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检测法对早期深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应用研究

马军

关键词:联合检测法, 侵袭性真菌感染
摘要:目的 探讨(1-3)β-D-葡聚糖试验(即G试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2010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呼吸科治疗的疑似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痰液进行痰培养,并采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对患者血清及纤支镜肺泡灌洗液中的(1-3)β-D-葡聚糖进行检测.结果 痰培结果显示病原菌主要为两大类,念珠菌与曲霉菌,感染例数分别是178例和14例,其中确诊的有38例,临床诊断病例有32例,拟诊有58例,定植有64例.血清样本的葡聚糖浓度在诊断指标分组中和灌洗液具有一致性.结论 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与痰真菌培养相比具有简便、快速、阳性率高的特点,是诊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一种有效、早期、快速的方法,其与痰培养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壁内发现淋巴结炎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6岁,居民,因胸骨后疼痛1天,就诊荔波县人民医院.1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疼痛,牵涉到两侧胸部及上腹部,偶放射到后背部,伴胸骨后烧灼样不适,有反酸,嗳气,上腹胀痛,无呕吐、吞咽困难,纳差,厌油,无胸闷、气促,立即作心电图检查,示正常范围心电图,抽血查心肌酶学正常,肌钙蛋白阴性,诊断考虑胃食管病变,建议完善胃镜检查,后患者自行转到上级医院(黔南州人民医院)就诊,作胃镜检查示:①慢性非萎缩性胃炎;②食管上段息肉?③滑动性食管裂孔疝伴反流性食管炎.

    作者:周仕涛;周兴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儿童干眼的病因与相关发病机制

    干眼症是角结膜干燥症的俗称,指的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泪液的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降低,以眼表组织病变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同时伴有眼部不适[1].近些年,临床上儿童干眼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症状类似成年人的干眼症,而且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这对儿童视力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也大大的降低了儿童的生活质量.因此儿童干眼症的研究应该得到大家的重视.

    作者:漆文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目的 对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观察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病例84例,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均采用NCPAP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后对比分析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5.24%,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具有显著优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采用N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值得给予关注.

    作者:王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农村居民脂代谢异常与膳食脂肪摄入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农村居民脂代谢异常与膳食脂肪摄入之间的关系,为合理制定脂代谢异常者的膳食结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我市3个镇个抽出一个自然村进行调查,自制调查问卷,其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行为方式及膳食结构,同时对所有调查对象的血液进行采集,检测研究对象血液中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的水平.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1534人,其中有512例出现脂代谢异常表现,其患病率为;汉族脂代谢异常者有288例,少数民族代谢异常有224例,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患病率分别为,汉族高于少数民族;TC及LDL-C含量与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呈现正相关;HDL-C水平与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呈现正相关;TC水平与亚油酸的摄入呈现负相关.结论 我市农村居民大多存在脂代谢异常,其中膳食中脂肪酸的摄入量与脂代谢异常具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包敏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儿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方案的确立

    消化性溃疡为临床比较常见的基本,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多赢注意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避免疾病出现复发,改善患者临床表现,促进疾病康复.小儿患此疾病后多给予进行保守治疗措施,治疗中应随时关注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如出现严重并发症则应进行手术外科治疗.

    作者:卫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 选择80例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困难评分、咳痰评分、肺功能和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 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咳痰评分、肺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靖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CT引导经皮微创技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CT引导经皮微创技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对比.方法 对我院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间接受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组研究,其中接受CT引导经皮微创技术的患者37例,接受传统开放手术的患者39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化疗药物服用时间、住院时间等治疗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CT引导经皮微创技术治疗脊柱结核,其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化疗药物服用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开放式手术,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经皮微创技术在治疗脊柱结核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余宏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新生儿脐带处理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目的 探讨与分析不同新生儿脐带处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于我院2011年9月出生的新生儿16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80例新生儿,A组新生儿在出生后采用一次性脐带夹法进行结扎,即为试验组;B组新生儿采用二次剪切法对脐带进行处理,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经不同方法处理脐带后脐部出血、出现炎性分泌物、周围皮肤破损的情况及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和脐窝完全干燥时间的情况.结果 使用一次性脐带夹法对脐带处理发生脐带出血和炎性分泌物的新生儿数比采用二次剪切法的人数少,且脐带脱落时间和脐窝完全干燥时间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一次性脐带夹法对新生儿脐带进行处理可减少产生炎症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蔡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蒲地蓝消炎胶囊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蒲地蓝消炎胶囊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门诊成人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2组,A组为105例,B组为104例.A组单独口服蒲地蓝消炎胶囊,B组在抗病毒、细菌感染的基础上,服用止咳平喘药、解热镇痛药等对症治疗.结果 单纯应用蒲地蓝消炎胶囊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蒲地蓝消炎胶囊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在治疗ARI时,单纯应用蒲地蓝消炎胶囊的疗效优于抗菌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安全性好,服用方便,可避免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

