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覃芬芳;朱玲;杨花

关键词:糖尿病, 胰岛素泵, 护理
摘要:目的 利用胰岛素泵来治疗糖尿病,配合合理的护理方法,可使患者获得佳治疗效果.方法 对本科室接收的200例糖尿病患者,利用胰岛素泵方法进行治疗,同时介绍置泵前后的护理工作,以及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生活各方面的护理,检测患者置泵前后的血糖及血清中C肽变化情况.结果 胰岛素泵治疗与相关临床护理工作相结合,使患者置泵后血糖水平由空腹14.3±3.4mmol/L降为5.7±0.8mmol/L,餐后2h血糖值由24.2±0.6降为7.2±0.7mmol/L,182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值比治疗前有了较大的提高.结论 利用胰岛素泵配合相关护理工作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且能使胰岛B细胞功能得到改善.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红参在先兆流产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红参在先兆流产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82例先兆流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治疗组40例辅以红参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红参辅助治疗先兆流产效果显著.

    作者:曹琴春;邹晓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53例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的早期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外科手术治疗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12年7月我院治疗的106例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分别采用早期外科手术治疗和完全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不良反应率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外科手术治疗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等优点,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徐振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探究

    目的 探究我院80例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在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有65例,非手术治疗15例.根据GCS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分:经过治疗,恢复良好58例占72.5%;死亡的患者有6例占7.5%;伤残的有16例占20%.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会引起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及时的救治对患者术后的影响较大,所以早期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关键的作用.

    作者:豆国平;梁海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右半结肠癌内侧入路切除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右半结肠癌采用内侧入路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9月-2011年9月35例右半结肠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内侧人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观察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肠道排气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所有患者均随访6-36个月,对复发及转移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本组3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61.7±19.6)min,平均淋巴结扫清数目(16.8±3.7)个,术中平均出血量(75±22)ml,平均排气时间(65.3±17.6)min,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0.5±1.5)d.所有患者均得到6-36个月的随访,无1例死亡病例与复发转移.结论 右半结肠癌采用内侧入路切除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近期疗效好的优点,是右半结肠癌患者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世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现代化护理管理在儿科护士长工作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 对现代化护理管理在儿科护士长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方法 在介绍我院2011年1月-12月的儿科护士长工作中所采用的现代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搜集2011年以及未实行现代化护理管理的2010年的儿科护理纠纷、护理满意度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对比,以此评价现代化护理管理是否具有积极作用.结果 无论是在护理纠纷的发生率,还是在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2011年的统计结果都要明显优于未实行现代化护理管理的2010年,且P<0.05,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现代化护理管理模式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可以在日后的工作实践中加以推广和进一步的应用.

    作者:喻选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白癜风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通过对白癜风患者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检测,研究Hcy是否与白癜风的发病有关.方法 将30名白癜风患者(年龄介于22-55岁,男女各15人)和30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纳入研究.排除可能影响血清Hcy的因素后,通过免疫测定法检测患者和对照组的血清样品中Hcy的水平.结果 白癜风患者的平均Hcy血清水平(23.45±10.11)显著高于对照组(10.21±4.65μmol/L).男性患者的Hcy水平显著高于女性(27.99±12.42vs15.85±6.12μmol/L;p<0.001);对照组亦然,男性对照组高于女性(13.63±5.27vs11.98±4.02μmol/L;p<0.001).Hcy水平与白癜风的活动性相关,在进展期的患者显著高于稳定组(28.34±14.75vs14.55±4.36μmol/L).结论 升高的Hcy水平可能是白癜风易感个体的一个促发因素.我们推测Hcy与白癜风的进展有关,Hcy可能为白癜风病情进展的一个新的指标.

    作者:陈剑峰;沈宗坤;王辉;许爽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肝切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1年8月-11月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肝胆外科一中心二科行肝部分切除手术的病人60例,其中行早期肠内营养(EEN组)30例,常规肠内营养组(REN组)30例.两组均于术后24h开始给予营养支持,共10d.其中EEN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REN组在肛门排气后给予肠内营养.观察术后4d、7d及术后11d病人一般情况、肝脏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在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EN组术后胃肠蠕动功能及肝功能恢复较快.结论 肝部分切除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可行的营养支持方式.

    作者:李高桦;张克明;解放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时间护理

    目的 采用时间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对其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过的外科手术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第一组的患者在手术开始以前进行护理,由医护人员给予音乐干预及心理干预;对第二组的患者则在手术后的4小时开始进行护理,由医护人员给予音乐干预及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 经过相应护理,与第二组患者比起来,第一组患者所用止痛药的剂量明显要少,经过统计学方法的分析,两组间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进行护理干预的时间越早,患者疼痛出现时间越晚,使用止痛剂的剂量就越少,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高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常规检验如何进行质量控制

    血常规是患者诊疗前经常需要检查的指标之一,其对于患者的诊断、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检查血常规的标准操作,预防结果出现较大误差或者错误是医务人员应该重视的问题.所以,本文着重分析了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合理操作检验的有效方法.

