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在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王敏娟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 腹腔镜手术,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在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5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在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纳入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辅助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心理状态平静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手术失误率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在腹腔镜固手术期中应用,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及手术失误情况的发生,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病治疗中临床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

    目的 对高血压临床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7月到2012年9月期间临床诊治的7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患者都进行高血压常规药物治疗,但试验组在进行临床用药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基于数据统计对比结果进,行二者的临床效果比较.结果 试验组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护理干预治疗具有一定临床价值,且护理干预治疗后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提高.结论 高血压临床治疗过程中在进行临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病痛,且临床护理干预能优化临床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肖黎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析医院诊疗科室的全成本核算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一个服务性机构,医院的发展面临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责任主体与利益主体、服务质量与耗费水平、医院收入与病人支出等种种矛盾.在服务百姓的同时,医院也需要控制成本.对医疗成本进行核算,细化成本核算单元,实行科室成本核算,对成本收益率、个人部分占全部支出比重、卫生材料耗收比例、损益分歧等指标进行评估和比较,能够很好的反映医院经济运营的效果.

    作者:于璟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心力衰竭患者共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数量均为50例.仅给对照组提供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重点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以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有较大的改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医疗辅助手段.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有助于减轻心力衰竭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蔡淑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早期心理和康复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和康复干预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本文选自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这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外加早期心理和康复干预治疗,对患者在焦虑、睡眠障碍、绝望感三个方面的比较,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焦虑、睡眠障碍、绝望感三个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总分和AD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总分和ADL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治疗后(t=6.2691,4.494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心理和康复干预治疗老年脑卒中,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程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3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三组,三组患者均接受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麻醉,丙泊酚用药剂量分别为2μg/ml、3μg/ml和4μg/ml,对比分析三组观察对象平均意识恢复时间、平均拔管时间和平均睁眼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小剂量组患者术后平均意识恢复时间、平均拔管时间和平均睁眼时间均短,而大剂量组患者平均意识恢复时间、平均拔管时间和平均睁眼时间均长,三组患者相关观察指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小剂量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麻醉过程中,具有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且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早,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胡艳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全麻中支气管痉挛一例报道

    赵雨,女,47岁住院号56076,于2013年4月10日以多发性子宫肌瘤为诊断人院,要求手术治疗.该患无阴道流血病史,体检发现多发性子宫肌瘤,回忆病史有膀胱压迫症状,无腹泻及便秘史.查体:一般状态良好,无贫血貌,下腹部未触及包块,内诊检查宫颈光滑,子宫女拳大小,活动度良好,双附件未触及异常包块.彩超提示多发肌瘤大者5.0*4.5厘米大小,小者0.5*0.5厘米大小,住院后完善各种辅助检查,其余各项检查指标均无异常.

    作者:杨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类风湿关节炎和非类风湿关节炎各100例,检测其血清中抗-CCP水平及类风湿因子(RF),进行对比、比较、分析.结果 抗-CCP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特异性比RF高.结论 抗-CCP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辛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用CT检查和X线检查诊断胸部闭合性损伤效果的比较

    目的 分析并比较用CT检查方法和X线检查方法诊断胸部闭合性损伤的效果.方法 对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这一年内来我院治疗的231例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分类记录.这231例患者均接受了CT和X线两种检查方法,将经检查后的初步诊断与医院的终诊断作比较,分别计算经CT检查后诊断的准确率和经X线检查后诊断的准确率,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通过比较和计算数据,我们发现用CT检查血胸和气胸等疾病的准确率较高,诊断胸部骨折的准确率与应用X线检查的准确率基本持平.结论 在临床上应首先应用CT检查血胸和气胸等疾病.此外,X线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检查迅速的优点,用X线较为快速的诊断胸部骨折,可降低医院成本,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患者家庭的负担,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夏黎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治愈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案例之一

    探讨中药对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迟发性脑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更广阔的治疗途径,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作者:姜翠蕾;曲红娟;迟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尿微量白蛋白试纸法和免疫比浊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讨论尿微量白蛋白试纸法和免疫比浊法在临床应用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标本89份,分别采用尿微量白蛋白试纸法和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并比较其一致性.结果 试纸法阳性率为65.17% (58/89),免疫比浊法阳性率为56.18%(50/89).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试纸法检测准确,快速,经济,适合大规模临床初筛.免疫比浊法适用于作进一步的确诊试验.

