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CT检查和X线检查诊断胸部闭合性损伤效果的比较

夏黎明

关键词:CT检查, X线检查, 诊断, 胸部闭合性损伤
摘要:目的 分析并比较用CT检查方法和X线检查方法诊断胸部闭合性损伤的效果.方法 对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这一年内来我院治疗的231例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分类记录.这231例患者均接受了CT和X线两种检查方法,将经检查后的初步诊断与医院的终诊断作比较,分别计算经CT检查后诊断的准确率和经X线检查后诊断的准确率,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通过比较和计算数据,我们发现用CT检查血胸和气胸等疾病的准确率较高,诊断胸部骨折的准确率与应用X线检查的准确率基本持平.结论 在临床上应首先应用CT检查血胸和气胸等疾病.此外,X线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检查迅速的优点,用X线较为快速的诊断胸部骨折,可降低医院成本,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患者家庭的负担,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用药物行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轻微粘连的疗效

    目的 采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行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轻微粘连.方法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双合诊检查了解子宫大小及位置,放置阴道窥器充分暴露宫颈,将装有药液(庆大霉素注射液4万单位,地塞米松注射液5毫克,糜蛋白酶4000单位,加注射用水至20毫升)的20毫升注射器接于宫颈导管上,缓慢推注液体.结果 50例患者中有20例榆卵管通畅,有30例输卵管通而不畅,有10例输卵管阻塞.对30例输卵管通而不畅的患者在行两次输卵管通液术后,有28例输卵管完全通畅并妊娠,有2例无效.结论 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糜蛋白酶可有效治疗榆卵管轻微粘连.

    作者:邹文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85例实施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2例实施常规护理,B组43例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完全从医率高于A组(P<0.05).结论 对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疗效.

    作者:高丽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药剂人员临床合理用药相关知识

    目的 对药剂人员临床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了解他们对用药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将我院2011-2013年药剂人员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及原因进行探讨.结果 研究时间段内,我院药剂人员用药不合理率近10%,总体而言临床用药较为合理.用药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重复用药、用药剂量不合理、配伍失当;而用药不合理的原因也主要有三个方面: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结论 为了使得临床用药更加规范,药剂人员就应科学运用相关药剂学知识,同时要积极开展一些有关患者为主的药学服务,从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刘学功;舍子岳;谭亚萍;陈彦文;郑蓥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

    目的 探讨护理路径在神经病患者的临床使用中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将175例神经系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94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和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对照组有81例,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患者减轻焦虑(P<0.01);功能锻炼的正确性,卫生达标率,患者满意度增加(P<0.05);并发症显着较低的函<.01).结论 根据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作者:姜丽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2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3年3月间于我院和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32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治疗后,两组一年以上的存活率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三年以上的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肢端坏疽、视网膜病变、感染、透析性低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血管病变,分别为84.38%和71.88%,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终未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时机的选择、预防与控制心血管病变及感染方面均要多给予关注.

    作者:公丕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在带蒂帽状腱膜骨膜瓣修补前颅底缺损重建术的护理干预

    目的 总结护理干预在带蒂帽状腱膜骨膜瓣在前颅底肿瘤术后颅底缺损重建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28例经额颅内入路手术或颅面联合手术,前颅底肿瘤采用帽状腱膜骨膜瓣重建颅底缺损手术的患者术前术后进行系统护理干预.结果 术后全部病例临床症状改善,1例术后第4天出现脑脊液漏,自然恢复,无手术死亡、脑膜脑膨出、颅内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前颅底肿瘤采用帽状腱膜骨膜瓣重建颅底缺损手术的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院药品库存存在的问题分析与管理措施

    医院库存存在药品采购计划不当、药品贮存条件不符合要求、对药品有效期监控不当、管理意识上的偏差等问题,此文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几点解决办法.

    作者:覃太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瑞格列奈或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 评估瑞格列奈或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87名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瑞格列奈/二甲双胍和那格列奈/二甲双胍,疗程1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临床指标均得到改善,HbA1c和空腹血糖较治疗前降低;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组的降低幅度要大于那格列奈/二甲双胍组.结论 瑞格列奈或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是有效性的和安全性的.在联合应用二甲双胍时,瑞格列奈控制血糖的效果要好于那格列奈.

