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郭日敏

关键词:彩色超声,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诊治的62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彩色超声对患儿右下腹部及脐周淋巴结形态、数量、回声及大小进行检查,观察彩超血流图,并记录检查结果.结果 彩超检查下患儿均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主要呈椭圆形、扁圆形,皮髓质显示清晰,重大淋巴结边界整齐,淋巴门无损坏,血流图显示淋巴结内血流明显增多.结论 彩超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着较高的准确率,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便操作,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有关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及中药含药血清制备方法的探讨

    细胞生物学是一切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近年来,细胞生物学发展迅速,其研究成果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本文就与细胞生物学密切相关的细胞培养技术(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及血清药理学技术(中药含药血清制备)在关键步骤上做了较细致的探讨.

    作者:俞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60例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对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把160例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根据临床路径给予实验组进行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情况差异明显(P均<0.05),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中具有良好效果,可把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房丽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改良式回血方法在无肝素血液净化治疗紧急堵管时的应用

    目的 减少行无肝素血液净化治疗紧急堵管时发生失血和血栓的危险性,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对21例行无肝素血液净化治疗发生紧急堵管的患者使用改良式回血方法.结果 改良式回血方法在紧急堵管时能有效的将患者血液回输,并且可以过滤血液中的血凝块.结论 行无肝素血液净化治疗紧急堵管时既往无文献报道过安全的处理办法,改良式回血方法在处理无肝素血液净化治疗发生紧急堵管时效果非常显著,能保证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

    作者:熊玉婉;叶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针对高血压并发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效果观察

    目的 对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并发心衰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螺内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显效18例,显效率为46.1%,治疗有效15例,有效率为38.5%,治疗无效6例,无效率为15.4%;对照组治疗显效22例,显效率为56.4%,治疗有效15例,有效率为38.5%,治疗无效2例,无效率为5.1%.结论 高血压合并心衰治疗中要以降压为中心,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其他抗心衰药物.

    作者:王玉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观察百合固金汤治疗肺结核合并闭经30例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观察百合固金汤治疗肺结核合并闭经30例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30例肺结核合并闭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均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采用正规抗痨药物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百合固金汤治疗闭经,直到恢复正常为止;治疗后,对两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86.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53.3%,由于两组的差异比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的抗痨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闭经的基础上,加服百合固金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治疗肺结核合并闭经,值得推广.

    作者:刘庆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患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护理及疗效.方法 以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32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收集并整理32例患儿的病例信息与治疗资料,并与主治医生、责任护士对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进行临床分析与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结果 32例患儿中,复合溃疡9例,胃溃疡1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例,患儿临床症状为:单纯性黑便、单纯性呕血与黑便加呕血,出血性休克有8例.32例患儿经治疗与护理后,均临床治愈出院,住院时间4d-20d,平均(8.5±0.6)d.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工作,有利于其恢复与治愈,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徐宗萍;张爱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解热镇痛中药相关药理研究

    解热镇痛中药是中药治疗中常应用的药物之一,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具有显著疗效.但这类药物仍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为了解解热镇痛类中药的药理作用以及其可能产生的药物副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解热镇痛类中药的药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凤湘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我院2012年6月-12月门诊处方点评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对本院门诊和急诊处方进行定期的抽查,对当中的不合理处方进行点评和分析,以提高药师辅助医师和指导患者用药的能力,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6月到12月我院门诊处方3000张,对其中发现的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及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发现问题处方117张,占抽取处方数的3.9%.结论 应加强处方的监督,及时与医师沟通,提高处方合格率,保证用药安全合理.

    作者:陈璐韵;陈丽贞;陈凯兰;彭桑;黄宗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附112报告)

    急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非手术疗法,一般作为首选,其次是手术疗法,手术疗法是在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无效情况下所采取一种治疗方法.这里所阐述的是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海艳;崔冬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在病理教学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 探讨多种教学法相结合在病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在病理学授课过程中,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将理论、实践教学法、科学、艺术法、PBL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对病理学教学进行分析.结果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病理学教学,可以提高本科生理论联系实践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与实验水平.调查结果显示96.3%以上的学生认为此教学方法效果良好.结论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病理学教学进行改革适合高校学生的教育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值得学习借鉴.

    作者:阿提古丽·买买提尼牙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CT与MRI诊断急性胰腺炎临床价值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并比较CT与MRI诊断急性胰腺炎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拟诊急性胰腺炎患者147例CT与MRI影像学检查资料,比较两组影像学检查方式、临床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等.结果 全部147例拟诊急性胰腺炎患者中临床确诊86例;CT和MRI检查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9.5%,91.9%;CT和MRI检查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准确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CT检查急性胰腺炎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3%,92.5%;MRI检查急性胰腺炎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2%,92.2%.结论 CT与MRI用于急性胰腺炎诊断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两种检查方式各自优势明显.

