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氧乙烷气体的灭菌效果监测及分析

毛广范

关键词:环氧乙烷, 灭菌, 监测, 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环氧乙烷气体灭菌过程进行全程监测,探讨采用生物监测法,化学检测法控制灭菌过程,及消毒物品的摆放和消毒物品的材质有无密切关系.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骨密度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和掌握我院7岁以下儿童的体格发育现状及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改善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对在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接受我院骨密度测定的2500名7岁以下的儿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包括儿童的体重、身高、胸围、头固增长值等5项指标;将这些儿童分为两组,一组为男性,另一组为女性,每组大概1300名儿童,将这些儿童体格生长情况与WHO标准比较,并对儿童体格发育生长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我院7岁以下儿童的体重、身高与WHO标准相比明显增长;头围和胸围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结论 我院7岁以下儿童的体格发育生长状况及儿童健康状况与过去相比有明显的改善,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目前处于长期快速增长阶段,且我院调查的儿童平均生长水平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儿童生长标准.

    作者:罗雪;刘梅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穴位按摩联合百笑灸法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联合百笑灸灸法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中医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及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穴位按摩及百笑灸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次数比较、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排便速度、排便性状、排便难度、便意[2].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百笑灸法有很好的预防便秘的作用.

    作者:杨珠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并脑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在医学临床实践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120例2型糖尿病病患分为两组进行分别施治,一组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组(简称:合并组),一组为2型糖尿病及无大血管病变组(简称:对照组),合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7例与53例病患.对上述两组病患的情部进行记录,并根据记录数据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合并组的病患中甜食、荤食、吸烟、低血糖发作史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的三大危险因素分别为饮食失控、吸烟、低血糖发作.

    作者:裴艳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微创用于硬膜外血肿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适应症及临床应用.方法 总结我院2010.3-2013.5年18例硬膜外血肿微创引流的手术选择及疗效分析.结果 微创引流硬膜外血肿18例,17例单纯钻孔引流,治愈率94.4%.结论 急性硬膜外血肿传统的治疗是开瓣血肿清除术,但对患者创伤比较大,费用多.微创血肿穿刺应用,费用少,创伤小,安全可靠.缩短住院时间.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中术后正确处理和严密观察,微创治疗硬膜外血肿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果;薛加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36脑梗死并发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脑梗死并发糖尿病的临床分析及预后.方法 将136例脑梗死病人分为治疗组40例患有糖尿病的脑梗死,对照组96例非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比较两组的发病临床表现、CT特点与急性期预后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性脑梗死较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预后差,好转率低.结论 控制好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可控制脑梗死的发生率及改善预后.

    作者:张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活血化瘀针刺法配合依帕司他片治疗消渴病痹症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针刺法配合依帕司他片对血瘀阻络型消渴病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活血化瘀针刺法配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组)30例与单纯依帕司他片组(对照组)30例.以神经传导速度作为判定依据,观察神经传导速度、振动觉及温度觉检查结果.结果 治疗后,2组神经传导速度、振动觉及温度觉检查较治疗前及时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化瘀针刺法配合依帕司他片治疗消渴病痹症有积极作用,对神经传导速度、振动觉及温度觉有治疗优势.

    作者:包扬;殷楠;朴春丽;韩辅;何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创面封闭负压吸引技术(VSD)在骨科应用中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实施创面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的骨科患者正确护理措施,为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提供可靠依据,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10例骨折患者均实施创面封闭负压吸引术治疗.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10例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10例骨折患者持续负压引流时间为4至7天,平均(5.69±0.67天),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评分为94.31±1.22分.结论 对骨科患者进行创面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并给予相关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且并发症较少,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洪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6例胰腺癌与反复发作性胰腺炎的临床及CT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16例胰腺癌与反复发作性胰腺炎的临床及CT鉴别诊断,提高对二者的认识从而让胰腺癌的误诊现象得到减少.方法 研究对象为16例胰腺癌患者和42例反复发作性胰腺炎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及CT鉴别诊断.结果 入院时及24h后查血清淀粉酶、胰腺密度异常、胰管扩张、腹腔积液、十二指肠壁广泛均匀性增厚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胰腺弥漫性增大、胰腺肿块或结节状持续性弱强、胰周淋巴结增大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复发作性胰腺炎酶学改变对于胰腺癌两者相似度很高,不具有鉴别意义,反复发作性胰腺炎CT征象因与胰腺癌特点不同,具有鉴别意义.反复发作性胰腺炎的CT诊断,为其与胰腺癌的鉴别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诊断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石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助产过程中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预防锁骨骨折的助产护理措施.方法 根据产妇以及胎儿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避免新生儿的锁骨出现骨折现象.结果 有1例新生儿的锁骨出现了骨折现象,骨折发生率仅为1.16%.结论 要预防锁骨骨折,则应对助产护理方式进行完善.

