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髓炎的护理体会

陈桥秀

关键词:牙髓病, 护理, 体会
摘要:牙髓炎是口腔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急性牙髓炎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患者在就诊、治疗过程中易出现怀疑和恐惧心理,特别是老年患者,如果在治疗中处理不当,还可能产生全身其他系统的意外.作为护理人员,我们有必要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治疗工作,给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心理护理、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通过做好护理工作来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就诊率和诊治质量.本文主要探讨牙髓病的有效护理方法,主要涉及心理护理、老年人护理注意事项,术前护理宣教、术中护理配合以及术后护理几个方面入手.希望对临床牙髓炎的护理工作起到一定帮助.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研究

    目的 主要探讨了消化道出血时的相关护理工作.方法 对于我院8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对其术后的相关护理工作进行了一定的观察与记录.结果 明显的提高了患者的康复率,并且相应的并发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论 通过对于消化道出血进行了相关护理,不但可以及时的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出一定的处理措施,而且还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周期,让患者更快的康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王天艳;王艳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黄连素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连素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笔者从2009年起用黄连素治疗多种心脏疾病所致的室性早搏患者24例为治疗组,并以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为对照组,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1.67%,对照组75%,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18.75%,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黄连素是一种有效的、不良反应轻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作者:苏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2例急性肺栓塞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其诊疗方法.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住院确诊的1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 肺栓塞临床表现多样,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结论 及时明确诊断并采取溶栓、抗凝治疗,减少误诊、漏诊,能提高患者存活率,促进康复.

    作者:潘红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重症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92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92例重症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的临床救治资料为临床探讨依据,对92例患者采用稳心颗粒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的方法,总结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92例患者在用药后的显效率为63.04%,有效率为34.78%,无效率为2.17%,仅有2人用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其余患者伴随着原发性疾病的好转,心率失常均得到纠正.本组92例患者有2例发生首剂低血压,3例发生肠胃不适,咳嗽2例,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稳心颗粒与卡托普利联合用药治疗重症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率低,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具备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李婧;张文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炎琥宁粉针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炎琥宁粉针对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诊断为病毒性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病毒唑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粉针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临床治愈率.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2.5%,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炎琥宁粉针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春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放疗辅以微波热疗在晚期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治疗领域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放射治疗联合微波热疗应用于晚期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36名放射组患者单纯采用放射治疗,36名联合组患者采用放射治疗联合微波热疗.观察两组癌灶改善情况.结果 微波热疗联合放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单纯放射组的63.89%,差异非常显著.两组的副作用均非常小,经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消失.结论 放射治疗辅以微波热疗治疗晚期颈部淋巴结转移癌能够有效地发挥协同增敏的癌灶杀灭作用,可获得确切的疗效.

    作者:黄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11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两组均视病情予以基础及常规支持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输注,每日一次,疗程共15天;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程共15天.两组病例均不使用其他抗凝血药和溶栓药,均进行相同的对症、降血压、脱水剂脑细胞保护剂及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明显提高,无效率明显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作者:孙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产后出血主要因素及临床干预新进展

    探讨与研究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采取的临床干预措施的新进展.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等.还有研究表明,流产史、分娩次数、双胎妊娠、胎儿质量、胎盘剥离方式、分娩方式和妊娠合并症均为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及早认识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积极进行干预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从而降低孕产妇由产后出血导致的死亡率.

    作者:韦海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奥氮平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指病程大于五年,正规足量,足疗程服用两类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两年症状无好转或改善[1].奥氮平(olanzapine)是噻酚苯二氮芷卓类衍生物,由氯氮平分子结构改造发展而来,药理作用也和氯氮平相似[2].为探讨奥氮平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本文收集我院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治疗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改霞;卢瑞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总结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124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24例患者分别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直接介入治疗和/或替罗非班治疗后,病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治愈与好转.结论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案如静脉溶栓治疗、直接介入治疗和/或替罗非班治疗,以大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韦开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学职业素质之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要培养学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注重加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即:医学职业素质的内涵及当前状况、医学职业素质培养的现实意义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进行深入阐述.

