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一午
目的 就输卵管绝育术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总结绝育术临床经验,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基于我院2006年至2012年间临床诊治收集的5500余例输卵管结扎术患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总结结扎术手术实施前后、手术方式、术后妇科炎症与手术失败率之间的关系,还就临床表现总结手术并发症情况,并作出经验总结.结果 妇科炎症期实施结扎手术失败率要高于无妇科炎症结扎术失败率(P<0.05),而哺乳期实施结扎手术失败率要高于经期后的结扎手术失败率(P<0.05),双折压挫结扎术失败率高于抽芯包里法绝育手术失败率(P<0.01),峡部结扎术失败率要比壶腹部结扎手术实施失败率低(P<0.05);绝育手术总并发症案例约50例,其中手术并发症多由手术期间临床操作与护理有关.结论 临床输卵管结扎术应该进行严格临床操作与护理,并将各临床要点贯穿术前检查、术中临床操作与术后养护各环节,并及时进行临床并发症观察记录,以全面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提升手术成功率.
作者:刘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心力衰竭是心脏的舒张或者收缩功能出现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的血量充分排出心脏,终导致心脏内部的静脉系统出现淤血、动脉出现灌注血液不足综合症.心力衰竭的患者一般是有一定心脏病的患者,由于其他因素导致心脏所承担的负荷增加.我院通过近些年来对一些心脏衰竭的老年人资料信息的总结发现对病人进行早期的心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为提高心脏衰竭患者的护理、救治工作,提高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更多的患者可以降低心理压力,针对老年人的具体的心理护理干预提供几种方法.
作者:孙丽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放射线设备的技术也不短提高,早期的工频X线机将逐渐被射线量充足且散射线极少的高频X线机所替代.
作者:曹红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及新的教学模式的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在理论教学基础上更注重实践技能、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理论认知的深化、品德行为的养成及社会情感的陶冶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更新教学理念,打破常规,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牢固掌握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成长为能够面向社会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高级人才.
作者:高丽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探讨患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护理及疗效.方法 以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32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收集并整理32例患儿的病例信息与治疗资料,并与主治医生、责任护士对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进行临床分析与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结果 32例患儿中,复合溃疡9例,胃溃疡1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例,患儿临床症状为:单纯性黑便、单纯性呕血与黑便加呕血,出血性休克有8例.32例患儿经治疗与护理后,均临床治愈出院,住院时间4d-20d,平均(8.5±0.6)d.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工作,有利于其恢复与治愈,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徐宗萍;张爱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强化新生儿护理,为新生儿提供优质服务,改善服务细节,简化护理文件书写.结果 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是提升护理质量的重要举措,有力保障了护理安全,和谐了护患关系.
作者:温晓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观察60剖宫产患者术后持续镇痛对产妇初乳分泌及肠排气的影响,分析研究其对剖宫产妇的术后恢复效果.方法 将60例剖宫产患者手术情况分为为两组.镇痛组术后使用芬太尼等持续镇痛.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镇痛剂.结果 两组在观察过程中的血压、心率都表现正常,没有不良反应,脉搏、呼吸频率都显示正常,且无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镇痛组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镇痛组初乳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宫缩无明显差异,且镇痛组睡眠较好.结论 通过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剖宫产术后采用芬太尼等持续镇痛,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初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产后恢复较好,有效地提高了术后的生存质量,有利于促进母乳喂养和术后恢复.
作者:张桂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我院肾内科慢性肾衰竭(CRF)3-5期住院病人营养风险、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临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法对13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住院患者评定营养风险,同时检测血清清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评价营养状态及调查营养支持情况.结果 139例中存在营养风险81例,占58.27%.营养风险患者接受营养支持81例,占58.27%;无营养风险接受营养支持23例,占16.55%.轻-中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1.87%.结论 NRS2002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营养风险筛选可行.结合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筛查营养风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临床营养师定期对CRF患者饮食物的摄入、热能供给量及相应营养指标评价与跟踪凸显重要.可起到降低营养风险,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
作者:徐凤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大环内酯类药物对于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到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支原体肺炎小儿病患50例,对这些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患儿注射红霉素三天后,临床病症缓解明显,体温基本恢复正常,咳嗽症状减轻明显,治疗2-3周后,患儿均痊愈,无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大环内酯类药物类药物应用于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好,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荆春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小儿溃疡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具体症状就是发生在口腔内的多个部位,发生在舌尖、唇部、脸颊部分或者是多个、单个的分布,口腔内部出现小的溃疡.当小儿的内部出现溃疡之后,在其表面会出现灰色或者是灰黄的颜色,边缘充血并且伴随着中心凹陷等,溃疡形状一般是椭圆形或者是圆形,出现疼痛一般是灼烧的感觉,当出现这种病之后小儿一般都不喜欢吃饭,并且饮食不能正常合理.此时就会对小儿的身体的生长及发育造成一定的障碍,基于这个我科室通过对近几年的患者进行分析治疗,得出了一些治疗的方法和护理的措施,将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李滋;康远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择同期75例无子宫肌瘤行剖宫产的产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略提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未明显提高手术风险,且可消除术后二次手术的不利影响,临床具有可行性,可根据病情合理选用.
