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阳和汤配合小剂量优甲乐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观察

谢冬梅;李海

关键词:阳和汤, 优甲乐,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摘要:目的 观察阳和汤配合小剂量优甲乐与单独使用优甲乐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甲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应用阳和汤配合小剂量优甲乐;比较组23例,单纯应用优甲乐治疗.观察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症状比照.结果 治疗1月后,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比较组(P<0.05),治疗组症状分级较比较组改善明显(P<0.01),治疗组优甲乐用量明显小于比较组.结论 运用中成药阳和汤辨证治疗甲减疗效显著,能明显减少优甲乐用量,有效避免服用优甲乐所导致的副作用,安全性较高,无明显副作用,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

    目的 研究探讨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8年2月-201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岁,男患者35例,女患者2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0%,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10%,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0%,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在为其护理的时候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潘桂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路径与整体护理整合在产科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临床路径与整体护理整合应用在产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的产科患者中抽取15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与整体护理的整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产后健康知识了解度、满意度及住院时间、费用,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度、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住院时间、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与整体护理的有机整合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住院费用、缩短其住院时间,并可以增强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极大的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程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消庤灵液内注射结合外剥内扎术在治疗混合痔中的应用

    采用消庤灵液内注射结合外剥内扎术在治疗混合痔病例中的应用,使用此方法一次性治愈各种混合痔410例,治愈率100%.平均治疗时间14-28天.术后无并发症及后遗症.术后随访半年,均未出现肛门狭窄或肛门失禁,肛门功能正常.结果 表明,消庤灵液内注射结合外剥内扎术在治疗混合痔方面,疗效可靠,且治疗后无任何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宋德星;董立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社区综合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社区综合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诊治的240例糖尿病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社区综合干预,6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血糖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治疗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综合干预护理,能有效控制糖代谢异常,延缓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和依从性.

    作者:林晓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社区老年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

    现阶段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加重,糖尿病已成为各年龄段健康的隐形杀手.我国现有糖尿病人近4000万,其中2型糖尿病占95%以上.现在治疗糖尿病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约60%-70%血糖控制不理想.糖尿病本身的病程很长,难免给患病者带来身体的疲惫和心理上的惧怕,所以,在社区建立起适合患者实际情况的经济有效的糖尿病治疗方案,对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负担,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及效果.

    作者:范小萍;梁宪春;叶东海;沈莉;王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造影对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诊断价值

    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诊断价值.

    作者:吕大志;房晓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术前放疗与顺铂同步化疗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术前放疗与顺铂同步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我院在2007年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共接收诊治8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术前仅给予单纯的放疗,实验组40例术前给予放疗与顺铂同步化疗,1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肿瘤的临床分期均有所降低.其中对照组40例有26例患者达到手术的标准,近期有效率为65%;实验组40例有33例达到手术的标准,近期有效率为82.5%,实验组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放疗与顺铂同步化疗可有效地提高近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上升,但在积极的治疗后不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曹燕鸣;唐又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抽选60例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施健康教育、饮食管理等健康管理措施,观察并分析其效果.结果 比较实施健康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率、日常生活变化和血压变化情况,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规范的健康管理能使患者的治疗更系统,自我健康意识、健康行为保持率更高,是进行高血压病管理的良好模式.

    作者:高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析公共卫生食品安全与监督

    食品卫生是在食品生长、培育、生产或加工等过程中,为保证其安全符合卫生和良好感官性状所采取的一切必要的措施.食品本身含有有毒有害成分;生物性污染,如细菌、霉菌、毒素、病毒、寄生虫、昆虫;化学农药、添加剂;物理因素,如放射性污染;人为因素,如投毒、掺假、伪造.对于食品,首要的条件是食品的无毒无害要求,其次是食品的营养价值和感官性状.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组成部分,它是一门研究食品中有害因素(如: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及其防止措施,以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食用者安全的科学.

    作者:辛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的有效性.方法 以2009年-2011年连续三年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住院病历30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用药天数、预防用药品种数及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实施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干预后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外疝修补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下降,由干预前的100%分别下降为干预后的29.4%、34.3%、38.7%;抗菌药物品种的使用合理性明显提高,平均用药天数由干预前的6.5d、6.5d、6.1d分别下降到干预后的1.6d、1.8d、1.9d.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使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明显改善,对规范应用抗菌药物有很大作用.

