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缺血性脑血管病86例临床诊疗及影像检查分析

张景霞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 影像检查, 临床诊疗
摘要: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征和诊疗,分析现有影像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笔者就职医院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44例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静脉溶栓药物治疗,比较对应的诊疗效果.结果 比较发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2%,要高于对照组的85.7%,前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DNS)降低更多,两组数据之间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传统的药物治疗,介入手术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应在临床实践中加以积极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临产孕妇D-二聚体和凝血三项水平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孕妇D-二聚体与凝血三项水平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间80例临床孕妇为观察组和同期80例健康非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聚体含量.结果 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观察组D-D含量、PT和APTT以及FIB含量分别为(388.5±214.5)、(10.2±0.6)、(26.6±2.5)、(3.3±0.5),对照组D-D含量、PT和APTT以及FIB含量分别为(144.6±44.8)、(12.6±0.7)、(32.4±2.7)、(2.6±0.3).观察组PT和APTT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情况(P<0.05),统计学有意义;观察组FIB和D-D含量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情况(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临产孕妇的经常呈现高凝状态,应加强临产产妇的凝血指标检测,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的处理,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

    作者:冯海杰;崔殿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清肺止咳口服液配伍研究概况

    目的 对清肺止咳口服液配伍研究进行综述,为创新新药提供思路借鉴.方法 从制剂配伍及每味药材的用药特点对目前进展进行综述.结果 清肺止咳口服液配伍合理.

    作者:王景;王帆;王春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清3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早期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HE4、CA125和CEA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早期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妇科卵巢肿瘤患者95例,其中恶性组55例,良性组40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人群9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肿瘤组与对照组中HE4、CA125和CEA肿瘤标志物的测定值.结果 肿瘤组中恶性组与良性组中HE4、CA125和CEA测定值高于对照组,而且恶性组高于良性组,三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选用HE4、CA125和CEA联合检测对早期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均高于3项肿瘤标志物单项测定.结论 血清3项(HE4、CA125和CEA)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早期卵巢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临床对早期卵巢恶性肿瘤的诊疗提供应用价值依据.

    作者:王淑艳;侯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两种途径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的比较

    目的 比较经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的优缺点,为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119例冠心病患者中57例经桡动脉途径置管(A组),62例经股动脉途径置管(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护理、肢体制动时间、术后患者主诉、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在假性动脉瘤(A组无、B组无)、局部血肿(A组无,B组9例)、迷走反射(A组无、B组7例)、血管闭塞(A组2例,B组无)和置管失败(A组2例,B组无),而排尿困难(A组无,B组18例)和血管痉挛(A组2例,B组无),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2-4)d和(5-7)d.结论 与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护理容易,患者舒适度高,依从性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焦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卒中单元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卒中单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转变观念,改变工作模式,调整工作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结果 实现了部分病人有陪无护的目标.结论 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后,护士的责任感及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提高了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增强了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同时建立了新型的护患关系.

    作者:盛彧芳;王亚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78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78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泮托拉唑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春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36脑梗死并发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脑梗死并发糖尿病的临床分析及预后.方法 将136例脑梗死病人分为治疗组40例患有糖尿病的脑梗死,对照组96例非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比较两组的发病临床表现、CT特点与急性期预后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性脑梗死较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预后差,好转率低.结论 控制好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可控制脑梗死的发生率及改善预后.

    作者:张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深圳市宝安区肺炎、腹泻病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影响深圳市宝安区耍幼儿健康的肺炎、腹泻发病情况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群体干预措施.方法 对2010年10月——2011年9月深圳市宝安区各医疗单位上报的肺炎、腹泻病及年终报表,结合问卷调查,医院病案监控系统查询等进行分析.结果 肺炎和腹泻病是影响深圳市宝安区婴幼儿健康的常见疾病,尤其以非户籍儿童发病率高,与户籍儿童比较二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肺炎、腹泻病发病率高,积极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亚秋;刘纯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慢性肝病患者院内感染病因分析

    据WHO调查显示,院内感染发生率约为3-20%,平均约为8.7%,我国平均感染率约为10% [1].慢性肝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而成为医院内感染的易感人群,而医院内感染将会直接影响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疾病转归.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慢性肝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笔者对本院2011年至2012年两年间的,在本院住院并发生了院内感染的115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分析.

    作者:田英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提高后勤保障能力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先进医疗设备的购置和使用已成为了各个医院提高诊疗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直接手段.随着医疗设备资产的不断增加,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也变得愈加复杂和繁重,怎样提升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做好医院后勤保障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层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本文从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出发,从设备采购、设备使用、设备维修、设备淘汰、设备档案等方面,阐述了加强医疗设备管理的相关策略.