    作者:朱文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冷光牙齿美白186例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Beyond冷光牙齿美白仪对四环素牙、氟斑牙、黄牙的美白效果.方法 用Beyond美白剂对186例患有不同程度的四环素牙组、氟斑牙组、黄牙组进行光照美白,比较结果,选色并记录.结果 186例患者中,氟斑牙患者82例,平均提高Vira色阶9个,四环素牙44例,平均提高Vita色阶8个,黄牙60例,平均提高Vita色阶8.5个.结论 三组患者中少提高Vita色阶12.7个,平均提高色阶8.5个,无性别差异,效果理想.

    作者:牛新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西米替丁在皮肤科的应用

    目的 探讨西米替丁在临床上治疗皮肤病的疗效,期许为临床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从观察西米替丁在临床上治疗过敏性紫癜、水痘、带状疱疹、痤疮到治疗皮肤瘙痒症、银屑病和荨麻疹等疾病观察其在皮肤病上的效果.结果 西米替丁在临床治疗上述疾病中效果比较显著.结论 西米替丁在临床皮肤病治疗中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徐勇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检验科防范医疗纠纷的对策

    检验科是医院进行各种理化检查的医技科室,所得出的检验数据直接作为临床分析和判断的依据.所以其真实性与准确性对医疗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医疗纠纷也容易在这一环节出现,一旦检验报告出现错误,就会引起医疗纠纷.本文主要探讨检验科防范医疗纠纷的几点对策.

    作者:张鑫鑫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人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人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74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进行术后护理观察.结果 74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顺利出院.结论 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促使病人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岳小浈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乡镇卫生院文化建设浅探

    乡镇卫生院应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廉政文化以及品牌文化建设,激励广大干部职工不断开拓创新,打造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品牌,通过文化建设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以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作者:胡冠代;尹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与血脂异常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20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其中根据ABI分为两组:ABI<0.9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PAD组,n=42);ABI≥0.9为无血管病变组(非PAD组,n=78).并由专职护士采用Bidop ES-100VS双向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ABI.结果 PAD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尿微量白蛋白及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明显高于非PAD组患者(P<0.05),PAD组患者LDL、尿微量白蛋白显著高于非PA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脂代谢紊乱显著相关,糖尿病合并脂代谢异常可能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谢新荣;赵妮;马春苏;欧玉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肝功能检测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探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TBA及肝功能改变情况,分析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7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择同期入院接受产前检查的37例孕妇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行常规检测;检测血清TBA含量、ALT、AST、GGT等值,观察患者肝功能异常情况,探讨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对两组患者ALT、TBA、AST、GGT值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ALT、TBA、AST、GG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血清TBA及肝功能检测是确定患者ICP严重程度敏感指标,对于诊断及病情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早期诊断,降低TBA水平,避免病情加重,改善胎盘功能,促进胎肺成熟,适时终止妊娠,可有效改善围生儿预后.

    作者:王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间质性肺炎1例护理体会

    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或)细支气管的肺部弥漫性疾病,通常亦称作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表现为渐进性劳力性气促、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降低、低氧血症和影像学上的双肺弥漫性病变.病程多缓慢进展,逐渐丧失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终发展为弥漫性肺纤维化和蜂窝肺,导致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作者:蒋黎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小儿腹泻的脱水补液处理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种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症.是我国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占半数,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儿童腹泻病的病因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两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常各具临床特点和不同临床过程,故在临床诊断中常包括病程、严重程度及可能的病原诊断.

    作者:徐银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企业健康体检高患病率分析及健康促进工作探析

    目的 对企业健康体检高患病率分析及健康促进工作探析.方法 选取2012年5月在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764人,对高发性疾病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发病率高发疾病前5种为高血脂364例(47.65%)、脂肪肝283例(37.05%)、X线异常218例(28.54%)、眼底异常201例(26.31%)、心电图异常143(18.72%),针对高发疾病种类制定相应工作调整和干预措施.结论 通过对健康体检结果的统计和分析,高发性疾病种类为高血脂、脂肪肝、X线异常、眼底异常、及心电图异常.依据企业员工的健康情况积极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并进行工作岗位及工作时间的调整,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钢;张乐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处理

    所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的是突然发生的对公众健康能够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此类事件一般包括,能够或者可能会对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等等.所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处理,就是针对上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旨在让其社会危害以及影响能降到小,让公众能逐渐的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进而从思想意识上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作者:李成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