    作者:虞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我地区3岁以下儿童贫血的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研究我地区3岁以下儿童发生贫血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贫血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 对我地区1500例儿童进行抽样调查,分别给予血红蛋白测定,调查儿童贫血的发生率,总结其影响因素.结果 1500例儿童中,有儿童贫血449例,患病率为29.93%.其中男性多于女性,1-2岁儿童比例高,不使用铁锅做饭的家庭儿童贫血的比例高,母亲贫血的儿童患有贫血比例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地区3岁以下儿童贫血的比例较高,其中男性、不使用铁锅做饭、母亲贫血是儿童贫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改善儿童贫血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作者:马德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52例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分析先天性肛门闭锁两种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在52例儿童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的护理以及治疗后观察其指标的变化,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方法,分析过程主要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的变化,低位的患儿实行Ⅰ期肛门成形手术,而中高位的惠儿中有六例进行了结肠造口手术.结论 通过各方面的分析得出正确、合理的围术期的护理是确保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而且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强有效的辅助措施.

    作者:李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早期识别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早期重症的征象、观察的重点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12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加强对早期重症征象的观察.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短,发展为重症的例数及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通过及时识别重症早期的征象,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有效阻断病情向重症转化的关键.

    作者:任磊;段幼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3例急性乳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 合理排空乳汁,控制感染,密切观察,术后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方面是急性乳腺炎的护理重点.结果 对33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精心护理,仅有一例乳瘘形成,抗感染并通过切口引流排出.结论 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是预防和治疗急性乳腺炎的重要保障.

    作者:王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采血车上献血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采血车上献血的不良反应及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我市某采血丰总献血6420人次进行分析,观察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发生原因.结果 6420人次中共发生献血不良反应72例,发生率为1.12%,其中心理因素是造成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占55.6%.结论 心理因素是造成采血车上献血不良因素发生的主要原因,要加强采血车上献血者的心理护理和干预,消除献血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献血者的安全.

    作者:李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联合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联合应用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诊治的1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80例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美多心安、辛伐他汀片及长效硝酸酯类进行治疗,观察组的8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20mg盐酸曲美他嗪,每天三次,所有患者均不间断治疗12周.结果 所有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时间、发作次数均有所减少,心电图表现有所改善,但是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联合应用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比传统治疗的方法疗效更加显著,安全性好,副作用少.

    作者:张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下肺结核68例临床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下肺结核误诊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8年——2011年期间收治的68例下肺结核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完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临床考虑肺结核诊断后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结果 68例下肺结核误诊患者经临床观察和完善检查,重新更改治疗方法后均获痊愈.结论 对病部位不典型,影像表现及临床表现不典型而酷似下肺肺炎的患者,经抗感染治疗无效或疗效差,病变无明显吸收时,应尽早到结防机构采取细菌学检查、纤支镜检查、病理检查、诊断性治疗等综合手段,尽快明确诊断.

    作者:陈永芳;王志刚;陈裕;程俊伟;马峥;李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肝素锂抗凝血用于门急诊临床化学检验的可行性评价

    目的 本研究将对门急诊临床化学检验中肝素锂抗凝血的使用可行性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肝素锂抗凝血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80例门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静脉血液标本进行收集,每位患者的血液标本均采用肝素钠真空管、肝素锂真空管、普通干燥真空管这三种标本收集管进行放置,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来对患者血液标本中的26个生化项目进行常规测定.结果 在本研究的26个检测项目中,三组标本中的肝素钠、肝素锂、乳酸脱氢酶(LDH)血清、钠(Na+)、钾(K+)的抗凝血浆测定值存在明显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标本中的其它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对门急诊患者进行化学检验的过程中,除了肝素钠、LDH血清、Na+、K+可用于其临床化学检验外,肝素锂同样可以应用到门急诊临床生化项目检测的过程中,因此,在对门急诊临床化学进行检验时,可以对肝素锂抗凝血浆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谈谈对89例子宫肌瘤的X线诊断及临床分析

    目的 深入探讨89例子宫肌瘤的X线诊断及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1月我院诊治的89例子宫肌瘤的全部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体征,结合X线平片检查及X线造影检查进行诊断及临床分析.结果 对89例患者子宫肌瘤都做出了正确诊断.结论 临床结合X线平片及X线造影检查诊断子宫凤瘤,效果好,诊断率高,为临床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孟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