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军
目的 对接受AID的患者实施正确、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妊娠率.方法 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我中心对44例不孕患者,进行了82个周期的AID,实施护理措施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我中心进行AID治疗不孕夫妇44例,年龄在29.1±0.61岁,不孕年限4.14±0.15年,共实施82周期,临床妊娠22例,周期妊娠率26.83%,现已健康分娩14例,继续妊娠4例,其中自然流产4例,宫外孕0例.结论 AID技术能够帮助部分病人实现怀孕的梦想,而AID的护理工作是提高AID患者妊娠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超;和倩;刘丽丽;赵静;王国平;毛竹英;田思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加氯雷他定对复发性过敏性紫瘢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0例复发性过敏性紫癜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西咪替丁及氯雷他定.西咪替丁10-20mg/kg.d静滴或分次口服,氯雷他定5-10mg/d日一次口服,10-15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40例用后一周症状明显改善,短者3日紫癜退完,1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32例,2疗程症状完全消失8例.1年后获得随访者22例均未复发,一般情况良好.结论 西咪替丁、氯雷他定是治疗复发性过敏性紫癜的有效药物,疗效明显,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孙秀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和内镜特点.方法 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经胃镜确诊的PU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56倒不同年龄组的临床和内镜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人PU临床表现及伴随疾病与中青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胃溃疡尤其是高位溃疡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老年组巨大溃疡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在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方面,老年组与中青年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PU的临床及内镜特点不同于中青年,症状不典型,胃溃疡多于十二指肠溃疡,合并慢性疾病增多等.
作者:高雪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临床针对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加入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5月来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共计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骨科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的治理则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进行,对比两组疗效及患者手术前后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结果 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采用常规骨科治疗的对照组.结论 针对骨科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的紧急处理,采用损伤控制技术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使患者得到有效的前期救活,为后续手术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米树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科学分析高血压患病的诱因,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率,减少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及心脏病的发生.本文进行了必要的研究和探讨.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如何治疗和护理狭窄性腱鞘炎.方法 将22例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患处在热水中浸泡.结果 治疗和护理10-20d后.86.3%的患者能够治愈,相比较而言其余患者的症状也有了很大的缓解.结论 诊断及时并结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是治愈狭窄性腱鞘炎的关键.
作者:徐晓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机制的革新,医疗技术和护理服务,作为医院运行轨道的两个车轮,承载着很深的内涵,影响到医院生存整体发展步伐.因此,作为护理服务中心者-护士长,工作执行能力的强弱,决定护理团队的工作质量.护士长的定位是承上启下,将领导的工作思路和检验护士践行领导所指示的工作目标有效结合起来,平衡和协调着医院发展所需要的微妙关系.好的护士长执行者,可弥补领导工作决策的不足,而再完美的决策方案,也将会被扼杀在滞后的执行者手中.为提升护士长执行工作的能力,使护理管理趋于完善,如下归纳的八种能力,是保障护士长执行能力提升的佳捷径.
作者:张丽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了解本院心内科112例6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的病情,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如跌倒、违背医嘱中断治疗、患者不合理干预治疗、外出检查时发生意外、药物不良反应等,并提出一系列对策,以提高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何菊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低钾血症静脉补钾的经验及护理体会.资料与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01月至2013年01月接诊的52例低钾血症患者,采用深静脉置管微量注射泵(微泵)补钾的方法治疗低钾血癌,与传统从外周静脉补钾的方法相比,不增加循环负担,不增加患者外周静脉补钾导致的肢体刺激,有良好的可适应性和医患配合程度.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后高浓度泵钾不增加临床不是反应,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舒适度,减少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作者:周宏艺;石蓉;刘玉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掌握柳林县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疫情发展动态,给以后制定乙肝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柳林县2005-2012年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2年柳林县乙肝累计报告2191例,全县报告发病率自2005年的57.35/10万逐年增至2012年的180.64/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84.7/10万.乙肝发病年龄组集中在20-49岁(占60.3%).职业构成比高的为农民,占60.34%.结论 柳林县2005-2012年乙肝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进一步加强该县的乙肝防治工作,应继续巩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大力推广全社会乙肝疫苗的接种,办强乙肝监测,重视安全注射,从而进一步降低乙肝发病率.
作者:王友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妊娠晚期产前出血发病原因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2例妊娠晚期产前出血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62例患者中,53.2%产妇采取期待治疗,46.8%的产妇行剖宫产术.其中有2例新生儿死亡,分别死于早产体重过低和肺透明膜疾病.结论 掌握妊娠晚期产前出血发病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诊治处理措施,能够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对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100例脑出血患者病例资料,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并与对照组85例健康人群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分析.结果 脑出血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参与脑血管病炎症反应因子之一,在脑出血患者血清中增高对临床评估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曹晓春;苏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临床检验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在颅脑损伤、动脉粥样硬化、肾移植肾功能、冠心病、儿童支气管哮喘方面的诊断作用.结果 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在上述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结论 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对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立波;崔殿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HCV抗原检测与HCV-RNA和HCV抗体检测在丙肝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0年7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送检HCV-RNA和HCV抗体血标本,包括HCV-RNA阳性标本47份,阴性标本96份,HCV抗体阳性标本78份,阴性标本98份,对各标本展开HCV抗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CV-RNA阳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者占72.34%,HCV-RNA阴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者占1.04%;HCV抗体阳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占48.72%,HCV抗体阴性标本中HCV抗原均为阴性.结论 在丙肝筛选工作中,HCV抗原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然其能够对HCV抗体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作者:张理华;张爱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发展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间100例小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小儿实施常规儿童保健管理,观察组50例小儿在常规保健中实施早期综合发展方案,观察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小儿的适应性、运动和精细动作以及语言与社交行为的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体重和身高以及血红蛋白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 在儿童保健过程中实施早期综合发展方案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效的促进小儿的智力发育,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吴宜智;解福平;张茂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128排螺旋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定量分析与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COPD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64例患者中0级9例,1级11例,2级24例,3级15例,4级5例.治疗组的FEV1明显低于对照组,RV、TLC、左肺E/L、右肺E/L、全肺E/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128排螺旋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定量分析与分型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振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如何解除急性尿潴留病人的痛苦,预防导尿后的膀胱出血并发症.方法 发生急性尿潴留者,一般护理措施仍不能促使患者排尿者,必须行导尿术.将尿潴留后采取导尿术的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对首次放尿量进行控制,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放尿,并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人导尿后血尿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试验组血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进行导尿术解除病人的尿潴留,首次放尿不超过500ml,可以有效地预防膀胱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周小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急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92例急性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备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针灸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4.8% (39/46),明显高于对照组65.2%(30/4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中医疗法治疗急性中风,能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采用.
作者:杜运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以社区为平台开展老年高血压自我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6个社区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高血压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在干预前后进行高血压自我管理行为调查,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情况,对效果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血压下降有统计学意义,以收缩压下降更为明显.干预后患者生活模式发生了较大改变,饮食模式改变多于运动模式的改变.干预前后患者体重和腰围方面无明显变化,血糖和血脂情况较干预前差.结论 以社区为平台开展老年高血压自我管理能有效降低血压,改善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高血压自我管理培训班结束后干预作用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是以后在高血压自我管理中需要值得注意的方面.
作者:霍红霞;周文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通过建立机能实验室,可以有效整合资源,把生理学、药物学和病理学三名医学基础实验课充分结合到一起,通过这一新型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与环境,实现资源共享,扩大投资效益等方面取得了需得了显著成效.
作者:解凤鸣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