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

崔志兵

关键词:β-内酰胺类, 大环内酯类药物, 社区获得性肺炎
摘要:目的 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结合我院2008年——2012年间所接受治疗的50例肺炎患者,对于轻症患者进行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口服治疗,对于中症患者进行β-内酰胺类比较强的抗生素和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静脉滴注.结果 5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有效治愈率为98%.结论 经过实际临床治疗表明,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建议早期联合使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钢板内固定治疗64例跟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手术和治疗疗效,为治疗跟骨骨折提供了有力的临床依据.方法 通过对来我院进行跟骨骨折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共有64例,将64例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成试验组(钢板内固定组)和对照组(闭合复位组)各32例,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观察讨论并作出分析.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有明显性的差异.结论 治疗跟骨骨折的关键就是要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而在对比试验中也体现出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方法是佳的选择,治疗的疗效、优势较为显著.

    作者:孙文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发生的影响

    目的 初步探讨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脑出血患者共8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叶酸口服以补充叶酸,分别测定患者入院时和入院一月时的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水平,并定期行颅脑CT检查以动态观察其脑水肿的情况.结果 经测定,治疗组的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入院时明显下降,迟发性脑水肿治疗组发生5例,而对照组发生14例,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脑出血患者行补充叶酸治疗可以降低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且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低的脑出血患者的迟发性脑水肿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王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多巴胺与硫酸镁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多巴胺与硫酸镁联合使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0年7月——2011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1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全部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被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的56例患者采取解痉平喘、吸氧等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的6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采取多巴胺与硫酸镁联合应用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研究组有68.33%(41例)的患者得到临床控制,23.33%(14例)患者显效,8.33%(5例)患者好转,整体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临床控制53.57%(30例),显效19.64%(11例),好转10.71%(6例),另有14.29%(8例)的患者无效,整体有效率为85.71%,组间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硫酸镁具有降低血压、减缓心率的作用,而小剂量应用多巴胺能够小幅增加血压以及心率,二者联用可以抵消对血压以及心率的影响.此外,多巴胺与硫酸镁联合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显著,并且治疗成本低廉,值得推广[1].

    作者:黄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影响检验分析前血标本质量的因素分析

    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增强显著带动了医疗科技的进步,临床检验技术的研究随之不断深入和完善,实验室质量管理中,血标本采集为重要环节及内容,标本的合格直接关乎着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是临床疾病治疗重要的参考依据.对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造成影响的因素较多,多个环节均有涉及,故需加强医生、检验人员、患者、护理人员多方面的配合,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把控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从根本上提供标本检验质量.

    作者:张红梅;阮朝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20例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目的 探究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120例严重创伤急诊患者进行护理,然后对其护理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20例严重创伤急诊患者中,抢救脱险112例,死亡8例,抢救成功率为93.33%,20-60min是有效的抢救时间.结论 使用针对性、连续性及预见性方法对严重创伤急诊患者进行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孙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提高后勤保障能力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先进医疗设备的购置和使用已成为了各个医院提高诊疗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直接手段.随着医疗设备资产的不断增加,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也变得愈加复杂和繁重,怎样提升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做好医院后勤保障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层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本文从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出发,从设备采购、设备使用、设备维修、设备淘汰、设备档案等方面,阐述了加强医疗设备管理的相关策略.

    作者:刘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超声诊断在妇产科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超声波即使用高频率声波进行检查.这种声波,人不能听见,但能检查卵巢,声波反射形成的图像,可清楚显示健康组织、液性囊肿和肿瘤组织的不同.

    作者:高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公共场所卫生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公共场所是提供给各行各业从事社会活动的一些场所,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一个可以工作、学习、娱乐、医疗等各种活动需求所应用的一种场所或实施的总体概念.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尚存在于公共场所中的诸多问题,如公共场所中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公共场所中卫生监督员数量不足或者素质普遍偏低、预防性卫生工作不到位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居民在公共场所中活动的质量,后本文通过针对公共场所中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即为建立有效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增加卫生监督员数量,增强公共场所中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强预防性卫生工作,改善现有的卫生条件,加强管理工作.

