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儿童小面积烧伤的现场急救措施和健康教育指导对策分析

张斌

关键词:社区, 儿童烧伤, 健康指导, 现场急救
摘要:目的 分析和了解社区儿童烧伤现场的急救措施,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 对200例在我院救治烧伤儿童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针对这些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 在烧伤现场大约90%的家长能够及时的将患儿移离热源,大于80%的家长能够在儿童烧伤之后给儿童涂抹膏药并及时的送医院救治,但是能够正确使用冷疗的家长数量较少.另外家长获取烧伤救治的知识主要是通过医院获取.结论 家庭要加强对于儿童的监护,积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和烧伤现场的处理方法教育,以降低意外伤害的烧伤给儿童所带来的痛苦和伤害.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28例老年人心律失常诊治体会

    目的 根据临床诊治的老年人心律失常患者常见病因,提出治疗方法.方法 对128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来诊断,对每一例患者的基础疾病、心律失常类型、临床表现和发病原因进行详细统计.结果 心律失常的类型中室性早搏发生率高,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房颤居其次.心律失常的病因中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是罪魁祸首.讨论 及时准确地诊断出心律失常,可以积极防治老年人心血管疾病.

    作者:刘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内科胸腔镜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运用Olympus LTF-240内科胸腔镜进行检查并钳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验.结果 38例患者经组织病理学活检后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9例,肺癌胸腺转移18例,风湿性胸膜炎3例,乳糜性胸腔积液2例,红斑狼疮2例,渗出性胸膜炎1例,未能确诊者3例,确诊阳性率为94.6%.在手术和术后存在的并发症较少且轻微,主要以疼痛为主,38例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术中及术后血压、呼吸、脉搏及血氧饱和度无异常变化.结论 内科胸腔镜用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确诊率高,有助于明确胸腔积液的原因,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呼吸科医生可操作而且安全性较高的微创诊疗手术.

    作者:梁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循证护理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脑血管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即可,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疗效.结果 给予循证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3.49%,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1.86%,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有效的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总有效率,还可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和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秦伟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醋酸奥曲肽在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应用中出现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是一个常见但又十分危险的疾病之一,止血是治疗中的关键.静脉点滴醋酸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抢救患者生命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静脉点滴奥曲肽过程中会出现渗漏现象.不仅会造成局部肿胀和疼痛,进一步发展会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以及功能障碍,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并延长了疾病的康复[1].

    作者:温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治疗重度慢性乙型肝炎100例疗效观察

    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治疗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肝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0例,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其中,联合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患者100例,设为治疗组,未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者50例,设为对照组,其他保肝药物均相同,均不用抗病毒药物,以治疗4周后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4周后症状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比较对照组为优,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肝功能的改善两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无任何毒副反应.

    作者:郑志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重型、特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重型、特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我院在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共接诊780例重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其中60例并发外伤性脑梗死,为实验组;720例无外伤性脑梗死,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合并糖尿病与否、GCS评分、脑疝、颅底骨折、感染、低血压休克、活血药及脱水药等25个因素,并将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 年龄、GCS评分、脑疝、合并糖尿病、感染、低钠血症、低血压休克、蛛网膜下腔出血、脱水药的过量使用因素与其密切相关(P<0.05).结论 重型、特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GCS评分、脑疝、合并糖尿病、感染、低血压休克、脱水药的过量使用,而活血药的使用为其保护因素,可对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朱志刚;王大武;胡欣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生儿败血症5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定+美洛西林钠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的前提下给予多巴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证实其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面色潮红4例,停止用药后,症状完全消失,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症状.结论 对新生儿败血症给予多巴胺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使患儿体征逐渐恢复正常,提高其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任新燕;邢德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小儿腹泻的脱水补液处理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种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症.是我国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占半数,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儿童腹泻病的病因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两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常各具临床特点和不同临床过程,故在临床诊断中常包括病程、严重程度及可能的病原诊断.

    作者:徐银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人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人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74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进行术后护理观察.结果 74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顺利出院.结论 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促使病人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岳小浈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阳和汤配合小剂量优甲乐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阳和汤配合小剂量优甲乐与单独使用优甲乐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甲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应用阳和汤配合小剂量优甲乐;比较组23例,单纯应用优甲乐治疗.观察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症状比照.结果 治疗1月后,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比较组(P<0.05),治疗组症状分级较比较组改善明显(P<0.01),治疗组优甲乐用量明显小于比较组.结论 运用中成药阳和汤辨证治疗甲减疗效显著,能明显减少优甲乐用量,有效避免服用优甲乐所导致的副作用,安全性较高,无明显副作用,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谢冬梅;李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肝功能检测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探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TBA及肝功能改变情况,分析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7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择同期入院接受产前检查的37例孕妇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行常规检测;检测血清TBA含量、ALT、AST、GGT等值,观察患者肝功能异常情况,探讨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对两组患者ALT、TBA、AST、GGT值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ALT、TBA、AST、GG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血清TBA及肝功能检测是确定患者ICP严重程度敏感指标,对于诊断及病情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早期诊断,降低TBA水平,避免病情加重,改善胎盘功能,促进胎肺成熟,适时终止妊娠,可有效改善围生儿预后.

