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论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

张丹峰

关键词:复发性, 脑梗死, 预防措施
摘要:大量研究表明:脑梗死,即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许多因素与脑梗死复发有密切关系,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针对复发采取预防措施,可在一定程度降低脑梗死的复发率.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CT在外伤性腹膜后血肿诊治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腹部CT对外伤性腹膜后血肿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 对64例外伤性腹膜后血肿患者进行术前诊断,其中32例患者使用腹部B超诊断(B超组),另外32例患者使用腹部CT方法诊断(CT组).手术探查后,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腹部CT平扫对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3.8% (30/32),明显高于B超诊断准确率46.9%(15/32),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探查23例伴有器官损伤,CT检查诊断21例伴有器官损伤,准确率91.3%,CT平扫不仅能确诊血肿,同时对器官损伤部位的确认准确率较高.结论 腹部CT对外伤性腹膜后血肿敏感性高,诊断准确,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金雪明;马星星;彭娥英;郭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析二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对措施

    由于二级医院规模和条件的限制,常常遇到自身所特有的各类问题.所以必须采取相应的科学的措施.基层二级医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有力的保障系统、配餐困难,后勤配送和物流配送效率低.病患者多来自农村或者乡镇,规范和基础性的护理工作量大,并且患者缺乏自我保健意识,难以普及健康宣教工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所应当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是积极采取一些措施辅助保障工作、努力加强基础护理工作,并通过多种形式来积极开展各项健康宣教工作.

    作者:董保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关于复方甲硝唑凝胶剂的探讨

    本文在分析细菌性阴道病发病机制的基础上,讨论使用乳酸菌素恢复阴道菌群平衡,指出甲硝唑和乳酸菌素组成复方的重要意义,对处方的设计、筛选和制备工艺进行分析,说明了制剂的质量并制定了相关标准.

    作者:刘相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硬性PMMA人工晶状体在前葡萄膜炎患者眼内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目的 评估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前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前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28例(34眼),随机分为二组:一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3例17眼),另一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式丙烯酸酯人工晶体植入术(15例17眼).观察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间前房炎症反应,后囊膜混浊及视觉质量的差异.结果 34眼全部植入人工晶状体,随访显示两组患者佳矫正远视力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间前房炎症反应,后囊膜混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前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安全有效.

    作者:陈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38例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此次收治的38例ASAI-Ⅱ级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9例;对照组:在对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之前,给患者使用舒芬太尼麻醉.试验组:在对照组麻醉的基础上,给患者使用瑞芬太尼麻醉.结果 在手术完成后,所有的患者都平稳地将插管拔除.但是,试验组患者拔管需要的时间以及患者苏醒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在对患者拔管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OAAS评分,发现两组都出现增加.在试验组中,患者在拔除管之后的瞬间以及厚10min,其的OASS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对患者使用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麻醉,使得患者的拔管和清醒时间得到提前,同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雅杰;吴显捷;万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健康体检抽血晕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抽血晕针的原因,分析相应的护理措施,总结些许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3月这几个月内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抽血出现晕针的患者30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从年龄、性别、空腹情况、是否是第一次抽血、心理因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患者出现晕针的原因.结果 出现晕针可能与患者自身心理状况、空腹时间过长、年龄、性别和操作程序有关;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之后,我们发现没有一例出现不良后果.结论 分析患者出现晕针的原因,从注重环境、心理护理、提高操作技术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晕针率.

    作者:徐云芳;李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慈航丸质量标准中药材鉴别的研究

    目的 完善慈航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增加了益母草、当归、川芎的薄层鉴别项.结果 样品TLC色谱中,益母草、当归、川芎的鉴别斑点清晰;重现性好.结论 本方法结果准确,操作简便,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和标准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贾元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鼻骨骨折X线与CT临床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式用于鼻骨骨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2年10月行X线及CT检查鼻骨骨折患者120例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鼻骨骨折临床诊断总准确率及各种类型鼻骨骨折临床诊断准确率等.结果 CT检查患者鼻骨骨折临床诊断总准确率明显优于X线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CT检查患者单纯鼻骨骨折、鼻中隔骨折、复合鼻骨骨折临床诊断准确率均明显优于X线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相较于X线检查,CT检查用于鼻骨骨折诊断临床准确度高,且可有效判别不同类型鼻骨骨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初殿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l)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再灌注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至2012年我院收治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l)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59例患者分为2组:静脉药物溶栓组32例;PCI组,27例,追踪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与静脉药物溶栓组比较,PCI组心功能障碍、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提示临床病情凶险,预后不良,PCI治疗较静脉药物溶栓治疗可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震;郑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42例康复新液联合胶体果胶铋兰索拉唑四联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胶体果胶铋兰索拉唑四联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84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施以阿莫西林、肢体果胶铋干混悬剂、奥硝唑分散片、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添加康复新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痊愈率和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病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肢体果胶铋兰索拉唑四联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良好,能够降低溃疡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夏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病自我管理方法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以社区为平台开展老年高血压自我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6个社区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高血压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在干预前后进行高血压自我管理行为调查,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情况,对效果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血压下降有统计学意义,以收缩压下降更为明显.干预后患者生活模式发生了较大改变,饮食模式改变多于运动模式的改变.干预前后患者体重和腰围方面无明显变化,血糖和血脂情况较干预前差.结论 以社区为平台开展老年高血压自我管理能有效降低血压,改善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高血压自我管理培训班结束后干预作用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是以后在高血压自我管理中需要值得注意的方面.

