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生活习惯病进行健康管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刘晶;史瑞华

关键词:三高症, 生活习惯病, 健康管理干预
摘要:目的 通过对生活习惯痛患者的健康管理干预,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以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方法 以邯郸市主城区干休所患有“三高症”的离退休干部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随机选取患有“三高症”的离退休干部40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名患者,对两组人群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措施.结果 实验组对预防“三高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受试对象主动监测“三高”的频率以及规律用药人数明显增加;干预后脂肪肝等合并症发病率降低;吸烟、饮酒、吃成食等生活方式有所改善.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采取综合性的健康管理干预措施,在多种生活习惯病的预防控制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的应用与分析

    目的 研究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耍同室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2年7-12月在我院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使用反馈式健康宣教;将同年1-6月在我院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使用常规健康宣教.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下床活动时间、身体恢复情况、母乳喂养情况、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与对照组相比(P<0.05),满意度较高.结论 母婴同室实行反馈式健康宣教,加强了护患沟通,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逯朝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微创用于硬膜外血肿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适应症及临床应用.方法 总结我院2010.3-2013.5年18例硬膜外血肿微创引流的手术选择及疗效分析.结果 微创引流硬膜外血肿18例,17例单纯钻孔引流,治愈率94.4%.结论 急性硬膜外血肿传统的治疗是开瓣血肿清除术,但对患者创伤比较大,费用多.微创血肿穿刺应用,费用少,创伤小,安全可靠.缩短住院时间.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中术后正确处理和严密观察,微创治疗硬膜外血肿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果;薛加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肝脏疾病并发医院真菌感染126例

    目的 探讨肝脏疾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情况及抗菌药物的应用,以制定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6例患有肝脏疾病并发院内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诱因、真菌菌种、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肝脏疾病并发真菌感染,感染部位不同,以腹腔感染为主(46.82%).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是导致真菌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且治疗疗程越长,真菌的感染率越高.结论 不规范、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易造成肝病患者菌群失调,免疫力下降,易引发真菌感染,加重基础肝病.分析肝脏疾病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诱因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对其预防、诊断、治疗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郝亚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析急诊患者护理中的人文关怀

    提高急诊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既需要高超的抢救技术,更需要优质的精神和情感方面的护理服务.急诊护士只有在护理中给予病人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才能和病人做到有效沟通,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徐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核医学病房放射性防护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放射性核素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核医学科已经不是单纯的检查科室,我院于2011年组建了核医学病房,包含核素一系列检查及核素治疗(甲亢碘治疗及131 Ⅰ“清甲”治疗)的综合病房.[3-4]病房分区管理,包括核素检查区和131 Ⅰ治疗区,患者与医务人员分别通道的U型病房.核医学防护病房是针对病人服用大剂量放射性药物而设立的隔离病房,这种病房能大限度防止放射性药物对公众和环境的危害.另外,对病人及家属也是一个有效的保护.另外,新增护士7人、技师3人、住院医生5人.同时随着核医学病房不断扩大,收治病人的人数及种类逐渐增多,患者注入放射性药物后产生的放射性和对周围环境和人群-包括医务人员和其他患者所产生的辐射危害越来越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通过总结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对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自身防护原则、措施及实践经验,对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起到重要作用.当然主要是要考虑外照射,一般采用屏蔽和加大距离的方法.

    作者:孙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2012年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47)和对照组(n=49).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绪.结果 在干预实施前,对照组和干预组SA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神经外科患者的焦虑心理.

    作者:罗明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我地区3岁以下儿童贫血的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研究我地区3岁以下儿童发生贫血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贫血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 对我地区1500例儿童进行抽样调查,分别给予血红蛋白测定,调查儿童贫血的发生率,总结其影响因素.结果 1500例儿童中,有儿童贫血449例,患病率为29.93%.其中男性多于女性,1-2岁儿童比例高,不使用铁锅做饭的家庭儿童贫血的比例高,母亲贫血的儿童患有贫血比例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地区3岁以下儿童贫血的比例较高,其中男性、不使用铁锅做饭、母亲贫血是儿童贫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改善儿童贫血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作者:马德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骨伤饮食护理

    临床中的营养教育和饮食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观念的生动体现,在骨折治疗和健康重建中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人常说病从口入,可见饮食不当,不仅不利于健康,还会损害身体.我国自古重视饮食治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饮食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有效和主动满足患者全面营养科学饮食的需求,我们护士就必须掌握营养知识.

    作者:郑端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颅内巨大动脉瘤急诊夹闭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 对颅内巨大动脉瘤急诊夹闭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选择5例于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颅内巨大动脉瘤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亚低温下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的护理配合.结果 5例患者手术进行顺利,手术完成后进行复查,结果显示5例患者全部取得了良好的动脉瘤夹闭效果,随访发现患者康复良好.结论 为了保证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亚低温下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前后必须做好充分的手术准备,制定全面细致的应急方案.