    作者:丁建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塞通联合脉络宁治疗20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血塞通联合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氧自由机清除剂、神经营养、抗血板等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丹参20ml,加5%葡萄糖250ml静脉1次/d,连续治疗14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软胶囊120mg/次,2次/d,脉络宁注射液3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1次/d,连续治疗14d.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残障程度分级为3.3±1.1,治疗后为1.5±1.1,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前为12.0±4.1,治疗后为4.9±3.1,对照组治疗前残障程度分级为3.2±1.1,治疗后为2.1±1.0,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前为11.9±4.0,治疗后为7.4±3.8,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塞通联合脉络宁治疗脑梗死残障程度分级及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好转,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茂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诊治

    目的 分析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9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9例病人血脂明显下降,血糖保持正常,脂肪肝程度减轻.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可通过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是可以防治的.

    作者:程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N末端B型利钠肽原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慢性心衰100例,进行血浆NT-proBNP检测.结果 Ⅰ级14例中NT-proBNP升10例,占71.4%,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3例,占2.1%,Ⅱ级33例中NT-proBNP升28例,占84.8%,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13例,占39.4%,Ⅲ级36例中NT-proBNP升32例,占88.9%,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17例,占47.2%,Ⅳ级17例中NT-proBNP升17例,占100.0%,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11例,占47.2%,NT-proBNP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而增高,左心室射血分数也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而增高.结论 N末端B型利钠肽原是基层医院诊断老年心力衰竭的重要指标.

    作者:盛惜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测颈部血管早期动脉硬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测颈部血管早期动脉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9年至2012年收治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各50例,选取同一时间在我院进行体检且结果为健康的人群50例,将他们分为三组,高血压组、高糖组和对照组(健康者),对这三组分别进行超声彩色多普勒的颈部血管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分别对三组受检者的IMT增厚发生率、斑块发生率,以及IMT和BIMT的内中膜厚度情况比较,高血压组和高糖组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三组受检者CCA、ICA、ECA的内径测量结果的比较,高血压组和高糖组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他们进行早期的超声彩色多普勒颈部血管的检测对临床诊治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王海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中早期干预的应用体会

    目的 研究探讨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疾病早期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妊娠期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方法 以2011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护理为常规护理,实验组护理采用早期健康教育,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更优,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工作中采用早期积极的健康教育有助于降低血糖,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鲍永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蛋白尿患者药物治疗及效果评价研究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患者药物治疗情况及各代谢指标治疗效果情况的研究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降糖药物和降压药物使用情况,检测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治疗效果情况.按照蛋白尿程度进行分组,进行药物使用和各代谢指标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 研究对象总计969例,平均年龄65岁.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尿蛋白的程度分为蛋白尿阴性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结果 是三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分别为22.3%、18.4%和15.1%,血压控制满意率分别为44.2%,35.3%和36.6%.三组总胆固醇达标满意率分别为34.6%,25.9%和26.6%,LDL-c达标满意率分别为30.9%,21.9%和23.9%,甘油三酯控制满意率分别为44.3%,43.6%和39.7%.降糖、降压、降脂药物应用不规范,代谢指标达标率低.969例的研究患者中,417例有蛋白尿,包括微量蛋白尿或临床蛋白尿,其中仅23例患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类降压药物.结论 应及时筛查和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蛋白尿情况和正确评价肾功能,全面进行代谢调控,合理应用降压、降糖和降脂药物.

    作者:刘雅卓;王晓梅;隋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在儿科治疗及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本研究将对心理护理在儿科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的相关作用展开分析讨论.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儿的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儿科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可以增加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可以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尚桂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胃癌活检病理鉴定及诊断

    目的 分析和探讨胃癌的活检病理分型和诊断意义,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做到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活检诊断为胃癌的100例患者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大体分型可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中,胃窦部12例,胃体部5例,胃底部3例.可分为隆起型、表浅型和凹陷型,分别为2例、5例、13例.进展期胃癌中,胃窦部60例,胃体部11例,胃底部9例.可分为息肉型、溃疡型和浸润型,分别为32例、35例、13例.结论 胃镜活检对于诊断胃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活检诊断和术后病理诊断基本符合,且与活检组织块数和病灶形态有关.但对于低分化型胃癌的诊断仍不太明确,需进一步术后病理诊断.

    作者:谷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患者疼痛及胃肠道反应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肝癌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介入治疗后的护理干预.方法 对88例介入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结果 88例患者术后副反应轻,机体功能恢复快.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护理,积极有效的预治并发症,对提高介入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果霞;刘晓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