作者:刘晓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对比分析我院61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与60例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妊娠结局,同时比较不同程度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发病率高血清胆汁酸水平组高于低血清胆汁酸水平组.而早产率差异是无统计学意义的.结论 妊娠期肝内淤积症使得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增高,且其发生率与血清胆汁酸水平呈正相关.应实时监测血清胆汁酸水平,适时终止妊娠,以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邹翠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监测卵泡发育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倒不孕症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B超时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进行监测,对其中的38例排卵障碍性患者,给予HCG、克罗米芬以促进卵泡发育,同时监测其卵泡发育情况,监测3个月经周期.并分析、总结监测结果.结果 120例患者在3个周期中,成功排卵116侧(96.7%),随访结果显示,120例患者中有106例(88.3%)成功妊娠.4例(3.3%)排卵失败,其中卵泡无反应、卵泡囊肿、卵泡闭锁、多囊卵巢综合征各1例.结论 采用超声检查监测卵泡发育情况,使用药物促进排卵,能对排卵时间进行准确的预测,给指导患者掌握受孕时机提供可靠的依据,其在不孕症的临床诊治中重要意义.
作者:王晶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大量研究表明:脑梗死,即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许多因素与脑梗死复发有密切关系,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针对复发采取预防措施,可在一定程度降低脑梗死的复发率.
作者:张丹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经纤支镜支气管冲洗术治疗肺脓肿的护理.方法 对31例肺脓肿患者经纤支镜支气管冲洗治疗肺脓肿.观察患者体温、呼吸、咳痰症状的变化.结果 选择经纤支镜支气管冲洗术治疗肺脓肿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好转.结论 经纤支镜支气管冲洗术治疗肺脓肿的患者,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有利改善症状.
作者:田咏梅;许宁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由于地震的突发性与剧烈性,导致十几万人民受灾,家园被毁,劫后余生的人们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承受着超于常人的沉重压力,极易造成创伤性反应和应激障碍.因此灾难创伤性病情的发展与转归心理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其情绪对伤病员的治疗及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甚至造成严重的适应障碍,因此心理护理尤为重要,这也是对社会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作者:张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老年痴呆患者海马代谢的磁共振波谱.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6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为40例经MRI检查的健康志愿者.所有研究对象进行MRI检查和磁共振波谱检查,对两组患者的以下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胆碱化合物/肌酸;肌醇/肌酸比值;双侧海马区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比值.结果 观察组左侧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比值比右侧要低(P<0.05)、比对照组要低(P<0.01);观察组左侧海马区肌醇/肌酸比值比右侧要高(P<0.01)、比对照组要高(P<0.01);观察组胆碱复合物/肌酸比值与对照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胆碱化合物/肌酸、肌醇/肌酸比值、双侧海马区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老年痴呆患者的海马代谢可以通过磁共振波谱成像清晰的显示出来,可以预测老年痴呆发生的风险.
作者:李晓兰;孙虎;翟广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有效的营养护理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在自身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上产生的相应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2月接收的在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的护理,实验组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实行有效的营养护理.半年后,对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对比评分.结果 经过对实验组50例患者进行半年的营养护理后,观察到实验组较进行常规护理的50例对照组患者在营养不良炎症的评分上明显降低了,具有明显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的50例患者的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也明显的得到了升高,且P <0.05,具有显著差异.而在生活质量方面,如一般的健康状况、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等,实验组的患者都较对照组的患者有了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压透析的患者加强对其的营养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汪学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掌握子宫切除术的编码,探讨子宫切除术操作编码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子宫切除术的相关知识以及子宫切除的部位进行分类.结果 子宫切除术的操作编码得到了医生和医院双重的认可,对医院子宫切除手术的准确分类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 编码员经过熟练的掌握编码原则以及积累足够的子宫切除等医学知识后,准确的进行编码在医院医疗、教学以及研究中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范晓棠;李群;周立君;王亚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脾破裂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急诊之一,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占20-40% [1].脾破裂能致使患者腹腔内发生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若患者病情较重,也会引发死亡.因此可知,对脾破裂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护理对于患者而言是重要的.本院于2009年12月至2013年01月收治有41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现分析总结其临床急救和护理措施,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石蓉;周宏艺;刘玉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