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期家庭氧疗联合吸入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影响

高峰

关键词:长期家庭氧疗, 舒利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摘要:目的 观察长期家庭氧疗(LTOT)联合吸入舒利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30例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符合2006年王吉耀主编内科学(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诊断标准.因急性加重住院期间均接受控制性氧疗、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1].出院后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家庭氧疗联合吸入舒利迭,对照组给予氨茶碱口服.为期6个月,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时肺功能.结果 30例患者均完成试验,试验前对照组、观察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OPD患者长期氧疗联合吸入舒利迭6个月后肺功能参数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明显提高,而对照组无变化.结论 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舒利迭可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能.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对19例肺门结核的临床及X线诊断

    目的 深入探讨小儿时期肺门结核的临床及X线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小儿时期肺门结核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临床及X线透视和拍片检查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 对本组19例小儿肺门结核,都做出了正确诊断,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结论 临床结合X线胸部透视和拍片是检查诊断小儿肺门结核的首选方法之一,可大大提高肺门结核的诊断率.

    作者:王丽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人高血压临床特征分析及防治探讨

    目的 研究和分析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症状,并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出一套有效的解决办法.方法 我院自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共接收90多例60岁以上的高血压病人,对其治疗过程和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 经过一个月左右的精心治疗,96例高血压病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好转,并且将他们的血压有效的控制在了(130-138)/(85-90) mmHg范围之内.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人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临床症状,这就要求我们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有效达到治疗患者的目的.

    作者:张志涛;王敏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CT诊断外伤性脾破裂的价值(附30例报告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30例脾外伤患者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已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脾外伤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例平扫后进行了增强扫描.结果 30例患者,平扫即可确诊脾破裂的23例,可疑脾破裂4例,未见异常3例,诊断敏感性90%,特异性76.7%.7例增加增强扫描,全部患者皆获得明确诊断.结论 CT平扫对脾破裂诊断快速有效,对可疑脾破裂患者,CT增强扫描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满诊,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

    作者:肖古华;陈宝芝;姜晓燕;冯波;夏文骞;刘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指导在老年口腔拔牙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心理护理指导在老年口腔拔牙中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86例接受口腔拔牙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拔牙手术过程中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总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7.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口腔拔牙手术中,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指导,可有效抑制患者产生的焦虑、疼痛病症,其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周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清肺止咳口服液配伍研究概况

    目的 对清肺止咳口服液配伍研究进行综述,为创新新药提供思路借鉴.方法 从制剂配伍及每味药材的用药特点对目前进展进行综述.结果 清肺止咳口服液配伍合理.

    作者:王景;王帆;王春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规范化的护理操作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影响

    总结了护理工作中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操作,认为建立医院感控体系,规范护士操作流程,能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江瑞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足口病胸部X线影像分析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HFMD)X线影像表现特点,评价X线平片在诊断手足口病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确诊760倒手足口病患者的常规X线胸片,从中找出有肺部改变的78例,约占10%,分析其X线表现特点.结果 ①以中下肺密度较淡的点片影、斑片影,边界模糊为主要表现的49例,约占63%.②以肺门结构紊乱、密度增浓,其余肺野清晰为主要表现的24例,约占31%.③以中下肺片絮状、雾状模糊影为主要表现的5例,约占6%.在78例患者中,年龄大的18岁(1例),小的8个月(1例),其余7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岁,其中男性46例,女性32例.结论 重视对病灶及病灶周围密度的观察,是诊断与鉴别手足口痛并发肺炎与其他肺炎的关键.中下肺野云絮状影、点片影周边的密度较淡的雾状改变是手足口病并发肺炎的一种重要表现.同时对肺门结构、密度的变化也要认真观察.

    作者:刘星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腔镜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9月——2012年1月为52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斜疝36例,直疝16例;双侧疝8例,复发疝4例.结果 行TAPP41例,TEP11例.结果 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90min,住院2-6天,平均4天,术后患者并发症主要是阴囊气肿及血清肿,无感染.随访3-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可靠、术后疼痛性、康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陈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谈谈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临床心理护理

    目的 深入探讨老年患者的心里特点及对其的临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方法是全部临床护理资料,通过临床实践,进一步掌握了老年护理的心理特点及其他们的良好护理情感和护理方法.结果 掌握了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优质的情感服务和良好的护理方法,均取得了优异了护理结果,达到了老年患者的满意和认可.结论 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的基本了解和掌握,对老年患者实施佳的优质的情感服务,是提高护理质量,护理素质和护理效果的有效方法.

