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绍芳
目的 探讨分析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60例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观察组与病理检测结果的相符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2.07%,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可增加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玉洁;赵全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长期以来,窒息一直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窒息缺氧常引起神经、心血管、泌尿及消化等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各器官受影响的程度不同,其中以胃肠道先受累且程度重,其发生率为33.69%;窒息程度越重,受损程度越重,出现腹胀、呕吐、奶量减少、胃肠道出血,甚至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为避免或减少重度窒息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必须强化护理干预.
作者:贾丽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物理降温在婴幼儿发热中的护理应用.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婴幼儿发热的患儿4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药物治疗并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物理降温,比较两组患者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采取药物治疗及物理降温后患者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婴幼儿发热护理中采取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再次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唐秀斌;吴夕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产科分娩的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后予产妇1次口服米索前列醇,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给予产妇肌肉注射缩宫素,对比两组产后2h出血量及第三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例数、产后2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均<对照组,仅2例出现轻微恶心,5min后自然缓解,均无腹痛、腹泻发生.结论 米索前列醇具有较好的促宫缩作用,可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并缩短第三产程,对产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松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供应室护理过程工作质量监测的实施体会.方法 针对2011年度与2012年度的消毒护理工作进行比较,以2011年度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对照组,2012年度实施护理过程工作的质量监测为观察组,比较两年临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医院感染病例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供应室护理过程实施工作质量的监测,完善相关的管理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工作质量监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分工的顺利完成,又明显的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史荣花;刘莹婷;张思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6岁,以右上后牙疼痛两周,加重2日,于2012年5月6日来本科就诊.口腔检查:左上4深龋,叩痛(+),冷热试验(-),松动I.x线片示根尖周围模糊影.诊断:根尖周炎.治疗方案:去除龋坏,开髓,置丁香油棉球于龋洞内开放2d后复诊.2d后患者按时复诊,叩痛(±).采用逐步深入法(step down)根管预备,根据x线片及根管测量仪确定工作长度(worker length),根管预备按常规清理根管内的坏死、坏疽及牙髓组织分解产物,每次用3%的双氧水与0.9%生理盐水清洗液交替冲洗,治疗中查及两根管较细,其中腭根中段弯曲,根管预备颊根至25#k锉仅至20#k锉.吸潮纸尖吸干根管内液体,髓室内放cp(樟脑酚)棉球,氧化锌暂封,嘱1周后复诊.1周后颊根报管充填剂+牙胶尖常规侧压法根充,腭根Vitapex充填,磷酸锌垫底,光固化充填,观察半月,无任何明显不适.
作者:刘欣宇;杨学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泛发性湿疹患者的综合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48例泛发性湿疹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给予细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健康教育指导,饮食护理,等全方面的护理干预.结果 此组泛发性湿疹的患者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在不同时间内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针对泛发性湿疹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减轻了患者湿疹带来的不适,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加快了患者疾病的治愈时间,缩短了住院日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谷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在人类疾病威胁排名中,心脑血管疾病占据比较靠前的位置,该疾病以多并发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为特点,特别是在急性发作期限内其病情情况是非常凶险的,如果不能展开有效的急救,就可能导致极高的病死率.这就需要积极做好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护理工作,进行安全隐患的解决.在该文中,笔者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抢救护理工作展开分析,进行隐患消除对策的应用,保证急救护理的综合效益的提升.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特点进行分析讨论.方法 综合讨论我院2009——2012年收治的30个对双额叶脑挫裂伤病例的诊断资料.结果 在治疗后跟进观察,以GOS标准分析:18例恢复良好(60.0%),3例中残(10.0%),2例重残(6.7%),2例植物生存(6.7%),5例死亡(16.7%).结论 双额叶脑挫裂伤病情复杂,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应仔细观察病情,进行动态头颅的CT复查.若患者有明显的占位效应,要注意使用早期冠状皮瓣切口双额叶减压,这会大幅度降低患者的伤残率.
