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宣玉
目的 评估瑞格列奈或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87名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瑞格列奈/二甲双胍和那格列奈/二甲双胍,疗程1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临床指标均得到改善,HbA1c和空腹血糖较治疗前降低;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组的降低幅度要大于那格列奈/二甲双胍组.结论 瑞格列奈或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是有效性的和安全性的.在联合应用二甲双胍时,瑞格列奈控制血糖的效果要好于那格列奈.
作者:徐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半夏和胃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2月就诊我院消化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患者76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消炎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胃乃安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半夏和胃颗粒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半夏和胃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卢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62例,根据患者的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类型进行切开引流加挂线术与一次性切开引流术治疗.结果 本研究62例患者中,治愈54例,好转6例,有效率为96.7%,2例患者后遗肛瘘,占3.3%.治疗时间为12-28天,平均时间为(17.2±2.1)天,无肛门畸形、狭窄、失禁等并发症,随访1年,无肛门功能异常病例.结论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采用一次性根治手术是可行的,治愈率高,治疗疗程短,同时避免了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研究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应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将80例经临床诊断为慢性充血性心理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强心剂、利尿药以及扩血管药物的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美托洛尔和贝那普利.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联合用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明显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姜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种教学法相结合在病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在病理学授课过程中,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将理论、实践教学法、科学、艺术法、PBL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对病理学教学进行分析.结果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病理学教学,可以提高本科生理论联系实践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与实验水平.调查结果显示96.3%以上的学生认为此教学方法效果良好.结论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病理学教学进行改革适合高校学生的教育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值得学习借鉴.
作者:阿提古丽·买买提尼牙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诊治以及应用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方法 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胃溃疡患者共40例,对其临床资料使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临床诊治以及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结果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40);治疗后胃溃疡复发患者共4例,占据所有患者比例10.0%;患者接受治疗后(7.5±1.7)天症状消失.结论 对胃溃疡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以及针对性的目标教育,能够大幅度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卫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由于二级医院规模和条件的限制,常常遇到自身所特有的各类问题.所以必须采取相应的科学的措施.基层二级医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有力的保障系统、配餐困难,后勤配送和物流配送效率低.病患者多来自农村或者乡镇,规范和基础性的护理工作量大,并且患者缺乏自我保健意识,难以普及健康宣教工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所应当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是积极采取一些措施辅助保障工作、努力加强基础护理工作,并通过多种形式来积极开展各项健康宣教工作.
作者:董保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健康教育在对产妇进行产科优质护理时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从我院产科中选取8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健康教育;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再对两组产妇的各项情况进行调查记录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各项指标都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察组产妇的抑郁情况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不仅能够使其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所有工作,还能够让产妇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具有很好的康复效果和应用价值.
作者:刘慧琴;符萍;王晓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芳香化酶抑制剂依西美坦对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95例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依西美坦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来曲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肿瘤转归情况等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服药8周后肿瘤缓解率为44.8%,对照组为45.3% (P >0.05).观察组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口干等,无血压异常、肝肾功能、外周血象等.结论 依西美坦对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轻微,是较好的肿瘤内分泌治疗剂.
作者:孙志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革兰阴性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微生物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0年5月——2013年5月间我院临床送检标本革兰阴性杆菌149株,对其展开常规细菌鉴定、药敏试验以及微生物实验室中革兰阴性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测定,现对测定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标本中检出了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均分离得到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以上菌株对常用头孢菌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目前临床上革兰阴性杆菌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应给予关注,对抗生素进行合理选择,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郭春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78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泮托拉唑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春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喉罩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4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儿,将所有患儿平均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均给予芬太尼、咪达唑仑、司可林以及丙泊酚进行全麻诱导,在患儿使用药物见效之后分别进行气管插管与喉罩的置入,然后将植入前后及手术结束后拔出气管插管和喉罩的HR、MAP和Sp02数值进行详细记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儿在手术进行之前的诱导麻醉中,HR、MAP和Sp02数值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置入气管插管和喉罩后与手术结束拔出时,喉罩组患儿的HR、MAP和Sp02数值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患儿(P<0.05).结论 喉罩在小儿麻醉中很适用,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邓一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朝阳市双塔区3-6岁1631例集体儿童微量元素锌现状调查,制定干预措施.结果 儿童平均锌缺乏患病率为29.2%,药物治疗对纠正儿童锌缺乏效果可靠.结论 儿童锌缺乏与生长发育速度及膳食结构、摄入量、饮食习惯等相关,因此要加强营养,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儿童健康水平,防治儿童锌缺乏.