    作者:宋庆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层级管理的APN护理排班模式在中西医结合病房运用效果

    目的 探讨层级管理的APN护理排班模式在中西医结合病房运用效果.方法 应用层级管理,在原有护理人力基础上,改变人力结构,每个病区分两个小组,每组5-6名护士,实行APN排班,并比较新旧排班模式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结果 实行APN排班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保证护理质量,改革排班模式后各项护理质量均有提高,(P<0.05);护理投诉、缺陷明显下降,(P<0.05)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由实施前的89%提高到95%.APN排班也得到了护士认可.结论 运用APN排班模式,减少了交班次数,降低了交班对患者夜间睡眠的影响;同时新老护士搭配,加强了中午和晚班的薄弱环节,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排班模式.

    作者:熊萍;张艳红;龚敏;李德萍;刘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30例神经衰弱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神经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即分析患者的心理特征,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耐心地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惑,满足患者合理的心理需求等.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神经衰弱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魏义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牛黄上清胶囊及片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研究临床上治疗复发性的口腔溃疡时使用牛黄上清片和牛黄上清胶囊所取得的不同疗效.方法 从我院门诊所收治的患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人中选取120例,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三个组,每一组中都有40位病人,各组间在病情、年龄、性别方面都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各组在治疗时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 在结束了2个疗程的治疗以后,对照组治疗的总的有效率可达67.5%,治愈率是2.5%;胶囊组治疗的总的有效率可达95.0%,治愈率是27.5%;片剂组治疗的总的有效率可达90.0%,治愈率是17.5%.较之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胶囊组和片剂组都存着显著性的差异(P<0.05);片剂组和胶囊组相比,不存在总有效率方面的显著性的差异(P>0.05),但二者存在治愈率方面的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治疗复发性的口腔溃疡时,应当在使用维生素B2和锡类散的同时,服用牛黄上清片或者是牛黄上清胶囊,这能够使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尽管在治疗的总有效率上二者的差异不明显(P>0.05),然而较之于片剂组,胶囊组的治愈率要高很多(P<0.05).

    作者:郑小平;孙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30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颈彩结果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300例临床诊断后循环缺血的患者颈部血管彩超的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临床诊断后循环缺血的患者的颈部血管彩超结果.与同期健康体检者100名颈部血管彩超结果对比.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对比,后循环缺血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颈动脉血管狭窄,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部血管彩超是检查后循环缺血患者颈部动脉的无创方法.可以观察动脉中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狭窄,椎动脉血流情况.

    作者:蔡文宝;张立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乳腺增生与精神因素之间的关系

    乳腺增生是较为常见的女性疾病,是一种女性乳腺组织发生良性增生性的疾病(HMG).当前,受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乳腺增生的病发率越来越高,而且患病女性的年龄也在不断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为弄清乳腺增生与各种可能引发病情的因素之间的联系,本文站在精神因素的角度上,对其与乳腺增生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部分防治措施.

    作者:黄永英;黄永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孕期健康教育对优生优育的重要作用

    目的 分析婚孕期健康教育干预对优生优育产生的影响,同时提出孕期自我保健的方法策略.方法 我院产科门诊部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接收了120名孕期产检妇女和预备分娩产妇,按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分析各项统计指标.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有较为明显的下降(P<0.05),且两组之间在孕期检查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过孕期健康教育干预使得年轻夫妇的孕期保健意识有了大幅提高,能自觉地接受健康知识教育,掌握了许多优生优育知识,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缺陷率和死亡率,实现优生优育.

    作者:赖玉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短节段通用脊柱系统内固定加伤椎内植骨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短节段通用脊柱系统内固定加伤椎内植骨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5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25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骨折复位均良好,术后椎体平均高度、Cobb's角神经功能、神经功能都恢复良好.结论 短节段通用脊柱系统内固定加伤椎内植骨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颜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结肠直肠癌患者46例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结肠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结肠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44例痊愈出院,1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自动出院;共有25例(占54.3%)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 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对减少患者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非常重要.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量避免发生肠梗阻或肿瘤破裂时才进行急诊手术.

    作者:李海青;于俊伟;李正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呼吸机在外科危重病人抢救中护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医疗护理质量的高标准需求,尤其是重症患者日益增多.我们医院为了适应医疗服务的要求,树立良好的形象,推动医院的持续发展,2005年购进的第一台高精密型呼吸机2009年开始应用,为了熟练应用此型呼吸机,我主动查资料上网学习呼吸机的应用流程及注意事项,并下载相关资料,然后培训科内同志,并达到了熟练应用水平,在应用过程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呼吸机在危重病人的救治过程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谭慧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型血管紧张素Ⅱ的AT1型受体拮抗剂的设计及合成研究

    通过研究非肽类AngⅡ受体的空间结构、拮抗剂与受体的结合状态和构效关系,设计合成此化合物.

    作者:冯文睿;袁伟东;陈志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关于基层卫生院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体会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就是指在突然发生造成或者说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众性不明原因的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在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控制事态的进展十分重要.本文就公共卫生处置工作有如下几点深刻体会.

    作者:何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