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苏丽英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20倒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93.94%)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5.75%),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9.09%)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1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2年8月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62例患者病例资料(观察组),并选取同期采用西药治疗的62例盆腔炎患者病例资料(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87.09%)明显高于对照组(75.81%).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的方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战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寻求提高检验质量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份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份血常规检测结果中有50份复检检测结果,复检率41.67% (50/120),分析显示影响血常规检验准确度的因素有技术因素、仪器因素及固定因素.结论 血常规检验受众多影响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质量.

    作者:王淑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两种途径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的比较

    目的 比较经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的优缺点,为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119例冠心病患者中57例经桡动脉途径置管(A组),62例经股动脉途径置管(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护理、肢体制动时间、术后患者主诉、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在假性动脉瘤(A组无、B组无)、局部血肿(A组无,B组9例)、迷走反射(A组无、B组7例)、血管闭塞(A组2例,B组无)和置管失败(A组2例,B组无),而排尿困难(A组无,B组18例)和血管痉挛(A组2例,B组无),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2-4)d和(5-7)d.结论 与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护理容易,患者舒适度高,依从性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焦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行剖宫产术的同时剔除肌瘤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从本院就诊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48例作为实验组,在行剖宫产术的过程中实施肌瘤剔除术.随机选取同期单纯剖宫产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产后出血量及对新生儿影响方面都没有明显差异.实验组手术只要把握好相关手术指征,基本都很顺利.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行剖宫产术的过程中,只要掌握好相关手术指征,行剔除肌瘤术是可行的.这样,不仅能避免患者二次手术,还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熊闺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我院2012年6月-12月门诊处方点评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对本院门诊和急诊处方进行定期的抽查,对当中的不合理处方进行点评和分析,以提高药师辅助医师和指导患者用药的能力,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6月到12月我院门诊处方3000张,对其中发现的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及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发现问题处方117张,占抽取处方数的3.9%.结论 应加强处方的监督,及时与医师沟通,提高处方合格率,保证用药安全合理.

    作者:陈璐韵;陈丽贞;陈凯兰;彭桑;黄宗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加MTX用于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加MTX用于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给予治疗组患者米非司酮加MTX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用MTX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包块缩小率、血β-HCG值下降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及包块缩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β-HCG值下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异住妊娠患者米非司酮加MTX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有助于患者包块缩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跃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髓核细胞Ⅱ型胶原基因表达影响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大鼠髓核细胞Ⅱ型胶原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酶消化法原代培养大鼠髓核细胞,然后将髓核细胞随机分为4组:TNF-α刺激组,P38MAPK阻断组,P-JNK/SAPK阻断组和对照组.利用RT-PCR检测髓核Ⅱ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TNF-α刺激组,P38MAPK阻断组,P-JNK/SAPK阻断组和对照组比较,Ⅱ型胶原基因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TNF-α能够抑制髓核细胞Ⅱ型胶原表达.

    作者:李洪涛;刘新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早期识别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早期重症的征象、观察的重点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12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加强对早期重症征象的观察.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短,发展为重症的例数及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通过及时识别重症早期的征象,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有效阻断病情向重症转化的关键.

    作者:任磊;段幼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卒中单元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卒中单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转变观念,改变工作模式,调整工作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结果 实现了部分病人有陪无护的目标.结论 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后,护士的责任感及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提高了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增强了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同时建立了新型的护患关系.

    作者:盛彧芳;王亚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参附注射液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对血浆BNP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对血浆BNP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5d.进行心脏功能治疗之前和之后的血浆BNP水平的检测.结果 治疗后,患者心脏功能均改善,两组较治疗前血浆BNP水平显着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疗效,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例尿道断裂、会阴、肛门直肠重症复合伤病人的护理

    我院于2009年7月30日收住一名因洗浴时,浴盆破碎造成尿道断裂、会阴、肛门直肠贯通伤并伴失血性休克.针对病人的特殊性,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方法,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此病人的护理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20岁,于2009年7月30日,会阴挫伤后,疼痛流血1小时,急诊人手术室,体温36.8℃,脉搏12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8.0/4.0kpa.

    作者:李桂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长期家庭氧疗联合吸入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影响

    目的 观察长期家庭氧疗(LTOT)联合吸入舒利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30例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符合2006年王吉耀主编内科学(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诊断标准.因急性加重住院期间均接受控制性氧疗、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1].出院后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家庭氧疗联合吸入舒利迭,对照组给予氨茶碱口服.为期6个月,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时肺功能.结果 30例患者均完成试验,试验前对照组、观察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OPD患者长期氧疗联合吸入舒利迭6个月后肺功能参数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明显提高,而对照组无变化.结论 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舒利迭可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能.

    作者:高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微创用于硬膜外血肿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适应症及临床应用.方法 总结我院2010.3-2013.5年18例硬膜外血肿微创引流的手术选择及疗效分析.结果 微创引流硬膜外血肿18例,17例单纯钻孔引流,治愈率94.4%.结论 急性硬膜外血肿传统的治疗是开瓣血肿清除术,但对患者创伤比较大,费用多.微创血肿穿刺应用,费用少,创伤小,安全可靠.缩短住院时间.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中术后正确处理和严密观察,微创治疗硬膜外血肿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果;薛加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泉县宾馆、酒店公用物品卫生状况调查

    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相应的有所提高,所以人们对公共卫生事业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高,面对人们对这方面的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的不断提高与自我完善.公共用品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主要是因为公共用物的卫生状况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状况与日常生活质量,所以,为了进一步了解临泉县宾馆、酒店等场所的公共用物卫生状况,以便提高该地的公共用物卫生水平,进一步加强该地的公共用物的卫生管理情况,特根据该地的宾馆.酒店的公共物品的卫生状况做了针对性调查.

    作者:纪云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真武汤治疗水肿30例探讨

    目的 探讨真武汤对各型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0例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4例典型病例列举.结果 真武汤加减治疗各型水肿效果满意.结论 真武汤治疗各型水肿进行辨证论治,效果均佳.

    作者:任雁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在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在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5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在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纳入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辅助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心理状态平静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手术失误率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在腹腔镜固手术期中应用,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及手术失误情况的发生,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敏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对19例肺门结核的临床及X线诊断

    目的 深入探讨小儿时期肺门结核的临床及X线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小儿时期肺门结核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临床及X线透视和拍片检查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 对本组19例小儿肺门结核,都做出了正确诊断,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结论 临床结合X线胸部透视和拍片是检查诊断小儿肺门结核的首选方法之一,可大大提高肺门结核的诊断率.

    作者:王丽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8-2012年产后发生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患者46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法,研究组采用三联法进行治疗.结果 在治疗后24h内对照组出血量小于100ml3例,100-200ml5例,200-300ml4例,300-400ml4例,400-500ml4例,大于500ml3倒,研究组分别为7、7、5、3、1、0例,两组之间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疗效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临床疗效较高,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谷淑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芳香化酶抑制剂依西美坦对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

    目的 探讨芳香化酶抑制剂依西美坦对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95例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依西美坦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来曲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肿瘤转归情况等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服药8周后肿瘤缓解率为44.8%,对照组为45.3% (P >0.05).观察组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口干等,无血压异常、肝肾功能、外周血象等.结论 依西美坦对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轻微,是较好的肿瘤内分泌治疗剂.

    作者:孙志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癌痛治疗中的问题及临床对策

    目的 本研究将对老年癌病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展开分析讨论,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来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老年癌病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我院2012年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对老年癌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为了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其生活以及生产质量,不仅要对患者进行积极地治疗,而且还必须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癌病情况进行积极有效地防治,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癌病的几率.

    作者:李馥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