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儿科肺炎的X线诊断及临床分析

刘淑梅

关键词:儿科, 肺炎, X线诊断,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深入探讨儿科肺炎的X线诊断及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肺炎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X线检查进行诊断和临床分析.结果 对本组100例儿科肺炎都做出了正确诊断.结论 临床结合X线诊断儿科肺炎,可大大提高儿科肺炎的诊断率.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大别山区胃癌发生部位及组织学类型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目的 了解大别山区胃癌发生部位及组织学类型与年龄性别的关系,为本地区胃癌的病因研究和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收集大别山区11县市2001-2011年胃镜活检及手术后病理诊断25000例胃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癌发病部位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本组资料男16950例,占67.80%;女8050例,占32.20%,男女之比2.1:l.年龄小25岁,大73岁,平均年龄54岁.青年人以胃窦部居多,老年人以贲门部为主.胃底贲门癌以女性居多,胃窦部癌则以男性居多.胃癌组织学类型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本组资料高分化腺癌6855例,占27.42%;中分化腺癌4020例,占16.08%;低分化腺癌10150例,占40.06%;未分化癌890例,占3.56%;印戒细胞癌865例,占3.46%;乳头状腺癌1315例,占5.26%;管状腺癌905例,占3.62%.青年人以低分化腺癌为主,老年人则以中、高分化腺癌为主.结论 胃癌的发病与年龄、性别有较明显的关系,其发生部位与组织学类型也出现一些新特点,在诊断治疗的过程中需注意.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决定其恶性程度,老年人胃癌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故不应轻易放弃手术,青年人胃癌的恶性程度相对较高,转移早,故对其应早期明确诊断,扩大手术范围和采用综合治疗手段.

    作者:徐久元;涂开峰;岑红兵;王毓芳;蔡中文;张楷良;徐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路径护理在正常产褥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正常产褥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科室收治的200例正常产褥期的产妇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00例产妇.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对实验组产妇进行护理,应用常规的整体护理对对照组的产妇进行护理.将实验组与对照组产妇的护理结果相比较.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产妇的护理质量有着明显的提高,产妇的新生儿的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增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结论 应用护理路径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将理想的、规范的护理计划加以落实,是一种低消耗、优质、高效的医疗护理管理模式,临床路径护理在正常产褥期的应用效果良好,是有效将护理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

    作者:金莉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产科DIC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诱因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2010年2月-2012年6月诊治的DI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产科急性DIC的发病诱因是妊高症、产后出血、羊水栓塞、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死胎等.成功抢救47例,治愈率90.4%.结论 早期诊断、祛除诱因、合理治疗和精心护理可显著提高DIC的治愈率.

    作者:张苏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肝胆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分析

    目的 对肝胆手术患者术后感染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把从2010年5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2例肝胆手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6例采取常规措施进行预防,对观察组26例针对引起手术部位感染的因素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对手术部位的感染情况以及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经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无论是从住院时间、恢复情况、感染情况还是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有明显的差异性,两组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综合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董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保守疗法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保守疗法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84例,均采用5-氟尿嘧啶配伍米司非酮进行治疗.结果 84例异位妊娠患者中78例治愈,治愈率为92.86%.治愈患者血β-HCG恢复正常的平均天数为(16.2±3.5)天.剩余6例患者及时转行输卵管切除术后痊愈出院.结论 治疗异位妊娠是采取保守疗法与临床护理,可以有效避免手术风险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张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阑尾炎术后的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阑尾炎手术后的护理对策,以不断提高我国临床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2月1日-2011年12月1日所收治的128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和术后的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研究中没有患者出现术后感染、坠积性肺炎以及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术后恢复状况良好,平均住院天数为3.5天.结论 阑尾炎手术属于下腹部的小手术,然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积极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却十分重要,不容忽视.

    作者:侯亚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丙泊酚在烧伤换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丙泊酚在烧伤换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将60例烧伤患者随机均分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及氯胺酮,治疗组静脉注射丙泊酚、氯胺酮及咪唑安定.观察两组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的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的心率明显小于对照的,t=8.42,P =0.014<0.05;治疗组的V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的,t=4.57,P =0.045<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0.0%,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10.0%,χ2=3.92,P =0.048<0.05.结论 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丙泊酚在烧伤换药中的应用疗效较好,镇痛效果良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安全可靠性,值得临床更广泛地应用与推广.

    作者:赵秋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胃肠道肿瘤合并疾病的治疗用药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对肠胃道肿瘤并发症放疗前用药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影响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 对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5例胃肠道肿瘤合并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患者进行放疗前用药对放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胃肠道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的患者在化疗前用药与化疗前没用药患者在对化疗药物敏感性上均有差异性(P<0.05).结论 胃肠道肿瘤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的患者在进行化疗前用药会对化疗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能对抗癌药物具有逆转其耐药性或增加其敏感性的作用.

