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杰;王祝华;刘丹
目的 研究激素冲击联合无环鸟嘌呤核苷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组66名面神经炎患者应用无环鸟嘌呤核苷制剂代表药物阿昔洛韦进行治疗,同时辅以激素冲击疗法和常规对症治疗.参照组患者除不应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以外其余治疗方案与临床组相同,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临床组其FNFI≥0.9例数及比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面神经功能改善比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激素冲击联合无环鸟嘌呤核苷治疗面神经炎其临床疗效显著,并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相比于单纯应用激素冲击疗法而言,可显著缩短疗程.
作者:付本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对照.方法 将14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7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瑞舒伐他汀10mg,1次/晚口服,对照组则应用辛伐他汀20mg,1次/晚口服,连用3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变化情况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在降血脂及缓解心绞痛症状方面,均优于辛伐他汀.
作者:张秀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寻求提高检验质量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份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份血常规检测结果中有50份复检检测结果,复检率41.67% (50/120),分析显示影响血常规检验准确度的因素有技术因素、仪器因素及固定因素.结论 血常规检验受众多影响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质量.
作者:王淑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脑部血管造影技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 对15例脑部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分析诊断阳性率.结果 脑部MSCTA检查共15例,阳性12例,阴性3例,阳性率为80%.发现脑部动脉瘤患者6例,动静脉畸形4例,烟雾痛2例.所采集的影像资料均清晰明了,颅底动脉环、基底动脉和大脑前中后动脉4级分支清晰显示,5级动脉分支清晰度尚可.结论 多层螺旋CT在脑部血管造影技术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诊断阳性率高,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伟;石金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外周动脉狭窄和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外周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同时根据患者的血压将这些患者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10-140/75-90mmHg;试验组: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40-160/90-100mmHg.结果 前3个月内,试验组发生梗死的患者为10例,占2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外周动脉狭窄合并高血压患者来说,维持患者血压在比较高的水平,短期内能够有效地减少和控制患者发生脑卒中,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并不理想.
作者:孙勇;赵红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临床针对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加入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5月来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共计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骨科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的治理则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进行,对比两组疗效及患者手术前后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结果 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采用常规骨科治疗的对照组.结论 针对骨科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的紧急处理,采用损伤控制技术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使患者得到有效的前期救活,为后续手术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米树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讨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病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85例患者,随机分成头痛宁组、氟桂利嗪组、头痛宁联合氟桂利嗪组,观察用药前一周及治疗30天后治疗效果及头痛程度.结果 头痛宁组基本治愈16例(57.14%),显效6例(21.43%),有效5例(17.86%),总有效率为96.43%,与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组基本治愈16例(55.17%)、显效7例(24.14%)、有效4例(13.79%)、总有效率27(93.1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氟桂利嗪胶囊组基本治愈13例(46.13%)、显效7例(25%)、有效3例(10.71%)、总有效率23(82.14%) (P<0.05).结论 头痛宁胶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偏头痛的药物.
作者:赵永刚;冯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临床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方法,探讨盐酸纳洛酮对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0例,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观察组30例,使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然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β-内啡肽,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分析显示,观察组使用盐酸纳洛酮治疗后,其患者的血浆β-内啡肽比治疗前呈现显著下降,前后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而对照组则没有显著变化,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相比也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 <0.05).结论 使用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塞,其能够充分降低患者的血浆β-内啡肽,对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孙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与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CSII)两种强化治疗方式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共收治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MSII组42例患者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CSII组加例患者采用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两组各治疗14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相关指标,分析其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H0MA-IR与FPG均显著降低,HOMA-β大大增高,且CSII组治疗后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MSII组(P<0.05).结论 MSII与CSII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可降低胰岛素抵抗,且CSII治疗效果显著优于MSU.
作者:姜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围产期胎膜早破的发生原因、对母婴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2008年3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围产期胎膜早破者166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时期未发生胎膜早破者166例作为对照组,总结其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难产率、产妇及新生儿的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女性围产期胎膜早破的发生要充分重视,分析其发病原因,降低其危害.
作者:刘桂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通过对高血压痛人的健康指导,以提高血压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韩丽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真菌、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30例合并有真菌、细菌感染的老年肺结核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其中19例为初治,11例为复治,病理过程较长而重,病变范围广,多有空洞,并发有细菌、真菌感染;在临床上常被原发病掩盖,易发生误诊,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查.大部分病例抗结核及抗感染治疗均有效.结论 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真菌感染呈增多趋势,掌握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作者:王晨;苏宏正;王会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喉罩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气道管理方式,以往主要作为一种气管插管失败后的补救通气方式,或困难气道的管理方式使用,很少将喉罩作为全身麻醉的气道管理方式.我院自2009年以来将喉罩用于短小全身麻醉,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短小全麻择期手术病人32例,ASA Ⅰ-Ⅱ级,年龄18-65岁,体重55-72kg,体重指数为20.25-25.10kg/m2,手术时间25-60min.排除标准:有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张口度小于2.5cm,头颈活动受限,MaUampati分级Ⅲ或Ⅳ级,体重指数≥30kg/m2的患者.手术种类包括:眼球异物取出术2例,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8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9例,乳房肿块切除术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例.
作者:王淑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内镜下治疗在急性胃溃疡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28例急性胃溃疡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内镜下治疗,并以同期收治的30例急性胃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则为80%,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7.1%,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则为23.3%,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性胃溃疡出血患者内镜下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实践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3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三组,三组患者均接受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麻醉,丙泊酚用药剂量分别为2μg/ml、3μg/ml和4μg/ml,对比分析三组观察对象平均意识恢复时间、平均拔管时间和平均睁眼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小剂量组患者术后平均意识恢复时间、平均拔管时间和平均睁眼时间均短,而大剂量组患者平均意识恢复时间、平均拔管时间和平均睁眼时间均长,三组患者相关观察指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小剂量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麻醉过程中,具有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且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早,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胡艳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在医院建设发展运行的组织结构中,护士长是一级领导者,在整体医院工作中,与上级有执行完善的工作意旨,对下级有与科室主任配合决策指令监察工作的职能,在全院总体工作区域内,协调协调医护、护患及科室之间的关系,使护理工作的做到各方的支持与配合,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出护理工作的佳效果.因此,护士长特定位置与工作任务,自身的健康、稳定的心态及行为很重要,对此,护士长管理心态行为与方法的研究,是医院发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捷径.
作者:鲁雪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我区2001-2010年两纲妇幼卫生主要指标终期评估.方法 按照2001年——2010年目标要求对我区10年来落实“两纲”主要卫生指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涉及妇幼卫生主要指标共计21项,其中达到两纲要求的有17项,3项未达标的为婚前医学检查率、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妇女病普查率.
作者:张艳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针对静脉补钾疼痛的问题,在临床推广简单可行小方法,减轻静脉补钾对血管的刺激,减轻疼痛,体现人文护理.
作者:王晓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伊曲康唑口服联合2%酮康唑洗剂外用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伊曲康唑口服联合2%酮康唑洗剂外用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2%酮康唑洗剂外用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曲康唑口服联合2%酮康唑洗剂外用对头皮溢脂性皮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通过对静脉穿刺的深入探讨,让更多的护士掌握静脉穿刺技巧,以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作者:崔娟;崔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