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惠瑾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由于病人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往往表现不同,且临床发病率高,病情复杂.对于这种发病率高的疾病,找到一个好的治疗方法,更够使患者病情尽快好转,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本文通过对急性阑尾炎的病因,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转归几个方面探讨急性阑尾炎的发生、发展,为这种疾病找到一个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政帅;王海新;崔宪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心电图U波倒置,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0年1月--2012年12月经我院明确诊断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78例为临床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心电图U波情况分为两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出现心电图U波倒置,其病变相对更为严重,U波倒置有助于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预测其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
作者:李新姑;周汉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目前临床骨伤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股骨头塌陷可导致髋关节出现严重的病残,对该类患者的病症进行早期发现,并采用积极有效的治疗是防止出现病残现象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1209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病例,对应用中医综合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厚图;吴杏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断、并发症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8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84例患者全部经上级医院确诊,给予患者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泮托拉唑服用.结果 84例患者痊愈48例(57.14%),好转25例(29.76%),症状严重转上级医院9例(10.71%),死亡2例(2.38%).治疗总有效率为(86.90%).并发症:出现失血性休克5例(6.29%)、心律失常3例(3.57%)、心衰2例(238%)、脑梗塞1例(1.19%),肺部感染1例(1.19%).结论 老年消化性溃疡消化道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应尽早检查确诊.应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泮托拉唑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杨福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采取精心护理,制定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治愈53例,好转3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 通过精心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了HIE的治愈率,降低了后遗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患儿家属的好评.
作者:范伟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讨论分析临床28例胎盘早剥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资料.方法 使用统计学手段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01月--2013年01月期间收治的28例胎盘早期剥离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所有患者经分娩或剖宫产证实均为胎盘早剥患者.结果 本实验统计数据显示28例患者中,产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胎盘早剥病例24例,诊断符合率是85.71%;误诊4例,误诊率为14.29%.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可以把此次胎盘早剥患者分为5类.结论 临床采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产前胎盘早剥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同时安全、简便,其对于临床诊断分析胎盘早剥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杨文霞;撖秀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如何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6例高血压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用药情况,对患者出现的常见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6例高血压患者中,有2例发生低钾血症,2例发生低血压,1例发生支气管痉挛,1例发生心动过缓,1例发生水肿,1例发生头晕、恶心,1例发生咳嗽.结论 加深对抗高血压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以此来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用药,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聂詠娴;梁文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肿瘤肽的纯化.方法 肝癌患者行手术切除后的肝癌组织,经处理后-70℃冰箱保存.然后分别经过透析、蛋白质分子量鉴定、蛋白质性质鉴定、蛋白质浓度测定并及时观察记录.结果 10g肝癌组织经上述分离纯化过程终获得HSP70-肽复合物总量为8mg.结论 利用二步蛋白纯化法有益于HSP70-肽复合物对肿瘤作用机制和肿瘤疫苗安全性的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作者:隋春阳;李嘉;张升瑞;赵连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在家庭教育中,作为人生第一任老师的父母起着极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残疾儿童来说,父母要付出更多的艰辛来教育、引导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如何才能使孩子为了更好的未来打好基础,这里谈谈有关幼儿时期家庭教育中的有关方法以供参考.
作者:王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任务,是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制度安排.而疾控中心在此项工作中负有重要的使命.
作者:陈东伟;陈丽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于紧急子宫切除用于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76例于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过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患者,并对其分为两组,分别为I组和Ⅱ组,其中I组患者40例,Ⅱ组患者36例.对I组患者进行子宫切除手术,对Ⅱ组进行纱布填塞治疗.对两组患者产后的出血量及其实施抢救后的成功率进行分析.结果 I组患者的平均输血量是(1673.56 49.50)毫升,而Ⅱ组患者的出血量为(2218.27 50.01)毫升,很明显两组存在很大差异(P<0.05).其中对I组患者实施抢救后其成功率是100.00%,而对Ⅱ组患者实施抢救后其成功率只有66.67%,两组的差异较大(P<0.05).结论 紧急子宫切除手术在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当中的临床价值非常高,医生在手术实施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以便在手术进行之后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韦晓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肺结核患者放射线胸片的影像学特征,从而为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合理依据.方法 我院2010年11月1日-2013年2月1日期间共收治肺结核患者288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结核的病灶区域主要位于患者的中上肺野,病灶类型基本包括空洞影、浸润影、网状影、纤维索条影等,部分患者同时合并淋巴结肿大或胸腔积液等.结论 肺结核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其合并症较多,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大.临床中,医师应对患者肺结核的病灶形态、特征及其周边淋巴结改变情况等进行分析.X线胸片是肺结核的有效诊断方式,其可提高我国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作者:邹德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不管什么癌症进行化疗治疗对病人来说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化疗本身对病人还是有些伤害的,胃癌化疗也不例外.化疗是癌肿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一种全身性的治疗方法.因此,怎样护理好胃癌化疗病人呢,现将我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点体会和医学同仁一起分享.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我科2010年至2012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2例,进行精心治疗及护理并及时记录总结.结果 112例患者恢复良好55例(49.4%),轻残12例(10.6%),重残11例(9.4%),死亡34例(30.6%).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可以分阶段进行精心护理.
作者:姜巍;郝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论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入院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根据患者症状的不同分别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中医治疗,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后24h的尿蛋白排泄率、尿素氮和肌酐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尿素氮和肌酐指标均显著降低,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辩证治疗法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研究症方面,已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在延缓病情进展及控制疾病的恶化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姜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要使社区服务的对象明白:随着年龄段的上升,往往会有几种基础性疾病,只要注重科学地控制,如遇特发性疾病或基础病加重要及时治疗.相信科学,不信谣传谣.到正规医院就医--唯一的道路.二十一世纪的医学是预防医学,从初的二级预防逐步转变成一级预防(防病因)和三级预防(防后遗症).现就社区卫生服务中肿瘤病的健康教育和大家分享.
作者:邹昌云;戴果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健康教育.方法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临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术前、术中、术后健康教育分析总结.结果 形成一套系统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健康教育理论来指导临床工作.结论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健康教育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唐湘鄂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即PICC,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为了保障危重新生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提供静脉通道,延长PICC留置时间,我科对2009年2月--2012年6月60例PICC置管患儿导管留置时间长短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马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街头采血中血型检测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由于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以及检测人员可能并非专业的检验人员,理论和经验不够丰富等,导致血型检测错误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就本中心2010年--2012年的检测样本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臧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嵌顿性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急性嵌顿性胆囊结石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4例,其中一组采用开腹手术,称为对照组;另外一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称为观察组.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切口感染率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但是两组差异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为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嵌顿性胆囊结石治疗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陈智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