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

王雅娟

关键词:剖宫产, 孕产妇, 舒适护理, 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剖宫产患者128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与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恐惧、紧张不良心理状态,减轻术后疼痛感,提高睡眠质量,利于术后康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60例精确放疗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精确放疗对食管癌的疗效,为临床治疗食管癌提供新方案.方法 选取2008年7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20名食管癌患者分为2组,每组60例患者.其中,第一组采取精确放疗的方法;第二组采取普通放疗的方法.比较两组的1年、2年、3年控制率,对比两组控制率多少,分析两种放疗方法的效果差异.结果 精确放疗组的60例患者中,1年局部控制人数为51人(85%),两年局部控制人数为42人(70%),三年局部控制人数为29人(48.3%);普通放疗组的60例患者中,1年局部控制人数为44人(73.3%),两年局部控制人数为32人(53.3%),三年局部控制人数为24人(40%).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确放疗控制食管癌进展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缓解率,值得做进一步临床推广.

    作者:谈彩琴;黄德华;施建芬;方苏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黄连素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连素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笔者从2009年起用黄连素治疗多种心脏疾病所致的室性早搏患者24例为治疗组,并以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为对照组,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1.67%,对照组75%,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18.75%,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黄连素是一种有效的、不良反应轻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作者:苏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人心理问题与有效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 研究探讨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与有效护理措施,并总结相关经验和体会,为住院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我住院病历管理处中400例老年人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而研究组则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针对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人在接受不同模式的护理后在身心健康以及心理知识掌握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的护理结果显示,在对研究组老人进行心理护理后,其在身心健康以及心理知识掌握等方面的情况较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X2=20.9015,P<0.01).结论 研究结果说明,针对老人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其身心,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医院手术室中整体护理的实施意义

    传统的手术护理指的是病人在手术进行时实施的护理.随着整体护理在医院内的成功开展与实施,医院手术患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都应该得到细致全面的护理.所以,对手术的病人实施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及术后随访的护理模式,就构成了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过程.

    作者:杨思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儿童及家长的防病意识的影响

    目的 探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儿童及家长的防病意识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儿童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儿童,一组儿童实施常规的门诊检查为对照组,另一组儿童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儿童以及家长的疾病认识程度以及防病意识度.结果 观察组的儿童及家长的疾病认识程度以及防病意识明显由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儿童心理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的提高儿童及家长的预防意识,提高儿童的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

    作者:陈云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文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2月治疗的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同时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80例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均检测肱动脉舒张功能.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越高,内皮功能障碍月严重,本组心功能IV级、心功能Ⅲ级与心功能Ⅱ级及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内皮功能障碍,心功能越差,内皮功能障碍程度月严重,是判定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重要指标.

    作者:沈海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模式的具体实施效果.方法 在每个病房配备充足的人员,对家长参与患儿照顾和护理的能力及意愿进行评估,鼓励、指导患儿家长参与卫生、营养、安全、治疗、活动等项目.抽取240例患儿家长,采用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90%以上的患儿家长对项目表示满意.结论 此护理模式的实施得到了患儿家长的普遍认同,护理人员要重视与家长的协调沟通工作.

    作者:李正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共情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介绍共情的概念和内涵,分析共情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将共情应用于护患沟通中,融洽护患关系,减少纠纷发生,为患者提供更好治疗效果.

    作者:李嵘;侯建敏;张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带状疱疹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带状疱疹患者根据中医临床证型分别给予除湿胃苓汤、柴胡疏干饮加减治疗,同时配合外治点刺拔罐放血,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疼痛减轻,疱疹减少甚至干燥结痂脱落.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带状疱疹,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因人制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向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

    目的 比较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108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36例,A组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B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C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三组麻醉效果.结果 三组在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拔管后即刻和拔管后1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拔管后即刻和拔管后1h意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相对于静吸复合麻醉,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诱导更加稳定,患者痛苦小,苏醒质量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忠荣;李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析社区高血压的综合防治

    目的 对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对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我区接受健康教育的3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比社区内干预人群的性别、年龄以及干预前后的体重、血压等.结果 社区高血压人群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高血压病患的社区综合防治效果明显,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熊存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长春西汀对血管性痴呆(VD)疗效和作用机制

    目的 观察使用长春西汀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2年9月收治入院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长春西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MSE、HDS评分及血浆Ac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血管性痴呆患者使用长春西汀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并提高血浆Ach含量水平.