    作者:刘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有机磷农药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治疗方法,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率.方法 切断毒物源迅速清除毒物、阿托品拮抗剂、胆碱酯酶复活剂、对症治疗等.结果 127例痊愈,6例死亡.讨论 彻底清除毒物是治疗前提、防止“反跳”关键,胆碱酯酶复活剂与阿托品合理使用在抢救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对症支持治疗是维持心肺功能的重要保障.

    作者:甘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超声对外伤引起内脏损伤的观察诊断

    目的 本研究将对外伤引起内脏损伤采用超声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讨论,以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100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32例患者经超声诊断手术证实为外伤引起内脏损伤,其中有2例患者为膀胱破裂,3例患者为肠破裂,6例患者为肾损伤,1例患者为胰腺损伤,9例患者为脾脏损伤,11例患者为肝损伤;这些患者的声像图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其实质性脏器内的回声不均匀,包膜不具备连续性,大部分患者表现为盆腔积液.结论 在对外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超声检测可以对外伤引起的内脏损伤进行迅速、准确的诊断,为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手术方案提供有利的参考意见,其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因此,在对外伤引发内脏损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超声诊断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柳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阑尾炎80例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护理,总结护理经验,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8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手术前做好急症准备,手术后鼓励患者早日活动,仔细观察病情,预防内出血、切口感染、腹腔残余脓肿等手术并发症.结果 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同时给予积极细致护理可以达到满意疗效.

    作者:韩玉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对生活习惯病进行健康管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生活习惯痛患者的健康管理干预,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以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方法 以邯郸市主城区干休所患有“三高症”的离退休干部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随机选取患有“三高症”的离退休干部40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名患者,对两组人群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措施.结果 实验组对预防“三高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受试对象主动监测“三高”的频率以及规律用药人数明显增加;干预后脂肪肝等合并症发病率降低;吸烟、饮酒、吃成食等生活方式有所改善.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采取综合性的健康管理干预措施,在多种生活习惯病的预防控制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晶;史瑞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室分流及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术后脑积水的护理

    目的 探讨脑室分流及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患者术后出现脑积水的原因及其治疗措施,为术后并发症提供预防的理论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4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33例因脑外伤行颅骨及脑室分流修补手术治疗后形成脑内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评价其佳的护理措施.结果 GOS评分:良好23例,中度残疾10例,重度残疾或植物生存9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按GCS评分,3-5分7例,6-8分21例,9-12分13例,13-15分4例.结论 颅脑损伤术后脑膨出严重、脑积水、颅骨缺损严重影响患者预后[3].在手后有效的进行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康复速度.

    作者:赵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胆总管占位56例诊治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胆总管占位的诊治方法.方法 选取2009年至2012年3年内来我院的56例患有胆总管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对他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中,有28例发现患有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进行治疗.15例发现患有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行囊肿全切除进行手术治疗,13例患者发现患有肿瘤,依据肿瘤大小行相关切除手术.结论 胆总管占位性病变的类别有很多,需要进行准确的诊断,并根据病症进行治疗,切勿判断错误.

    作者:闫长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酒精性肝硬化多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1992年2月——1997年2月收治于我院的58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分析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症状、体征以及并发症情况,并利用多种辅助检查分析患者情况.结果 死亡5例(8.3%)其中3例死于上消化道出血,1例肝肾综合征.其他55例均于戒烟及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长期持续性饮酒、吸烟等是引发酒精性肝硬化的重要因素,且女性有这些因素更容易出现酒精性肝硬化,故应在烟酒上做好节制,戒掉烟酒,将对患者预后改善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申维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无创呼吸机使用评估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使用评估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住院治疗需要无创呼吸机辅助的患者79例,对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效果显著并且康复出院的患者64例(81.01%),无效患者15例(18.99%),胃肠道胀气的患者经过有效护理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 对于进行无创呼吸机护理的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当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解决,注意患者呼吸道颌面部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无创呼吸机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彭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刮宫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围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研究

    目的 对刮宫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证实其临床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一组仅使用刮宫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一组使用刮宫术联合孕激素治疗,为观察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有效率、控制出血时间、止血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数据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完全止血28例,控制止血16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87.5%的治疗有效率,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控制出血时间、止血时间的比较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不良发应发生率的比较中,两组研究对象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刮宫术联合孕激素在围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止血迅速,治疗依从性高等优势,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谢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阿昔洛韦治疗水痘3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治疗水痘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水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口服阿昔洛韦并局部外敷阿昔洛韦软膏;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局部涂抹龙胆紫.观察并比较2组平均退热时间和平均皮疹结痴时间.结果 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和平均皮疹结痂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昔洛韦治疗水痘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赵海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