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晋明;凌玉国
目的 探讨和分析胃肠道术后对患者采用全胃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2例胃肠道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葡萄糖和电解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氨基酸和脂肪乳剂等.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3d,空腹血糖分别增高(4.98±2.75) mmol/L、(2.04±2.15) mmol/L,同时试验组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和住院时间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肠道术后,对患者进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陶凯;孙雪良;胡晓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对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氧饱和度影响及临床处置对策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32例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分析雾化吸入对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探讨临床针对性的处置对策,总结经验,指导临床雾化吸入相关实践.结果 经过针对性处王后,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在SaO2、残气容积(RV)、FEV1等方面均得到改善.结论 雾化吸入对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氧饱和度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及护理措施,有利于阻止血氧饱和度的下降,使雾化吸入完整持续进行,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及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占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食道心房调搏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对86例冠心病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从2010年5月到2012年5月心内科收治的86位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将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作为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冠心病组.结果 在多支病变组中,试验诊断的准确度是87.5%,敏感度是85.1%.在单质病变组中,试验诊断的准确度是82.5%,敏感度是75.1%.结论 在诊断冠心病中,食道调搏负荷试验是比较可靠的诊断方式,特则是对于一些由于肺部功能不健全、身体素质较弱以及残疾等因素无法进行运动试验者比较适用.
作者:付蕾;梁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喉罩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气道管理方式,以往主要作为一种气管插管失败后的补救通气方式,或困难气道的管理方式使用,很少将喉罩作为全身麻醉的气道管理方式.我院自2009年以来将喉罩用于短小全身麻醉,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短小全麻择期手术病人32例,ASA Ⅰ-Ⅱ级,年龄18-65岁,体重55-72kg,体重指数为20.25-25.10kg/m2,手术时间25-60min.排除标准:有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张口度小于2.5cm,头颈活动受限,MaUampati分级Ⅲ或Ⅳ级,体重指数≥30kg/m2的患者.手术种类包括:眼球异物取出术2例,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8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9例,乳房肿块切除术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例.
作者:王淑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征和诊疗,分析现有影像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笔者就职医院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44例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静脉溶栓药物治疗,比较对应的诊疗效果.结果 比较发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2%,要高于对照组的85.7%,前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DNS)降低更多,两组数据之间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传统的药物治疗,介入手术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应在临床实践中加以积极推广.
作者:张景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以潍坊医学院在校教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每年职工体检报告资料,对脂肪肝的发生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动态监测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的防治对策.方法 利用我校教职工2008和2012年教师健康体检结果资料,采用率、构成比等相对数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年份间的比较研究,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①2012年脂肪肝患病率和2008年比较略微增高,2012年为21.60%,2008年为20.25%.②以2012年体检结果为例,对脂肪肝的患病情况进行分析,从性别来看,男性患病率普遍比女性高.男性脂肪肝患病率为32.87%,女性9.07%,p <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从年龄来看,40-60岁人群患病率普遍高于其他年龄段,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③对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发现,脂肪肝组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检出率与非脂肪组相比,p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医学院校教职工的脂肪肝患病率低于一般人群,说明这一人群拥有的医学保健知识对预防脂肪肝是有作用的.②应重视男性特别是加岁以上教职工的健康干预,加强具体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做到定期体检,疾病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陶恩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比较大剂量柔红霉素和标准剂量柔红霉素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了自2008年9月——2011年8月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血液科诊断并初次治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80例.将采用大剂量柔红霉素的DA方案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标准剂量柔红霉素的DA方案治疗的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比较两种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大剂量柔红霉素的DA方案)30例患者完全缓解(CR)22例(73.33%),部分缓解(PR)6例(20%),未缓解(NR)2例(6.67%),总有效率(CR+ PR)93.3%,对照组(标准剂量的DA方案)50例患者完全缓解(CR)23例(36.6%),部分缓解(PR) 14例(28.0%),未缓解(NR)13例(26.0%),总有效率(CR+ PR)74%,两组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大剂量柔红霉素的DA方案治疗初治AML疗效肯定,特别是1个疗程缓解率明显高于标准剂量柔红霉素组DA诱导方案.大剂量柔红霉素的DA方案安全性可靠,并且不增加中、重度不良反应.
