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尿潴留患者行导尿术后的护理体会

周小琴

关键词:急性尿潴留,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解除急性尿潴留病人的痛苦,预防导尿后的膀胱出血并发症.方法 发生急性尿潴留者,一般护理措施仍不能促使患者排尿者,必须行导尿术.将尿潴留后采取导尿术的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对首次放尿量进行控制,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放尿,并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人导尿后血尿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试验组血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进行导尿术解除病人的尿潴留,首次放尿不超过500ml,可以有效地预防膀胱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切除术操作编码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掌握子宫切除术的编码,探讨子宫切除术操作编码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子宫切除术的相关知识以及子宫切除的部位进行分类.结果 子宫切除术的操作编码得到了医生和医院双重的认可,对医院子宫切除手术的准确分类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 编码员经过熟练的掌握编码原则以及积累足够的子宫切除等医学知识后,准确的进行编码在医院医疗、教学以及研究中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范晓棠;李群;周立君;王亚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80例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对治疗80例支气管扩张咯血临床疗效.方法 资料选自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住在我院呼吸内科被确诊为支气管扩张伴咯血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8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对症支持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组只加入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比较和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7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作者:康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对提升护理管理可明显降低口腔科感染的探讨

    目的 为了防止医院口腔科的感染.方法 从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入手,严格按照区域化分,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员工培训.结果 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根据口腔护理特点制定有效的管理模式,有效地降低医院的感染.结论 加强口腔护理管理控制对于医院感染降低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立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慢性肝病患者院内感染病因分析

    据WHO调查显示,院内感染发生率约为3-20%,平均约为8.7%,我国平均感染率约为10% [1].慢性肝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而成为医院内感染的易感人群,而医院内感染将会直接影响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疾病转归.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慢性肝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笔者对本院2011年至2012年两年间的,在本院住院并发生了院内感染的115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分析.

    作者:田英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临床路径在团体人群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在团体人群健康体检中采用临床路径的效果,从而规范团体人群进行健康体检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团体体检1268名人员,随机分为实验组638人,对照组630人,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的管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方式.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体检速度更快,质量更好,满意程度更高.结论 对进行健康体检的团体人群采用临床路径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体检的工作效率和满意程度.

    作者:廉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腰椎结核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与探讨采用不同手术入路对于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腰椎结核患者共63例,随机将其分为3组,A组患者采取前路入路病灶清除治疗,B组患者采取后路入路病灶清除加减压治疗,C组患者采取前路减压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平均出血量、畸形矫正率、病情缓解率.结果 B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C组,P<0.05,而A、B两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C组,P<0.05.三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病情缓解率与畸形矫正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不同手术入路对于腰椎结核的治疗效果均较好,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应考虑其病灶的范围与节段,选择适宜的入路方式,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作者:王洪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

    目的 研究和探讨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将在我院进行MRI检查的30例四肢软组织脂肪s肉瘤患者情况与其病理学诊断进行对比.结果 30例患者中有14例为分化成熟型、黏液型6例,多形性6例,去分化型4例.四种类型的软组织脂肪肉瘤信号各有一定特征.结论 使用MRI对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可显示脂肪肉瘤的大小、形状、边缘、肿瘤周边组织的情况,可初步用于诊断及鉴别诊断脂肪肉瘤的类型,但对于较难判断的类型,需要结合MRI表现和临床表现以便得出可靠的鉴别诊断.

    作者:田爱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乳酸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乳酸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在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方面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Ⅰ组50例和治疗Ⅱ组50例.结果 治疗Ⅱ组和治疗Ⅰ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FVC、FEV1、FEV1/FVC、PEF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乳酸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均可以明显地改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范海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85例临床观察

    目的 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有效预防和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危害.方法 对本院2011年——2012年收治的85例患者进行治疗分析,观察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85例患者当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12例,占总数的14.11%.其中出现皮下气肿现象的有4例,腹腔内出血的有3例,内脏损伤1例,腹胀1例,呕吐2例,咽喉不适1例.结论 要加强对患者手术后的护理,加强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掌握,提高护理水平,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刘喜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中心的护理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作为一项管理程序,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中.血液透析中心的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是指识别、判断、评价及处理医院现存或潜在的医疗风险,其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减少医疗风险事故,降低医院及患者经济损失及其他危害.血液透析中心的风险管理具有多元化特点.本文着重对血液透析中的风险管理进行了内容介绍,并基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措施探讨.

