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及成本

张杰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非洛地平缓释片,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尼群地平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降低,观察组患者血压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有3例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8.3%,对照组患者有7例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19.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药物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改善患者高血压的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肝切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1年8月-11月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肝胆外科一中心二科行肝部分切除手术的病人60例,其中行早期肠内营养(EEN组)30例,常规肠内营养组(REN组)30例.两组均于术后24h开始给予营养支持,共10d.其中EEN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REN组在肛门排气后给予肠内营养.观察术后4d、7d及术后11d病人一般情况、肝脏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在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EN组术后胃肠蠕动功能及肝功能恢复较快.结论 肝部分切除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可行的营养支持方式.

    作者:李高桦;张克明;解放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法在内科系统应用价值探讨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院感染监测水平成为反映医疗技术的重要指标.医院感染监测能够控制医院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在内科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过程中要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促进患者的转归.

    作者:王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乳晕切口在乳腺手术中的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乳腺手术中乳晕切口的临床护理.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乳腺手术行乳晕切口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普外科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回顾相关资料.结果 观察组乳房原有美感保留,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切口感染引发瘢痕形成2例,血肿1例,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临床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乳晕切口乳腺手术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班兰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胰腺炎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和探讨急性胰腺炎(AP)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及其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到年6月收治的AP患者,给予所有患者消化液分泌抑制、静脉输液、胃肠蠕动促进、胃肠减压抗炎、禁食、营养支持、白蛋白输注和血浆补充等相关治疗.且其他各方面相同.结果 从数据中分析出患者的CPS趋向良好,且无显著性差异,总分和APS方面均有明显改变.结论 当给予AP患者针对性的保守治疗后,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升治愈率均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徐志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型技术治疗高血压研究和应用进展

    目的 探讨新型技术治疗高血压研究和应用进展.方法 结合孙党辉、许锋、李晓、周晓妍、汪元元、王保和、董莹莹的相关研究结果,分析新型技术治疗高血压研究和应用进展.结果 孙党辉认为,现代治疗高血压可以从改善生活习惯、基因治疗、高血压疫苗、雷帕特降压仪、颈动脉窦刺激器、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几个方面着手.许锋指出,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可以利用交感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与血压之间的关系,采用去肾交感神经治疗高血压的原理进行治疗.李晓认为,外治法治疗高血压,关键就在于治疗部位的选择、治疗药物的选择,以及药物特性和原理的运用,周晓妍,汪元元,王保和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进行了流行病学研究,指出中医药治疗法在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董莹莹认为,非药物疗法治疗高血压可以采用中医推拿疗法、中医针灸疗法、运动疗法、心理疗法、生物反馈疗法、芳香疗法进行治疗.结论 高血压病严重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及时了解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医治,才能够确保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黄革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议妇产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

    近年来医院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这是一种全新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护理模式.通过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注重建设人性化服务环境和人性化护理的管理,可以更好地满足妇产人员的需求,而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改善护理质量,不但能够增强医院的竞争力,还能进一步体现护理人员的社会价值.

    作者:赵淑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统筹支付政策的改变对太原市居民医保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治疗情况的影响

    目的 本课题通过调查2010、2011年太原市居民医保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情况,对比统筹支付政策的改变前后对太原市居民医保恶性肿瘤患者的住院治疗情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收集太原市2010、2011年度居民医保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治疗人数、住院费用、统筹支付金额、自付金额等数据,分析统筹支付政策的改变对太原市居民医保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治疗情况的影响.2010、2011年度太原市居民医保恶性肿瘤患者住院人数、费用总额、统筹支付金额及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自付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结果 统筹支付政策的改变,明显的增加了各级医院居民医保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治疗的人数,且三级医院增长率明显高于二级医院;在各级医院,统筹支付金额及其在总的住院费用中所占比例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在三级医院;患者统筹支付金额、自付金额及自费金额均有所增加,其中统筹支付金额所占比例增幅较小,自付金额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自费金额所占比例略有增加.结论 统筹支付政策改变在提高居民医保恶性肿瘤患者的住院治疗率,减轻医保患者经济压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应该进一步深化统筹支付政策的改革,进一步加大统筹支付的比例,降低居民医保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压力.从宏观角度给政府医保部门提出建议和对策.

    作者:贾晓云;王洪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口腔颌面部缺损游离组织瓣修复的临床分析.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集颌面部组织缺损患者共80例,分别对其年龄、性别、病种、缺损部位和修复类型的分布情况,游离组织瓣危象的发生率及成功率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需做游离组织瓣修复重建者共32例,手术成功31例,发生术后危象2个(6.25%),抢救成功2个(100%),游离组织瓣总成功率为96.88%.结论 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患者以中老年、男性、恶性肿瘤为主;游离组织瓣的成功率高,是主要的修复方式;前臂皮瓣、腓骨肌(皮)瓣、带蒂胸大肌(皮)瓣成为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的常用组织瓣;肿瘤累及颌骨时需做骨移植和后期的修复治疗.

