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社区高血压的综合防治

熊存友

关键词:高血压, 社区, 综合治疗
摘要:目的 对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对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我区接受健康教育的3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比社区内干预人群的性别、年龄以及干预前后的体重、血压等.结果 社区高血压人群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高血压病患的社区综合防治效果明显,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临洮县一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调查报告

    目的 查明本次中毒事件发生的经过及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方法 对现场采集到的可疑中毒样品进行检验,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表现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所采集的可疑中毒食物等标本中未检出食物中毒致病源.结论 该事件为4名学生在一个相对密闭的居室中就寝,有明确的一氧化碳接触史,确认为一氧化碳中毒.

    作者:张彦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持续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重点与中心,代表着质量管理中的改进完善、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1].为了完善护理带教的工作,必须以持续性、全过程质量管理为原则,这样才能保证带教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当前护理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尽力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以满足当代护理水平对护理人员的需求,让学员尽快适应并融入护理改革中去.本文对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护理带教中的应用进行了如下探讨.

    作者:高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外科营养治疗

    饮食与营养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功能,促进组织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等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饮食治疗是现代外科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进疗效上其作用医疗、护理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因此,正确指导病人在住院期间如何获得足够的营养显的尤为重要.

    作者:张春梅;戴璐;韩莹莹;孟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35例股骨干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轴断裂是更适合什么样的治疗.方法 从2012年1月至2012年5月,35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到医院进行治疗,治疗和恢复不同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临床分析.结果 的各种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治疗和剪辑优质钢材是长的时间在床上,糟糕的复苏带锁髓内钉床时间大大缩短和恢复.结论 应该根据患者的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

    作者:赵明;李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咪达唑仑预处理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低剂量咪达唑仑预注防治依托咪酯用于无痛人流术中发生的肌阵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芬太尼+依托咪酯,治疗组咪达唑仑+芬太尼+依托咪酯麻醉.结果 治疗组肌阵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咪达唑仑能有效防治依托咪用于无痛人流术中发生的肌阵挛.

    作者:董大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全喉切除加双颈清患者术后近期的护理

    总结55例喉癌患者全喉切除加双颈清术后近期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加强气道护理、重视心理护理、做好口腔护理、饮食护理、伤口管理、保证各种引流管通畅等.55例患者术后出血4例,乳糜漏1例,余50例无并发症发生,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55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康复出院.

    作者:胡彦杰;姚英燕;屠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免疫预防方法及工作体会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为主要病变并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它病程迁延,易转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危害极大.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母婴传播、血液及体液传播、医源性传播、性传播和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传播等.预防乙肝的关键是科学规范的接种乙肝疫苗,增强机体抵御HBV的能力.

    作者:贺爱秋;焉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5例尘肺患者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尘肺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尘肺的诊断经验,进一步提高尘肺的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近3年来诊断的15例尘肺患者,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其中5年以下1例,占6.7%,6-10年2例,占13.3%,11-15年3例,占20.0%,16-20年4例,占26.7%,20年以上5例,占33.3%,临床分期:Ⅰ期7例,占46.7%,Ⅱ期6例,占40.0%,Ⅲ期2例,占13.3%.发病年龄与临床分期情况:其中31-40岁1例,占6.7%,41-50岁2例,占13.3%,51-60岁3例,占20.0%,61-70岁4例,占26.7%,70年以上5例,占33.3%.结论 接触粉尘时间越长,尘肺的发病率越高.

    作者:王东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章丘市2006——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目的 了解章丘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主要死亡原因,分析死亡原因的变化规律,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7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2年较2011年稍有回升,位于前5位的死亡原因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先心病、意外死亡、其他新生疾病、新生儿窒息.结论 加强围产期保健降低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重视干预出生缺陷,对先心病早期预防和发现、提高新生儿疾病诊疗水平,重视意外死亡防范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作者:杨玉玲;杨焕芹;单金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缺点及疗效.方法 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均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能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髋膝关节功能良好,优26例,良4例,优良率93.7%.结论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牢靠、能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疗效可靠,值得推荐.

