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鸿博
基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出现紧缺这一基本国情,国家提倡少生优生的政策,以便缓解我国国情.避孕药具的使用,很好的避免了因人口爆炸而导致的较为可怕的全球性的贫困问题,有效的避免了因资源问题而导致的战争及暴力冲突等事件,并且还避免或者是减少因人类剧增而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威胁等.但是在女性使用及选择避孕药具时,其应该全面地了解掌握避孕知识,了解药具适用及禁用的对象,进而可以让女性正确并健康地实施避孕,以免因避孕不当导致女性身体健康出现异常现象.
作者:孙巧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临床胰头、胆总管下段、十二指肠恶性疾病外科治疗的常用手术方式,手术改变了胃、肠、胆胰的解剖结构,术后早期不能经口进食,在外科临床中广泛使用鼻肠管进行术后肠内营养,改善术后的营养状况,促进术后的恢复.我院在2010年1月--2011年1月对4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患者术中鼻肠管置管,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现将该组病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万鹏夏;何江娟;廖燕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p53蛋白和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IGF-r)的表达对诊断胰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12年手术治疗的20例胰腺癌患者,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制作典型病理组织学结构的蜡块,4um厚连续切,3张备用,采用SLAB法检测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组织中p53蛋白和IGF-r的表达.结果 不同分化程度胰腺癌组织中P53、IGF-r的表达情况:低分化胰腺癌5例中P53阳性4例,占80.0%,IGF-r阳性4例,占80.0%,中分化胰腺癌7例中P53阳性6例,占85.7%,IGF-r阳性5例,占71.4%,高分化胰腺癌8例中P53阳性2例,占25.0%,IGF-r(+)3例,占37.5%;分化程度越高P53、IGF-r阳性表达率越低,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分化胰腺癌组P53、IGF-r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中分化胰腺癌和低分化胰腺癌,P53、IGF-r的表达情况可以鉴别胰腺癌的分化程度.
作者:赵杰;张令令;朱运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生存素(Survivin)mRNA的检测;探讨其对NSCLC诊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5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对照组的外周血Survivin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Survivin mRNA在NSCLC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阳性表达率与临床TNM分期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性别、年龄、病理组织类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Survivin可作为早期辅助诊断NSCLC及微转移的一个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作者:张倩馨;蔡永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模式的具体实施效果.方法 在每个病房配备充足的人员,对家长参与患儿照顾和护理的能力及意愿进行评估,鼓励、指导患儿家长参与卫生、营养、安全、治疗、活动等项目.抽取240例患儿家长,采用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90%以上的患儿家长对项目表示满意.结论 此护理模式的实施得到了患儿家长的普遍认同,护理人员要重视与家长的协调沟通工作.
作者:李正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年龄强直-阵挛性发作性癫痫的病因分析.方法 通过对本院接诊的280例GTCS病患按年龄层分组,分成老、中、青三组,分析回顾其病因,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青年组病因高的是药物中毒和脑外伤.中年组病因分布相对均衡,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是相对较多的病因.老年组中代谢类疾病、脑卒中、脑肿瘤是大的病因.讨论不同发病年龄在癫痫的病因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 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的前提就是及时正确地判断GTCS病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准确判断病因,才能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介绍作者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实践和教学体会,针对医学院校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的专科职业教育的特点,从加强学习目的 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改革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等方面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案.
作者:司小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对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我区接受健康教育的3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比社区内干预人群的性别、年龄以及干预前后的体重、血压等.结果 社区高血压人群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高血压病患的社区综合防治效果明显,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熊存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各不同类型的颅脑创伤患者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希望能够使目前国内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有所帮助.方法 对抚顺市中心医院2012年3月到2013年1月共10个月内收治的13例颅脑创伤病患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死亡病历包括死亡患者及自动出院放弃治疗者).结果 13例患者中青少年和儿童伤员共2例,占总体的13.1%;65岁以上老年伤员共3例,占总体的23.1,其中坠落伤和摔伤3例,占老年颅脑创伤的75.0%;以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型颅脑创伤共6例,占总体的46.2%;多发颅脑创伤中四肢骨折及骨盆合并颅脑损伤患者共3例,其中进行内固定手术和早期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共2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例,占总体的7.69%,数据显示开放性颅脑损伤死亡率明显低于闭合性颅脑损伤[1].行规范化分级胃肠内管饲营养患者共5例,其平均带气管套管时间比单纯鼻胃管肠内管饲有所缩短(P<0.05).13例创伤病患中1例死亡,总体的死亡率为7.69%.结论 开放性颅脑损伤、老年伤、以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内开放性颅脑损伤(脑脊液漏)及儿童伤等特殊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案、临床特点及临床效果皆各有特点,对特殊类型的颅脑损伤应根据病患个体进行相应个性化治疗方案,这样有助于颅脑创伤患者救治水平的整体提高.