    作者:邵元霞;侯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一次性肛管使用不当致下消化道出血1例报道

    一次性肛管与橡胶肛管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如:无需消毒;无需回收,减轻护士的工作量,防止交叉感染等.但如果操作前未认真检查肛管,操作不当,亦可带来不良后果,甚至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下面介绍1例由于一次性肛管使用不当致下消化道出血并休克的病例.

    作者:伍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双胎妊娠分娩的麻醉分析

    目的 分析与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于双胎妊娠分娩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ASA为1级至2级的双胎产妇共50例,所有产妇均实行剖宫产术,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25例实施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25例单纯使用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新生儿评分、术中失血量、术后头痛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产妇较对照组产妇而言,其麻醉起效速度更快,且麻醉程度更完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采取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非常显著,但两组产妇的新生儿评分与术后头痛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双胎妊娠分娩产妇实施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因此在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社区儿童小面积烧伤的现场急救措施和健康教育指导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和了解社区儿童烧伤现场的急救措施,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 对200例在我院救治烧伤儿童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针对这些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 在烧伤现场大约90%的家长能够及时的将患儿移离热源,大于80%的家长能够在儿童烧伤之后给儿童涂抹膏药并及时的送医院救治,但是能够正确使用冷疗的家长数量较少.另外家长获取烧伤救治的知识主要是通过医院获取.结论 家庭要加强对于儿童的监护,积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和烧伤现场的处理方法教育,以降低意外伤害的烧伤给儿童所带来的痛苦和伤害.

    作者:张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人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人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74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进行术后护理观察.结果 74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顺利出院.结论 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促使病人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岳小浈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某校女大学生性行为、性观念与性教育需求研究

    于2009-2010年间,对陕西某高校432名女大学生做了实证调查.研究表明,该校女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13.9%,但其性行为具有一定的现实与感情基础;多数女大学生对性行为持较为乐观和宽容的态度;女大学生在性行为中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家庭背景和自身经历对女大学生的性观念和性行为有显著影响;女大学生希望从正规与权威的途径获得性教育;她们在需求性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性道德方面的教育.

    作者:朱建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35例老年脑肿瘤患者的诊疗分析

    目的 讨论老年脑肿瘤的临床诊断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期提高老年脑肿瘤的救治质量.方法 选取2009年-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老年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患者的特点以及救治情况.结果 治疗后29例症状明显改善,3例轻度改善.1例无改善,术后1个月2例死亡,手术死亡率为5.71%.结论 充分认识到老年脑肿瘤起病与病程的不典型性对防止误诊误治非常重要,同时围手术期的科学护理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作者:吴琼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路径护理在正常产褥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正常产褥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科室收治的200例正常产褥期的产妇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00例产妇.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对实验组产妇进行护理,应用常规的整体护理对对照组的产妇进行护理.将实验组与对照组产妇的护理结果相比较.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产妇的护理质量有着明显的提高,产妇的新生儿的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增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结论 应用护理路径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将理想的、规范的护理计划加以落实,是一种低消耗、优质、高效的医疗护理管理模式,临床路径护理在正常产褥期的应用效果良好,是有效将护理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

    作者:金莉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双辽市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系统地掌握双辽市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现状,为防治地方性氟中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吉林省项目实施方案>调查防氟井建、管、用等情况,广大群众饮水氟含量,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有代表性的病区屯作为监测点,用氟离子电极法检测监测点居民水氟含量和8-12岁儿童尿氟;采用Dean氏法调查监测点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成人氟骨症诊断按<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进行.结果 为监测点8-12岁儿童氟斑牙平均检出率、16岁以上成人氟骨症患病率未达到病区控制标准.防氟井建、管、用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应采取对策改善现况,从而促进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工作.终为广大群众身心健康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董丽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患肢踝上10厘米处扎止血带静注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12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64例,普通组62例.对照组采用患肢踝上10厘米处扎止血带静注尿激酶,普通组采用生理盐水加尿激酶10万u静脉滴注.结果 经过2周治疗,对照组及普通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66.13%,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患肢踝上10厘米处扎止血带静注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已在我科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满意效果,值得同行们借鉴.

    作者:陈英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糖尿病合并肾病综合征行肾穿刺20例护理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为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衰为常见的原因之一,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及经济负担,目前对于糖尿病肾病尚缺乏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但是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可控制或可治的疾病,但在临床上有许多糖尿病合并存在肾病综合征范围内蛋白尿,加上糖尿病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单纯临床诊断无法判定是糖尿病肾病还是糖尿病合并肾病综合征.

    作者:方晓霞;张彩凤;贵兴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侧足内翻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侧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0例2010年1月-2011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人.观察组采用头针+体针并且配合康复功能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1个疗程为15天,共2个疗程,对照组仅采用康复功能训练的方法治疗,疗程和观察组相同.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Ashworth、Fugl-Meyer评分差异显著(P<0.0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日常生活能力等级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侧足内翻的临床疗效良好,患者康复率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杨亚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治疗慢阻肺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孟鲁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本文中将收集整理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PaO2均有所改善,而PaCO2及HCO3-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通过临床验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方面采用孟鲁斯特治疗,可有效抑制气道炎症,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