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波;李玉红;孙璞;岳炳芬
目的 应用评估和干预的预见性护理思维方法,探讨门诊输液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门诊输液室发生安全隐患的因素.结果 安全意识淡薄、不了解病情、巡视不到位及患者缺乏医学知识、遵医行为差、出现应答错误等为安全隐患的因素.结论 针对输液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的输液安全性,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李屏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分析湖南省高校在校女生铁缺乏症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评价铁参数诊断缺铁的价值及铁剂在缺铁性贫血的费用效果.方法 本文采用横断面调查、病例对照研究、诊断试验评价及费用等的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结果 在校女生的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为16.7%,缺铁的患病率为31.8%,主要原因为月经期女生月经过多,并且其中琥珀酸亚铁治疗本文中患者缺铁症状效果好.结论 预防月经过多可以降低在校女生缺铁的患病率,在缺铁诊断中推荐血清铁蛋白和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并建议使用琥珀酸亚铁治疗缺铁症状.
作者:黄香娟;李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使用B超诊断的特点以及具体诊断价值,为后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工作提供合理性的参考意见.方法 对我院接受的98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B超诊断检查工作,诊断位置在患者的右下腹以及全腹,将诊断情况进行全面记录.结果 通过手术以及病理的全面证实接受B超诊断的98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终的超声诊断符合率已经达到了90%左右.结论 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B超检查俨然已经成为诊断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状态.
作者:许宏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在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手术前使用米非司酮及米所前列醇的应用效果,继而寻找出安全有效、出现并发症较少的手术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10月350例瘢痕子宫妊娠5-11周自愿要求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75例,实验组在术前24小时空腹食用米非司酮75mg,次日早晨口服米索前列醇4小时后实施人工流产手术;对照组直接实施人工流产手术.结果 实验组宫颈软化、宫颈口扩张,手术进行时间短,出血量少,显著降低宫颈扩张引发的疼痛感,术后引起的并发症(包括手术疼痛感,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病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手术前使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利于宫颈的扩张、减少手术的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避免手术引起的子宫穿孔和人流不全的并发症发生,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杜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20例Hp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积极根除Hp,同时做好心理护理,药物、饮食调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经系统、全面的有效护理后,120例患者均取得较好效果.结论 对Hp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病情及时正确地做出评估,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90%.
作者:魏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精神科出现的安全问题,防止再出现.方法 对我科六年来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回顾性的调查统计.结果 发生安全问题的原因出自于病人及其家属、病区设施、工作人员.
作者:何永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呼吸护理、饮食护理、吸氧治疗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84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显效36例,有效4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2%.结论 给予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翠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医认为哮喘因寒诱发,支气管哮喘慢性缓解期或者非哮喘持续状态时,中医药辨证施治,丸药、膏方等对症治疗固本扶正.
作者:樊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讨论香母调经汤治疗继发性闭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继发性闭经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运用香母调经汤治疗,对照组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结果 近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P<0.05,有统计学意义.远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香母调经汤治疗继发性闭经,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徐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治疗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肝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0例,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其中,联合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患者100例,设为治疗组,未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者50例,设为对照组,其他保肝药物均相同,均不用抗病毒药物,以治疗4周后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4周后症状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比较对照组为优,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肝功能的改善两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无任何毒副反应.
作者:郑志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随机抽取某地区2-13岁儿童2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以经过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其中1200例儿童在此基础上实施加强乙肝疫苗接种,作为观察组;另外1000例儿童不实施加强乙肝疫苗接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儿童血清HBsAg、抗-HBc和抗-HBs,比较其阳性率,并对经过预防接种后仍HBsAg阳性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儿童HBsAg、抗-HBc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抗-HBs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免疫人群效果理想,加强性接种有利于降低大规模接种中不可预知因素对疫苗效果的影响,提高预防性接种的效果.