    作者:许平;步金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甘露醇用于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高血压脑出血应用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近年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治疗组)发病24h内使用甘露醇常规剂量250ml治疗,B组(观察组)使用甘露醇半常规剂量125ml治疗,C组(对照组)使用呋塞米30-40mg;用药48h后CT复查,14d后行疗效评估.结果 CT复查A组血肿扩大11例,占44%,B组血肿扩大3例,占12%;C组血肿扩大4例,占16%.A组与B、C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A组治愈好转率为60%,B组好转率84%,C组好转率80%,A组与B、C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使用常规剂量甘露醇治疗,可增加脑血肿扩大的发生,导致病情加重,半常规剂量较为安全.

    作者:吴善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喉罩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喉罩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4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儿,将所有患儿平均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均给予芬太尼、咪达唑仑、司可林以及丙泊酚进行全麻诱导,在患儿使用药物见效之后分别进行气管插管与喉罩的置入,然后将植入前后及手术结束后拔出气管插管和喉罩的HR、MAP和Sp02数值进行详细记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儿在手术进行之前的诱导麻醉中,HR、MAP和Sp02数值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置入气管插管和喉罩后与手术结束拔出时,喉罩组患儿的HR、MAP和Sp02数值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患儿(P<0.05).结论 喉罩在小儿麻醉中很适用,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邓一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100例脑出血患者病例资料,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并与对照组85例健康人群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分析.结果 脑出血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参与脑血管病炎症反应因子之一,在脑出血患者血清中增高对临床评估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曹晓春;苏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急诊护理质量提高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急诊护理质量提高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1年度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对照组,以急诊科2012年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观察组,两年度分别抽取80例患者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明显的提高急诊的护理质量、护理考核分以及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护理质量得到大幅度上升,护理考核分数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得到患者的好评,值得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洪丽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术室配合中心与消毒供应中心的相对关系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和手术室配合中心之间的相对运作关系及效果.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和手术宣配合中心之间的关系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在手术器械、专科知识、医疗设备等方面的相互协调关系;在器械交接、器械清洗、器械运送等方面的相互辅助关系.结果 舰避浪费,促进了卫生资源、卫生设备的合理使用;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使院内感染事件得以消减;使得手术室医务者的工作强度、压力得以减少;使供应室人员业务水平得到了专业化的提升;使器械保养、器械管理得到促进;使手术室得到净化,手术室空间得以充分利用.结论 通过消毒供应中心和手术室配合中心的有效合作、协调沟通,使术中物品的使用过程得到了控制,使院内感染事件有效消减,使病人利益拥有根本性的保障.

    作者:李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病期免疫功能指标与肝功能的有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病期免疫功能指标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接受正常体检的80名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免疫指标与肝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不同病理时期的RBC-C3bRR、CD4+T、RNIAP水平明显下降,CD8+T、RBC-ICR上升,CD4的下降与GLB之间呈负相关关系,ALB的下降与CD8+的增高有关.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在不同疾病是其的肝功能状态与红细胞功能以及T细胞亚群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和疾病的发生之间也具有一定的联系.

    作者:葛建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措施对小儿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7月我院中毒性细菌性痢痰患儿7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A组患儿接受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B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死亡率、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 与A组对比发现,B组患儿住院时间较短、死亡率较低、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抢救和治疗过程中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儿痛苦,降低死亡率,并可增进护患关系.

    作者:赵淑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路径在康复科脊髓损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浅析

    目的 在康复科脊髓损伤患者的健康教育中采用临床路径,探讨和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康复科此次收治的112例脊髓损伤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6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整体治疗以及传统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实施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的达标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试验组在健康教育达标以及满意度方面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康复科中,对脊髓损伤患者采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有效地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的质量,同时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方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自凝刀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226例临床观察

    妇科常见的疾病就是子宫肌瘤,发病率在育龄妇女中占据比率可以高达四分之一,年轻的女性面对传统的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抵触心理,但是根据临床发现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

    作者:南京春;陈岩;丁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关于泌尿外科留置尿管引流不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分析

    目的 探究临床中泌尿外科手术后采用留置尿管发生引流不畅的原因和护理的分析.方法 将364名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一组进行基础护理,另一组进行有针对性改进性的护理.观察术后两组留置尿管引流问题的发生频率.结果 实验组的尿管引流障碍问题发生率远远小于对照组尿管引起障碍问题发生率.结论 改进后的护理方法可有效降低术后尿管引流的不良反应,分析尿管引流障碍的原因,并且探讨针对留置尿管方面的护理方法,降低尿管引流不畅等问题的发生频率,对今后术后留置尿管的护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邓运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物理疗法联合长春西订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分析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小脑和脑干依靠椎-基底动脉供血,当椎-基底动脉出现硬化,血管狭窄痉挛或由于颈椎退行性变或由于风寒湿侵入及长期颈椎姿势不当,导致椎动脉受压,使脑部血流不畅,供血不足,临床上主要以改善血液循环及理疗康复为主.本院采用磁振热加颈牵引并空气压力循环,联合长春西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志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