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观疗法在躯体形式障碍中的应用

李杰;彭艳;孙莉荣;张智铭;张德华

关键词:躯体形式障碍, 内观疗法
摘要:目的 观察内观疗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方法 内观疗法分为集中内观和分散内观两大类,集中内管需与外在环境隔离一段时间,每天进行;分散内观则是集中内观的基础上让被治疗者回到日常生活中继续治疗,每周1-2次,每次1-2小时,对治疗前后症状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168例病例,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9.3%.结论 躯体形式障碍治疗难度大,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通过内观疗法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脑外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目的 探讨脑外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1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 脑组织缺氧缺血,迟发性颅内血肿,体位不当,术中阻断回流静脉急性脑充血,脑血管紧张性调节中枢受累等均为引起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正确摆放头位,大骨窗减压,过度通气,使用脱水剂,控制性降低收缩压等是防止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结论 颅内肿瘤术中急性脑膨出由多种因素引起,针对病因采取积极适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可以预防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减轻其发生后引起的脑组织损害,降低术后致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魏涛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18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均出现了大出血,对患者进行宫腔防止球囊压迫进行止血,并立即入院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手术.18例患者预后良好,无病危案例.结论 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如在人工流产术中出现大出血,通过宫腔内放置压迫球囊止血方法,可以有效止血,该方法还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安泰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44例给予一般护理,护理组44例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6个月后护士观察量表和SCL-90量表的差异.结果 护理6个月后,护理组患者护士观察量表和SCL-90量表评分明显较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尿转铁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尿转铁蛋白(UTRF)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测定77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1名健康人的尿转铁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转铁蛋白(UTRF)在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转铁蛋白可作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

    作者:吴欣梅;李丽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者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118例慢阻肺患者均分为2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护理组制定健康指导书,强化对患者的健康干预和指导,比较2组患者疾病认知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组知识掌握度优良率96.6%、护理满意度优良率100%分别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4.7%和88.1% (p <0.05).结论 对慢阻肺患者强化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慢阻肺知识的掌握度,提高患者干预疾病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重视.

    作者:蓝招添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对高龄胆石患者围手术期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观察优质护理在高龄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效果.方法 取56份高龄胆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在优质护理模式下,56名病人全部顺利出院,其中无1人重感染,11人出现轻微感染,合理治疗后康复,48人2天内下床活动,43人一周内出院.结论 高龄胆结石病人的护理要求高,优质护理效果好,能有效助其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周立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孕妇分娩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孕妇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120例待分娩的产妇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在分娩时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分娩时实施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孕妇分娩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自然分娩例数、剖宫产例数以及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实施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孕妇分娩护理干预措施后自然分娩例数、产程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产妇分娩时实施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护理不仅缩短了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使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提高,窒息的新生儿减少,实施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护理干预,提高了护理质量以及产科的生产安全率.

    作者:成晓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老年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老年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42例,对其便秘护理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 42例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通便效果,使得所有患者均安全通过了急性期,没有出现因排便用力过度而造成的并发症.结论 采用合理科学的便秘护理方法对于老年急性期心肌梗死合并便秘患者进行护理具有显著效果,有效提高了排便的通畅性,降低了因用力排便造成的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蒋爱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产妇泌乳不足的原因,研究相应的护理对策,用于指导临床护理.方法 选择2012年我院各75例产妇泌乳不足的案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与未采取针对性护理的2011年75例进行比较.结果 产妇泌乳不足的原因主要有精神因素、分娩方式及乳头凹陷;采用针对性护理后,正常泌乳者71例(94.67%),乳头凹陷纠正10例(13.33%),明显优于2011年.结论 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产妇泌乳不足的发生率.

    作者:冯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血标本放置时间以及放置方式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目的 对血标本放置时间以及放置方式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抽取血标本62份,分别注入3支干净试管中,1管血放置室温下(20℃),另1管血放置4℃冰箱内存放,第3管采血后即刻离心取血清放置于4℃冰箱内.分别在2h、12h、24h后对3种存放方式下的血液标本的生化指标展开检测,将各时段测定值与即刻测定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即刻测定值比较,在不同放置方式及放置时间下,标本的部分生化测定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及放置方式的不同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为保证生化指标的准确性,应严格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对于不稳定的检测项目一定要在短时间内测定.

    作者:邵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心电图诊断要点及临床特点

    慢性肺心病和冠心病这两种疾病在临床上病例均很多见,40岁以上年龄易发,两者合并存在的机会也较多,在治疗和预后上均不尽相同,在心电图及临床表现上均有其自己的特点.但对此类疾病的确诊方面却有困难,往往会有漏诊现象发生.而慢性肺心病常见的合并症就是冠心病,现将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135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病例,并对该部分患者的心电图进行观察分析,找出诊断要点,提高临床的诊断符合率及治愈好转率.

