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贝那普利片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60例临床观察

张勇慧;赵凤华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片, 贝那普利片, 慢性肾小球肾炎, 蛋白尿
摘要: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贝那普利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贝那普利组,30例)和B组(联合治疗组,30例),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盐酸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雷公藤多苷片20mg每日3次.服用雷公藤多苷2周内复查肝功能及血常规,如如出现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2.5倍或外周白细胞计数<3.5 × 109/L暂停应用雷公藤多苷,经治疗后恢复正常者继续服用.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Scr、Ccr测定)、肝功能(Alb、SLT、ALP)、血常规的改变.结果 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Alb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在减少24h尿蛋白、升高白蛋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即Scr、Ccr等指标)比较及相互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雷公藤多苷联合贝那普利,降尿蛋白作用明显,不良反应少,患者服药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中的护理效果对比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中的护理效果,并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60例高热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归性分析.另外,根据患儿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在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的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显示,在对观察组患儿采用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后,惠儿的降温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较少,两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缩短患儿的降热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吕从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药物流产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认清降低剖宫产的必要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瘢痕子宫中孕引产的孕妇16例,均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观察用药到宫缩发动时间,用药到分娩时间,出血量,不良反应及产后感染情况.结果 用药后,96%在用完米索前列醇后12h内分娩且产后2h出血量平均约110ml,一例发生瘢痕子宫破裂,无一例产后感染.结论 药物流产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引产相对安全有效,也要注意发生瘢痕子宫破裂的危险.

    作者:李凤芝;彭淑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类风湿关节炎和非类风湿关节炎各100例,检测其血清中抗-CCP水平及类风湿因子(RF),进行对比、比较、分析.结果 抗-CCP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特异性比RF高.结论 抗-CCP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辛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无痛胃肠镜治疗消化道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无痛胃肠镜在消化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8例患者采用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进行麻醉,在患者睫毛反射消失之后,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结果 所有的患者在完全没有感觉的状态下进行胃镜检查,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都为100.0%,并且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以及Sp02的变化都在安全范围内.患者对操作的过程没有任何记忆,术中没有患者发生恶心和呕吐现象.并发症:出现轻微头昏的患者有2例,一次性呼吸抑制患者有1例,术后呕吐患者1例.结论 在临床上,对消化内科患者采用无痛胃肠镜进行检查,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检测成功率,在无痛胃肠镜技术中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进行麻醉,用量少,麻醉平稳且效果好,患者在手术后的恢复快,同时对患者产生的呼吸抑制少;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检查技术,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桂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输卵管结扎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就输卵管绝育术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总结绝育术临床经验,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基于我院2006年至2012年间临床诊治收集的5500余例输卵管结扎术患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总结结扎术手术实施前后、手术方式、术后妇科炎症与手术失败率之间的关系,还就临床表现总结手术并发症情况,并作出经验总结.结果 妇科炎症期实施结扎手术失败率要高于无妇科炎症结扎术失败率(P<0.05),而哺乳期实施结扎手术失败率要高于经期后的结扎手术失败率(P<0.05),双折压挫结扎术失败率高于抽芯包里法绝育手术失败率(P<0.01),峡部结扎术失败率要比壶腹部结扎手术实施失败率低(P<0.05);绝育手术总并发症案例约50例,其中手术并发症多由手术期间临床操作与护理有关.结论 临床输卵管结扎术应该进行严格临床操作与护理,并将各临床要点贯穿术前检查、术中临床操作与术后养护各环节,并及时进行临床并发症观察记录,以全面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提升手术成功率.

    作者:刘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体股癣和手足癣242例应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 应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体股癣和手足癣,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242例患者中体股癣98例,手足癣144例.治疗组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均匀涂于患处及周围皮肤,每日1-2次.对照组仅外用硝酸咪康唑乳膏2-4次/日,体股癣和手足癣各治疗4周.两组患者均停药4周后取材进行真菌镜检和培养,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结束时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85.1%,两组无统计学差异(x2=2.74,P>0.05).治疗4周末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13,P<0.01).结论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体股癣和手足癣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作者:刘向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家属认知心理行为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属认知心理行为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家属认知心理行为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变程度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教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脊髓损伤患者家属实施认知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可以让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到康复治疗过程中,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琳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通过探讨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实践,为更好地完成护理任务提供宝贵经验.方法 对本院行腹腔镜手术的1028例妇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102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无1例出现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均甲级愈合出院.结论 全面周到、细致有效的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丁虹;毕秀娟;李佳艳;LI Hong-xia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度脑损伤患者早期高压氧治疗疗效观察