作者:王起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乳房保留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13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为等量两组,实验组66例进行乳房保留治疗,对照组66例,进行根治手术,并于术后随访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其美容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五年后均存活,实验组有2例发生局部复发(3.0%),远处转移1例(1.5%),对照组局部复发1例(1.5%),远处转移1例(1.5%).两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与远期生存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美容效果,其中,保乳组优32例,良30例,差4例,优良率达93.9%;根治组优18例,良33例,差15例,优良率77.3%,两组优良率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乳房保留治疗,对患者身心创伤小且恢复快,且术后美容效果更佳,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志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减少输卵管结扎手术中引起的膀胱损伤.方法 我中心2000年4月-2008年9月间输卵管结扎手术双服务月活动中,15例并发膀胱损伤,经过及时发现,及时行膀胱修补手术.结果 在此15例对象中,除1例伤口感染延迟拨除导尿管,1例因脊髓管肿瘤手术切除外,其余13例对象均按时拆线按时拨除导尿管,15例膀胱损伤经手术治疗后,无1例出现尿外渗及膀胱造瘘.结论 ①术前询问病史至关重要;②术式选择要合理;③局部解剖关系要清楚;④不盲目手术,这样才能杜绝或减少膀胱损伤的发生.
作者:孟凡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动脉硬化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之间收录的46例高龄动脉硬化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而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治疗分析,观察组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水平和PWV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本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1例出现恶心和呕吐以及肌肉疼痛的不良反应情况出现,而且在对患者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复查中等均无异常情况出现.对照组无任何改变.结论 临床上采取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动脉硬化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张建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2010年我院收治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为各地诊治手足口病提供经验.方法 分析我院3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总结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结果 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好发与小于3岁以下小儿.以EV71型肠道病毒为主.早期发现重症患儿,早期治疗,及早给予丙种球蛋白及糖皮质激素治疗,预后一般良好.结论 EV71型肠道病毒易引起手足口病重症.早发现,早治疗,预后一般良好.
作者:赵力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对哈尔滨市脊髓灰质炎病毒输入和传播的风险进行评估,针对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法 收集全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人群免疫状况、人群脊灰抗体水平、应急及快速反应能力、影响我市脊髓灰质炎病毒输入传播风险因素等情况,评估哈尔滨市脊髓灰质炎疫情输入与传播的风险.结果 哈尔滨市AFP病例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国家标准;脊灰疫苗(OPV)报告接种率、调查接种率均大于98%以上;5岁以下儿童脊灰抗体阳性率大于98%,抗体滴度在较高水平;我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健全,具备处理脊灰病毒输入、防范脊灰疫情传播的能力.但是,以乡为单位,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个别地区未达95%以上,个别地区脊灰疫苗估算接种率较低;个别县近三年无AFP病例报告;我市人口流动性大,国际国内交通便利,毗邻俄罗斯等近期有脊灰流行的国家.结论 我市发生本地脊灰病毒传播流行的可能性较小,不排除有脊灰病毒输入的可能性.
作者:徐虹;高晓丽;孔晓红;孙东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肝性脑病的早期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9年4月-2012年9月我科收入的46例患者给予相关的临床护理,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积极救治及有效护理,46例患者住院时间12-56天;好转43例,其中一期者21例,二期者17占,三期者5例;死亡2例,1例因病情恶化而自动出院.结论 老年肝性脑病患者应早期观察以期早期发现与处理;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可缩短治疗时间、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7年7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75例肠道感染相关性惊厥患儿,将75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儿采用舒适型护理,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结果,同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 通过护理,观察组38例患儿中,显效22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护理有效率为89.5%,对照组37例患儿中,显效17例,好转10例,无效10例,护理有效率为73%.结论 对于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疾病,对患儿采用舒适型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符凤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通过有效的选取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种人流技术进行临床效果的比较,以真实数据反映出无痛人流技术的优越性.试验中观察组为:2009年下半年的480例早孕并要求做无痛人流的患者;对照组为:采用普通人流技术的120例先前临床病例.实验结果显示无痛人流可以有效减轻病患的痛苦,并能有防止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是较为理想的临床技术.
作者:燕淑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37例,均为我院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患者,按观察组137例及对照组10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与纤维胆道镜联合手术治疗,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胆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术后疼痛率、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内外胆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可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加快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零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