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分析

王震;郑波

关键词:心肌梗死, 急性, 束支传导阻滞, 冠状血管造影术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l)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再灌注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至2012年我院收治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l)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59例患者分为2组:静脉药物溶栓组32例;PCI组,27例,追踪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与静脉药物溶栓组比较,PCI组心功能障碍、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提示临床病情凶险,预后不良,PCI治疗较静脉药物溶栓治疗可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焦虑忧郁症患者在神经内科疾病中的研究分析

    目的 通过对我国焦虑忧郁症患者的研究,分析影响焦虑忧郁症患者的因素以及病情的特征.方法 通过选取综合性医院分神经内科门诊患者100例,使用焦虑以及抑郁评量表对100例患者与患者自身的学历、年龄、性别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焦虑抑郁症患者与自身的文化程度、年龄、性别以及情绪等方面有着很明显的关系.同时也得出在就诊的患者中抑郁与焦虑症的患病率分别为12%、14%,同时患有抑郁与焦虑症的患者有9%.结论 焦虑抑郁症受到环境的影响,女性、高学历、年龄较大的患者更易表现出焦虑抑郁症状,同时人们要做好焦虑忧郁症的预防.

    作者:郑开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对提升护理管理可明显降低口腔科感染的探讨

    目的 为了防止医院口腔科的感染.方法 从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入手,严格按照区域化分,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员工培训.结果 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根据口腔护理特点制定有效的管理模式,有效地降低医院的感染.结论 加强口腔护理管理控制对于医院感染降低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立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甘露醇用于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高血压脑出血应用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近年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治疗组)发病24h内使用甘露醇常规剂量250ml治疗,B组(观察组)使用甘露醇半常规剂量125ml治疗,C组(对照组)使用呋塞米30-40mg;用药48h后CT复查,14d后行疗效评估.结果 CT复查A组血肿扩大11例,占44%,B组血肿扩大3例,占12%;C组血肿扩大4例,占16%.A组与B、C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A组治愈好转率为60%,B组好转率84%,C组好转率80%,A组与B、C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使用常规剂量甘露醇治疗,可增加脑血肿扩大的发生,导致病情加重,半常规剂量较为安全.

    作者:吴善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用药物行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轻微粘连的疗效

    目的 采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行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轻微粘连.方法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双合诊检查了解子宫大小及位置,放置阴道窥器充分暴露宫颈,将装有药液(庆大霉素注射液4万单位,地塞米松注射液5毫克,糜蛋白酶4000单位,加注射用水至20毫升)的20毫升注射器接于宫颈导管上,缓慢推注液体.结果 50例患者中有20例榆卵管通畅,有30例输卵管通而不畅,有10例输卵管阻塞.对30例输卵管通而不畅的患者在行两次输卵管通液术后,有28例输卵管完全通畅并妊娠,有2例无效.结论 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糜蛋白酶可有效治疗榆卵管轻微粘连.

    作者:邹文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出现抑郁和焦虑后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出现抑郁和焦虑后的干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6例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3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焦虑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组患者抑郁现象发生率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焦虑现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给予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抑郁现象及焦虑现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苏彩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彩色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诊治的62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彩色超声对患儿右下腹部及脐周淋巴结形态、数量、回声及大小进行检查,观察彩超血流图,并记录检查结果.结果 彩超检查下患儿均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主要呈椭圆形、扁圆形,皮髓质显示清晰,重大淋巴结边界整齐,淋巴门无损坏,血流图显示淋巴结内血流明显增多.结论 彩超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着较高的准确率,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便操作,值得推广.

    作者:郭日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其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并建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案,及时进行心理护理,使耐多药患者解除恐惧、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2年4月,我所耐多药结核病人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4-58岁.心理特征:焦虑、恐惧、抑郁、害怕孤独,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并与护理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进行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让患者了解肺结核的病因,传染途径,产生耐药的原因,告诉患者目前国内耐药结核菌常用的药物,服用方法,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及饮食上调节、消毒、隔离方法等.