作者:孙玉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本院进行创伤性血气胸的患者80例,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组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对照组行传统的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胸腔的引流量、术后止痛剂量、切口长度,以及患者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情况和住院的天数等.结果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等指标,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治疗中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术后的止痛剂用量、并发症、住院天数等的项目比较中,发现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创伤性血气胸,创伤性小,切口长度小,降低患者疼痛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数字化DR钼靶检查技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我院2006年以后因乳房不适就诊的患者中的临床资料中随机抽取300例应用DR钼靶检查技术检查的乳腺疾病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方法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确定钼靶检查在乳腺疾病检出中诊断意义.结果 300例患者采取DR钼靶技术和常规影像检查对乳腺患者进行检查,其中数字化技术对乳腺疾病的检出率为82.7%,常规检查的疾病检出率为71.7%,DR钼靶技术对乳腺疾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检查技术.讨论 DR钼靶技术对乳腺疾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在临床乳腺疾病诊断中作为高效的诊断手段,DR钼靶技术得到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姬生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0月我科收治的58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采取各种护理方法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 58例患者中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45%,经过及时治疗,患者疼痛减轻,下肢肿胀消退,痊愈出院.结论 指导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采取合理可靠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解晶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除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作用.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病患87人,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分别43人和44人.其中对照组实行普通的护理和指点;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综合的护理干预.探究两组痛惠焦虑及膀胱痉挛出现的比率.结果 实验组的43名病患出现焦虑的有8人,其发生的概率为18.6%,而对照组的则出现了29人,概率为65.9%.可见,实验组在减病患出现焦虑的方面上还是很有优势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进行前相关手术后,出现轻度膀胱痉挛的患者的概率为32.6%,中度的为13.9%,量度的为2.3%,没有出现的为51.2%,故出现膀胱痉挛的总概率为48.8%.而对照组的分别为50%、20.5%、6.8%及22.7%;其出现膀胱痉挛的总概率为77.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的病患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大大降低病患在术后出现焦虑和膀胱痉挛的出现概率,可以促进病患良好的术后预后,加快病患术后的身体的恢复.是值得临床的广泛运用的.
作者:王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本文在分析细菌性阴道病发病机制的基础上,讨论使用乳酸菌素恢复阴道菌群平衡,指出甲硝唑和乳酸菌素组成复方的重要意义,对处方的设计、筛选和制备工艺进行分析,说明了制剂的质量并制定了相关标准.
作者:刘相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产程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80例妊高征患者进行产程观察并采取针对性护理.结果 妊高征患者在待产、分娩及产后经过严密的观察、积极治疗和针对性护理,病情均得到控制,无母婴死亡病例,均完全康复出院.结论 对妊高征患者进行产程观察并采取针对性护理,能有效地降低子痫的发生、降低并发症、使之顺利度过分娩、避免产后出血、提高了母耍的结局,值得临床的应用及推广.
作者:冯少萍;杨春梅;卢燕菊;蒙桂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脑梗死并发糖尿病的临床分析及预后.方法 将136例脑梗死病人分为治疗组40例患有糖尿病的脑梗死,对照组96例非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比较两组的发病临床表现、CT特点与急性期预后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性脑梗死较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预后差,好转率低.结论 控制好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可控制脑梗死的发生率及改善预后.
作者:张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