    作者:李云霞;张方;范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我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及对策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进一步减少退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经济、有效.方法 通过分析、统计本院2010.6——2013.6月期间住院药房366份退药登记,分析退药原因,研究应对措施.结果 导致退药的原因主要有:①医患之间缺少沟通,医师书写错误;②患者自身疾病变化(死亡、转院、出院),患者经济负担较重;③药房供应错误,收费错误;④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效果较差等.结论 完善各项医院规章制度,积极做好医护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加强患者用药随访,大限度避免退药发生.

    作者:赵晨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场MRI VIBE序列在肝脏占位病变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场MRI VIBE序列在上腹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8年8月——2009年8月间的114例上腹部MRI检查患者利用VIBE序列进行检查.使用Siemens Essenza 1.5T超导MRI机器,上腹部扫描使用体线圈,行各向同性扫描.扫描序列包括自旋回波序列(SE)T1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T2WI、脂肪抑制序列T2WI,上腹部检查患者加用导航条技术及BLAND序列,发现病变后用VIBE序列行动态增强扫描,并行3D-MIP重建.结果 114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行VIB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按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及延时期扫描是否有强化判断其性质,并结合3D-MIP及多平面重建,了解其与血管及周围组织间的关系,综合判断其性质.结论 Siemens Essenza 1.5T超导MRI机器VIBE序列可以行动态增强扫描,并取得各向同性扫描数据,完成重建后能达到与MRA相当的血管表现,对病变的显示、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分析不同序列影像表现及增强扫描成像特点,能够将绝大部分占位病变性质区别开来.

    作者:杨开;王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我院2012年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方法 对我院2012年全部麻醉药品处方进行统计,以限定日剂量数(DDDs)、用药合理指数(DUI)作为评价用药是否合理的指标.结果 我院麻醉药品有6种药品、4种剂型,频次依次为:硫酸吗啡缓释片34.87%,盐酸哌替啶注射液23.34%,磷酸可待因片17.50%,盐酸吗啡片12.21%,盐酸吗啡注射液10.04%,盐酸羟考酮控释片2.04%.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磷酸可待因片、盐酸吗啡片、盐酸吗啡注射液以及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的DUI值均<1,硫酸吗啡缓释片的DUI值为1.08.结论 我院麻醉性镇痛药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吴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内科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开展内科护理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这段时间内我院内科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选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儿的护理效果并总结对患儿开展内科护理的护理体会.结果 经内科护理后,60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访12个月,60例患儿中出现心力衰竭1例,出现左心室泵血功能障碍1例.结论 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开展内科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效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作者:黄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建议.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炎的患者44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对照组患者不进行髌骨置换,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髌骨功能评分及术后患者膝前痛的发病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全关节置换术中实施髌骨置换有助于降低患者膝前痛的发病率,同时,在术后建议患者加强股四头肌的锻炼,以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董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各项胃肠功能指标影响效果124例观察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248例需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加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指标.结果 干预组在首次摄食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通便时间上、急性胃瘫及胃肠道发生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碧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诊科施行急救流程改进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急诊科施行急救流程改进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的20名医护人员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观察分析急诊科施行急救流程改进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急救流程改进后的现场抢救处理成功率、抢救室抢救成功率及社会综合满意度均显著优于急救流程改进前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施行急救流程改进后,有效增强急诊工作标准化管理,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总满意度.

    作者:吴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蒙药白甘露丸治疗慢性胃炎50例的疗效观察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内科疾病,是由各种疾病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症状一般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不良症状.也可无临床症状.内镜检查见组织学改变.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我科门诊自2013年3月应用蒙药白甘露丸共收治慢性胃炎患者50例.疗效显著.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0例病例中15-30岁的11例,31-55岁的24例,56-70岁的15例病程长的20年,病程短的2个月.

    作者:包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机体感染与血常规检验中部分项目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机体感染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及血小板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平均宽度值与机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法国ABX PENTRA-60型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对211例严重感染的患者进行静脉血常规(DIFF模式)检测.结果 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明显升高的患者中性粒细胞胞浆内可见中毒颗粒、空泡及退行性变,血小板总数明显升高,平均值大于300X109/L.结论 血小板、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在观察临床感染者的生理指标中有明显相关性,特别是细菌性感染随着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明显升高而血小板升高更明显.

    作者:卢明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