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0例2型糖尿病诊断分析

肖莹君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诊断, 分析
摘要: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评价继发性糖尿病筛查必要性.方法 主要通过回访、调阅住院病历的途径了解本院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初次诊断后2年时间内更正诊断为继发性糖尿病的情况,分析进行更正诊断的原因,并比较患者进行更正诊断的差异性.结论 积极贯彻继发性糖尿病筛查有助于减少误诊或贻误其他继发性糖尿病原发病治疗,临床需要积极贯彻.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骨伤饮食护理

    临床中的营养教育和饮食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观念的生动体现,在骨折治疗和健康重建中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人常说病从口入,可见饮食不当,不仅不利于健康,还会损害身体.我国自古重视饮食治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饮食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有效和主动满足患者全面营养科学饮食的需求,我们护士就必须掌握营养知识.

    作者:郑端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院药品库存存在的问题分析与管理措施

    医院库存存在药品采购计划不当、药品贮存条件不符合要求、对药品有效期监控不当、管理意识上的偏差等问题,此文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几点解决办法.

    作者:覃太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其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并建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案,及时进行心理护理,使耐多药患者解除恐惧、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2年4月,我所耐多药结核病人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4-58岁.心理特征:焦虑、恐惧、抑郁、害怕孤独,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并与护理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进行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让患者了解肺结核的病因,传染途径,产生耐药的原因,告诉患者目前国内耐药结核菌常用的药物,服用方法,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及饮食上调节、消毒、隔离方法等.

    作者:李东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献血过程监控及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

    为确保血液质量和献血者安全,建立、实施、监控、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献血全过程的过程控制和关键环节的站级、科级监控督查管理及献血现场采血小组内工作人员的相互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以便持续改进,同时严格执行每月一次的质量目标考核.确保无偿献血、献血服务、采供血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有效杜绝重大差错事故的发生,预防和减少一般差错的发生,保证工作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张雪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病治疗中临床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

    目的 对高血压临床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7月到2012年9月期间临床诊治的7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患者都进行高血压常规药物治疗,但试验组在进行临床用药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基于数据统计对比结果进,行二者的临床效果比较.结果 试验组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护理干预治疗具有一定临床价值,且护理干预治疗后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提高.结论 高血压临床治疗过程中在进行临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病痛,且临床护理干预能优化临床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肖黎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探究

    目的 研究分析外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对于患者病情的影响,探究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本组随机选取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外科手术患者100例开展分析,并且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50例,其中观察组的患者除了采取常规的护理之外,还需要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而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结果 两组患者均出现恐惧、失眠以及血压升高等一些心理反应,但是观察组患者出现的情况明显的要低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对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在外科护理中应当应用心理护理提升对于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高红岩;魏金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输尿管下段结石行盐酸坦洛新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输尿管下段结石行盐酸坦洛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接受司帕沙星治疗,治疗组39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盐酸坦洛新治疗,对比两组结石排出率、排出时间、镇痛药物平均使用次数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结石排出率、排出时间以及镇痛药人均使用次数等方面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盐酸坦洛新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可有助于结石顺利排出,且安全有效,显著提高结石排出率,减少排石时间及镇痛剂使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江振世;陈可峰;刘俊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谈谈艾滋病

    艾滋病是联合国确定的当今三大国际公害之一,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四千多万艾滋病毒感染者,截止2012年10月底,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92191例,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383285例.可见,艾滋病已严重地影响到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关注艾滋病,可以让更多的人逃离死神的魔掌.本文重点在于介绍艾滋病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及其临床表现和治疗,让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知道如何预防艾滋病.

    作者:张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临产期的心理状态及护理

    目的 了解孕妇在临产期的心理状态,以寻找合适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2012年10月——12月的56例临产妇作为研究组;同时将该时间段内在我院行孕期检查的56例非临产期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对比.结果 两组相比,研究组的焦虑、抑郁、敌对、恐惧心理较严重.结论 孕妇在临产期的心理状态较复杂,临床应针对性的进行护理.

    作者:吴娴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儿童肺结核病的诊断体会

    目的 为提高儿童肺结核病诊断率减少误诊率.方法 对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100例儿童肺结核病患者,采用了解儿童肺结核病临床症状、发现方式、年龄与肺结核接触史关系、患儿出现症状及就诊时间、卡介苗与患病的关系、结核菌素反应强度与患病类型关系、痰菌情况,掌握胸部X线及CT表现等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针对依据.结果 增加了诊断率,减少了误诊率.了解和掌握临床诊断知识对儿童肺结核病做出正确诊断有很大帮助.结论 通过提供可靠诊断依据,能提高诊断率,从而提高了儿童肺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和医生满意度.