    作者:任立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塞通和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脑梗死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 从经济学角度评价血塞通和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成本-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6%,和对照组的76.6%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成本高于对照组、成本/效果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两种药物均可有效治疗脑梗死,但血塞通的治疗费用低,可作为首选的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作者:高晋明;凌玉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早期识别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早期重症的征象、观察的重点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12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加强对早期重症征象的观察.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短,发展为重症的例数及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通过及时识别重症早期的征象,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有效阻断病情向重症转化的关键.

    作者:任磊;段幼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温馨护理在电子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温馨护理在电子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一年来接受胃镜检查的621例患者实施温馨护理.结果 绝大多数患者都能顺利接受并配合医生做胃镜检查,缩短了检查时间,减轻了插管所引起的不适反应,患者满意率达到98%.结论 实施温馨护理,很好体现了“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成为上消化道疾病顺利诊查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殿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目的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讨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病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85例患者,随机分成头痛宁组、氟桂利嗪组、头痛宁联合氟桂利嗪组,观察用药前一周及治疗30天后治疗效果及头痛程度.结果 头痛宁组基本治愈16例(57.14%),显效6例(21.43%),有效5例(17.86%),总有效率为96.43%,与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组基本治愈16例(55.17%)、显效7例(24.14%)、有效4例(13.79%)、总有效率27(93.1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氟桂利嗪胶囊组基本治愈13例(46.13%)、显效7例(25%)、有效3例(10.71%)、总有效率23(82.14%) (P<0.05).结论 头痛宁胶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偏头痛的药物.

    作者:赵永刚;冯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伊曲康唑口服联合2%酮康唑洗剂外用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伊曲康唑口服联合2%酮康唑洗剂外用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伊曲康唑口服联合2%酮康唑洗剂外用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2%酮康唑洗剂外用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曲康唑口服联合2%酮康唑洗剂外用对头皮溢脂性皮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农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农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的流行病学,以更好地预防农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法 对我地区年龄18岁以上居民2400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测量血压、身高、并检测血糖和血脂等.对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做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400人中发生代谢综合征891例,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不明显,p >0.05;随着年龄升高,患病率逐年增加,p<0.05;不同民族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饮酒、高血压遗传、盐摄入量高的患者患病比例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我地区代谢综合征患者比例较高,多发生在年龄较高,饮酒、高血压遗传和盐摄入较高的人群中,需要对这些人高度重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李继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风湿病患者发热症状的护理和健康指导分析

    目的 探讨风湿病发热症状的护理和健康指导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52例风湿病发热症状患者,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患者进行的护理和健康指导.分析患者的护理和指导效果.结果 所有发热患者在接受护理和健康指导服务后均顺利痊愈出院,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在风湿病发热症状治疗过程中给予精心的护理和健康指导,有助于疾病更快恢复,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结扎术中发现盆腔粘连的病因分析及预防保健措施

    目的 探讨结扎术中发现盆腔粘连的病因分析及预防保健措施.方法 选取我站盆腔粘连的患者40例进行分析讨论,均在结扎术中发现盆腔粘连症状,及时分析发生的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并实施针对性的预防保健措施.结果 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病因分析,及时给予盆腔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并针对性的给予预防保健措施,均治愈出站,再次复发率为0.结论 对于结扎术中发现盆腔粘连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松解术治疗,并针对性的实施预防保健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降低患者再次复发现象.

    作者:赵月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78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78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泮托拉唑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春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慢性肝病患者院内感染病因分析

    据WHO调查显示,院内感染发生率约为3-20%,平均约为8.7%,我国平均感染率约为10% [1].慢性肝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而成为医院内感染的易感人群,而医院内感染将会直接影响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疾病转归.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慢性肝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笔者对本院2011年至2012年两年间的,在本院住院并发生了院内感染的115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分析.

    作者:田英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单边外固定架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不稳定骨折28例

    目的 探讨单边外固定架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四肢不稳定骨折患者56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患者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单边外固定架可吸收螺钉治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单边外固定架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不稳定骨折疗效可靠,复位确切,固定牢固,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赵锦阳;于建林;于大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