    作者:詹远平;苏坤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痰热清注射液佐治小儿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佐治小儿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于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儿科病房治疗的肺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与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两组均持续治疗7d,对比两组患儿SIRS症状持续时间,脏器功能衰竭情况,并用生化分析仪分析治疗前后外周血CRP.结果 观察组有9例患儿SIRS持续时间>3d,1例发生MODS,对照组有17例患儿SIRS持续时间>3d,5例发生MODS,观察组外周血CPR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佐治小儿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能显著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努荣古丽·帕塔尔;迪丽拜尔·铁力瓦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78例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在治疗急性胆囊炎以及急性胆囊炎的并发症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 本文回顾和分析了78例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在临床上的资料.结果 在这组78例患者中,有74例患者成功的完成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其中有4例患者因为腹腔中出现广泛的粘连情况,被中转开腹,没有出现并发症以及死亡的病例.结论 只要严格的掌握了手术的适应证,把握好了手术的时机,大多数的急性胆囊炎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是完全安全可靠的,在临床上是可以进行推广以及应用的.

    作者:翟春亮;金虎;张红裔;李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重症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92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92例重症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的临床救治资料为临床探讨依据,对92例患者采用稳心颗粒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的方法,总结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92例患者在用药后的显效率为63.04%,有效率为34.78%,无效率为2.17%,仅有2人用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其余患者伴随着原发性疾病的好转,心率失常均得到纠正.本组92例患者有2例发生首剂低血压,3例发生肠胃不适,咳嗽2例,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稳心颗粒与卡托普利联合用药治疗重症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率低,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具备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李婧;张文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

    目的 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情况,并总结相关的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护理路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统计学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评价护理质量,P<0.05,两组护理效果有显著性差异,研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临床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发现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X2=6.9818,P<0.01),研究组患者护理及格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及格率(X2=6.1714,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更加标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文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关于基层医院院感知识培训途径的一些探索

    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要求作为综合性医院的整体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的院感建设,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配套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工作的效率,而院感知识培训工作的有效地进行,就成为了重中之重,通过对以往大会不断,小会不断的效率低下的自省,新的培训途径的探索就成为了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统计本院医务人员对院感知识培训途径的需求的分类,明确适合本院现有医疗设施基础的途径.在原有的组织相关的院感知识培训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辅以现代化的信息化普及模式,对比两种培训模式的工作效率,发现将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有效地结合起来,医务人员的院感知识培训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作者:王菊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评估分析

    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发生率进行评估和分析,以期为营养支持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2009年12月--2012年收治的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体质指数(BMI)、血清清蛋白(ALB)和前清蛋白(PA)等指标评估其营养状况;并应用NRS2002风险筛查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营养风险评估.结果 在获得BMI的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3.6%;在不能获得BMI而采用ALB作为替代指标的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1.6%.各项生化检测指标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BMI<18.5kg/m2占10.2%;Alb<30g/L占3.3%;PA<200mg/L占32.1%.农村和城市老年病人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30.6%和50.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人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尤以城市老年患者为重;对老年患者进行营养情况实时监测和营养风险早期筛查,并采取积极、有效的营养支持措施,利于提高临床疾病康复率.

    作者:王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观察

    像冷浸渍法、煎煮法、水蒸气蒸馏法等等方法都是经典的提取分离方法,这些方法虽然都具有各自的优点,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用于提取的时间较长,提取的效率不高,溶剂的用量较大,操作不够简便,对热稳定性不高或者易于挥发的成分的提取不利等.所以,科学工作者一直在研究和探索更加有效的提取方法.目前,人们通过一些现代化的提取技术来提取分离中药中的化学成分,根据观察和研究,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分析灵敏度和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得到了提高.

    作者:李治民;王利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

    目的 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有利于病情检测,有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利于及时预防、发现、治疗各种并发症,并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寿命,本文探讨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措施和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糖尿病患者89例,向患者介绍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让患者明白糖尿病的护理方法,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和规范化治疗,及时检测血糖,介绍患者自我护理的措施.结果 糖尿病患者焦虑、失望改善好转,患者能够及时做到自我调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从心理上给患者耐心疏导,指导患者做好自我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心理治疗起到良好效果.

    作者:王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学院校微机原理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介绍作者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实践和教学体会,针对医学院校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的专科职业教育的特点,从加强学习目的 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改革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等方面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案.

    作者:司小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48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社区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共收集到48例病例,对患者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噻嗪类利尿剂及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观察比较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浓度的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下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压接近于标准或达标,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选择个体化的血糖控制原则,实施针对性治疗,联合用药ACEI或ARBs加小剂量的利尿剂和(或)长效的CCB.分析患者的血压水平、血糖含量、生命体征、并发症及过敏史和禁忌史,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特点,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血糖水平,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用药水平,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春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