    作者:王晶;冯新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有机磷农药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治疗方法,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率.方法 切断毒物源迅速清除毒物、阿托品拮抗剂、胆碱酯酶复活剂、对症治疗等.结果 127例痊愈,6例死亡.讨论 彻底清除毒物是治疗前提、防止“反跳”关键,胆碱酯酶复活剂与阿托品合理使用在抢救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对症支持治疗是维持心肺功能的重要保障.

    作者:甘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磁共振技术在鉴别脊柱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磁共振技术在鉴别脊柱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脊柱肿瘤患者42例进行分析,其中良性肿瘤28例,恶性肿瘤14例,观察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特点和差别.结果 脊柱肿瘤在早期病灶呈卵圆形或圆形,T1加权图像信号强度降低,弛豫时间延长,T2加权图像病灶呈稍亮信号;进展期T1加权图像呈低信号,T2加权图像信号由于骨质不同表现不同;脊柱良性肿瘤以血管瘤为常见,病变以动脉瘤样骨囊肿和嗜酸性内芽肿为多见,极具特征性;恶性肿瘤以骨髓瘤较为多见,T1加权图像以低信号改变为主,他加权图像多为高信号改变,病灶信号呈不均匀改变.结论 磁共振技术能够鉴别脊柱良恶性病变,为脊柱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刘洪芳;王穗春;曾文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及护理研究

    目的 分析儿童意外伤害的类型及原因,讨论可行的预防及应对措施,并对儿童意外伤害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急诊收治的326例儿童意外事件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0-14岁儿童的意外伤害类型跌伤、交通事故、溺水/窒息、烧/烫伤等,其中以3-7岁的儿童为意外伤害的高发年龄段.结论 儿童意外伤害宜以预防为主,采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医疗辅助、社会协助相结合的预防方法.

    作者:王业平;蔡国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原因分析

    了解本院心内科112例6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的病情,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如跌倒、违背医嘱中断治疗、患者不合理干预治疗、外出检查时发生意外、药物不良反应等,并提出一系列对策,以提高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何菊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病自我管理方法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以社区为平台开展老年高血压自我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6个社区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高血压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在干预前后进行高血压自我管理行为调查,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情况,对效果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血压下降有统计学意义,以收缩压下降更为明显.干预后患者生活模式发生了较大改变,饮食模式改变多于运动模式的改变.干预前后患者体重和腰围方面无明显变化,血糖和血脂情况较干预前差.结论 以社区为平台开展老年高血压自我管理能有效降低血压,改善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高血压自我管理培训班结束后干预作用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是以后在高血压自我管理中需要值得注意的方面.

    作者:霍红霞;周文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结扎术中发现盆腔粘连的病因分析及预防保健措施

    目的 探讨结扎术中发现盆腔粘连的病因分析及预防保健措施.方法 选取我站盆腔粘连的患者40例进行分析讨论,均在结扎术中发现盆腔粘连症状,及时分析发生的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并实施针对性的预防保健措施.结果 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病因分析,及时给予盆腔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并针对性的给予预防保健措施,均治愈出站,再次复发率为0.结论 对于结扎术中发现盆腔粘连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松解术治疗,并针对性的实施预防保健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降低患者再次复发现象.

    作者:赵月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哮喘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120例老年哮喘患者病例资料,总结老年哮喘的临床特征.结果 120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临床控制48例,占40%;显效64例,占53.3%;好转5例,占4.2%;死亡3例,占2.5%.老年哮喘发病诱因具有多因素,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合并症多,误诊率较高,缓解期短,发作频繁;治疗以吸氧与药物相结合,兼顾治疗合并症,重视患者及家庭的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减少合并症.结论 老年哮喘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呼吸道慢性反应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具有其特殊性,应及早结合临床特征进行治疗,预防并发症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李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和讨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时出现的常见并发症,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通过透析治疗肾病患者72例,就不同肾病的并发症发生进行比较.结果 整体比较,p >0.05,尚不能认为不同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差异.但是经过比较,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因为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其存活率,但只要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进行充分的透析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在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在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5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在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纳入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辅助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心理状态平静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手术失误率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在腹腔镜固手术期中应用,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及手术失误情况的发生,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敏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高血压的诱因及高血压病人的有效护理

    科学分析高血压患病的诱因,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率,减少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及心脏病的发生.本文进行了必要的研究和探讨.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