    作者:霍红霞;周文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盐酸度洛西汀治疗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38例

    目的 探讨盐酸度洛西汀对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的疗效.方法 分别对38例经常规治疗无效的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的患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然后入组给予盐酸度洛西汀治疗,度洛西汀由逐渐增加至治疗,治疗每2周进行一次量表评分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接受盐酸度洛西汀治疗2周后HAMD、HAMA及SCL-90评分均有所下降,治疗6周后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结论 盐酸度洛西汀对治疗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临床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士情绪的自我管理与调控

    目的 通过对手术室护士情绪的分析,找出情绪的自我管理与调控方法.方法 以访谈法、问卷法及资料对比法对部分医院手术室护士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以发现情绪影响因素.结果 情绪是护士的行为目标及身心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手术室护士认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进行情绪的自我管理,消除情绪的负面影响,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李梁;李佳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60例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对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把160例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根据临床路径给予实验组进行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情况差异明显(P均<0.05),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中具有良好效果,可把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房丽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活血化瘀针刺法配合依帕司他片治疗消渴病痹症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针刺法配合依帕司他片对血瘀阻络型消渴病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活血化瘀针刺法配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组)30例与单纯依帕司他片组(对照组)30例.以神经传导速度作为判定依据,观察神经传导速度、振动觉及温度觉检查结果.结果 治疗后,2组神经传导速度、振动觉及温度觉检查较治疗前及时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化瘀针刺法配合依帕司他片治疗消渴病痹症有积极作用,对神经传导速度、振动觉及温度觉有治疗优势.

    作者:包扬;殷楠;朴春丽;韩辅;何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 研究分析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8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0.85%),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PG、PBG及HbAlc水平均没有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及HbAl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安全评价,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格列奈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蒙秀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9例高龄胆结石病患者的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高龄胆结石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并进行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9例高龄胆结石病患者,根据患者自身体质结合胆结石病的临床特征,选择佳手术时机进行外科治疗.结果 29例患者中16例进行急诊手术,13例患者行择期手术;治愈24例,死亡5例,10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 对高龄胆结石病患者进行外科治疗,要对患者的病情做精确的诊断,选择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术中术后对患者各项指标做严密监测.

    作者:张全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8-2012年产后发生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患者46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法,研究组采用三联法进行治疗.结果 在治疗后24h内对照组出血量小于100ml3例,100-200ml5例,200-300ml4例,300-400ml4例,400-500ml4例,大于500ml3倒,研究组分别为7、7、5、3、1、0例,两组之间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疗效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临床疗效较高,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谷淑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海盐县2012年夏秋季感染性腹泻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海盐县夏秋季感染性腹泻的致病菌分布情况.方法 采集海盐县二个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按《浙江省肠道传染病综合监测方案》要求进行检测.结果 共采集腹泻标本131份,腹泻病原菌检出率为14.50%(19/131),其中副溶血弧菌占52.63% (10/19),其次为类志贺邻单胞菌占26.32% (5/19),沙门菌占15.79% (3/19),嗜水气单胞菌占5.26% (1/19).结论 2012年6月-11月海盐县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以副溶血弧菌为主,副溶血弧菌是沿海地区夏秋季引起腹泻的常见病原菌,建议在本地区将副溶血弧菌作为常规检测项目.

    作者:张孝艳;周晓红;徐佩华;倪春苗;吴海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输血科医务人员的标准防护现状与对策

    目的 对输血科医务人员的标准防护现状与对策进行研究.方法 依据输血科存在的危险因素,针对自我标准防护的现状,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管理,提高预防医院感染的知识水平.结果 通过有效防护措施的采用,输血医务人员的安全得到了保证,预防医院感染的知识水平得到了提升,医院感染发生率有效降低.结论 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健全规章制度,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根本举措.

    作者:杨庆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