    高压氧治疗对颅脑外伤具有确切的疗效,为了探讨高压氧对不同病程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了100例在颅脑外伤后10d内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治疗组),与100例在3个月以后始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治疗组的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且高压氧疗程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目的:由于脑细胞对氧有特殊的敏感性和依赖性,一旦脑损伤后,可逆损伤细胞的恢复必须依赖于氧,这些病变组织只要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氧气就有逆转的可能.利用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度脑损伤,实验在临床医学中,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度脑损伤,是目前为有效,且疗效好的方法.且探讨在将来的治疗重度脑损伤的方法中有哪些是可以进行探讨使用的,并且将重度脑损伤的早期高压氧治疗方法广泛的推广出去.对患者的治疗起到更明显的作用.结论 在颅脑损伤患者中,重度脑损伤并脑内血肿是神经外科难处理的病症,因为它常伴有恶性的颅内压增高、脑缺氧,患者的预后也较差;早期的高压氧治疗可以及时提高血氧含量,阻止恶性缺血缺氧的发生.重症脑损伤患者术后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早行HBO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翟振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规范用药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对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特点.结果 导致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主要有7大类17种,其中80岁以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高,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患者,P<0.05.静脉给药引起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其他给药方式,喹诺酮类抗菌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其次为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等.结论 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因素较多,喹诺酮类抗菌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因此在临床用药时要合理规范用药,采用科学给药方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孙晓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肺结核合并真菌等感染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真菌、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30例合并有真菌、细菌感染的老年肺结核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其中19例为初治,11例为复治,病理过程较长而重,病变范围广,多有空洞,并发有细菌、真菌感染;在临床上常被原发病掩盖,易发生误诊,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查.大部分病例抗结核及抗感染治疗均有效.结论 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真菌感染呈增多趋势,掌握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作者:王晨;苏宏正;王会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HPLC法测定复方替米沙坦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检查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替米沙坦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Symmetry(@) C18色谱柱(3.9mm×150mm,5μm)分离,流动相为乙腈-0.01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7.0)(15:85,v/v) (A)和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1.3mL·min-1,检测波长271nm,柱温40℃.结果 氢氯噻嗪在1.22-24.4μg·mL-1和替米沙坦在3.87-77.4μ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氯噻嗪和替米沙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RSD=0.8%,n=9)和99.6%(RSD=0.5%,n=9).

    作者:于淼;王立刚;徐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剖宫产术后使用卡前列甲酯栓促进子宫复旧和肠排气4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430例剖宫产术后使用卡前列甲酯栓直肠放曼阴道流血时间和肠排气的时间.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实施的43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15例,术后静脉滴注缩宫素20U/d,直肠给卡前列甲酯栓1 mg/12h,共三天.对照组:215例,术后静脉滴注缩宫素20U/d,共三天.结果 子宫复旧和术后排气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复旧好,平均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为4天,术后通气时间为15小时.对照组平均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为7天,术后通气时间为26时.结论 剖宫产术后直肠放置卡前列甲酯栓能有效缩短阴道流血时间促进产妇排气作用,减少感染,晚期产后出血等相关并发症.

    作者:孙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人高血压临床特征分析及防治探讨

    目的 研究和分析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症状,并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出一套有效的解决办法.方法 我院自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共接收90多例60岁以上的高血压病人,对其治疗过程和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 经过一个月左右的精心治疗,96例高血压病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好转,并且将他们的血压有效的控制在了(130-138)/(85-90) mmHg范围之内.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人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临床症状,这就要求我们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有效达到治疗患者的目的.

    作者:张志涛;王敏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

    目的 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结合我院2008年——2012年间所接受治疗的50例肺炎患者,对于轻症患者进行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口服治疗,对于中症患者进行β-内酰胺类比较强的抗生素和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静脉滴注.结果 5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有效治愈率为98%.结论 经过实际临床治疗表明,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建议早期联合使用.

    作者:崔志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呼吸功能锻炼指导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心病的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病程长,呼吸肌疲劳.出现病情急性期加剧时,可发生呼吸功能衰竭.因此,加强呼吸功能锻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护士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1心理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讲解呼吸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让其了解单纯靠药物不能完全改善其病症,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使家属起到监督的作用,鼓励患者、提醒患者定时锻炼.

    作者:刘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目的 研究妇产科围手术期的相关例子,研究在临床中对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08例患者进行抽样,以抗生素的使用时期为根据对其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人,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性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一般性护理除外,进行专业的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在体温、感染率、住院时长等方面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结论 通过对妇产科患者的相关预防、护理,能够加强患者对疾病感染的抵抗力,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还可以避免妇科患者在围手术期中受到感染,推进患者病情好转和康复治疗的顺利.

    作者:金凤善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鼻骨CT扫描技术在临床诊断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鼻骨CT扫描技术用于骨折诊断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临床确诊鼻骨骨折患者195例X线及CT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鼻骨骨折临床诊断准确度及骨折类型.结果 鼻骨骨折CT诊断准确度明显高于X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95例患者中经X线诊断单纯性鼻骨骨折92例,粉碎性骨折44例,复合性骨折7例,分别占总数47.2%,22.6%,3.6%;而经CT诊断单纯性鼻骨骨折117例,粉碎性骨折61例,复合性骨折3例,分别占总数60.0%,31.3%,1.6%;X线和CT诊断单纯性、粉碎性骨折及复合性鼻骨骨折准确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骨CT扫描技术用于骨折诊断准确度优于X线,可有效鉴别不同类型鼻骨骨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沈君;薄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HP)和血液透析(HD)对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标记为对照组,另外30例增用血液灌流,标记为治疗组,比较两组的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及Leptin水平变化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及Leptin水平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总体健康状况、体能、社会功能、精力状况和疼痛方面评分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 HD清除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及Leptin的效果较优,而且费用合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杨绍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34例),时比两组患者分娩结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产程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窒息率及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治疗组患者产程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窒息率及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患者在选择分娩方式时,医护人员应依据患者体征选取合适的分娩方法,减轻对患者及新生婴儿的威胁,提高患者及新生婴儿生活质量.

    作者:马艳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