    作者:刘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指导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指导的护理效果.方法 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0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主要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运用卡方检验,对实施健康教育指导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疾病的复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实施健康教育指导后,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病情复发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指导,可以降低患者病情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红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侧足内翻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侧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0例2010年1月-2011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人.观察组采用头针+体针并且配合康复功能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1个疗程为15天,共2个疗程,对照组仅采用康复功能训练的方法治疗,疗程和观察组相同.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Ashworth、Fugl-Meyer评分差异显著(P<0.0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日常生活能力等级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侧足内翻的临床疗效良好,患者康复率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杨亚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随机抽取某地区2-13岁儿童2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以经过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其中1200例儿童在此基础上实施加强乙肝疫苗接种,作为观察组;另外1000例儿童不实施加强乙肝疫苗接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儿童血清HBsAg、抗-HBc和抗-HBs,比较其阳性率,并对经过预防接种后仍HBsAg阳性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儿童HBsAg、抗-HBc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抗-HBs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免疫人群效果理想,加强性接种有利于降低大规模接种中不可预知因素对疫苗效果的影响,提高预防性接种的效果.

    作者:王起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信息.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外科术后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和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护理下实施全程护理干预,采用视觉评分法,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统计术后应用止痛药的例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疼痛明显减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费用降低.结论 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改善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黄爽;黎月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妇产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创建与成效

    我们进一步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规范,对护理职责强化,夯实基础护理,护理质量提高,医疗安全得到保障,为患者提供满意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创建妇产科优质护理提供帮助.

    作者:杨国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新生儿脐带处理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目的 探讨与分析不同新生儿脐带处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于我院2011年9月出生的新生儿16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80例新生儿,A组新生儿在出生后采用一次性脐带夹法进行结扎,即为试验组;B组新生儿采用二次剪切法对脐带进行处理,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经不同方法处理脐带后脐部出血、出现炎性分泌物、周围皮肤破损的情况及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和脐窝完全干燥时间的情况.结果 使用一次性脐带夹法对脐带处理发生脐带出血和炎性分泌物的新生儿数比采用二次剪切法的人数少,且脐带脱落时间和脐窝完全干燥时间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一次性脐带夹法对新生儿脐带进行处理可减少产生炎症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蔡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甲状腺手术过程当中引起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甲状腺手术治疗.方法 收集2003年9月-2011年11月在我院进行甲状腺肿瘤手术的1065病患为研究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手术过程当中解剖喉返神经的有426例病患为解剖喉返神经组,没有解剖喉返神经的有639例病患为未解剖喉返神经组,分析两组病患引起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 在甲状腺肿瘤手术的1065列病患当中,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的病患24例,占所有病患的2.25%(24/1065),其中未解剖喉返神经组病患的损伤率为2.34%(15/639);解剖喉返神经组病患的损伤率为2.11%(9/426).出现暂时性损伤病患有22例,出现永久性损伤病患有2例.结论 在治疗方式上,未解剖喉返神经组与解剖喉返神经组在损失率对比上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可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选择进行相应的手术方式是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关键因素.

    作者:孙文宝;赵小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影响肝硬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后的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肝硬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后的因素.方法 以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肝硬化并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肝硬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Child-Pugh分级、Rockall评分和血白细胞数与肝硬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后之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Child-Pugh分级、Rockall评分和血白细胞数增高是影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林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

    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与健康理应互为因果,和谐发展.然而,在不同职业和环境条件都有可能存在着影响健康的职业有害因素.过度接触有害因素,有可能导致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职业病给许多劳动者带来痛苦,使之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对劳动者健康和生命造成危害,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因此,我们必须针对职业人群面临比一般人群更为突出的健康问题[1],采用投入少,收效大的职业健康教育,开展职业卫生服务、干预和管理.

    作者:范和卫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缬沙坦对高血压并心房颤动的疗效

    目的 观察探讨缬沙坦对高血压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用药经验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68例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4例,对照组使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使用缬沙坦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心房颤动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期维持窦性心律.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下降幅度组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心房颤动发生率与治疗前明显降低,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随访期维持窦性心律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缬沙坦对高血压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显著,降血压方面效果与氨氯地平作用相似,不仅能够有助于降低和控制血压,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心房颤动发生率,长期维持窦性心律,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作者:李剑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