    作者:蒋志建;廖青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8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每组各为44例,给予观察组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给予参考组患者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 >0.05;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随访期内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手术时间创伤小,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并发症及复发率较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率.

    作者:管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接诊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观察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次数.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的次数上,研究组明显要好于对照组,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的护理中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可以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次数,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因此,患者沟通在神经外科的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静;王学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平消胶囊联合三苯氧胺在乳腺癌后期治疗中的作用探析

    目的 研究分析平消胶囊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癌后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使用平消胶囊联合三苯氧胺治疗,对照组(33例)仅给予三苯氧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消胶囊联合三苯氧胺用于后期乳腺癌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冯丹;韩彬;刘福;崔传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激素冲击联合无环鸟嘌呤核苷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激素冲击联合无环鸟嘌呤核苷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组66名面神经炎患者应用无环鸟嘌呤核苷制剂代表药物阿昔洛韦进行治疗,同时辅以激素冲击疗法和常规对症治疗.参照组患者除不应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以外其余治疗方案与临床组相同,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临床组其FNFI≥0.9例数及比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面神经功能改善比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激素冲击联合无环鸟嘌呤核苷治疗面神经炎其临床疗效显著,并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相比于单纯应用激素冲击疗法而言,可显著缩短疗程.

    作者:付本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后子痫的护理体会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在临床上可分为轻、中、高度三种,重度妊高症又分为先兆子痫和子痫,按发病时间分为产前、产时和产后子痫,临床上以产前子痫常见,产后子痫少见,且多发生于产后24小时以内,子痫是妊娠期间特有的疾病,若发作严重并有并发症可危及母亲和孩子的生命,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对子痫病人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而且由专人护理,及时准确地处理子痫能够很好的改善预后,有效的防止子病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隋月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公共场所卫生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公共场所是提供给各行各业从事社会活动的一些场所,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一个可以工作、学习、娱乐、医疗等各种活动需求所应用的一种场所或实施的总体概念.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尚存在于公共场所中的诸多问题,如公共场所中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公共场所中卫生监督员数量不足或者素质普遍偏低、预防性卫生工作不到位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居民在公共场所中活动的质量,后本文通过针对公共场所中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即为建立有效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增加卫生监督员数量,增强公共场所中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强预防性卫生工作,改善现有的卫生条件,加强管理工作.

    作者:耿继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术后尿潴留麻醉和围手术期考量

    术后尿潴留现象是麻醉和外科手术之后一个多见的不适反应现象,由于全身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排尿反射受抑制;切口疼痛引起膀胱和后尿道括约肌反射性痉挛;以及患者不习惯在床上排尿等,都是常见原因.据统计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几率一般在5%到70%之间.原发病、手术的类型、麻醉的类型等都会影响到术后尿潴留的发展.围手术期间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受到外科手术、麻醉类型、原发病以及患者个人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不正确的尿潴留处理方法会导致膀胱的过度膨胀、尿道感染以及导尿后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本文的目的在于讨论排尿的生理机能和分析围手术期导致术后尿潴留的因素和对于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指导.

    作者:李长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胸部创伤X线表现的临床分析

    车祸伤、坠落伤、挤压伤、摔伤和锐器伤为造成胸部损伤的主要原因,可出现胸壁挫裂伤、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甚或肺挫伤等直接后果,有时还会合并腹部损伤.根据外伤史结合典型临床表现,一般不难作出初步诊断.其中,X线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此,作者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0例资料完整的胸部损伤病例之X线表现分析如下,以指导临床实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玉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和讨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时出现的常见并发症,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通过透析治疗肾病患者72例,就不同肾病的并发症发生进行比较.结果 整体比较,p >0.05,尚不能认为不同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差异.但是经过比较,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因为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其存活率,但只要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进行充分的透析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行剖宫产术的同时剔除肌瘤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从本院就诊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48例作为实验组,在行剖宫产术的过程中实施肌瘤剔除术.随机选取同期单纯剖宫产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产后出血量及对新生儿影响方面都没有明显差异.实验组手术只要把握好相关手术指征,基本都很顺利.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行剖宫产术的过程中,只要掌握好相关手术指征,行剔除肌瘤术是可行的.这样,不仅能避免患者二次手术,还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熊闺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