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王威

关键词:NCPAP,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干预, 治疗
摘要:目的 对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观察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病例84例,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均采用NCPAP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后对比分析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5.24%,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具有显著优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采用N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值得给予关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2011年新民市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 为了解新民市已婚妇女健康水平,我市开展大规模妇科疾病的普查工作,检查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已婚育龄妇女2126人,共查出各类妇科疾病15种765例,患病率为36%,其中妇科炎症532例,占患病总数的69.5%.结论 常见妇科病呈增加趋势,其中妇科炎症占大多数,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定期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是提高广大妇女健康水平的关键.

    作者:兰艳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ICU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行气管切开术(PDT)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4-2011年4月期间ICU室行气管切开术的危重患者82例实施整体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结果 82例患者中,治愈75例,死亡7例,成功率91.46%.结论 对ICU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实施整体人性化护理干预,进行术后护理、口腔护理和气道湿化护理等,可显降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赵红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保守疗法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保守疗法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84例,均采用5-氟尿嘧啶配伍米司非酮进行治疗.结果 84例异位妊娠患者中78例治愈,治愈率为92.86%.治愈患者血β-HCG恢复正常的平均天数为(16.2±3.5)天.剩余6例患者及时转行输卵管切除术后痊愈出院.结论 治疗异位妊娠是采取保守疗法与临床护理,可以有效避免手术风险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张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目的 对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观察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病例84例,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均采用NCPAP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后对比分析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5.24%,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具有显著优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采用N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值得给予关注.

    作者:王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小儿腹泻的脱水补液处理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种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症.是我国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占半数,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儿童腹泻病的病因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两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常各具临床特点和不同临床过程,故在临床诊断中常包括病程、严重程度及可能的病原诊断.

    作者:徐银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酸碱平衡法治疗阴道炎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酸碱平衡法在治疗妇科阴道炎中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到我院门诊接受诊断、确诊的阴道炎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再采用酸碱平衡法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比中,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率为90.48%,明显的要高于用药对照组的80.9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酸碱平衡法对于妇科阴道炎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忠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及成本

    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尼群地平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降低,观察组患者血压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有3例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8.3%,对照组患者有7例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19.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药物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改善患者高血压的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现状,探讨相关因素和有效治疗途径.方法 分别调查我院2010年5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和50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对两组妇科肿瘤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100)进行调查,结果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①恶性肿瘤组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指数均显著低于良性肿瘤组患者(P<0.05).②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明显轻于恶性肿瘤组患者(P<0.05).结论 恶性肿瘤组患者术后情绪和生存质量明显差于对照组,提示需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从患者具体情况出发,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唐又群;曹燕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总结分析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给予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旨在优化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护理工作.方法 选择于2011年下半年和2012年上半年在我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接受护理治疗的患者各56例,将2011年下半年的5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2年上半年的5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未实施针对性的对策优化护理工作,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的对策优化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5.4%,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19.6%,观察组在护理缺陷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1.1%,对照组为76.8%,观察组在患者满意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根据问题实施针对性的优化护理工作的对策能够降低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晚期癌症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目的 给予癌症晚期出现疼痛的患者相应的疼痛评估以及护理,探讨护理方法及治疗对策.方法 选取癌症晚期出现疼痛的患者31例进行观察,首先对其疼痛情况进行评估,然后采取药物止痛的护理方法,并对癌痛患者进行心理支持,改善其生存质量.结果 癌症患者经过护理,除了1例疼痛强烈而死亡,其余患者疼痛症状有所缓解,生命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结论 临床上,给予癌症晚期出现疼痛的患者护理评估,并采取相应的药物进行止痛干预,辅助一定的心理护理和支持,能够有效减轻癌症患者疼痛感,提高其生活水平.

