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200例疗效观察

陈戈霞;夏米西努尔·吐尔孙

关键词: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妊娠初期, 终止妊娠
摘要:探索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米索)终止10-16周的妊娠是一种应用方便、不做手术、痛苦小、安全、有效、效果可靠、省时、出血少、避免手术流产的疼痛及发生某些并发症的佳给药途径方法,是非手术终止妊娠的一种避孕非器械性流产.减少了患者对手术流产的恐惧,患者易接受.达到有孕止孕、无孕催经的目的,通过与孕激素受体结合而阻断孕激素活性,使蜕膜变性坏死,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而诱导流产,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而提高成功率.米非司酮片能明显增高妊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作用于宫颈,使宫颈扩张,软化,促进宫颈成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3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改善,总治疗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症状.结论 在治疗脑出血患者时采用纳洛酮药物,用药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患者前列腺穿刺术健康知识需求的调查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患者对前列腺穿刺术健康知识的需求.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50例前列腺特性抗原升高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具有强烈的健康知识需求,主要以对前列腺穿刺术相关知识的需求为主,其次为疾病知识需求、穿刺手术环境需求、穿刺术前准备及术后注意事项知识需求.结论 加强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患者关于前列腺穿刺术的健康知识的教育指导,满足患者对自身疾病及健康状况的了解的需求.

    作者:牛志杰;牛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50例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早期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早期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脑梗塞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治愈,有22例患者有效,有4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2%.而在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治愈,有21例患者有效,有16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68%,观察组的疗效明显比对照组要好,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早期脑梗塞既安全又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HELLP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HELLP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5例HELLP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HELLP综合征均为剖宫产终止妊娠,1例胎盘早剥,2例产时大出血,1例死产,3例早产,1例重度窒息.结论 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早发现,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降低母婴死亡率.

    作者:尤春华;郭彦丽;雷巧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预防医学(检验科)管理模式探讨

    预防医学检验是一门与公共卫生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学、食品安全等学科既有密切联系但又不尽相同的一门独立的科学.检验科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非常重要的科室,它不仅为相关学科和部门提供准确、科学、及时的检验数据,还给CDC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检验人员的素质决定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它的准确与否又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饮用水等的安全.如何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强化质量意识和食品安全风险意识,加强检验科与相关科室和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客户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是检验科面对的主要问题.这就是我们加强科学管理,进一步深化CDC、检验科的改革,正确面对和处理今后工作遇到的挑战和机遇.

    作者:冯济尧;庞亚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专人护理对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病人康复的影响

    认知功能障碍常常给患者的生活和治疗带来诸多不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使患者融入社会受到严重影响.认知功能训练对患者康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我科对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者实施了专人护理,效果较显著.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自2010年1月——2013年10月共收治脑卒中认知功能中障碍者68人,将他们按简易智力检查评估后均衡,分为观察组41人,对照组27人.

    作者:方艳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出血倾向患者应用无肝素透析的护理

    目的 探讨存在活动性出血和高危出血倾向患者无肝素透析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透析前用肝素盐水预冲管路和透析器,使其充分肝素化;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和透析器以减少凝血.结果 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发生严重凝血例数明显降低,临床无血栓及栓塞表现,血小板值无明显变化,未加重出血倾向.结论 无肝素透析对活动性出血和高危出血者既安全又保证透析质量,减少了透析凝血次数的发生,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在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张耕瑞;杨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各项胃肠功能指标影响效果124例观察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248例需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加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指标.结果 干预组在首次摄食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通便时间上、急性胃瘫及胃肠道发生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碧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帕瑞昔布对下肢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对下肢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1月我院择期行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帕瑞昔布组于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mg,PCEA组不用药.两组均于手术结束离室时启用PCEA.记录手术结束后2、4、8、12、24小时VA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口干等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4、8、12小时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及在恶心、头晕、嗜睡、口干等发生情况,帕瑞昔布组明显低于PC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对下肢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孙志璞;赵遇辉;王丹;李军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椎病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在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56例颈椎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实验中,实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8.57%,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相比,实验组的疗程明显缩短.结论 定点旋转复位法与常规推拿法治疗颈椎病均有较好疗效,但定点旋转复位手法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蒙勇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一例气管切开术后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

    气管切开术是出现呼吸道阻塞的紧急情况下解决呼吸道阻塞,迅速改善通气功能的重要措施.气管切开术后的有效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是一种抢救重危患者的急救手术,将颈部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套管插入气管,患者可以直接经套管呼吸.其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1].多重耐药性是指一种细菌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2].2013年6月,我们收治气管切开病人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1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新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目的 对三氧化二砷(As203)联合化疗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方面所取得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将50例AP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As2O3诱导治疗,在完全缓解(CR)后利用DA或者是MA方案进行1个疗程的巩固,之后利用三氧化二砷与化疗进行交替治疗,每3个月治疗一次,治疗时间连续3年.之后再利用甲氨蝶呤片以及巯嘌呤进行1年时间的维持治疗.结果 在所选择的50例患者中,有42例达到完全缓解效果,有40例坚持治疗从而持续缓解,缓解时间在18-120个月之间,中位缓解时间在80个月;有2例CR2患者的缓解时间在42-70个月之间,中位缓解时间为50个月.有42例缓解仍处于完全缓解时期,生存时间为20-13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60个月.结论 对于APL患者来说,在其完全缓解之后,对其进行每年四个周期的巩固以及维持治疗,能够使三氧化二砷以及化疗疗程减少,避免由于长期连续服药而产生的耐药性,使药物副作用减少,复发率降低.

