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0例循证药学在临床用药干预中的应用

黄靓

关键词:偱证药学, 临床用药, 干预, 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药学在临床用药干预中的应用.方法 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各类疾病患者,对其临床用药行循证药学干预,并对其实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循证药学主要以循证医学作为指导,且比较注重规模较大的临床试验.将其试验的结果及结论应用具体的病患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更加完善治疗方案,使其用药更加合理.120例偱证药学临床实践中,肿瘤患者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的用药得益于循证药的表现极为明显.结论 循证药学的应用不仅能够促进临床用药干预的顺利进行,保证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同时还极大地提高了医院药剂师的整体素质的,促进了医院药学水平的提升.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与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讨论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与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的相关性.方法 对1196例患有乙肝的患者同时进行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与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于比较常见的模式1,3,5阳性503,HBV-DNA阳性率95.8;1,4,5阳性469例,HBV-DNA阳性率23.8;1,5阳性103例,HBV-DNA阳性率35.8;1,3阳性103例,HBV-DNA阳性率3.8.结论 仅仅依靠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进行早期诊断以及判断病毒含量、病程发展情况是远远不够的,要结合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这样才能对乙型肝炎基因诊断,特别是进行抗病毒治疗和治疗监测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虎晓文;李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的剂量对冠心病血脂及安全性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影响.方法 对68例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加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A组37例,每日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共12周;B组31例,每日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共12周.A组患者在服药4周后如血脂水平未能达到有效标准者,阿托伐他汀增加剂量至20mg每日睡前口服,共观察12周.结果 A、B两组对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有显著性疗效(P<0.05),B组有80.6%患者TC、LDL-C下降到理想水平,较A组(51.4%)有显著性疗效(P=0.012),而剂量的增加不会导致毒副作用的增加(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的患者,阿托伐他汀20mg/d较10mg/d能更有效地使LDL-C、TC达标,同时对降低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也具有较好的疗效.而剂量的增加不会导致毒副作用的增加.

    作者:孙明宝;刘培良;袁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2、C3型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2、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07年10月至2011年3月间,我院共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2、C3型骨折患者46例,按照AO分型,其中C2型27例,C3型1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实施复位后在内侧放置普通钢板固定,而外侧则放置髁支持钢板,手术后采用石膏外固定9-13周.结果 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9.2个月.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6.3±1.8)月,膝关节功能测定:优21例,良15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78.3%.结论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2、C3型骨折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固定性较为满意,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景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早餐营养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的控制效果研究

    目的 探索早餐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效果及其对糖尿病人体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早餐干预模式和自身对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90天饮食干预.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HbA1c、TG、体重、BMI、腰围、臀围和上臂围值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血清TC、HDL-C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血清LDL-C变化不明显.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餐模式干预时,其血脂代谢具有特殊性,需要密切监测与观察.

    作者:赵长峰;于连龙;胡藩;王淑娥;刘岩;张世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66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诺和锐30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我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66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3例,实验组给予诺和锐30治疗,对照组给予诺和灵30R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方法在控制血糖方面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且实验组用药后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患者血糖达标所用时间较短且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 诺和锐30能够安全、快速有效的降低血糖浓度,同时低血糖发生率低,能达到很好的强化治疗,值得应用于以后的临床治疗中.

    作者:谢晓华;张文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择25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老年心血管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患者生存质量、健康行为以及心理反应明显优于护理前,护理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规范患者的健康行为.

    作者:刘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前列腺肉瘤一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7岁,农民,以尿频、进行性排尿困难1个月人院.人院查体双肾区无叩痛,双输尿管区无压痛,膀胱区无压痛,当地医院行超生检查前列腺增大明显,可疑占位,入院后行MRI检查前列腺增大明显109×83×90mm,边缘不规整,其内信号欠均匀,T1WI等信号伴点状低信号,T2WI为等信号,T4WI+ FS高信号增强后轻度强化,PSA:0.54ng/ml.BUN,CR汇报正常.肛诊:前列腺Ⅲ度大,内无结节,呈囊性感,质中等,上界未及,中间沟消失.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为前列腺B细胞淋巴肉瘤.转肿瘤科行全身化疗,现肿瘤缩小,病人随访中.

    作者:刘文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于脑卒中康复治疗的研究

    急性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卒中,以其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备受各方的关注.近三十年来,神经科学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影像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在脑血管病诊治中的应用,加深了对脑卒中病理机制的认识,提高了诊断水平,并拓宽了治疗的领域.然而,在临床治疗上(尤其是脑血管病的急性期)仍有许多疑难问题,至今尚未形成一种公认的、普遍适用的疗法.尽管经过多方面的努力,脑卒中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依然甚高,成为人类致残的主要原因.大量的研究和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康复治疗对减少脑卒中的致残有重要作用,是效果好又安全的方法,此点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作者:张雨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传统切开复位固定与MIPPO手术治疗pilonⅢ型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传统切开复位固定与MIPPO手术治疗对pilon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到2012年12月治疗的58例pilonⅢ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恢复优良者25(83.33%)例,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后恢复优良者16(57.14%)例,且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79,p =0.03).结论 对于pilonⅢ型骨折,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优于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高向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引流管护理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目的 探讨引流管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普外科手术治疗需要引流的患者2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了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引流管护理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流管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可减少或避免由于引流管护理不当引起的事故,提高护理质量,促进临床的恢复.