    作者:王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治疗慢阻肺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孟鲁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本文中将收集整理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PaO2均有所改善,而PaCO2及HCO3-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通过临床验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方面采用孟鲁斯特治疗,可有效抑制气道炎症,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35例老年脑肿瘤患者的诊疗分析

    目的 讨论老年脑肿瘤的临床诊断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期提高老年脑肿瘤的救治质量.方法 选取2009年-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老年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患者的特点以及救治情况.结果 治疗后29例症状明显改善,3例轻度改善.1例无改善,术后1个月2例死亡,手术死亡率为5.71%.结论 充分认识到老年脑肿瘤起病与病程的不典型性对防止误诊误治非常重要,同时围手术期的科学护理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作者:吴琼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指胎儿因缺氧出现宫内窘迫和娩出过程中的呼吸、循环障碍,是引起婴儿伤残甚至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如果医护人员能够对出现窒息的新生儿进行及时抢救和有效的复苏并做好复苏后的护理和治疗,就能够提高窒息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程业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COPD患者气流受限及运动耐力下降的生理学分析

    目的 探讨COPD患者生理学改变与气流受限、运动耐力下降的关系.方法 针对性选取观察组96例COPD患者及58例健康对照组,检测分离后的血清中IL-6、IL-8、hs-CRP水平.选取观察组中的中、重度COPD行(下肢)踏车康复训练后患者作为实验组与未进行(下肢)踏车康复训练的对照组进行运动耐力变化的生理学指标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IL-6、IL-8、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或0.05),而中重度通气障碍患者水平显著高于轻度通气障碍患者(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CWR运动持续时间、WRpeak等指标上显著降低,MIP、RR、VE、VT均明显高于前者,IC则低于前者.讨论 IL-6、IL-8、hs-CRP与COPD患者气流受限关系密切.运动过程中CWR运动持续时间、WRpeak等是评价COPD患者运动耐力下降的主要参考因素.

    作者:孙宝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头针结合体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2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头针结合体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在常规抗血小板、强化降脂、降纤及静脉扩管等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头针结合体针治疗,疗程10-20天.观察患者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的改善情况,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定量表(ADZ)、NISS卒中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头针结合体针对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症状明显,疗效肯定,且疗程明显缩短,值得推广.

    作者:赵宏伟;吴淼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论如何加强母婴同室管理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

    目的 对在妇产科中加强母婴同室管理措施防止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现象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效果,以及相应体会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在我院出生的86例新生儿及产妇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措施对A组母婴进行同室管理;采用针对性防感染措施对B组母婴进行同室管理.对两组新生儿中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产妇护理婴儿的能力、产妇对角色转变的适应能力、产妇对管理措施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B组新生儿中出现院内感染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新生儿,且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产妇护理婴儿的能力明显高于A组产妇,且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产妇对角色转变的适应能力明显优于A组产妇,且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产妇对管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产妇,且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妇产科中加强母婴同室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在院期间出现感染现象,可以产妇在短时间内适应角色的转变,使其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的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其对母婴同室管理措施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作者:曾丽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风病人康复期的社区护理常见问题的应对策略

    目的 分析研究中风病人康复期的社区护理常见问题的应对策略.方法 通过对50例自愿接受调查的脑中风患者进行跟踪调查护理,研究其在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50例患者中,经过社区护理,有17例在2个月内完全恢复正常,又有11例经过半年的时间恢复正常,有18例患者的情况有所好转,具有生活自理的能力,另外3例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没有进一步严重化.结论 对中风病人康复期的社区护理常见问题进行解决,对于恢复患者健康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颅脑创伤性下丘脑垂体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颅脑创伤性下丘脑垂体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对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48例有颅脑创伤的患者进行以下探究性治疗实验,所有患者经系列检查明确下丘脑以及垂体等部位功能,既往无内分泌及免疫性疾患史.回顾性分析对这48例颅脑创伤患者进行的脑垂体激素的检测及相关刺激、抑制试验结果,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记录,并对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48例患者发生了激素紊乱,颅脑损伤之后多种垂体激素水平下降,如FSH、睾酮、雌二醇等激素变化比较大,且颅脑损伤越严重变化越明显.患者的具体表现为生长激素下降的患者有14例,促性腺激素下降的有20例,脑垂体后叶素水平变化较大的有10例,2个月内下丘脑垂体功能恢复正常的有12例.经过统计学分析表明下丘脑垂体激素水平变化与颅底损伤之间存在相关性关系(P<0.05).结论 颅脑创伤会导致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使得激素分泌水平出现失调,需要对患者尽早做出诊断进行早期治疗.

    作者:夏萃;李湘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65岁以上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65岁以上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方法 针对65岁以上脑卒中患者的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基础护理的全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老年人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致残率的发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65岁以上脑卒中的患者的健康教育是生活保障,是康复的基础.

    作者:刘含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