗早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韩淑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类型通便药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探讨不同类型通便药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极其优劣.方法 选取我院7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类型通便药物进行治疗,每组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经过服用益气通便汤后显效者31例、有效者6例,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4.9%远高于对照组的23例、6例以及74.4%,治疗组疗效更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8%,治疗组并发症情况控制更好,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通便汤可以补养气血,填精润肠,针对于老年人体质可以起到更好的治疗便秘功效,疗效更为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林;林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一例血播型肺结核、艾滋病病人护理体会

    目的 本文通过对一例血播型肺结核、艾滋病病人护理,做出护理总结,发现目前在护理此类病人时存在的问题,以便持续改进总结经验,更好地护理此类病人.方法 将病人置于单间隔离病房,采用空气净化器持续净化,病人所有物品专用,设专人护理,负责病人的一切治疗及生活护理,着重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通过对该病人的护理,发现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今后对此类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结论 护理工作中,加强防护措施,预防护理过程中职业暴露尤为重要,只有持续的改进,我们才能更好的做好护理工作.

    作者:茶国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药物治疗依从性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 研究并分析药物治疗依从性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门诊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每周进行电话回访,回访时间为6个月,记录血压状况与服药依从性.结果 依从性佳、部分依从与完全不依从患者人数分别为45、43、12例,分别占比45.0%、43.0%与12.0%,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1、2、2例,服用单药者31例,其中依从性佳21例,部分依存10例;服用两药者51例,其中依从性佳、部分依从与完全不依从患者人数分别为19、29、3;服用两药以上者18例,其中依从性佳、部分依从与完全不依从患者人数分别为5、4、9例.结论 高血压患者服药依存性存在于药物治疗的各个环节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医师需要尽量简化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正确的用药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黄大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