    作者:耿继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34例),时比两组患者分娩结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产程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窒息率及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治疗组患者产程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窒息率及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患者在选择分娩方式时,医护人员应依据患者体征选取合适的分娩方法,减轻对患者及新生婴儿的威胁,提高患者及新生婴儿生活质量.

    作者:马艳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2012年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47)和对照组(n=49).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绪.结果 在干预实施前,对照组和干预组SA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神经外科患者的焦虑心理.

    作者:罗明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院财务管理的财会管理信息化建设

    目的 分析讨论医院财务管理的财会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法 通过分析医院财务管理的财会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等,而去讨论医院财务管理的财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和措施.结果 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结论 医院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它贯穿了医院经济业务的全过程,如果只依靠传统的财务管理是很难发挥参悟管理的作用,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效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代医院的管理日趋细化,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已经完全超出了传统会计界定的范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李光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前和术后护理分析

    目的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前和术后护理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所有患者进行手术前后护理,对其术前、术后情况以及产生的并发症进行护理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对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有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手术前后的症状均比对照组患者好.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安全性高,对人体组织损伤小,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重要保障.

    作者:董金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检测13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依据检测结果分为高血脂水平组和正常血脂水平组,比较2组颈动脉IMT.结果 高血脂水平组患者股动脉IMT高于正常血脂水平组股动脉IMT.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颈动脉IMT有关,应及时检测早期给予干预治疗.

    作者:顾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乳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对鉴别两类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乳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对鉴别肺炎和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我院386例特定两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血乳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观察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参考组比较,两种疾病乳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均显著上升,但肺炎组超敏C反应蛋白的升高程度更大;肺炎组乳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的程度具有正相关,COPD组具有负相关.结论 血乳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于鉴别肺炎和COPD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作者:田军;宋小海;刘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先天性脑积水手术治疗20例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09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20例先天性脑积水患者,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果 20例患儿在手术半年进行CT和MRT检查,脑室与术前相比,都有一定程度的缩小,未出现死亡现象,10例患者显效,9例患者有效,1例患者无效,其中2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1例患者出现分流管阻塞.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脑积水,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周毅;赵斌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在ICU患者股静脉穿刺采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一种简单、可行的股静脉穿刺的采血方法,从而提高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在ICU危重患者中的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 对在我院自2012年04月01日至2013年03月31日接受治疗的70例ICU危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35名.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注射器采血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比较两组采血方法对标本污染、血液凝固及血液污染,受注射容器限制等指标.结果 采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股静脉穿刺采血比传统的注射器采血成功率高,能够有效地避免血样本污染等现象,且这种方法不会受注射容器限制.结论 一次性采血针行股静脉采血方法优于传统股静脉采血方法,值得我们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巧云;宗秋梅;戴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芡实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芡实的脂溶性成分进行了分析.气相色谱从芡实的油状物中共分离出47个组分,其质谱数据经Xcalibur工作站检索与NIST标准质谱图库进行对照,鉴定了其中的13种成分,主要成分为直链烷烃和酯类成分.

    作者:冉晓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和内镜特点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和内镜特点.方法 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经胃镜确诊的PU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56倒不同年龄组的临床和内镜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人PU临床表现及伴随疾病与中青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胃溃疡尤其是高位溃疡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老年组巨大溃疡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在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方面,老年组与中青年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PU的临床及内镜特点不同于中青年,症状不典型,胃溃疡多于十二指肠溃疡,合并慢性疾病增多等.

    作者:高雪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急诊护理质量提高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急诊护理质量提高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1年度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对照组,以急诊科2012年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观察组,两年度分别抽取80例患者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明显的提高急诊的护理质量、护理考核分以及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护理质量得到大幅度上升,护理考核分数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得到患者的好评,值得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洪丽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农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农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的流行病学,以更好地预防农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法 对我地区年龄18岁以上居民2400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测量血压、身高、并检测血糖和血脂等.对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做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400人中发生代谢综合征891例,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不明显,p >0.05;随着年龄升高,患病率逐年增加,p<0.05;不同民族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饮酒、高血压遗传、盐摄入量高的患者患病比例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我地区代谢综合征患者比例较高,多发生在年龄较高,饮酒、高血压遗传和盐摄入较高的人群中,需要对这些人高度重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李继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