    作者:李东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病患者护理风险因素与管理途径分析

    目的 为老年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减少护理风险出现.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病患者,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分析其临床症状特点,而后识别分析其中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问题,针对护理风险问题,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指导患者提高护理水平质量以及减少护理纠纷问题出现.结果 在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后,减少护理纠纷出现,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结论 在对老年病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风险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优化护理工作、健全管理机制为基础,重点在于提高风险评估能力以及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作者:刘淑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在女性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应用于育龄妇女不孕症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给予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的56例不孕症患者为观察组对象;并选择同期在我院只接受腹腔镜诊治的55例不孕症妇女为对照组观察组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因检出率及治疗结束一年后的成功妊娠率.结果 观察组成功妊娠48例(85.71%),对照组成功妊娠31例(56.36%).观察组的诊治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在诊治妇女不孕症方面的疗效理想,同时具备微创、易操作、预后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 研究大环内酯类药物对于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到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支原体肺炎小儿病患50例,对这些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患儿注射红霉素三天后,临床病症缓解明显,体温基本恢复正常,咳嗽症状减轻明显,治疗2-3周后,患儿均痊愈,无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大环内酯类药物类药物应用于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好,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荆春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细节化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细节化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策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进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有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干预组44例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5%;在并发症方面,干预组感染2例,没有压疮发生,对照组感染6例,压疮4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化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感染率和压疮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赵云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从临床检验上分析抗生素药物的使用

    目的 从临床检验上分析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方法 对我院2011年2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1250例患者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50例患者中有1040例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了抗生素药物,使用率约为83%.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在外科与内科中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身为医护人员,要合理、科学的使用抗生素药物.医生与护士的第一要务是减轻患者伤痛,保持细菌对抗生素亚欧苏的敏感程度,合理进行药物配伍,减少资源浪费.

    作者:刘辉;王立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士情绪的自我管理与调控

    目的 通过对手术室护士情绪的分析,找出情绪的自我管理与调控方法.方法 以访谈法、问卷法及资料对比法对部分医院手术室护士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以发现情绪影响因素.结果 情绪是护士的行为目标及身心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手术室护士认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进行情绪的自我管理,消除情绪的负面影响,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李梁;李佳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妊娠期补钙补铁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妊娠期补钙补铁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选择90例于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间在我院分娩的孕妇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孕妇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观察组三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怀孕末期进行补铁和补钙的孕妇为对照组,怀孕中期补钙却没有补铁的孕妇为治疗组,怀孕中期同时补铁和补钙的孕妇为观察组,对三组患者分娩前贫血症状和妊娠高血压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要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患者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要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贫血发生率要低于治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贫血发生率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降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孕妇应该在妊娠期进行补钙,补钙补铁相结合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预防效果.

    作者:姚兰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联合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联合应用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诊治的1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80例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美多心安、辛伐他汀片及长效硝酸酯类进行治疗,观察组的8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20mg盐酸曲美他嗪,每天三次,所有患者均不间断治疗12周.结果 所有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时间、发作次数均有所减少,心电图表现有所改善,但是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联合应用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比传统治疗的方法疗效更加显著,安全性好,副作用少.

    作者:张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物理疗法联合长春西订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分析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小脑和脑干依靠椎-基底动脉供血,当椎-基底动脉出现硬化,血管狭窄痉挛或由于颈椎退行性变或由于风寒湿侵入及长期颈椎姿势不当,导致椎动脉受压,使脑部血流不畅,供血不足,临床上主要以改善血液循环及理疗康复为主.本院采用磁振热加颈牵引并空气压力循环,联合长春西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志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生活方式的改变对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影响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的改变对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规律服用降压药的同时控制体重,进行健康饮食并适当体育运动;对照组100例,规律服用降压药,不控制体重,运动及饮食习惯不变.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年.对照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规律服用降压药的同时控制体重,进行健康饮食并适当体育运动,能明显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作者:鄢春喜;姜红萍;李松华;沈琦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60例应用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护理

    目的 对60例应用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护理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月我院诊治的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6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从一般资料、护理方法、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对60例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护理后,静脉曲张均完全闭合;术后随访3月,无一例患者复发;且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中,非常满意53例(88.33%),比较满意7例(11.67%),满意度为100%.结论 护理人员向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并对应用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不仅能够提升泡沫硬化剂治疗疗效,提高治愈率,还能增加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马洪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近年来我院收治的9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区别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式肾上腺手术,观察组则给予后腹腔镜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术具有创口小,术中出血少,患者预后好,术后恢复较快,安全可靠等诸多优点,可以作为治疗肾上腺肿瘤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天喜;闫河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0月我科收治的58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采取各种护理方法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 58例患者中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45%,经过及时治疗,患者疼痛减轻,下肢肿胀消退,痊愈出院.结论 指导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采取合理可靠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解晶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