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玉婉;叶晴
目的 探讨立止血治疗高血压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 对68例ICH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超早期立止血治疗和对照治疗,并进行动态CT观察,比较两组早期血肿增大发生率和病情好转率.结果 6h治疗组血肿增大4例,对照组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6-24h治疗组3例,对照组5例;24h两组皆未出现血肿增大.第30天疗效评定治疗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立止血可显著降低ICH患者早期血肿增大的发生率,并改善预后,提高ICH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
作者:韩英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从临床护理路径的定义、产生背景、应用方法、特点及效果评价等多方面综述了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并结合我院单痛种临床路径的应用情况,进一步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已成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管理、降低患者住院费用的一种新型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
作者:梁春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综合护理对重症患者的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文选择了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08例重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每组各54例.对两组患者的情绪和睡眠利用情绪自测表(SAS)和睡眠质量自测表(SMH)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对重症患者的情绪和睡眠的影响.结果 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SAS评分明显降低,SMH评分明显升高,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评分明显降低,SMH评分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重症监护患者,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江龄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青少年在参加田径运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损伤,这是不可避免的.青少年参与田径运动的意义不在于为了竞技,更是为了锻炼身体,而田径运动损伤却会给青少年带来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处理青少年在参与田径运动过程中的损伤,将伤害降到低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青少年易出现损伤的部位及原因,就此提出了有效的防御措施.
作者:张建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选择60例于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A型、B型和C型患者各占20例,分别对患者进行不同的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疼痛感均得到明显缓解,溃疡愈合效果非常理想.治疗结束后6个月,所有患者均到医院进行复查,复查结果显示患者的溃疡复发次数明显减少,其中1例患者由于食用了刺激性食物而发生变异情况.结论 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机制做到充分掌握和理解能够便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有利于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优化和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
作者:张建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通过分析供应室护士特殊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不难发现,供应室的各项工作中隐含着诸多对护士身心健康有极大威胁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加强对医院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的研究分析,对于保证护士的身心健康意义重大.
作者:古丽娜尔·阿不都外力;米西丽·乌斯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外周血变异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布与抗EB病毒衣壳抗原IgM抗体(EBV-VCA-IgM)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患者160例,采集EDTA抗凝血标本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变异淋巴细胞,同时采集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EBV-VCA-IgM抗体.结果 16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外用血变异淋巴细胞<10%者38例、变异淋巴细胞在10%-20%者92例、变异淋巴细胞>20%有30例.外周血变异淋巴细胞百分比<10%、10%-20%、>20%三组患者血清EBV-VCA-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5%、48.9%和83.3%,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V-VCA-IgM抗体阳性率随着变异淋巴细胞百分率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正相关.
作者:李长江;陈正文;敖正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大量研究表明:脑梗死,即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许多因素与脑梗死复发有密切关系,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针对复发采取预防措施,可在一定程度降低脑梗死的复发率.
作者:张丹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行为、药物治疗的依从性、高血压控制及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所造成的影响.方法 将76例心内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知识疾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认识情况,服药的依从性,高血压控制及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度,服药依从性,高血压控制及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不同.结论 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服药的依从性,高血压痛已得到有效控制,避免或推迟了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
作者:逯文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药剂人员临床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了解他们对用药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将我院2011-2013年药剂人员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及原因进行探讨.结果 研究时间段内,我院药剂人员用药不合理率近10%,总体而言临床用药较为合理.用药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重复用药、用药剂量不合理、配伍失当;而用药不合理的原因也主要有三个方面: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结论 为了使得临床用药更加规范,药剂人员就应科学运用相关药剂学知识,同时要积极开展一些有关患者为主的药学服务,从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刘学功;舍子岳;谭亚萍;陈彦文;郑蓥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34例),时比两组患者分娩结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产程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窒息率及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治疗组患者产程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窒息率及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患者在选择分娩方式时,医护人员应依据患者体征选取合适的分娩方法,减轻对患者及新生婴儿的威胁,提高患者及新生婴儿生活质量.
作者:马艳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现在初产妇大多数为80后的独生女,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怀孕后更像国宝一样被捧在手掌心,心理比较脆弱,遇到问题需要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因此,对于在我科分娩,年龄在33岁以下的初产妇,分析其分娩过程心理特点,采取护理对策,进行心理护理.以保证孕妇和胎儿安全,保障分娩顺利进行.近几年来,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初产妇,由于对分娩知识缺乏和对疼痛的恐惧,产率自我控制能力下降等各种原因,开展产妇的心理护理健康指导与干预势在必行.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科助产士对自然分娩的初产妇心理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产妇的心理,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帮助其度过第一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从而使产妇情绪稳定,精力充沛的顺利分娩.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秀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3年5月随机从我市两个社区中各选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的用药管理水平和血压控制情况,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用药管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管理水平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用药管理水平和高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用药管理水平和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用药管理水平和血压控制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本研究将对老年癌病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展开分析讨论,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来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老年癌病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我院2012年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对老年癌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为了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其生活以及生产质量,不仅要对患者进行积极地治疗,而且还必须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癌病情况进行积极有效地防治,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癌病的几率.
作者:李馥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县级医院住院患者逐年增加,县医院的医护人员特别是临床一线护士紧缺现象十分严重.为了今后进一步搞好县级医院临聘护士的管理使用工作,现结合我院2005-2013年期间临聘护士情况,就县级医院临聘护士管理使用现状进行一些简单的调查分析探索,以供大家参考.1临聘护士使用现状1.1基本情况2005-2013年,我院先后共聘用护士155人,其中具有中专学历的118人,占76%,大专学历的37人,占24%.因为种种原因先后共流失81人,流失率52%,尤其高学历临聘护士流失率更高.目前,我院现有临聘护士74名,其中连续工作五年以上的6名,三年以上11名,两年以上17名,一年的11名,一年以下的29名(不满三个月的20名).
作者:闫治芳;秦小香;白秀琴;张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0月我科收治的58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采取各种护理方法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 58例患者中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45%,经过及时治疗,患者疼痛减轻,下肢肿胀消退,痊愈出院.结论 指导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采取合理可靠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解晶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68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给予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作为实验组,之前未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中,给予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可大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淑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融安县在城市从事建筑、商业、服务等工作的人群中,他们大多数生活都比较单调,已成为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重点人群.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8月县城区域建筑工地和木业加工厂农民工701人进行了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和高危行为的调查.结果 被调查对象传播途经主要以静脉注射吸毒、性行为传播和母婴传播为主,与此同时,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广西艾滋病性途径传播的比例从2006年的42.3%上升到2011年的60%以上.结论 从事建筑、商业、服务等劳动强度大的工作的高危和重点人群,以低龄、低文化程度、流动性强为主要特征,应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
作者:韦勋清;韦定凯;黄芳华;彭西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本文对55例新生儿尿布皮炎常见病因及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表明:本组所有患儿治疗前在护理上均采用“蜡烛包”;大部份(占67.3%)除臀部红斑外尚分布有斑、丘疹或脱屑.糜烂的尿布皮炎患儿多为霉菌感染;主张对有上述皮疹特点者采用达克宁等抗真菌软膏进行治疗;强调改变传统的新生儿护理方法、摒弃“蜡包”,加强臀部护理,是预防新生儿尿布皮炎基本而又重要的手段.
作者:董凤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护患沟通,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方法 在护理部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沟通,包括预防性的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统一沟通以及学习沟通的注意事项.结果 增加了护士的知识,满足了患者家属的需要,医疗纠纷明显下降,医院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结论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能够做到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通过患者的语言或非语言的表达了解其需求,并为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对医院的评价较为正面积极.
作者:牛向华;单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