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肝患者前S1抗原与HBeAg和HBV-DNA关系探讨

毕海波

关键词:乙肝病毒, HBV-DNA, 前S1抗原, HBeAg
摘要:目的 分析乙肝患者前S1抗原与HBeAg和HBV-DNA的相关性关系,探讨乙肝患者前S1抗原在HBV感染者的病情监测、监控以及判断传染性和评价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20位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以及80份健康人血清进行前S1抗原和HBV血清标志物检测,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BV-DNA含量越高,前S1抗原阳性率越高,两者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 前S1抗原能够作为乙肝诊断的重要指标,它可以有效地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状况,而前S1抗原要比HBeAg的敏感度更高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预防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完善,医院已经不单单只注重对患者病症的治疗,而是更多地注重对患者的护理治疗,安全护理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在妇产科的门诊手术室,每天接待人多,工作琐碎繁杂,很容易出现不可避免的过失.在此安全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可以有效降低医疗安全隐患,是提高医院声誉的有效措施.本文对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和解决安全隐患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安全系数.

    作者:童菊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钩藤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及治疗脑血管疾病机理的实验研究

    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钩藤是否具有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的作用,从而为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钩藤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机理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抑制MMPs活性后底物降解速率降低的原理,通过检测底物降解速率,测定中药钩藤提取物对MMPs的抑制作用.结果 钩藤具有抑制MMP-16活性的作用,其抑制活性IC50=52μg/ml.结论 钩藤具有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的作用,其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机制可能因为其具有抑制脑血管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有关.

    作者:陈博;迟戈夫;赵强;戈宏焱;李英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39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针对19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与术后护理工作.结果 39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患者,经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与有效治疗,其中10例患者康复出院,23例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5例患者全身瘫痪.结论 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患者经围手术期密切的护理,减少了患者的致残率,增加了康复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聂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f-PSA与t-PSA的比值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f-PSA与t-PSA的比值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70例前列腺癌患者和7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酶免疫标记法测定f-PSA与t-PSA值,计算F/T比值.结果 两组患者的t-PSA与F/T值均有显著差异.按照不同浓度t-PSA范围进行分组比较,当t-PSA<4ug/L时,两组患者T-PSA无显著差异(P>0.05),但F/T均值有显著差异(P<0.05).当t-PSA介于4ug/L-10ug/L时,两组患者t-PSA无显著差异(P>0.05),但F/T比值有极其显著差异(P<0.01).当t-PSA>10ug/L时,两组患者t-PSA存在显著差异(P<0.05),F/T比值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F/T比值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较t-PSA更高.

    作者:单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30例神经衰弱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神经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即分析患者的心理特征,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耐心地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惑,满足患者合理的心理需求等.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神经衰弱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魏义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及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并总结相关护理体会.方法 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有582例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所有患者均给予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结果 所有582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之后,不仅有效降低了患者对于手术的焦虑情绪,也使患者更加乐于配合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4.5d;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积极、有效、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手术完成的顺畅性,有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王笃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检验科防范医疗纠纷的对策

    检验科是医院进行各种理化检查的医技科室,所得出的检验数据直接作为临床分析和判断的依据.所以其真实性与准确性对医疗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医疗纠纷也容易在这一环节出现,一旦检验报告出现错误,就会引起医疗纠纷.本文主要探讨检验科防范医疗纠纷的几点对策.

    作者:张鑫鑫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

    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与健康理应互为因果,和谐发展.然而,在不同职业和环境条件都有可能存在着影响健康的职业有害因素.过度接触有害因素,有可能导致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职业病给许多劳动者带来痛苦,使之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对劳动者健康和生命造成危害,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因此,我们必须针对职业人群面临比一般人群更为突出的健康问题[1],采用投入少,收效大的职业健康教育,开展职业卫生服务、干预和管理.

    作者:范和卫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双辽市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系统地掌握双辽市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现状,为防治地方性氟中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吉林省项目实施方案>调查防氟井建、管、用等情况,广大群众饮水氟含量,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有代表性的病区屯作为监测点,用氟离子电极法检测监测点居民水氟含量和8-12岁儿童尿氟;采用Dean氏法调查监测点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成人氟骨症诊断按<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进行.结果 为监测点8-12岁儿童氟斑牙平均检出率、16岁以上成人氟骨症患病率未达到病区控制标准.防氟井建、管、用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应采取对策改善现况,从而促进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工作.终为广大群众身心健康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董丽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结核性脑膜炎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后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后的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所收治的5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氯化物、葡萄糖、蛋白和细胞数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讨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燕芬;吴跃刚;李燕芳;高如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信息.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外科术后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和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护理下实施全程护理干预,采用视觉评分法,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统计术后应用止痛药的例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疼痛明显减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费用降低.结论 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改善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黄爽;黎月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辨补中益气汤异病同治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方由黄芪、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黄芪是君,补气升提,起主要作用;人参、白术、甘草是臣,益气健脾,辅助黄芪;陈皮调理气机,当归补血和营,而柴胡、升麻协同参、芪升提中气,起到佐使的作用.全方补气健脾与升提中气之功并举.主治脾胃气虚、阴火内生、清阳下陷以及由气虚摄纳无力所致诸证,为补气升阳的代表方.