    作者:姚冰;封文媛;张晓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在ICU患者股静脉穿刺采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一种简单、可行的股静脉穿刺的采血方法,从而提高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在ICU危重患者中的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 对在我院自2012年04月01日至2013年03月31日接受治疗的70例ICU危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35名.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注射器采血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比较两组采血方法对标本污染、血液凝固及血液污染,受注射容器限制等指标.结果 采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股静脉穿刺采血比传统的注射器采血成功率高,能够有效地避免血样本污染等现象,且这种方法不会受注射容器限制.结论 一次性采血针行股静脉采血方法优于传统股静脉采血方法,值得我们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巧云;宗秋梅;戴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中的护理效果对比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中的护理效果,并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60例高热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归性分析.另外,根据患儿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在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的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显示,在对观察组患儿采用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后,惠儿的降温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较少,两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缩短患儿的降热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吕从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危重症病人在抢救插管时应用可视喉镜的效果观察

    目的 可视喉镜可以扩大视野,增加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尤其在示教以及首次尝试气管插管时可以让初学者一目了然,然而在危重病人抢救插管时使用可视喉镜则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旨在由低年资医师抢救插管时应用可视喉镜,观察可视喉镜的有效性.方法 比较在急诊室、内外科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抢救插管使用可视喉镜的插管成功率,本实验分为两组,一组为可视喉镜组(VL),一组为传统普通喉镜组(DL),观察两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总插管成功率,需要上级医师参与率,插入食道的几率以及高血压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 总共有138例抢救插管的危重病人,其中使用可视喉镜组为78例,使用传统普通喉镜组为50例,其中一次插管成功率可视喉镜组(91%)高于普通喉镜组(68%),p <0.01,成功插管超过3次比率,可视喉镜组(4%)低于普通喉镜组(20%),P<0.01,误入食道的比率可视喉镜组(0%)低于普通喉镜组(14%)P <0.01,总插管成功率可视喉镜组(1.2±0.56)高于普通喉镜组(1.7±1.1),P<0.01.结论 对于低年资医师危重病人抢救插管时应用可视喉镜的成功率高于普通喉镜,本实验数据表明对于经验不足医师在急诊抢救插管时可视喉镜为首选.

    作者:杨春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40例慢性肾炎病人的中医临床护理

    目的 对慢性肾炎患者的中医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40例慢性肾炎患者,对慢性肾炎40例患者均实施中医临床护理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中医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经过全面、精心的中医临床护理,慢性肾炎40例患者的病情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护理满意程度得以大幅度提高.结论 对慢性肾炎患者采取中医临床护理的措施,不仅有助于护理满意率的提高,而且有助于患者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旨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董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舒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苏醒期用药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苏醒期用药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70例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应用舒芬太尼镇痛,对照组应用芬太尼镇痛,观察两组镇痛效果、苏醒期躁动及其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苏醒期镇痛,其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P<0.05),苏醒期躁动及其他不良反应明显少于芬太尼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差距.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苏醒期应用舒芬太尼,镇痛效果较好,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杨少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前药物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探索

    新生儿呼吸窘迫症是新生儿很常见的一种病,这种病又称非透明膜病,发病率虽然很低但是这种病死亡率很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高度注意,找出解决措施.新生儿呼吸窘迫症是由于新生儿的肺部发育不够成熟造成的,新生儿的分泌的肺表面的活性物质不够终导致肺部功能出现问题,造成呼吸困难,目前针对这种病情我们主要是通过药物的预防和治疗,通过给予新生儿药物人工地让新生儿的肺部发育成熟从而提高分泌的水平和表面的活性,这样就可以降低呼吸窘迫症的发生.

    作者:朴宣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机制与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选择60例于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A型、B型和C型患者各占20例,分别对患者进行不同的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疼痛感均得到明显缓解,溃疡愈合效果非常理想.治疗结束后6个月,所有患者均到医院进行复查,复查结果显示患者的溃疡复发次数明显减少,其中1例患者由于食用了刺激性食物而发生变异情况.结论 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机制做到充分掌握和理解能够便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有利于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优化和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

    作者:张建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县级医院临聘护士管理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近年来,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县级医院住院患者逐年增加,县医院的医护人员特别是临床一线护士紧缺现象十分严重.为了今后进一步搞好县级医院临聘护士的管理使用工作,现结合我院2005-2013年期间临聘护士情况,就县级医院临聘护士管理使用现状进行一些简单的调查分析探索,以供大家参考.1临聘护士使用现状1.1基本情况2005-2013年,我院先后共聘用护士155人,其中具有中专学历的118人,占76%,大专学历的37人,占24%.因为种种原因先后共流失81人,流失率52%,尤其高学历临聘护士流失率更高.目前,我院现有临聘护士74名,其中连续工作五年以上的6名,三年以上11名,两年以上17名,一年的11名,一年以下的29名(不满三个月的20名).

    作者:闫治芳;秦小香;白秀琴;张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耻骨上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

    目的 评价耻骨上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7岁以下婴幼儿在氯胺酮复合麻醉和局部麻醉下行耻骨上横切口手术的资料.结果 本组均为7岁以下的患儿,小年龄6月,大年龄7岁.86例为可复性斜疝,8例为嵌顿性斜疝,本组94例均为耻骨上小横切口不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和外环,行高位疝囊结扎术,术后无复发.结论 耻骨上小横切口是治疗耍幼儿腹股沟斜疝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郑学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硬性PMMA人工晶状体在前葡萄膜炎患者眼内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目的 评估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前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前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28例(34眼),随机分为二组:一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3例17眼),另一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式丙烯酸酯人工晶体植入术(15例17眼).观察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间前房炎症反应,后囊膜混浊及视觉质量的差异.结果 34眼全部植入人工晶状体,随访显示两组患者佳矫正远视力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间前房炎症反应,后囊膜混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前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安全有效.

    作者:陈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