作者:白易欣;张美丽;高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肾病患者都能够通过维持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与肾病“和平相处”,为自己减轻肾病所带来的负担.本文从肾病患者养成饮食习惯是关键出发,列举了有益于肾病患者康复的饮食种类,旨在帮助肾病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作者:上官同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本院做血液检验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改进组40例,常规组40例.改进组采用应用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进行临床检验,常规组采用常规真空玻璃采血试管进行临床检验,观察对比两组血液检测结果.结果 改进组UA为(318.82±87.17),Glu为(4.77±1.01),CO2CP为(21.97±2.64),常规组UA为(330.61±93.02),Glu为(5.57±1.16),CO2CP为(29.02±3.26),改进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临床检验中应用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化指标,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准确检验数据,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梁文龙;谢会娟;王凤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研究二次造影技术在首次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首次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30例,根据其二次检测措施的差异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二次造影组)15例,对照组(头部CT、MRI组)15例.而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检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二次造影组患者的假阴性、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头部CT、MRI组患者的相应几率,差异显著,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结论 二次造影技术对首次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相信会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血管性痴呆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进行分析.方法 分别选取50例正常人(对照组)和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该院进行诊治的50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实验组),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简易痴呆筛查量表(BSSD)对这100例实验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与正常人的注意力、短程记忆能力、计算力、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时间定向以及空间认知功能相比,实验组的患者在这些认知功能和行为症状方面显著减退,并且这50例VD患者均存在着脑萎缩和额叶萎缩的现象,同时还存在着脑血管弹性减退的现象.结论 VD患者的突出行为症状是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行为障碍,其危险因素是脑动脉的硬化和额叶萎缩.
作者:王辉;李建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主要对不同术式的剖宫产术再次行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1年3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192例剖宫产后再次行剖宫产生产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前次剖宫产术式的不同将这192例产妇分为A、B两组;A组(120例产妇)接受过的是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而B组(72例产妇)接受的是传统的术式;对两组产妇其再次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疤痕大小、粘连发生率、住院时间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再次进行剖宫产中,A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粘连发生率等方面与B组相比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再次剖宫产术后留下的瘢痕平均长度A组略小于B组,但其差异不显著(P>0.05);在安全性方面,两组产妇的大出血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之间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方面的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改良新式的剖宫产术对于再次剖宫产产妇的不良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在临床上需要尽量避免再行剖宫产,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的基础上,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苏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局部应用治疗牙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郑州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单发的牙周脓肿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3%双氧水和0.9%生理盐水交替冲洗牙周袋,局部应用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采用3%双氧水和0.9%生理盐水交替冲洗牙周袋,局部应用碘甘油治疗.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康复新液治疗牙周脓肿临床疗效优于碘甘油,是治疗牙周脓肿的有效药物.
作者:徐铭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辽宁省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MDR-TB)防治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阶段性实施结果,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耐多药肺结核诊断、治疗和管理策略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采取相应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项目”执行期间3个项目单位的月报表和季度报表,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012年4月——2013年9月,筛查MDR-TB可疑者数共1644例,培养阳性率为88.45%.进行药敏试验1311例,确诊MDR-TB 288例,MDR-TB检出率为23.78%.确诊的288例MDR-TB患者中,纳入治疗110例,纳入治疗率38.19%,等待结果100例,未纳入治疗36例.治疗满6月患者数89例,6月末痰涂片阴转率为87.64%,痰培养阴转率为76.14%.结论 通过“项目”的实施,以地(市)为中心开展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答理的模式、标准化治疗方案为主的治疗策略是可行的.耐多药结核病诊断治疗管理水平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钟威;戚巍;曹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溶血血液标本对于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60例体检者血液标本各6mL,平均分置于3支试管中,分别编为A组、B组和C组,每支2mL,A组是自然分离未发生溶血现象的标本;B组是指在较轻的搅拌力度下,标本出现轻度溶血的现象;C组是指较重的搅拌力度下,标本出现严重溶血的现象.观察并比较三组血液标本对于多项生化检查结果的影响.结果 不同程度的溶血对多项生化检验结果均有影响.不溶血和轻度溶血标本的检验结果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溶血标本对于大部分的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均有显著影响.
作者:王露;谢在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标本溶血对生化检测的结果的影响和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以我院40例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空腹静脉血进行分离,对血清中的各项生化指标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溶血对ALT、AST、TBIL、CHO、CK、TP、ALB、DBIL影响较为严重,溶血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TG、UA、BUN以及Cr则没有太大影响.结论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影响,临床上需要对生化检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预防,提高生化检测的准确性.
作者:于长英;杨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肺结核影像表现及筛查方法,为高校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高校大学生和因症就诊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对所有学生实施胸部X线检查.结果 本次体检发生肺结核患者,对肺结核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结核病灶的主要集中部位是肺上叶,并占据总数的约百分之九十左右.对肺结核患者实施细菌学检查和统计,统计结果显示,痰结核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率为百分之十一点七,痰抗酸染色镜检阳性率为百分之八点六,对正常体检和因症就诊的患者对比发现,因症就诊患者发现肺结核的发现率高于体检,其数量低于体检.结论 在每年的大学生体检中往往都会发现肺结核患者,因此,学校应积极开展有关肺结核的健康知识讲座,鼓励学生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作者:张家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法联合肿瘤间质治疗方法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肝癌治疗的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CD4+/CD8+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CD8+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介入治疗联合肿瘤间质治疗法对于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刘保清;田静;李品品;柳计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