    作者:王丽芳;牛广斌;付正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原因及护理经验.方法 对2012年5月2日-2012年8月30日收住院的发生输液渗漏的大面积烧伤的32例患者进行观察、护理及治疗,从而分析输液渗漏的原因,进而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21例患者因输液渗漏发生局部组织肿胀疼痛,11例因输液渗漏发生局部组织坏死感染;原因有药物因素、物理因素、穿刺部位及技术因素、血管因素及感染因素;通过充分稀释药物的浓度、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等方法可预防输液渗漏的发生;通过局部的热敷、冷敷、中药制剂及外敷烧伤制剂等措施对输液渗漏进行治疗.结论 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发生的关键是预防,护理工作者应该积极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以防输液渗漏的发生.

    作者:施方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现状,探讨相关因素和有效治疗途径.方法 分别调查我院2010年5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和50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对两组妇科肿瘤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100)进行调查,结果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①恶性肿瘤组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指数均显著低于良性肿瘤组患者(P<0.05).②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明显轻于恶性肿瘤组患者(P<0.05).结论 恶性肿瘤组患者术后情绪和生存质量明显差于对照组,提示需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从患者具体情况出发,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唐又群;曹燕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周期为14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38例患者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71.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可靠,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苑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186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对2009年1月-2012年1月前来就诊的186例胃溃疡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9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抗酸、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方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显效率及胃溃疡面的愈合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显效率为96.77%,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显效率为83.87%,两组患者的临床显效率具有差异性(P<0.05),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其中观察组中治愈患者中复发的有1例,对照组治愈患者中复发的有4例,两组患者复发率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中药方治疗胃部溃疡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能快速愈合溃疡面积,可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患者临床复发率低,对胃部溃疡的治疗有确切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陶利娜;侯志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皮瓣游离移植术的配合

    皮瓣移植术就是修复有肌腱、骨、关节、大血管、神经干等组织裸露的新鲜创面或陈旧性创伤.对有深部组织缺损或外露的创面,不稳定疤痕紧贴骨面或合并有溃疡的瘢痕,为了加强局部软组织的厚度,或为后期进行肌腱、神经、骨、关节等组织的修复,都应该施行皮瓣修复.皮瓣是由具有血液供应的皮肤及其附着的皮下组织所形成.在皮瓣形成与转移过程中,必须有一部分与本体[供皮瓣区]相连,此相连的部分成为蒂部,以保持血液供应,其他在面及深面均与本体分离,转移到另一创面后[受皮瓣区],暂时仍由蒂部血供供应营养,等受皮瓣区创面血管长入皮瓣,一般3周左右,建立新的血运后,再将蒂部切断,始完成皮瓣转移的全过程,故又名带蒂皮瓣,但局部皮瓣或岛状皮瓣转移后则不需要断蒂.

    作者:陈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012年黄浦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调查

    目的 了解黄浦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现状.方法 采用现场抽检方法,对黄浦区10托幼机构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进行质量分析.结果 黄浦区10所托幼机构物体表面检测结果,110件样品中106件合格,合格率为96.36%,其中毛巾、茶具、玩具、保教人员手合格率分别为100%、100%、100%、96%.结论 我区幼托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有待加强,应加强卫生监督检查力度,并强化消毒人员及保教人员的卫生培训.

    作者:许霞敏;罗海燕;栾奕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胎儿宫内窘迫的处理及分析

    目的 分析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标准及相关因素,以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同时降低剖宫产率.方法 对我院胎儿宫内窘迫7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胎儿宫内窘迫的相关因素中比例高的为脐带因素21例(占28.8%)其次为胎盘因素、产程异常、羊水过少、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结论 正确诊断处理胎儿宫内窘迫,确定适宜的分娩方式,以降低围产儿的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同时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纪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动脉硬化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究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动脉硬化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之间收录的46例高龄动脉硬化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而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治疗分析,观察组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水平和PWV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本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1例出现恶心和呕吐以及肌肉疼痛的不良反应情况出现,而且在对患者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复查中等均无异常情况出现.对照组无任何改变.结论 临床上采取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动脉硬化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张建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