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在医院门诊的应用

周丽萍

关键词: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 发热, 医院门诊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对发热患者和家属实施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门诊此次收治的520例发热患者和家属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26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传统的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结果 试验组患者对发热知识的知晓率和不良护理行为的转变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发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将教育内容进行有效地规范化,同时积极地鼓励患者参与实践,进而能够有效地改变患者的不良护理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药品库存存在的问题分析与管理措施

    医院库存存在药品采购计划不当、药品贮存条件不符合要求、对药品有效期监控不当、管理意识上的偏差等问题,此文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几点解决办法.

    作者:覃太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36脑梗死并发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脑梗死并发糖尿病的临床分析及预后.方法 将136例脑梗死病人分为治疗组40例患有糖尿病的脑梗死,对照组96例非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比较两组的发病临床表现、CT特点与急性期预后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性脑梗死较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预后差,好转率低.结论 控制好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可控制脑梗死的发生率及改善预后.

    作者:张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超敏C反应蛋白临床检验意义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临床检验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在颅脑损伤、动脉粥样硬化、肾移植肾功能、冠心病、儿童支气管哮喘方面的诊断作用.结果 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在上述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结论 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对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立波;崔殿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20例2型糖尿病诊断分析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评价继发性糖尿病筛查必要性.方法 主要通过回访、调阅住院病历的途径了解本院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初次诊断后2年时间内更正诊断为继发性糖尿病的情况,分析进行更正诊断的原因,并比较患者进行更正诊断的差异性.结论 积极贯彻继发性糖尿病筛查有助于减少误诊或贻误其他继发性糖尿病原发病治疗,临床需要积极贯彻.

    作者:肖莹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加MTX用于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加MTX用于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给予治疗组患者米非司酮加MTX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用MTX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包块缩小率、血β-HCG值下降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及包块缩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β-HCG值下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异住妊娠患者米非司酮加MTX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有助于患者包块缩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跃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环氧乙烷气体的灭菌效果监测及分析

    本文通过对环氧乙烷气体灭菌过程进行全程监测,探讨采用生物监测法,化学检测法控制灭菌过程,及消毒物品的摆放和消毒物品的材质有无密切关系.

    作者:毛广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胸外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改变,心胸外科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日趋增多,临床术前与术后的护理工作变得至关重要.同时心胸外科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不仅专业性强,风险极高,而且收住的患者病情多较重,手术繁杂,属纠纷高发科室.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保证护理安全,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成为今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

    作者:赵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诊观察室护生的护理安全带教

    针对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中,护生法律意识与护理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从规范临床带教,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意识培养、医疗护理文书的管理,从而有效减少纠纷,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作者:李淼;孙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状况分析

    青少年在参加田径运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损伤,这是不可避免的.青少年参与田径运动的意义不在于为了竞技,更是为了锻炼身体,而田径运动损伤却会给青少年带来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处理青少年在参与田径运动过程中的损伤,将伤害降到低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青少年易出现损伤的部位及原因,就此提出了有效的防御措施.

    作者:张建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创面封闭负压吸引技术(VSD)在骨科应用中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实施创面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的骨科患者正确护理措施,为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提供可靠依据,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10例骨折患者均实施创面封闭负压吸引术治疗.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10例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10例骨折患者持续负压引流时间为4至7天,平均(5.69±0.67天),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评分为94.31±1.22分.结论 对骨科患者进行创面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并给予相关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且并发症较少,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洪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原发性痛经的治疗

    原发性痛经即功能性痛经,不伴有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是年轻女性十分常见的病症,严重者影响日常生活.故此疾病的治疗在临床上尤为重要,这样可以减轻广大妇女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此疾病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口服避孕药、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钙离子通道阻断剂、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经皮电神经刺激、腹腔镜下子宫神经部分切除术.