    作者:朱楚云;朱楚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肝性脑病的早期观察与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肝性脑病的早期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9年4月-2012年9月我科收入的46例患者给予相关的临床护理,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积极救治及有效护理,46例患者住院时间12-56天;好转43例,其中一期者21例,二期者17占,三期者5例;死亡2例,1例因病情恶化而自动出院.结论 老年肝性脑病患者应早期观察以期早期发现与处理;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可缩短治疗时间、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急诊护士长在团队中的作用

    急诊护士长作为医院窗口护士的直接领导者,对护士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即要有超前的意识观念,又要鼓励护士在面对各类突发事件时,学会镇定自若、坦然面对和调整自我.这些年来,急诊护士长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人性化管理、和谐的工作氛围,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对急诊护理队伍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郑碧珠;王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门诊患者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使用干预与评价

    目的 通过干预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评价出合理的抗菌药物用药方式,以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方法 分别随机抽取我院干预前与干预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门诊处方各600份,比较干预前后处方的用药指标的变化,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率.结果 用药干预5个月后,干预组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率29.46%、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率15.56%、处方药品平均费用49.08元均明显低于未干预组80.25%、32.76%、78.89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合理的用药干预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明显减少,同时减轻了患者在医药费上的压力,干预措施效果明显,目前我院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更趋于合理化.

    作者:毋彩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比较

    目的 对氧气驱动雾化与空气压缩泵雾化治疗儿童哮喘的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儿童哮喘治疗有效的吸入方法.方法 2012年1月到2012年11月科室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在相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3天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12例(40.0%),好转17例(56.7%),总有效29例(96.7%),无效1例(3.3%);对照组显效9例(30.0%),好转18例(60.0%),总有效27例(90.0%),无效3例(10.0%).观察组SaO2在雾化吸入后为(95.0±4.0)%;对照组SaO2在雾化吸入后为(93.0±3.5)%.结论 氧气驱动雾化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均是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方法,但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效果优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并且在疗程上提高哮喘患儿的SaO2,应作为首选的吸入治疗方法.

    作者:赵欣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上海社区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的负担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上海徐家汇街道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的负担.方法 首先采用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由专业人员根据诊断量表明确诊断出其中肯定和很可能痴呆患者206例;然后再针对这些痴呆患者家庭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入户调查痴呆患者的照顾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照顾者负担问卷、能力感受问卷进行综合分析照顾者的负担分项.结论 老年痴呆患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而痴呆患者的照料者负担重,有痴呆患者的家庭负担重,呼吁社会重视.

    作者:汪莉;马勇;蒋中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颅脑损伤的16例急诊救治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急诊救治结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6例急性颅脑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救成功15例,死亡1例.结论 适当降低颅内压、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处理其它合并损伤,牢固的颈椎固定是急诊救治急性颅脑损伤成功的关键.

    作者:哈达喜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研究全科医生在慢性病防治中实施心理疏导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全科医生在慢性病防治中实施心理疏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社区门诊收治的60例存在情绪问题的患者,根据<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进行调查和测试.结果 60例患者中有40%-5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问题,或是焦虑或是抑郁,中度情绪问题及重度情绪问题的患者的概率在40%左右.结论 患者在心理上的疾病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全科医生应加强对患者心理疾病的重视度,对患者实施适当的心理疏导,必要的话可将患者转到正规专科医院进行治疗,防止病情延误.

    作者:李奕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学龄前儿童心理保健探讨和分析

    通过对学龄前儿童心理保健的探讨,提高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

    作者:李吉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PICC与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内外科患者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PICC与静脉留置针应用于神经内外科患者输液中的疗效差异,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给药途径为危重病人的抢救赢得时间,并能有效地减轻病人痛苦以及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方法 将我院250神经内外科输液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120例PICC置管设为A组,130例静脉留置针为B组,记录两组留置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静脉炎率7%,B组静脉炎率53%;A组疼痛率13%,B组疼痛率65%;A组并发症率3%,B组并发症率45%.结论 在神经内外科患者输液治疗中选用PICC置管效果明显优于静脉留置针,尤其对病情较重、病程长的患者,更值得临床推广与合理选用PICC置管.

    作者:刘东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养心活血法配合综合调理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养心活血法配合综合调理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我院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养心活血汤药治疗并配合药膳、心理疏导等综合调理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32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15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结果经统计学检验可得χ2=5.0526,p=0.0246,p<0.05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养心活血汤药治疗并配合综合调理能提高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能从根本上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患者的体制,为疾病的预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尉新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