作者:田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儿科输液门诊护患冲突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我科2010年——2012年三年间护患冲突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护患双方因素进行分析,由于加强对护理人员学习、培训,提升了服务技能,由护方因素导致的护患冲突逐年减少;由于患儿家属医学知识的缺乏等因素导致的冲突,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上升的趋势.结论 和谐的护患关系,除了护理人员的努力,还需要患儿家属的理解配合、社会的参与以及全民素质的提高.
作者:杨红梅;王兴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虫类中药丸剂配合西药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虫类中药丸剂.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治疗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虫类中药丸剂为主方,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比单用西药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徐国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乳腺漫润性小叶癌(ILC)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探究.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19例ILC确诊病例的切除物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9例患者中,20-30岁2例,31-50岁9人,50岁以上8人.光镜检查显示,癌细胞体积较小,呈核圆或者卵圆形,核仁模糊,界限清晰,粘附性差,核分裂较少,嗜酸性较多,癌细胞多呈单行串珠状或单列线状,也有围绕残留导管呈同心圆样漫润.实验室免疫组化结果提示:C-erb大部分是阴性,ER75%-95%,PR60%-72%.结论 ILC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临床病理诊断鉴别较多,临床病理医生加强业务学习,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高明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且神志清楚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 将65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康复组35例,对照组按脑出血的常规治疗、护理;康复组除了按脑出血常规治疗、护理外,均在发病后4天开始进行康复锻炼.按肌力评价标准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各评价一次.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肌力均有提高,但康复组患者的肌力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锻炼对脑出血患者有效改善患者的肌力,提高肢体运动功能.
作者:侯霞英;柴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58例进行分析讨论,为此组患者好充分的术前准工作包括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术后的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采取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干预.结果 此组患者经有效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2例,经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于冠心病患者采取有效的围手术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收拾成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窦继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68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给予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作为实验组,之前未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中,给予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可大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淑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分析对子宫疤痕妊娠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自我院2010年——2013年收治的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患者1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结果 10例患者病例类型可以分为:孕囊型和包块型两种,其超声图像特征有特异性.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产妇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诊断能够达到定位定性的要求,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春兰;胡智慧;邹青;蔡素娜;官国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缩唇-腹式呼吸操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气及肺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59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缩唇-腹式呼吸操训练,疗程为2个月,并对训练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值及肺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训练后,患者SaO2 、Pa02均较呼吸前显著升高(P<0.05);患者FEV1、FEV1/FVC及MVV均较呼吸前升高(P<0.05).结论 缩唇-腹式呼吸操易于掌握,应用迅速,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蒋维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社区护理是糖尿病患者健康得以长久的根本保障,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社区护理及糖尿病知识是糖尿病后期治疗的有效措施.本文主要探讨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通过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方法,对如何控制糖尿病的一些有效做法作一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社区护理可行性的改进建议.
作者:邱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对症护理干预,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对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和呼吸频率变化的比较,两组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d后,观察组PaO2指标明显大于对照组,PaCO2和呼吸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对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0.0%)明显大于对照组(70.0%),且P<0.05.结论 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基础上,对COPD患者加强临床的对症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香善;张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通过对门诊患者散瞳前安全评估及防范,来判断患者是否可以散瞳,保证安全散瞳,散瞳后,根据患者出现的一些临床表现,进行前瞻性评估,提前做好防范.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患者安全,避免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玉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分析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近年来我院收治的9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区别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式肾上腺手术,观察组则给予后腹腔镜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术具有创口小,术中出血少,患者预后好,术后恢复较快,安全可靠等诸多优点,可以作为治疗肾上腺肿瘤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天喜;闫河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豨莶通栓胶囊质量标准三七含量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了三七中的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果 人参皂苷Rg1在1.902888 μg-8.562996μg(r=0.999)、三七皂苷R1在0.41216μg-1.85472μg(r =0.999)、人参皂苷Rb1在1.822368μg-8.200556μg(r=0.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4% (RSD =2.66%)、95.53%(RSD =2.73%)、99.47% (RSD=1.61%).结论 本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良好,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刘云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