    作者:徐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金黄散外敷配合艾灸治疗药物刺激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金黄散外敷配合艾灸治疗药物刺激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重症监护病房的药物刺激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运用金黄散外敷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只运用金黄散外敷治疗静脉炎.结果 实验组治疗静脉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金黄散外敷配合艾灸治疗药物刺激性静脉炎比单独使用金黄散外敷治疗静脉炎效果好,能够提高患者基础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在医院门诊的应用

    目的 探讨和分析对发热患者和家属实施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门诊此次收治的520例发热患者和家属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26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传统的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结果 试验组患者对发热知识的知晓率和不良护理行为的转变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发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将教育内容进行有效地规范化,同时积极地鼓励患者参与实践,进而能够有效地改变患者的不良护理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反跳的护理体会

    有机磷中毒为常见的急症,大多经抢救后转危为安,但也有部分患者,抢救后临床症状好转,数日后突然急剧恶化,重新出现有机磷中毒的症状,一般征兆是死亡急促或出现肺水肿,此种反应就是反跳现象.在临床上,患者在有机磷中毒之后会出现两个死亡高峰,第一个高峰是患者中毒的24小时之内;第二个是2到10之内.在有机磷中毒之后患者没必要恐惧,因为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患者如果是处在第一个高峰是很容易被治愈的,死亡的人数呈下降趋势.但是由于出现反跳的情况,患者在二个高峰死亡案例逐步增多,因此加强临床的护理和中毒反应的观察很是关键,通过掌握有机磷中毒发生的规律和原因,及时给予患者治疗,提高有机磷中毒的治愈率.

    作者:杨继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脂指标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 对血脂指标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1年7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糖尿病患者68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定义为糖尿病组和健康组,对共展开血脂各项指标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比较发现,糖尿病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健康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两组研究对象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糖尿病组血脂异常发生率较健康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会发生显著的血脂异常现象,对血脂指标展开检测可为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临床应对其给予关注.

    作者:高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血栓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脑血栓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在2010年0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脑血栓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康复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脑血栓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疗效为显效的患者占54例,疗效为有效的患者占27例,疗效为无效的患者占9例,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0%.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血栓患者康复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米艳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化疗所致的口腔炎护理

    口腔炎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肿瘤化疗并发症,不仅会对患者的正常进食带来影响,而且还会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度降低,甚至还可能会引发全身性感染,进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所以,加强口腔炎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针对化疗的临床护理现状,深入的分析了化疗所致的口腔炎护理,旨在促进肿瘤患者健康水平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作者:赵晶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超声对外伤引起内脏损伤的观察诊断

    目的 本研究将对外伤引起内脏损伤采用超声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讨论,以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100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32例患者经超声诊断手术证实为外伤引起内脏损伤,其中有2例患者为膀胱破裂,3例患者为肠破裂,6例患者为肾损伤,1例患者为胰腺损伤,9例患者为脾脏损伤,11例患者为肝损伤;这些患者的声像图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其实质性脏器内的回声不均匀,包膜不具备连续性,大部分患者表现为盆腔积液.结论 在对外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超声检测可以对外伤引起的内脏损伤进行迅速、准确的诊断,为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手术方案提供有利的参考意见,其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因此,在对外伤引发内脏损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超声诊断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柳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病房实施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病房实施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外科病房2011年度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对照组,2012年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工作质量.结果 观察组在外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工作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外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护士的工作能力明显上升,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明显提高,减少了护患纠纷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诊治及健康教育

    目的 探究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诊治以及应用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方法 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胃溃疡患者共40例,对其临床资料使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临床诊治以及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结果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40);治疗后胃溃疡复发患者共4例,占据所有患者比例10.0%;患者接受治疗后(7.5±1.7)天症状消失.结论 对胃溃疡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以及针对性的目标教育,能够大幅度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卫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90例评价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免疫检验的血样共180份,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90份,观察组90份.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检验,实验组在检验过程中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对两组的检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从血清胰岛素(INS)、胰岛素抗体(IAB)、甲胎蛋白(AFP)、CA125、血清总T3、癌胚抗原(CEA)、CA199七个方面,比较两组检验效果,实验组的平均变异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 在临床免疫检验中,标本的采集保存、仪器设备的使用、试剂的选择等都会给检验结果带来一定的影响,而采取有效的全面质量控制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数据.

    作者:吕正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静脉补钾疼痛原因分析与护理

    针对静脉补钾疼痛的问题,在临床推广简单可行小方法,减轻静脉补钾对血管的刺激,减轻疼痛,体现人文护理.

    作者:王晓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食道心房调搏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对86例冠心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 对食道心房调搏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对86例冠心病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从2010年5月到2012年5月心内科收治的86位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将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作为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冠心病组.结果 在多支病变组中,试验诊断的准确度是87.5%,敏感度是85.1%.在单质病变组中,试验诊断的准确度是82.5%,敏感度是75.1%.结论 在诊断冠心病中,食道调搏负荷试验是比较可靠的诊断方式,特则是对于一些由于肺部功能不健全、身体素质较弱以及残疾等因素无法进行运动试验者比较适用.

    作者:付蕾;梁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