    作者:于立杰;王祝华;刘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右美托咪定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右美托咪定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相关的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对照组选用咪达唑仑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则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药物后在病情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 调查显示,在对治疗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治疗后,患者的唤醒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明显缩短,此外,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呼吸频率相比于对照组也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缩短患者的唤醒时间,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赵西宝;谭晓青;崔学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15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成功救治过程及护理干预要点.方法 迅速有效清除皮肤中毒毒物,清洁被污染的皮肤和毛发防止体内吸收增加中毒症状;立即对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处置,遵循快速,彻底的洗胃原则,量及温度适宜;建立静脉抢救通道,用药合理对症,以阿托品、氯磷定为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首选药;护理干预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基础护理及健康宣教.结果 15名急性因集体误食不洁食物而引起有机磷中毒的患者,护理干预到位,全部治愈,无一例死亡.结论 准确掌握对急性有机磷中中毒患者抢救要点:早期诊断,救治及时,护理措施得力,即可提高治愈率,大大降低死亡率,是促进疾病转归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淑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肺结核合并真菌等感染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真菌、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30例合并有真菌、细菌感染的老年肺结核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其中19例为初治,11例为复治,病理过程较长而重,病变范围广,多有空洞,并发有细菌、真菌感染;在临床上常被原发病掩盖,易发生误诊,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查.大部分病例抗结核及抗感染治疗均有效.结论 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真菌感染呈增多趋势,掌握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作者:王晨;苏宏正;王会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心血管专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 对心血管专科护理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采取相关的对策.方法 此次研究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为120例,同时对同期的2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引发我院发生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有:护理人员和患者缺乏一定的沟通、医院的环境、管理者所造成的不安全性因素、医生和患者所造成的不安全性因素.结论 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术水平,同时对护理文书进行必要的规范等.

    作者:王国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8-2012年产后发生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患者46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法,研究组采用三联法进行治疗.结果 在治疗后24h内对照组出血量小于100ml3例,100-200ml5例,200-300ml4例,300-400ml4例,400-500ml4例,大于500ml3倒,研究组分别为7、7、5、3、1、0例,两组之间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疗效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临床疗效较高,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谷淑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常见妇科炎症的治疗与预防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常见妇科炎症的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我院2012年收治的100例妇科炎症患者均分成A、B两组每组50例,对于A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方法,B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方法,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并且分析对于不同病情的患者应该采用的治疗方案.结果 A组患者病情严重者治疗有效率为96.43%,平均治疗时间为10.3天,病情轻者治疗有效率为100%,平均治疗时间为15.2天.B组患者病情严重者治疗有效率为61.54%,平均治疗时间为22.3天,病情轻者治疗有效率为91.67%,10.2天.结论 在对妇科炎症进行治疗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症下药,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率,对于病情轻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不仅能够使患者快速痊愈而且还能够降低患者的痛苦,妇科炎症是一种复发率高的疾病,在治愈之后应该加强预防以免再次发生.

    作者:粟月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60例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对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把160例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根据临床路径给予实验组进行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情况差异明显(P均<0.05),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中具有良好效果,可把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房丽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触珠蛋白水平变化及其预后价值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卒中(Atherothrombosis,AT)患者血清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依据2007年韩国改良TOAST分型纳入160例AT患者,应用ELISA法对入院及发病第3个月时血清Hp浓度进行检测;据检测值以血清Hp平均水平为界,将研究对象分为高Hp组和第Hp组,采用单因素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NHISS评分及发病3个月时的mRS评分.Spearman秩相关分析检测Hp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高Hp组血清Hp水平于入院时(2.49±1.15vs1.90±1.07,p=0.009)和入院第10天(3.12±0.46Vs2.37±1.04,P=0.01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Hp组患者入院时NHISS评分显著低于Hp组(10.15±4.83Vs13.30±5.38,P=0.037);发病3个月时,高Hp组患者mRS评分亦显著低于低Hp组(3.07±1.14Vs3.78±1.11,P=0.020).结论 高Hp水平的AT患者预后较好,提示Hp水平可作为AT预后的一个新型标记物.

    作者:杜瑞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在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间诊断为淤血症的60例患者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的60例患者经过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其中,痊愈28例,比例为46.7%;显效17例,比例为28.3%;有效11例,比例为18.3%;无效4例,比例为6.7%.结论 临床中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淤血症疾病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微循环与血液循环,从而积极的增加患者的局部血流流通率,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任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