    作者:侯碧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门诊抽血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

    目的 探讨分析抽血室护士操作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 作为一名门诊抽血室护士,总结自身经验,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抽血室护士在临床第一线工作,经常暴露于各种危害因素之中,严重威胁看护士的身心健康,职业性损伤对护士危害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应提高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以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的职业防护能力.结论 加强防护知识和技巧的学习,规范操作,提高医疗和护理技术水平,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树立全面性防护概念.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行为的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精神科住院暴力行为的护理干预及防范措施.方法 针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事件进行分析总结,掌握精神科患者暴力的发生原因,并采取及时的护理干预措施,总结暴力事件制定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及时的护理干预及防范措施,使精神科的患者暴力发生率降低,伤残率降低,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的安全保障.结论 及早对于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行为进行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干预,加强精神科暴力事件的高发期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是预防暴力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弹性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弹性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07年10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儿童患者其中采取弹性骨髓内钉内固定进行治疗的儿童患者33例,利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医治患儿肱骨骨s折39例.对2组病人进行信息采集包括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疤痕长度,术后肘关节和和肩关节功能恢复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肩关节和肘关节功能及骨折愈合时间评分结果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瘢痕长度、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所以弹性贵髓内钉内固定对于肱骨骨折的儿童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杜星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彩超检查宫外孕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B超在宫外孕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7例确诊为宫外孕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阴道彩色B超与腹部彩色B超进行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阴道彩超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5.52%;经腹部彩超检查,诊断准确率为77.61%.经阴道彩超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彩超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B超在宫外孕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患者易接受,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穆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诊治及健康教育

    目的 探究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诊治以及应用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方法 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胃溃疡患者共40例,对其临床资料使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临床诊治以及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结果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40);治疗后胃溃疡复发患者共4例,占据所有患者比例10.0%;患者接受治疗后(7.5±1.7)天症状消失.结论 对胃溃疡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以及针对性的目标教育,能够大幅度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卫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80例进行分析讨论,此组患者实施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密切的观察患者的临床病情变化,并针对性的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患者经中西医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心电图改变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中西医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均恢复接近正常值,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加快患者治愈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朴香兰;洪姬莲;严顺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农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农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的流行病学,以更好地预防农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法 对我地区年龄18岁以上居民2400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测量血压、身高、并检测血糖和血脂等.对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做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400人中发生代谢综合征891例,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不明显,p >0.05;随着年龄升高,患病率逐年增加,p<0.05;不同民族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饮酒、高血压遗传、盐摄入量高的患者患病比例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我地区代谢综合征患者比例较高,多发生在年龄较高,饮酒、高血压遗传和盐摄入较高的人群中,需要对这些人高度重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李继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反跳的护理体会

    有机磷中毒为常见的急症,大多经抢救后转危为安,但也有部分患者,抢救后临床症状好转,数日后突然急剧恶化,重新出现有机磷中毒的症状,一般征兆是死亡急促或出现肺水肿,此种反应就是反跳现象.在临床上,患者在有机磷中毒之后会出现两个死亡高峰,第一个高峰是患者中毒的24小时之内;第二个是2到10之内.在有机磷中毒之后患者没必要恐惧,因为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患者如果是处在第一个高峰是很容易被治愈的,死亡的人数呈下降趋势.但是由于出现反跳的情况,患者在二个高峰死亡案例逐步增多,因此加强临床的护理和中毒反应的观察很是关键,通过掌握有机磷中毒发生的规律和原因,及时给予患者治疗,提高有机磷中毒的治愈率.

    作者:杨继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目的 研究妇产科围手术期的相关例子,研究在临床中对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08例患者进行抽样,以抗生素的使用时期为根据对其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人,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性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一般性护理除外,进行专业的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在体温、感染率、住院时长等方面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结论 通过对妇产科患者的相关预防、护理,能够加强患者对疾病感染的抵抗力,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还可以避免妇科患者在围手术期中受到感染,推进患者病情好转和康复治疗的顺利.

    作者:金凤善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哮喘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120例老年哮喘患者病例资料,总结老年哮喘的临床特征.结果 120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临床控制48例,占40%;显效64例,占53.3%;好转5例,占4.2%;死亡3例,占2.5%.老年哮喘发病诱因具有多因素,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合并症多,误诊率较高,缓解期短,发作频繁;治疗以吸氧与药物相结合,兼顾治疗合并症,重视患者及家庭的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减少合并症.结论 老年哮喘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呼吸道慢性反应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具有其特殊性,应及早结合临床特征进行治疗,预防并发症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李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贝那普利片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贝那普利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贝那普利组,30例)和B组(联合治疗组,30例),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盐酸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雷公藤多苷片20mg每日3次.服用雷公藤多苷2周内复查肝功能及血常规,如如出现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2.5倍或外周白细胞计数<3.5 × 109/L暂停应用雷公藤多苷,经治疗后恢复正常者继续服用.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Scr、Ccr测定)、肝功能(Alb、SLT、ALP)、血常规的改变.结果 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Alb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在减少24h尿蛋白、升高白蛋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即Scr、Ccr等指标)比较及相互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雷公藤多苷联合贝那普利,降尿蛋白作用明显,不良反应少,患者服药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勇慧;赵凤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