    作者:王心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皮节体感诱发电位对比颈椎病角度牵引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皮节体感诱发电位对比颈椎病角度牵引治疗前后疗效.方法 选取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角度牵引前后皮节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对比量化定位角度牵引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后50名受试者颈段N1波潜伏期值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作者:董博;杨利学;谭龙旺;姚洁;纪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和药物治疗特点

    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老年人因为年龄增大以后,心血管器官组织出现结构与功能退化现象.老年性高血压临床症状复杂,血压不易控制,通常合并多种疾病.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仔细分析,采取个体化用药,提高疗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防止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樊和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早产儿舒适护理新进展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为了响应少生优生基本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人们非常重视生育情况.早产儿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围绕早产儿呼吸系统、胃肠道功能、心理等方面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儿的舒适度以及家属的满意程度.以下具体阐述早产儿舒适护理新进展.

    作者:蒙建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腰椎骨折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研究

    芬太尼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术后疼痛.然而,大剂量的芬太尼往往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嗜睡等副作用.氟比洛芬酯(凯纷)是一种脂质体靶向性药物技术,生产出的镇痛效果静脉注射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的目标,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镇疼痛的作用.这项研究是评估氟比洛芬酯预脊柱外科芬太尼术后镇痛.

    作者:李越;赵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以哮喘为主要表现的有机磷中毒1例误诊分析

    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基层比较常见,但以哮喘为主要表现的病例非常罕见,现将我院所收治的一例以支气管哮喘为主要表现的有机磷中毒病例报告如下:1 病历资料患者男、54岁,于2010年2月5日13点因给农作物喷洒敌敌畏后2小时候出现呼吸急促、喘息、因患者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故自认为是慢性支气管炎复发,而在家中自服氨茶碱0.1克,头孢氨苄片0.5g后症状无好转,且咳嗽、气喘加重伴头晕、恶心、呕吐而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收入院.

    作者:王学兵;李大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通过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76例,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通过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5例患者为实验者,剩下的通过常规手术治疗的31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他们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31例患者中治愈6例,显著改善4例,有效率仅为32.26%;而实验组的45例患者中治愈26例,显著改善12例,有效率达到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过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固定牢固,能够使患者在治疗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顾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通络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与体会

    目的 探析临床中用通络型的中药诊治血管性痴呆病症的体会与效果.方法 我院在2011.5.7--2013.5.7之间,一共有60位患有血管性痴呆的人员,将这些标准的患有血管性痴呆的人员分配成两组,分配形式为:随机分配.每组都是30人.称为:临床中药组和临床西药组.对临床西药组使用标准、合理、正规的西药进行诊疗.对临床中药组则是使用在临床西药组的用药范围上融入通络型的中药进行诊疗.然后评估临床中药组的病人和临床西药组的病人在ADL(即为:生活中的基本能力)、BBS(即为:行为功能)、MMSE(即为:认知能力)等能力上的诊治成效.结果 临床中药组在临床西药组的用药范围上融入通络型的中药进行诊疗后,该组的组员在ADL(即为:生活中的基本能力)、BBS(即为:行为功能)上所得的积分都较之前有明显地减少,MMSE(即为:认知能力)所得的积分较之前有明显地增加(P小于5%),因此和临床西药组具有可比性.在临床西药组中的疗效概率是60.2%,在临床中药组中的疗效概率则是91.3%.结论 在临床中诊疗血管性痴呆的病人时,使用通络型的中药可以使血管性痴呆人员的能力恢复率变高,因此通络型的中药可谓是一剂诊疗患有血管性痴呆人员的良药,应予以提倡、推广、应用.

    作者:李雅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5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盐酸氨溴索对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2010年2月--2012年12月期间住院的慢性阻塞性的肺疾病COPD急性的加重期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再实施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具有统计意义,即P<0.05.在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时间上,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改善时间明显短,P<0.05.结论 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再辅助盐酸氨溴索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短时间内改善患者临床体征与症状,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安东善;孙伟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