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祺;陈亚娟
目的 对肠胃道肿瘤并发症放疗前用药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影响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 对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5例胃肠道肿瘤合并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患者进行放疗前用药对放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胃肠道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的患者在化疗前用药与化疗前没用药患者在对化疗药物敏感性上均有差异性(P<0.05).结论 胃肠道肿瘤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的患者在进行化疗前用药会对化疗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能对抗癌药物具有逆转其耐药性或增加其敏感性的作用.
作者:张全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精神卫生知识普及度加大,大多精神病患者能接受系统治疗,病情得以控制和缓解.但精神分裂症分裂症病因未明,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病程多迁延,复发率较高[1].1年复发率可达50%,也有报道为80%-90%.如何巩固疗效和预防复发是精神疾病治疗的关键因素.为探讨精神分裂症病情复发的相关因素,寻求有效治疗手段,现对12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李晶;赵秀丽;郑培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对儿童保健早教知识对儿童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儿童保健门诊进行系统保健的儿童400例,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观察组将早教的内容融入到每次的体检中,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方法对儿童进行保健指导,对两组的PDI值和MDI值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儿童的PDI值和MDI值都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保健早教知识能够全面提高儿童发展,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对儿童的发育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智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后的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所收治的5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氯化物、葡萄糖、蛋白和细胞数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讨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燕芬;吴跃刚;李燕芳;高如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癌预警及良恶性肝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装有耦联小扁豆凝集素(LCA)的微量离心柱分离200例肝病患者的AFP-L3,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FP及AFP-L3,计算AFP-L3占总AFP的比率(判断标准以AFP-L3%≥10%者为阳性).结果 ①原发性肝癌组AFP-L3(%)均值和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慢性肝炎组(P<0.001);低浓度AFP(AFP<200ng/ml)原发性肝癌组AFP-L3(%)经过临床检验也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慢性肝炎组(P<0.01).②在原发性肝癌组中,比较不同浓度的AFP(%)均值和阳性率,相互间的差异值P>0.05,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结论 经过临床研究,我们认为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癌细胞诊断、预警及与良恶性肝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海深;成敬锋;何兰香;李宇鸣;唐光定;陈国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以便为为更好地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提供依据.方法 将10mg/(kg·d)的阿奇霉素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当中,为患儿行静脉滴注,治疗5至7天后,停药3天;再将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改为口服,服用阿奇霉素冲剂或片剂,剂量为10mg/(kg·d).结果 治愈53例,11例显效,2例有效,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结论 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时,可将阿奇霉素作为首选的治疗药物.
作者:汪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阑尾炎手术后的护理对策,以不断提高我国临床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2月1日-2011年12月1日所收治的128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和术后的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研究中没有患者出现术后感染、坠积性肺炎以及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术后恢复状况良好,平均住院天数为3.5天.结论 阑尾炎手术属于下腹部的小手术,然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积极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却十分重要,不容忽视.
作者:侯亚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酸碱平衡法在治疗妇科阴道炎中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到我院门诊接受诊断、确诊的阴道炎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再采用酸碱平衡法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比中,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率为90.48%,明显的要高于用药对照组的80.9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酸碱平衡法对于妇科阴道炎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忠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喹硫平临床治疗老年精神分裂患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2010年2月-2011年10月我院收诊的72例老年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奋乃静治疗,实验组36例,给予喹硫平治疗,12周后,依据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其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BPRS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同期比较,治疗后6、12周,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88.89%与对照组83.33%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周后,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喹硫平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与奋乃静效果相似,然而前者安全性高,患者易耐受,在老年患者中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成岗;许成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PICC与静脉留置针应用于神经内外科患者输液中的疗效差异,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给药途径为危重病人的抢救赢得时间,并能有效地减轻病人痛苦以及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方法 将我院250神经内外科输液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120例PICC置管设为A组,130例静脉留置针为B组,记录两组留置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静脉炎率7%,B组静脉炎率53%;A组疼痛率13%,B组疼痛率65%;A组并发症率3%,B组并发症率45%.结论 在神经内外科患者输液治疗中选用PICC置管效果明显优于静脉留置针,尤其对病情较重、病程长的患者,更值得临床推广与合理选用PICC置管.
作者:刘东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西米替丁在临床上治疗皮肤病的疗效,期许为临床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从观察西米替丁在临床上治疗过敏性紫癜、水痘、带状疱疹、痤疮到治疗皮肤瘙痒症、银屑病和荨麻疹等疾病观察其在皮肤病上的效果.结果 西米替丁在临床治疗上述疾病中效果比较显著.结论 西米替丁在临床皮肤病治疗中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徐勇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食品质量检测是关系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进行多个环节的检测才能得出结果,并且其中每个环节都会影响检测结果.所以必须对检测过程进行全面控制,提高检测质量,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减少各环节误差的存在:
作者:高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社区综合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诊治的240例糖尿病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社区综合干预,6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血糖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治疗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综合干预护理,能有效控制糖代谢异常,延缓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和依从性.
作者:林晓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归纳脑梗塞超早期溶栓的护理处置流程.方法 选取我科室2009年6月-2012年3月收治的51名脑梗患者,为其进行超早期溶栓,而后对整个诊疗处置流程进行护理学分析.结果 我科室全程严格遵照脑梗塞溶栓护理处置步骤,且操作规范、反应迅速、处置得当,使患者终转危为安.结论 按照规范的护理处置流程进行脑梗塞患者的超早期溶栓,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宋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骨折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程度降低,患者手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提高,住院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骨折患者给予住院后的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焦虑程度,提高其康复锻炼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刘丽娟;张雪梅;安立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时间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对其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过的外科手术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第一组的患者在手术开始以前进行护理,由医护人员给予音乐干预及心理干预;对第二组的患者则在手术后的4小时开始进行护理,由医护人员给予音乐干预及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 经过相应护理,与第二组患者比起来,第一组患者所用止痛药的剂量明显要少,经过统计学方法的分析,两组间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进行护理干预的时间越早,患者疼痛出现时间越晚,使用止痛剂的剂量就越少,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高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能够落实到每个公民的必要条件,是保证每个公民能够得到公共卫生的服务,是每个公民健康的有效措施,国家应保证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均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且要落实到基层卫生服务行业.
作者:亓俊萍;刁振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干预措施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89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均给予孕期干预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非糖尿病妊娠10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产妇、围产儿并发症及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妊高征及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在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感染、早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及新生儿窒息等方面比较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应采取科学方法进行血糖控制,以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程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信息.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外科术后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和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护理下实施全程护理干预,采用视觉评分法,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统计术后应用止痛药的例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疼痛明显减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费用降低.结论 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改善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黄爽;黎月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通过对学龄前儿童心理保健的探讨,提高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
作者:李吉航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