    作者:黄振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Q开关紫翠玉宝石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疗效观察

    雀斑(Freckle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雀斑与日晒关系密切,夏季雀斑的数目多、形体大,为深褐色,冬季则较轻,这与雀斑皮肤黑素细胞内的酪氨酸酶活性增强有关,经日光、紫外线照射后,可产生大量的黑素,形成斑点状色素沉着,所以雀斑常发生于暴露部位,如面部,雀斑患者色素斑点的数目、大小、颜色取决于吸收阳光的量及个体对阳光的耐受性.面部雀斑影响患者美观,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影响较大[1],我们迫切需要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焦园园;梁静;赵红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右心室心尖部与间隔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远期影响

    目的 探讨右心室心尖部与间隔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双腔起搏器植入手术患者100例,52例间隔部起搏患者,48例心尖部起搏患者,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年的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变化、心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大小以及分析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及心电图波时程变化.结果 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在不同部位植入起搏器后变化差异无明显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年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与术前变化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三年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高,心尖部起搏组和间隔部起搏患者在术后三年QRS波时程均较术前延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室失去同步收缩以及心方的不良重构大都由心尖部起搏引起,间隔部的起搏和生理性起搏更加接近,理想部位较为理想.

    作者:潘淑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茶坊镇60岁以下已婚妇女病普查普治情况分析

    2013年3月份起,我院对茶坊辖区的632名,60岁以下的已婚妇女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普查普治.1 妇女病普查的结果查出患妇科病的有13种,患病人数431人,患病率68%,其中常见病有阴道炎、宫颈炎、附件炎,其次为子宫肌瘤、腹部包块、还有极少数人患有外阴营养不良、尖锐湿疣,有两例为生殖器发育异常[幼稚子宫、阴道横隔]等.患病妇女中,宫颈炎286人,居首位,发病率45.25%,以宫颈糜烂多见,还有宫颈息肉、宫颈“纳囊”、宫颈肥大、宫颈裂缝等.附件炎居第二位,发病人数117人,发病率18.51%,附件炎多见附件囊肿、积水、粘连、增厚等.子宫肌瘤11人,发病率1.74%,外阴炎、阴道炎108人(部分并发有宫颈炎、附件炎).发病率17.09.尖锐湿疣3例,发病率为4.7‰,外阴营养不良3例,发病率为4.7‰,生殖器异常2例,发病率为3.16‰.

    作者:杨彩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利多卡因宫颈注射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在人工流产手术的止痛效果.方法 将80例门诊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采用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镇痛,B组术前不用任何止痛方法.结果 对比两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的出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而在手术时间及平均出血量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利多卡因宫颈注射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镇痛效果较满意,全身反应低,且不增加手术出血量,操作方便,花费低廉,值得基层妇产科门诊推广.

    作者:董燕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正确治疗.方法 抽取来我院诊治的神经科门诊失眠症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失眠原因-因焦虑、抑郁、恐惧等精神因素者46例;因工作或学习压力、家庭及婚姻问题者27例;因出差或值夜班等生活节律经常改变者13例;因心动过速、心悸、呼吸不畅等躯体因素者11例;因咖啡因、麻黄碱等药物引起者3例.失眠类型-混合型者44例;入睡困难者21例;早醒者19例;维持睡眠困难者16例.结论 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失眠症患者的失眠原因主要为焦虑、抑郁、恐惧等精神因素,失眠类型以混合型为主.

    作者:甘炜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机体感染与血常规检验中部分项目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机体感染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及血小板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平均宽度值与机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法国ABX PENTRA-60型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对211例严重感染的患者进行静脉血常规(DIFF模式)检测.结果 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明显升高的患者中性粒细胞胞浆内可见中毒颗粒、空泡及退行性变,血小板总数明显升高,平均值大于300X109/L.结论 血小板、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在观察临床感染者的生理指标中有明显相关性,特别是细菌性感染随着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明显升高而血小板升高更明显.

    作者:卢明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降钙素原检测对儿科发热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价值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检测对儿科发热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价值,为早期鉴别诊断小儿发热的病因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选取于2012年3月至2012年9间因小儿发热来我院就诊的患儿108例,按照发热病因的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采集静脉血并测定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数、降钙素原;对于降钙元素水平,记录<0.5μ g/L、≥0.5μ g/L、≥2μg/L和≥10μg/L4个区段内的患者数,并以PCT≥0.5μg/L作为细菌感染阳性阈值,评价PCT在细菌感染监测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与非细菌感染组相比,细菌感染组的CRP、WBC未出现变化,而降钙素原(PCT)显著升高;细菌感染组中仅2例患儿的PCT含量小于0.5μg/L,非感染组仅5例患者的PCT水平介于0.5 μg/L-2.0μg/L之间,以PCT≥0.5 μg/L作为细菌感染阳性阚值,PCT水平鉴别是否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92.5%,特异性为95.1%.结论 降钙素原的检测对于临床早期小儿发热病因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庞志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行全髋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A、B两组,对A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B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4%,B组为65.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B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严富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