作者:陈明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探讨降酸溶石汤治疗痛风病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痛风病的患者58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将其分成2组,各有29例,观察组给予自拟降酸溶石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27/2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4%(21/29),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降酸溶石汤治疗痛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消除临床症状,具有祛湿止痛、散结通络、清热解毒的作用,无明显副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文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围手术麻醉期并发支气管痉挛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 对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发生围手术麻醉期并发支气管痉挛的1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结果 发生支气管痉挛的患者其中3例因麻药及麻醉方法不当,6例因浅麻醉情况下操作,4例因误吸,4例因气管导管位置不当,所有患者经过0.25-0.5g氨茶碱治疗,症状均缓解.结论 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需对患者进行麻醉风险评估,正确合理地实施麻醉和用药,降低围手术麻醉期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
作者:林福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针对偏远地区妇女健康知识认知水平低下、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等现状,为了早期发现与早期防治宫颈癌,现制定出一套合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宫颈癌筛查管理模式,采取以乡镇卫生院进行TCT检查为基础,结合上级医院对可疑妇女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与宫颈多点活检进一步诊断,并建立妇女健康档案进行随访跟踪,以增强乡镇卫生院进行医护人员宫颈癌筛查培训作为实施的重要保证手段,以顺利实施宫颈癌筛查的工作.
作者:李尚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骨科内固定取出术围手术期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收集我院2011年4月--2012年12月取出内固定物的骨折患者7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运用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实行以病人为中心的全面深入的护理,并进行出院指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缩短了住院天数,节约了医疗成本,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且没有并发症的发生.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过应用以人为本的护理新理念和方法,提高了病人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和内固定取出术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表1).
作者:徐永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资料取自2010年6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就治的慢性肺疾病患者56例,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分别为2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低流量的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进行通气前后的动脉血气的变化,气管的插管率与病死率和平均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情况.结果 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研究组的pH、PaO2、SaO2呈显著升高,PaCO2、HR、RR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上述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的气管插管率是17.86%,比研究组53.57%低,治疗组的病死率是3.57%比对照组28.57%低,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平均住院的时间和费用均比对照组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黄泽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骨科术后自控镇痛泵的护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65例行骨科手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总结护理效果.结果 65例患者中除一例出现呼吸抑制给予及时抢救脱险外,其余出现不适处理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通过认真交接,密切观察,术后加强巡视,早发现、早预防、出现异常及时处理,使患者舒适度增加,提高了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心理护理在临床医疗护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孕产期妇女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消除产妇紧张心理增强自信,积极配合医务人员顺利度过生产这一特殊历程.对减轻疼痛,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预防产后抑郁症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孕产妇生活质量,保证母婴健康.
作者:王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情况,并总结相关的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护理路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统计学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评价护理质量,P<0.05,两组护理效果有显著性差异,研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临床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发现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X2=6.9818,P<0.01),研究组患者护理及格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及格率(X2=6.1714,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更加标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文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耳鼻喉综合治疗仪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2年2月到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20例采用耳鼻喉综合治疗仪进行治疗,对照组20例则采用常规抗过敏性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0%,明显高于对照组50%,P<0.05,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 耳鼻喉综合治疗仪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程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营养干预在老年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的126例在我院进行治疗老年性肺炎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成员实施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成员在常规治疗护理措施上进行营养干预.在干预措施实施后十二周后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评定,主要为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肺功能.结果 干预措施实施后,实验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数据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老年性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进行营养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冉秀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一种治疗HBV(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肺结核患者的理想药物,特研究分析其左氧氟沙星的应用结果.方法 将近两年来我院收治住院的90例HBV携带肺结核患者设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5例,对治疗组采用以左氧氟沙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抗结核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以吡嗪酰胺为主的联合化疗抗结核治疗方案.结果 比较两种抗结核治疗方案的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肝功能损害机率分别为24.4%和51.1%,其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抗结核总有效率分别为91.1%和93.3%,其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左氧氟沙星治疗HBV携带肺结核病其疗效显著,且此药物就治疗过程中对于肝功能毒副作用较小,安全性好,不适为一种理想的治疗药物.
作者:王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