    作者:张全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液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判定及对策

    了解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找寻对策,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质量.分析发现血凝固和血量不足是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并与护理工作相关.因此要针对血液标本采集前、中、后的护理工作,规范和加强护理管理.

    作者:郭建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血清代谢轮廓分析在评估乙肝肝硬化病程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探讨血清代谢轮廓分析对评估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病程价值.方法 对2010年8月-2012年6月收治的7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和40例健康者进行分析,对比两组被检者的血清代谢轮廓.结果 肝硬化患者与健康组患者的血清代谢轮廓OPLS-DA模型有显著差异,p<0.05;对肝硬化患者中不同肝功能分级的患者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预测率在95%以上.结论 使用血清代谢轮廓分析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病程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应用.

    作者:刘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可吸收肋骨钉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可吸收肋骨钉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观察组采取可吸收肋骨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6.42%,显著高于对照组(82.1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53.37%),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可吸收肋骨钉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姜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ICU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行气管切开术(PDT)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4-2011年4月期间ICU室行气管切开术的危重患者82例实施整体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结果 82例患者中,治愈75例,死亡7例,成功率91.46%.结论 对ICU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实施整体人性化护理干预,进行术后护理、口腔护理和气道湿化护理等,可显降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赵红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20例Hp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积极根除Hp,同时做好心理护理,药物、饮食调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经系统、全面的有效护理后,120例患者均取得较好效果.结论 对Hp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病情及时正确地做出评估,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90%.

    作者:魏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96例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诊治方法,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患者96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羊水补充疗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母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5d、8d、分娩期的羊水指数与治疗前1d相比明显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剖宫产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皆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患者合理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羊水补充疗法的期待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母儿并发症发生,对胎膜早破患者的终止妊娠时机应严格把握,尽可能改善新生儿结局.

    作者:孙风艳;连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总攻疗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粘连性肠梗阻采用总攻疗法的效果.方法 观察3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总攻疗法的效果,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的30例做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采用总攻疗法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

    作者:李升莹;应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臭氧联合小针刀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109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臭氧联合小针刀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6月间来我院就诊的109例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8例,颈椎间盘突出11例.男性患者86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分布于18-73岁,平均年龄(41±5.12)岁.结果 行穿刺均非常顺利.臭氧加压注射过程中,仅有2例患者因臭氧味导致刺激性咳嗽,其余没有出现并发症.所有患者在臭氧注射后临床症状均立即出现较大程度的缓解.针刀治疗适应症患者,效果较为显著.结论 针刀联合臭氧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是患者保守治疗的首选方式.

    作者:杨浩江;寸玉先;刘洋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总结分析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给予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旨在优化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护理工作.方法 选择于2011年下半年和2012年上半年在我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接受护理治疗的患者各56例,将2011年下半年的5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2年上半年的5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未实施针对性的对策优化护理工作,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的对策优化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5.4%,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19.6%,观察组在护理缺陷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1.1%,对照组为76.8%,观察组在患者满意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根据问题实施针对性的优化护理工作的对策能够降低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诊科重危患者抢救中实施新定位救护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科重危患者抢救中实施新定位救护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1年6月进行急诊科重危抢救的1536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实施新定位救护,对照组进行常规救护,统计分析两组抢救方法的效果,统计其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新定位救护后,急诊科重危患者抢救成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都有所上升均(P<0.05).结论 急诊科重危患者抢救中实施新定位救护可以促进规范化管理,增加抢救成功率.

    作者:周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的分析研究

    当前,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其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势在必行、意义重大.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起步较晚,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各级主管部门应当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强化,全力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成效.

    作者:陈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滑膜炎颗粒治疗职业相关性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滑膜炎颗粒治疗职业相关性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年5月至2009年6月治疗210例重体力劳动职业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男142例,女68例;年龄40-65岁,平均48.2岁.其中,运动员32例、矿工51例、搬运工44例、农民8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实验组用滑膜炎颗粒治疗,对照组选用酮基布洛芬治疗,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两组药物在治疗职业相关性膝骨性关节炎方面都有良好的疗效,在疼痛程度计分(VAS)、临床症状积分改善率方面,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试验证明,滑膜炎颗粒治疗重体力劳动职业相关性膝骨性关节炎局部疼痛及活动受限的效果确切,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李鹏飞;靳宪辉;张庆胜;崔胜杰;代宏杰;魏巍;武佳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