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荣
目的 研究分析奥硝唑治疗牙周牙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67例牙周牙髓病患者为对象,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采取奥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氢氧化钙糊剂预备根管治疗对照组患者,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达91.2%总有效率,而对照组有51.6%总有效率,进行两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相对对照组有优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奥硝唑治疗牙周牙髓病患者,能够将病灶损害程度进一步降低和控制,有效改善临床疗效,让患者的换牙大部分保留,同时,也可以使用于特效药物,拥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苏楠;王英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甘利欣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肝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甘利欣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对照组只采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各组的肝功能情况和治疗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的肝功能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为81.8%,两组治疗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利欣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效果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结核病控制项目的边际投入与产出关系.方法 把项目投入及当地配套资金作为在常规结核病防治工作外的边际投入,把涂(菌)阳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及发现人数干预前后的变化作为边际产出指标.结果 在世行项目里,每年每县每1万元的边际投入能多发现54.52%与136名阳结核病人;在卫生部项目里,每年每县每1万元的边际投入,能多发现14.20%与54名阳结核病人.结论 结核病控制项目的边际投入决定着边际产出率,故应增加边际投入.
作者:王正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不仅能够提供为专业的医疗服务,还能够在医疗服务中进行人性化服务,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因此,本文针对于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如何进行人性化护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作者:闫红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牙齿充填后产生的边缘微渗漏被认为是修复体边缘着色、术后敏感和产生继发龋的主要原因[1].微渗漏的形成主要是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力和粘接剂的粘接力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力大于粘接剂的粘接力时,粘接剂与牙齿之间脱粘接产生微缝隙,导致微渗漏的发生.由于填料含量、填料形态、基质类型等不同,不同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力不同.不同粘接剂的粘接强度也各异.因此,复合树脂与粘接剂之间是否会存在配伍禁忌,是复合树脂还是粘接剂对微渗漏的产生影响更大,还未有文献报道.本实验采用三种粘接系统中的粘接剂与复合树脂两两交叉配伍,比较不同配伍组间微渗漏之间的差异,为临床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李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在心肌梗死急救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评价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急性心肌梗死是病情危急的急症,需要及时有效的实施救治才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尿激酶属于纤溶酶原激活剂,促进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起到溶解血栓作用.方法 本文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冠脉再通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再通率与对照组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实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可靠、安全、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微,适合基层医院对AMI的抢救施临床效果显著,冠脉再通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借鉴.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龄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间50例(56眼)80岁以上高龄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第1天、第7天及第30天的视力明显好于术前,术后第7天及第30天的角膜散光度明显好于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乳化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生兰;唐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在人工流产手术的止痛效果.方法 将80例门诊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采用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镇痛,B组术前不用任何止痛方法.结果 对比两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的出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而在手术时间及平均出血量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利多卡因宫颈注射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镇痛效果较满意,全身反应低,且不增加手术出血量,操作方便,花费低廉,值得基层妇产科门诊推广.
作者:董燕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分析隔离措施在气管切开病人防止交叉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实施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护理中的隔离措施及应用效果.结果 50例气管切开病人在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后均顺利完成治疗,其中3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6.00%.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表明1例为铜绿假单胞菌,1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为大肠埃希氏菌.结论 隔离措施能有效预防气管切开病人的交叉感染,保证治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芦亚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机体感染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及血小板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平均宽度值与机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法国ABX PENTRA-60型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对211例严重感染的患者进行静脉血常规(DIFF模式)检测.结果 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明显升高的患者中性粒细胞胞浆内可见中毒颗粒、空泡及退行性变,血小板总数明显升高,平均值大于300X109/L.结论 血小板、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在观察临床感染者的生理指标中有明显相关性,特别是细菌性感染随着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明显升高而血小板升高更明显.
作者:卢明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其中男46例,女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内固定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在治疗一年之后,进行随访,了解到76例患者骨折均愈合,48例患者的功能评价为优.结论 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赵学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异维A酸治疗6种皮肤病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中度痤疮、重度痤疮、掌跖角化症、脂溢性皮炎、寻常型银屑病、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患者共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度痤疮、重度痤疮、掌跖角化症、脂溢性皮炎、寻常型银屑病、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采用异维A酸治疗,总有效率为91%.结论 异维A酸治疗中度痤疮、重度痤疮、掌跖角化症、脂溢性皮炎、寻常型银屑病、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疗效确切.
作者:焦林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胃肠道手术术后吻合口瘘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3年2月收治于我院的50例吻合口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10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胃肠外静脉营养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血总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肠吻合口瘘的常规治疗联合胃肠外静脉营养治疗方案,其对患者预后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刘文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笔者自2007年10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手足部中小面积皮肤缺损16例,采用上臂外侧游离皮瓣进行手术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8-50岁.初始受伤原因:挤压伤11例,热压伤3例,电击伤2例,5例手背部缺损伴肌腱骨质外露,4例足背部皮肤缺损,3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2例手掌皮肤缺损,2例手背植皮瘢痕挛缩,缺损面积大12cm*6cm,小5cm*3cm.
作者:李连军;高树林;庞国强;姜文君;曹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科收治的4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经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后.结果 治愈42例,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呼吸衰竭,一例死于阿托品反跳),抢救成功率为95.5%.结论 彻底而及时的洗胃是抢救成功与否的重要治疗措施,系统的内科治疗和完善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薛亚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于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1650例临床资料.结果 剖宫产组的产后出血量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P <0.05.结论 做好围术期保健工作,可有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为产妇健康做好保障.
作者:孙桂臻;张丰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我院护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并就此提出对应的管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1年9月到2012年6月在我院实习的160名护生,参加本次培训的指导老师一共有37位.在本次实验对护生发放的160份调查问卷中有效回收了150份,有效率为93.75%.在对指导老师发放的37份中有36份有效收回,有效率为97.28%.对这些收回的186份问卷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实验调查中护生实习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理论知识与临床脱节;实习护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临床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实习和就业存在冲突.结论 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护生之前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大多数与实际生产操作有些不符;参加培训的指导老师中,大多数都来自临床第一线,没有受到过正规的培训,不知道怎么有效、准确的传授知识,教学经验不够;绝大部分在我院参加实习的护生不仅要每天按时来参加实习,还需要为自己准备好推荐材料,到多个用人单位参加招聘等,对此需要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加强临床实践带教管理;对带教老师的选拔,优化管理带教老师队伍.
作者:许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局部复发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佳治疗方案.方法 回归性分析15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18例出现远处转移,复发后5年总生存率39.2%.胸壁复发灶数目及其大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ER或PR表达、HER-2表达等因素的不同亚组间局部控制率、远处转移率、5年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壁多发结节及复发灶大径>3cm者局部控制率不佳,放疗、化疗结合手术是改善局部控制率的较好模式;有腋窝淋巴结转移、ER及PR均为阴性、HER-2阳性表达的乳腺癌复发后容易远处转移.
作者:苏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能够及时发现和治疗护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可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现就我科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护理体会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住院患者30例,本组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60-82岁;病程10-25年,足背动脉搏动减退12例,18例有下肢麻、凉、痛症状.
作者:王丹;于明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科收治的78例COPD患者及80例非COPD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COPD组在室内通风差、燃料类型、日吸烟量、呼吸道疾病家族史、职业粉尘接触史的构成比明显大于非CO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避免COPD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可降低本病的发生、复发率,并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