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孙晓丽
目的 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主要过敏原分部进行分析,为敏性鼻炎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10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体外血清检测,定量检测其中的特异性IgE抗体和常见过敏原.结果 户尘螨、房屋灰尘、宠物皮屑、牛奶和羊肉是引起过敏性鼻炎常见的过敏原,低龄患者以食入性过敏原为主,5-19岁患者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结论 过敏体质人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主要过敏原,防止过敏性鼻炎的发生.
作者:王本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64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前环使用重建钢板或普通钢板固定.后环使用重建钢板、T型钢板或骶髂螺钉固定.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5例患者随访6个月-3年.根据Matta复位标准,优良率是94.6%.结论 临床上对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选择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骨盆恢复良好.受损功能恢复快.预后好.
作者:孙跃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饮食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及其他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较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饮食护理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彦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2013年上半年我院检验科微生物室共收到临床科室、门诊部及院外细菌培养标本1465份,总阳性率13.72%.我院分离的细菌较多的是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见表1、表2、表3.
作者:杨明洲;李金奎;彭畅;冯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在临床上可分为轻、中、高度三种,重度妊高症又分为先兆子痫和子痫,按发病时间分为产前、产时和产后子痫,临床上以产前子痫常见,产后子痫少见,且多发生于产后24小时以内,子痫是妊娠期间特有的疾病,若发作严重并有并发症可危及母亲和孩子的生命,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对子痫病人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而且由专人护理,及时准确地处理子痫能够很好的改善预后,有效的防止子病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隋月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分析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臂丛麻醉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手术医治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术中麻醉采取氯胺酮-芬太尼联合麻醉,B组患者麻醉采取臂丛与氯胺酮-芬太尼复合进行.结果 B组患者在清醒时间以及躁动现象明显低于A组,并且药物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息儿在术中及术后均没有出现任何麻醉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结论 小儿臂丛与氯胺酮-芬太尼联合进行麻醉效果良好,安全可行.
作者:米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寻求降低老年患者在手术前麻醉带来的风险的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到2012年2月的65例老年患者进行临床麻醉实验,医师们将会对这些老年患者进行全身检验,将他们分成全身麻醉组、椎管内麻醉组以及急诊组,并悉心观察他们在被麻醉期间身体各项指标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术前准备.结果 临床实验发现在35例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中的30例生命体征比较稳定,30例进行椎管内麻醉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血糖增高等症状,15例急诊中也仅有3例效果较差.结论 在对老年患者进行麻醉前对患者身体通彻的了解很重要,做好术前各种准备工作以及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合理控制用药量,针对性地选择麻醉的方法,将大大提高我国老年患者临床麻醉的安全性和可靠度.
作者:崔德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瘘术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6至2012年15例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患者由专人负责实施全程系统化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造瘘口护理、出院指导及出院后随访等.结果 患者手术成功,术后恢复良好,仅有1例发生造瘘口周围皮炎,经局部皮肤护理和换药痊愈.结论 全程系统化临床护理对于造瘘口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志华;张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中的铅含量.方法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研究测定经同样处理的尿样中铅的方法,以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尿中铅的分析方法.结果 在所选实验条件下,铅的检测限为0.0028μg/L;线性范围为0-60μg/L;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0.97%-3.24%;加标回收率为96.81%-101.06%.结论 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建立的测定尿中铅含量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方便灵敏;经济简便;准确稳定等.其对尿中铅含量的检测结果既能满足铅接触人群的健康监护,还能为铅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肖秀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HCV抗原检测与HCV-RNA和HCV抗体检测在丙肝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0年7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送检HCV-RNA和HCV抗体血标本,包括HCV-RNA阳性标本47份,阴性标本96份,HCV抗体阳性标本78份,阴性标本98份,对各标本展开HCV抗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CV-RNA阳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者占72.34%,HCV-RNA阴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者占1.04%;HCV抗体阳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占48.72%,HCV抗体阴性标本中HCV抗原均为阴性.结论 在丙肝筛选工作中,HCV抗原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然其能够对HCV抗体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作者:张理华;张爱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减轻献血进针与拔针时的疼痛,以保留或发展更多的固定无偿献血者.方法 根据以往的采血经验,总结减轻献血进针与拔针时疼痛的方法.结果 献血者满意率≥95%.结论 减轻献血进针与拔针时的疼痛,对保留或发展更多的固定无偿献血者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彩莲;叶美兰;陈存意;陈超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的护理与预防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2年4月——2012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70例,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合理的抗病毒和抗感染等治疗措施,同时给予心理及饮食护理、结膜囊清洗护理、消毒隔离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方案,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结果 经过有效治疗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接受治疗的70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交叉感染和流行扩散,治愈率为100%.结论 合理有效的护理和预防措施不仅能缩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的治疗时间,还能有效控制该病的交叉感染以及流行扩散,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姜桂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放射线设备的技术也不短提高,早期的工频X线机将逐渐被射线量充足且散射线极少的高频X线机所替代.
作者:曹红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接诊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观察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次数.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的次数上,研究组明显要好于对照组,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的护理中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可以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次数,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因此,患者沟通在神经外科的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静;王学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免疫检验的血样共180份,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90份,观察组90份.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检验,实验组在检验过程中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对两组的检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从血清胰岛素(INS)、胰岛素抗体(IAB)、甲胎蛋白(AFP)、CA125、血清总T3、癌胚抗原(CEA)、CA199七个方面,比较两组检验效果,实验组的平均变异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 在临床免疫检验中,标本的采集保存、仪器设备的使用、试剂的选择等都会给检验结果带来一定的影响,而采取有效的全面质量控制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数据.
作者:吕正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到2013年5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人.对照组患者用α-硫辛酸单独治疗,实验组在用α-硫辛酸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两周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肌电图改善情况、膀胱残余尿量及临床症状.结果 经过两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CV、SCV及膀胱残余尿量都有所改善(P<0.05),但是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陶永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桦树茸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应用前景广泛的药用真菌.尤其对各种癌症、心脏病、糖尿病、艾滋病有很好的疗效,引起各国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桦树茸生长环境特殊,自然资源十分有限,应加大对其研究力度.笔者综述了桦树茸化学成分并展望了桦树茸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以期更加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桦树茸资源,满足人们对桦树茸的需求.
作者:车环宇;刘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对糖尿病患者加强糖尿病营养教育的措施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顺序,以及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临床方案,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一般治疗和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40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强糖尿病营养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的糖尿病营养价值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糖代谢情况,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赵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的大众化,医患纠纷的透明化,医患关系成为敏感话题.对医患关系的认识不同,处理纠纷的对策也不同,本文通过社会法制、媒体宣传、医学伦理等多个方面浅谈对医患关系的认识,并提出一些对策,为保持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提出建议.
作者:詹桂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为了防止医院口腔科的感染.方法 从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入手,严格按照区域化分,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员工培训.结果 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根据口腔护理特点制定有效的管理模式,有效地降低医院的感染.结论 加强口腔护理管理控制对于医院感染降低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立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