    作者:高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重、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关系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某单位职工超重、肥胖的流行特点及超重、肥胖对高血压、糖尿病的影响,为早期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某单位参加健康体检的在职员工971人进行分析,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测定空腹血糖,计算体质指数(BMI).结果 某单位职工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3.3%和3.3%,超重、肥胖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女性组超重、肥胖率显著高于男性组;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均随BMI的增加而增加,不同BMI分层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重、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关系密切,须加强超重、肥胖预防知识的宣传,加强体育锻炼,减少肥胖对健康的影响.

    作者:邱建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产科分娩的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后予产妇1次口服米索前列醇,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给予产妇肌肉注射缩宫素,对比两组产后2h出血量及第三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例数、产后2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均<对照组,仅2例出现轻微恶心,5min后自然缓解,均无腹痛、腹泻发生.结论 米索前列醇具有较好的促宫缩作用,可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并缩短第三产程,对产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松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人群中健康教育干预对艾滋病防治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人群对艾滋病的认识、预防知识、态度、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制定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某某地1502名居民进行艾滋病预防知识调查并对健康教育干预后进行调查,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干预前后的差异.结果 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中学生、大学生对艾滋病认识和预防知识的平均得分在干预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农村居民和中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在干预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不同人群对艾滋病防御的认知和预防知识,并能够明显改善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

    作者:杭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医改下提高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分析当前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处理问题的措施与对策.从而进一步规范乡镇卫生院的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使广大农村居民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争取领导对护理工作的足够重视,保障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能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徐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行全髋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A、B两组,对A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B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4%,B组为65.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B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严富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全自动口服摆药机在我院药局的应用实践

    通过介绍我院全自动口服摆药机的工作流程,讨论摆药机的优缺点.探讨了应用摆药机后的体会与经验,为全自动摆药机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丽妍;陈丽;郝敏;刘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肝外胆管结石二次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二次手术患者的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及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 对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科行肝胆道结石二次手术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切除标本病理报告为肝管细胞癌者1例.术后T管造影显示残留结石6例,左肝内叶2例,肝右叶1例,胆总管内3例,术后12周用胆道镜取出残留结石5例,1例因结石位于左肝内胆管且胆管狭窄而无法取出.结论 合适的手术方式及病人的基本状况是肝胆道结石二次手术提高成功率必要条件.

    作者:石鹏飞;滕毅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孕晚期贫血对孕妇及婴儿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孕晚期贫血对孕妇及婴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60例孕晚期贫血孕妇,将其设定为研究组,并选取16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产后出血等现象,新生儿健康状况.结果 研究组孕妇产后出血者多于对照组,研究组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11.25%高于对照组3.75% (P <0.05).研究组早产率、胎儿宫内窘迫率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研究组婴儿贫血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孕妇孕晚期贫血会对孕妇及婴儿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孕妇出血率高,婴儿贫血几率高,因此需有效防治孕妇贫血疾病,增加孕妇及婴儿安全性与健康性.

    作者:魏莉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舒适护理在治疗创伤性骨折病患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5月入院治疗的5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患者.观察组实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观察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具体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出院时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显著好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不舒适程度,有效的提升满意程度,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和促进患者的康复程度,对护理质量的提升有显著效果.

    作者:夏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运动干预对运动员血糖的影响

    为了了解运动对血糖的影响,我们对现代五项的运动员进行了3组试验,第一组为30秒功率自行车+阶梯性力竭跑台;第二组为12分钟跑;第三组为水槽游泳.我们对3组试验的运动员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以及运动后10分钟的血糖分别进行了测试.第一组与第三组试验的结果均显示运动后血糖值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第一组运动前的血糖平均值为6.03±1.03mmol/L,运动后10分钟的血糖平均值为4.92±0.8mmol/L;第三组运动前的血糖平均值为5.13±0.48mmol/L,运动后即刻的血糖平均值为5.89±0.67mmol/L,运动后10分钟的血糖平均值为5.73±0.52mmol/L);第二组的测试结果显示12分钟跑前与跑后10分钟的血糖值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测试论证了碳水化合物在运动中为运动员提供能量的理论,以及及时补糖对运动员的重要性.

    作者:徐倩;邱俊;王金昊;陆姣姣;陈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